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一般具有扭转分子内电荷转移(TICT)的分子是否更容易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的现象?为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xiao-xuan-zhong-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两个现象目前的解释感觉都挺玄学的,但合成出来测一测还真有这些现象……

“一般具有扭转分子内电荷转移(TICT)的分子更容易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的现象”,可能是因为出现这两个现象的结构里一般都有大的共轭结构吧,但两者对结构的要求不同,可以同时有,也不一定同时有。[1]

聚集诱导发光(AIE)就不说了。代表的四苯乙烯就是平面共轭结构

分子内扭曲电荷转移(TICT)是一种在给体(D)、受体(A)共轭分子中常见的光物理现象。一般是单键链接两个平面的给体、受体结构。当分子被激发时,激发态分子在极性条件诱导下进入分子内扭曲的TICT态,从这个状态返回基态一般是以通过非辐射跃迁形式完成的。因为是非辐射跃迁,所以现在TICT在光热疗PTT材料里用的多。

就不说一个偏荧光一个偏光热了,TICT态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分子运动,而目前AIE的原理一般认为是分子运动受限。那按目前的理论,只能说一种分子内如果同时有这两个现象可以“互补”吧。分子运动受限时AIE,不受限时TICT。所以,是两条不同的路,在结构设计上有差异。

因此感觉两个效应各有对应的结构要求,虽然一般都要求有共轭平面结构,可能同时出现,但没有“TICT的结构更容易具有AIE的现象”一说吧。比如前几天的一篇综述里就看到了一个例子[2]。之前见过类似的化合物,深蓝色,溶液蓝蓝的很好看。

参考

  1. ^ DOI: 10.1021/jacs.8b13889
  2. ^ 10.1039/D0SC02911D



  

相关话题

  我们平常所学的化学知识在宇宙中是不是没多大用处? 
  Ag2SO3 为什么不与 HNO3 反应? 
  这个符号(化学)是什么意思? 
  化学专业这么危险为什么还有人去读? 
  有哪些流行理论,是为「不接触一线研究」的普通大众量身定制的观念陷阱?为什么? 
  收藏放射性元素会怎么样? 
  甲基-β-D-环糊精为什么易溶于水? 
  皮蛋制作过程中用到氢氧化钠,通过渗入蛋壳气孔与其中蛋白质反应凝固,那么可以用其他碱性物替代吗? 
  宏观意义上能人工制造的密度最大的物质是什么? 
  我们是否失去了辉光管制造的技术?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下一手非得下在E18,我下在C19不可以吗?为什么说下在C19说答错了?
下一个讨论
请问影响因子10以上是什么概念?





© 2025-04-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