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问题稍微调整一下。
假设2021年春节前后,我国与某大国战争风险加剧,全国进行战争总动员,现役军人不能离开岗位,所有预备役人员立即前往武装部报到,全国加油站禁止对民用乘用车供应燃油,各机关学校单位进行人民三防演习,食品副食品开始按需进行定量供应,部分民营企业按照国家需要征用生产军需用品,人员流动须持有街道一级和派出所证明。
大家在面对各处林立的军警检查站的时候,有什么想法?
现在的风险级数没有那么高,但是很多地方实际上使用的就是“战时状态”
从目前的世界新冠疫情,特别是大量人员死亡情况来看,这就是一场战争,是人类和病毒的战争。
从战役情况来看,美国已经失守了;英国已经失守了;印度已经沦陷了;巴西接近崩溃;日本韩国处于胶着状态;整个世界
这个伤亡数据是不是还不够震撼?
新冠病毒虽然不能思考,严格来说也不是生命体,但是它的杀伤力根本不是一些所谓的专家说的那样,新冠病毒的 致死率不高。
到底要死多少人才算是致死率高?
很多人依然在说,我要回家,我要看爸爸妈妈。
确实,人间自有真情在。
但是,这是战争状态。
当年日本人侵略中国的时候,你要活在那个年代,你会去穿越火线看望你的爸爸妈妈吗?
就算你有这个勇气,有没有想过如果新冠病毒潜伏在你的体内,你是想看望你的父母,还是想杀了他们?
所谓的低风险区高风险区,大家要搞清楚,这是因为中国没有失守。
中国在为人类最后守望。
这个地球上如果还算是有一片最后的重生基地,这就是中国。
中国要扛起的不再是中国人的希望,这是世界人民的希望。
想一想,按照目前的世界新冠疫情发展线来说,很有可能新冠病毒会感染其他国家的所有人,是除中国人以外的所有人。
白人、黑人、棕色人种等等,无一例外,他们的人体已经和新冠病毒结合在一起了。
以后的这些人会不会发生变化?
他们的基因组会不会改变?
人类特征会不会出现不一样的地方?
从现象上来看,很多人感染新冠病毒再痊愈后,有的人失去了味觉,有的人幻听,有的人失去了味觉,有人失去了生育能力,等等,这些会不会成为遗传?从此永远地改变了人类?
这是很严肃的事情,我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中国的拼死抵抗,在给人类保留住最后的原始基因,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不仅仅只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中国就是传说中的诺亚方舟。
因为我们的顽强斗争,中国这片土地上残留着人类的希望。
假设以后的某一天,这些外国人想要找到原始基因来修正基因体的时候,这些幸运的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是不是他们的救星?
这是人类的生存之战。
有人是不是觉得我说的太过于幻想不切实际?
那么2020年初,也就是去年的此时,大家是怎么看待流传在武汉的流言的?
不是一样觉得荒唐可笑?美国、欧洲差不多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觉得这只是中国的一场灾难,中国人要倒大霉了。
然而到了今天,他们还笑得出来吗?
当武汉封城的时候,当全国进入紧急状态的时候,大家是怎么骂的?
忘了吗?七秒钟记忆的人类?
谁能预料到这场席卷全人类的战争会发生成什么样子?
新冠病毒对人类没有影响?人类身上寄生着这个玩意,和这个病毒共存,对人类的进化不起作用?
那位民科专家来个斩钉截铁的回答?
这是在守护人类,这是地球人类最后的家园。
每个人都应该为此付出,如果我们输了,那么人类就输了。
要守住这最后的阵地,不能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
今天,我们为了人类的尊严而战。
有我们在,就有人类最后的火种。
在这个伟大的时刻,一个家庭的团聚,这种暂时的离别,我们应该承受,为了天下人,为了所有人。
现在问题没有那么严重,也不真是战争状态,所以就不应该阻止人们回家过年,我一定要 回家过年。你不让我回家过年,这就是。。。。。。。为什么特朗普、鲍利斯干脆搞群体免疫,放任疫情发展?美国人为什么就不愿意戴口罩?在这个问题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就像流浪地球里面写的一样,人类在面临种族即将全部毁灭的状况下,依然在斤斤计较个人利益和个人自由,只有我的愿望得到了满足才是事,我管你那些个问题?
只有真的到了战争环境,只有真的到了毁灭边缘,还是要说:“我的利益高于一切。”
就算是我说到这是个很危险的状况,全国各地的新冠疫情如果稍不注意,沦陷就是一瞬间的事情。春节数亿人的流动。一个某地的老太太就在城市转了一圈,带来的风险有多大,大家都装着看不到吗?
人性真的是经不起任何考验,国家就算是到了毁灭的哪一天,这和我有多大的关系?还人类?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关我什么事?我是不会吃亏的。
这个社会不患寡而患不均,有人春节夜宴,高朋满座,我却只能呆在异地暗自哭泣。这不公平。
我要公平。
那么,战争的时候,凭什么那些战士要去牺牲?凭什么后方的人可以过着安逸的日子,一样享受战争胜利后的生活?
时代就是这样,有的时候,人是没得选。
如果连倡议都觉得接受不了,那么战争真的到来的时候,那又如何?
是不是就像我上面写的那样,这依然不关我的事情?
为什么是我去战场?其他人呢?这不公平。
我就是要家庭团聚,新冠病毒会死人?那我管不了,因为这个世界不公平。
美国人、英国人也是这么想的。
你能让这个世界公平吗?
