来一个和提问无关的回答。
在某个回答里,我看到有人在那说楚怀王熊心的身世“来历不明”,还说是司马迁在怀疑。
证据是《史记》里的这段话,如下图。
本人左看右看,都没看出来司马迁的这句话(红圈里),是如何怀疑【楚怀王孙心】,也就是熊心,是如何身世来历不明的。
本来我还想问下此人是如何从这句话(红圈里)得出司马迁是在怀疑的,但是我被此人拉黑了。
此人的这种行为让我想到了阿Q精神胜利法:遇到反对的质疑,回了一句之后就把对方拉黑了,不给对方质疑或反驳的机会。
············
好了,就【楚怀王孙心】,也就是熊心的身世,笔者做了一个简单的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来看《史记》里的原文。
项梁闻陈王定死,召诸别将会薛计事。此时沛公亦起沛,往焉。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後也。”於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
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最早称楚王的陈胜死了,紧接着称楚王的景驹也死了,然后项梁在薛城召开大会,商议大事。
然后范增对此连说了三个理由,倡导拥立【楚后】,也就是楚王室熊氏后裔:
1、陈胜败亡是因为没有拥立【楚后】;
2、提出了“亡秦必楚”的口号,这个“楚”指的是熊氏之楚。
3、大家追随你项梁,是因为你项梁世为楚将,能够拥立【楚后】为楚王,复立楚国。
也就是说,不是【楚后】的陈胜和景驹都死了,现在需要找一个【真·楚后】来当楚王。
然后项梁采纳了范增的建议,在民间找到了【楚怀王孙心】,立为楚王。
在陈胜景驹两个的例子面前,项梁如果再找一个假货来冒充【真·楚后】,这是在侮辱谁的智商?
真以为当时的楚国遗民贵族旧臣,都是傻子、瞎子,连个真货/假货都看不出来?
当时的当事人们没提出疑议,后来的史学家司马迁班固等人也没提出疑议(反正我是没看出来司马迁的那句话有疑议的意思)。
就算退一步说,假如项梁找了个【假·楚后】来冒充的,假如当时的楚国遗民贵族旧臣都是傻子/瞎子,那么后来项籍弑杀熊心的时候,怎么不说熊心是个假货?后来刘邦指责项籍弑君的时候,项籍怎么不说熊心是个假货?
············
司马迁的那句记载【於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
我没看出来这句话哪里有问题,所以我只能猜,猜那些人脑补出“来历不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民间”、“牧羊”等词汇。
秦灭六国后,六国王族的结局,要么流落民间,要么去了阴间。
项梁要找【楚后】,要找熊氏子孙,不去民间找,难道要去阴间找?
至于“牧羊”,流落民间的王室贵胄,下场能好到哪里去?给人放羊有什么好奇怪的,还有更凄惨的呢。
司马迁只是在《史记·项羽本纪》里把项梁找人拥立的过程写了出来,结果被一些人脑补出了“来历不明”。
而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里的记载就很简单,
项梁尽召别将居薛。闻陈王定死,因立楚後怀王孙心为楚王,治盱台。项梁号武信君。
司马迁直接写了【立楚後怀王孙心为楚王】,楚后怀王孙心,楚后。
翻译:
这叫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