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提名了,由钮经义作为代表参选化学奖,但输给了维迪希。
袁腾飞的历史评书就别信了。诺贝尔奖的评选,自己国家推选的影响有限。
就说这次屠呦呦的奖吧,从头到尾是美国人路易斯米勒推荐并宣传的,中国科学院根本就没推选她。
注明作者后可以转载
强调一件事:
中国的研究团队第一个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不是第一个合成胰岛素。
第一个报道出来的工作是德国的Zahn,1963年。
第二个报道出来的是美国的Katsoyannis,1964年。
第三个报道出来的是中国科学院,1965年。
中国的优势在于纯度高,拿到了结晶,进行了动物实验,能够让小鼠低血糖而惊厥。
这三个工作都没有获奖。
=====以上更新于2017.7.11=========
反对两类答案:
A 我国由于意识形态原因拒绝被提名 B 我国由于上报人数过多失去得奖资格
这两类答案暗示了一个结论: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工作值得获得诺贝尔奖,都是愚昧的中国政府导致没有领奖。
对于这两类答案,请思考两个问题:
1) 为何这个工作到现在依然没有获奖? 2) 当时几乎同一时间完成人工合成胰岛素的有三个工作组,除了中国的实验室以外,德国、美国各有实验室完成了类似的工作,为何德、美的科学家同样没有获奖?
请坚持认为奇葩政府/体制/领导/意识形态导致没有获奖的朋友反复看上面这句黑体字。如果还觉得AB两类答案非常有道理,呃,我也没什么办法。我叫不醒装睡的崔永元。
另外,请参考下面建议阅读中赛先生上的文章。文章中确实提到:
中国科学家确切地获得诺贝尔奖提名却是后来的事。1973年11月16日,杨振宁致函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称自己准备提名生化所、有机所、北京大学代表各一人合得1974年诺贝尔化学奖,请郭提供具体的人选。该信被迅速传达给有关部门。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中国科学院和外交部的有关领导提出:虽然如果我国科研人员获得了诺贝尔奖,对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会起某些积极作用,但考虑到该奖系由资本主义国家颁发,且我国胰岛素研究成果是科研人员在党的领导下集体努力的结果,难以提出有突出代表性的人选,故我们倾向于婉言谢绝杨振宁的好意。经毛泽东、王洪文、周恩来、叶剑英、李德生、张春桥、江青、姚文元、李先念等人圈阅,报国务院批准之后,中国驻美联络处依此出面回复杨振宁[注3]。
(之前我所说“最高票答案”即这一份批复的影印图像。)
然而
“文革”终于过去。1978年9月,杨振宁再次向中国领导人——这一次是对邓小平说的——表示,自己愿意为胰岛素合成工作提名诺贝尔奖。
在分别征求贝时璋等几位评委的意见之后,钱三强决定:“推荐钮经义同志代表我国参加人工全合成研究工作的全体人员申请诺贝尔奖金”。
只剩一个候选人之后,杨振宁、王浩、王应睐分别向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推荐了人工合成胰岛素工作。
没有获奖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这个工作不值得得诺贝尔奖。
这个工作不值得获奖,是因为 1)胰岛素是Banting发现的 2)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是是Sanger测的 3)溶液相氨基酸偶联的方法合成蛋白质是Vigneaud先做的(顺便提醒题主:胰岛素不是人工合成的第一个蛋白质) 4)固相合成技术几乎于胰岛素人工合成工作发表的同期由Merrifield发表,并且仅仅两年后Merrifield就用该方法合成了胰岛素。固相合成比溶液相合成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上述四点原因中提到的四个人,均获得了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表彰的是"the first or the best"。往前看,三个合成胰岛素的实验室,目标分子到合成方法,都算不上"the first";而他们的合成方法很快就被彻底淘汰,远远称不上"the best"。这样的工作凭什么获得诺贝尔奖?
