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是央视版《西游记》不是原著版《西游记》
原著里的孙悟空,妖性多过于佛性,从妖性过渡到佛性,有一个过程。
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妖性几无,灵性加倍,佛性被增强了。
“妖猴,哪里跑。”这句话几乎贯穿始终,大体上属于其他角色对孙悟空的一般认识,紧箍咒要压制的就是孙悟空的妖性。
六小龄童没有反映出孙悟空的妖性,连大闹天宫前的孙悟空,都感觉不出来这就是个妖。
周星驰饰演的孙悟空,佛性几无,妖性十足,在走上西游路时,才有一点佛性思想。这倒是把握得比较好。
这就是解读问题,因为央视版要把孙悟空塑造成英雄,特别是少年儿童崇拜的英雄,搞出孙悟空的妖性一面,不利于形象塑造。
周星驰没有这样的顾虑,他这个形象主要面对成年观众,想尽可能贴近原著。
妖、神、佛这是孙悟空一体三面,要面面俱到,难度加倍。
周星驰对于神的一面也把握不住,对于孙悟空的佛性也欠缺理解,但是妖这一面非常成功。
孙悟空这个角色不好塑造,做到了一点就算是成功了。
在我的认识里,就这么两个演员及格,其他不算。
不符合!但是超越了原著描述的高度。
原著中,菩提祖师描述孙悟空样貌丑陋。
混世魔王说孙悟空身高不足四尺(不足1.33米)。经网友指正,唐朝时期一尺为26.7厘米,明朝时期为28.3厘米,那么不满四尺最多有1.2米,仍然不超过一米三。
幽冥界鬼卒说孙悟空是毛脸雷公,以后取经路上小妖们也是这个称呼。
事实上雷公没图中这么丑,但尖嘴凹腮,跟好看沾不上边儿。
六小龄童版很明显样貌极美。
《西游降魔篇》里孙悟空造型更符合原著。
但是孙悟空没有《降魔篇》里那么暗黑。
孙悟空闹龙宫,是因为拿了金箍棒和金甲披挂,一时高兴,耍了一阵,把敖广吓破了胆,并没有没有86版那样把龙宫打的天翻地覆,虽然性质恶劣,但不是有意的。
闹幽冥界,是孙悟空自认为已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仍被勾死人勾了去,才大闹一阵,划去生死簿。
大闹天宫,孙悟空被招安上天做官,玉帝给他一个最小的养马官。王母开蟠桃会不邀请他。他感觉被戏耍,加上酒醉,大闹天宫。
……
最初找到水帘洞,群猴争碗抢凳,原文描述正是猴子天性!
孙悟空天性顽劣,不算好,但本心也不坏。
六小龄童版样貌精神阳光,内在积极向上,作为一部影视剧,足够完美。
……
一不小心,这回答就火了!
根据回复我补充一些内容。
1,我之所以说“降魔篇里的孙悟空更符合原著”,其一是因为身高,其二面目略丑。原著孙悟空没有六小龄童版那么美。
2,孙悟空之所以叫美猴王:原著中描述孙悟空独自跳入瀑布,发现水帘洞,群猴拜他为“猴王”,旁白称是“美猴王”。
3,关于高度问题,高度是对于大众而言。原著那个时代的写作方式明显不符合现代我们的阅读习惯,对人物内心刻画不够细致,需要读者内心反复推敲补充。但是对事件过程描述又稍显拖沓。而六小龄童的表演很好的做了补充,更符合现代人的内容审美。
当然,这也是文字和影视的区别。
……
第二次更新,
关于孙悟空的样貌,请不要拿“美猴王”凭空想象,多去读读原著。
1,高老庄高太公对孙悟空的第一印象。
2,黄风岭下老王头对孙悟空、猪八戒的第一印象。
3,黄风怪对孙悟空的第一印象。
这些都不是形容美好的语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