=======================
评论中有人提到,诺贝尔奖表彰的是“The first of the best"。我的理解是,诺贝尔奖首先表彰的是产生巨大影响的工作,而这个工作中一般都由很多科学家前赴后继地各自独立地完成,最终得奖的往往是the first or the best,比如下村脩和钱永健同时获奖,前者是the first,后者是the best。以上是我说"the first or the best"的原因,"first"和"best"均指人。 当然,"the first of the best"同样是有道理的。Best指的是总的成果,first指具体成果,即在产生巨大影响的工作中率先做出突破性成果的人。
评论中有人质疑,既然不值得获奖,为何要提名?首先,在当时的有机合成领域,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蛋白质从来没有被合成过:Vigneaud合成的是一个具有生物活性的八肽单链,而胰岛素具有两条肽链,分别有21/30个氨基酸,由三个二硫键连接折叠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构。胰岛素合成的难度是非常大的,远超当初Vigneaud合成的八肽。同时,胰岛素本身也是极为重要的“救命药物”。在人工化学合成之前,生物工程技术也远不如现在发达,胰岛素都是从生物体内提取的。然而从其他生物体内提取的胰岛素毕竟和人胰岛素有差异,我们又显然不可能从人体内摘取胰腺来获得胰岛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方法可以被用来合成人胰岛素,这对于人类健康也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这种既有极大难度,又有重大意义的项目,在当时看来,确实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 然而我在上面提到了,Merrifield几乎同时发表了与这三个溶液相合成胰岛素的工作完全不同的另一个工作:固相多肽合成。这个工作直接动摇了那三个成果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这个工作横空出世,溶液相合成继续钻研下去,假如以他们三个工作为根基开创出更多更好的方法,那时候再来看这三个最初的溶液相合成胰岛素的工作,也许有可能获奖。然而现实就是现实,固相合成与生物技术不断发展,已经再没有人用他们的方法合成多肽:开发新型胰岛素用固相合成,工业生产用生物表达,溶液相胰岛素合成几乎再无用武之地。他们的工作产生的影响力极为有限。当时没有获奖,今后也很难获奖了。
精力有限,恕不回复大部分评论。
建议阅读: 我国人工胰岛素合成缘何未获诺奖? -- 赛先生 -- 传送门 结晶牛胰岛素:可能是中国最被人熟知的科研成果之一
关于文中提到的“固相合成”,可以参看: 你所在或了解的领域有哪些技术上不是很复杂,但 idea 非常好,很有原创性的研究? - 无码喂羊的回答
相关文献:
[1]Banting, F.G., et al., Pancreatic Extracts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1922. 12(3): p. 141-6.
[2]RYLE, A.P., et al., The disulphide bonds of insulin. Biochem. J., 1955. 60(4): p. 541-556.
[3]Meienhofer, J., et al., SYNTHESE DER INSULINKETTEN UND IHRE KOMBINATION ZU INSULINAKTIVEN PRAPARATEN. Zeitschrift Fur Naturforschung Part B-Chemie Biochemie Biophysik Biologie Und Verwandten Gebiete, 1963. B 18(12): p. 1120-&.
[4]Katsoyannis, P.G., A. Tometsko, and K. Fukuda, Insulin Peptides. IX. The Synthesis of the A-Chain of Insulin and its Combination with Natural B-Chain to Generate Insulin Activit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63. 85(18): p. 2863-2865. Katsoyannis, P.G., et al., Insulin Peptides. X. The Synthesis of the B-Chain of Insulin and Its Combination with Natural or Synthetis A-Chin to Generate Insulin Activit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64. 86(5): p. 930-932.
[5]Kung, Y.T., et al., TOTAL SYNTHESIS OF CRYSTALLINE BOVINE INSULIN. Scientia Sinica, 1965. 14(11): p. 1710-&.
[6]Merrifield, R.B., Solid Phase Peptide Synthesis. I. The Synthesis of a Tetrapeptid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63. 85(14): p. 2149-2154.
[7]Marglin, B. and R.B. Merrifield, The Synthesis of Bovine Insulin by the Solid Phase Method1.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66. 88(21): p. 5051-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