做不到吧。所以你没有权力管我回不回家这件事。
任何人、任何事要想阻挡我的路,那么就撕碎任何人,就搞砸任何事。
我就是我,我不是任何人,也不管任何事。
现在就是中国没有搞砸,中国在尽一切努力坚守阵地。
如果我们的阵线真的被突破了,失守了,沦陷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这就是全人类的悲哀。
我在危言耸听吗?
因为世界上很多地方真的有成千上万的人死去,这是真的,千真万确的。
你还能在这里发牢骚,因为你还活着。
你为什么还活着?
因为中国还有勇士在坚守阵地。
“你们不要跟我讲道理,我又不是讲道理的人。”
认真看完评论区,我想你就能理解为什么美国、英国的新冠疫情会失控。
很多人认为,假如战争到来,我就要和家人呆在一起。
然后呢?
新冠病毒就这样被你以爱之名带回了家,在和家人的拥抱中,新冠病毒从你的鼻腔、口腔十分顺利地跑进你父母的鼻腔、口腔里,然后繁衍、扩散,逐渐侵蚀你的父母的呼吸道和肺,然后在与人体防疫组织的战斗中,组织开始发炎,病变。年老者的身体已经衰弱不堪,白细胞也老弱不堪,完全不是新冠病毒的对手后,很快人亡政息,撒手人寰。
你父母体内的这场战争是谁导致的?敌人----新冠病毒是谁带来的?谁是新冠病毒的带路党?
你觉得你无辜吗?
给人体侵略者新冠病毒充当带路党,和新冠病毒合谋杀死自己的亲人。
同时高喊:带路党无罪,传播新冠病毒光荣。
我是有苦衷的,杀死老家亲人的不是我,是新冠病毒,我其实一直到现在依然认为新冠病毒其实并没有传染性,这些都是fake news,新冠病毒就是一个谎言。
所有说新冠病毒会致人死亡的,都不是好人,你们全都是骗子。
好笑吗?
评论区大把这样的言论。
从民间的思想上来说,fake news其实是很多人的共识。
杀死他,我来带路,以爱之名。
茅台集团的职工不回家,公司即便不聚餐,也会有年夜饭。
北京建筑工地上的贵州籍工人,不回家也许连盒饭都没得吃。
腾讯集团的员工不回家,马总给他们派的利是,绝不会少。
到上海参加工作头一年,没回过家的姑娘,公司不会调休。
该法律管的不管,推给公民道德,推给公民自觉,结局只可能是,该管的人没管住,不该管的群体里催生出诸多新问题。
一方面“来了就是xx人”的宣传铺天盖地,仿佛打工仔真的跟回家一样,无非是从跟父母挤一间变成了跟工友挤一间。
另一方面,996的外地人发现,和本地人相比,(以下内容已被删除)。
“疫情会让隐藏的社会矛盾彻底爆发”,说得真好
万水千山为爱归家,策马纵横为梦出发。春节前后的中国,乡愁与梦想交织,处处见证着流动的生命力。近期,国内多地出现散发病例,疫情动态再度牵动人心。临近春节,疫情之下能不能回家,春节返乡有什么要求,成为不少在外务工人员最关心的话题。连日来,多地发布通知,倡导务工人员非必要不回乡、在务工地点过年;确有需要返乡者,需严格遵守当地的核酸、备案、隔离等防控要求。
病毒小到肉眼看不见,却是我们当前所要面对的最狡猾的敌人。最近,河北连续多日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出现了两位数,全国中高风险地区增至51个。面对“敌人”的伺机而动,进行有效的防控措施实为“先手棋”。对于每个人而言,疫情当前,我们决不可有丝毫放松、半点懈怠,当务之急就是要把防控意识的“发条”拧得更紧,以最严厉、最果断的措施织密织牢“防”的网络。
“处大事贵乎明而能断,不明因无以知事论断”。事实已经证明,以前瞻性的目光去布局疫情防控,更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近期,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提出,鼓励企事业单位灵活安排休假,引导职工群众在春节期间尽量在工作地休假。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安徽、四川、湖南等劳动力输出大省也在近期密集发布通知,要求“非必要不返乡”。这是基于客观形势的科学提醒。一场普通的酒席让病毒发生快速传播的案例,已经释放了人群流动与聚集所导致的风险信号。防控不可松懈,侥幸心态要不得,对于这场守土有责的疫情防控战,我们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责任,要用持之以恒的“控”和坚持不懈的“防”,去取得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
这几天,《石家庄人的朋友圈,我看哭了》一文刷屏网络。北方最低气温达到-15℃,并伴有7-8级的阵风,检测人员的呼气凝结成水滴,挂在护目镜上,让人为之心疼。同时,江苏、浙江等地的医务工作人员星夜驰援河北,亦让人动容。白衣执甲,逆向而行,总有人在最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然而,防控疫情不是靠医务工作者就能单独完成的,打这种大仗、硬仗,最需要凝心聚力,形成合力。对普通人来说,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尽量就地过年,也是一种对疫情防控的责任。漫长的出行旅途存在诸多的不可控环节,保护好自己就等同于保护好他人。这种守土有责的语境,对于每个人都亦然。
防控,只有“防”做得好,才能事半功倍。基于近期的疫情形势,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微博消息,为配合各地疫情防控要求,国铁集团推出免费退票措施。这种“让利”,旨在提供一个有效的帮助途径,让公众对自己的春节安排多一份“三思而后行”。立足于“早”,落实于“细”,在人口集中返程期叠加的当下,尤其需要多方力量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周全,以最有力的担当筑牢最坚实的防线。
过年回家固然是一种传统,但身处一个今日不同往昔的环境,我们不妨用微信、网络、电话等方式拜年去传达情意。毕竟,有安全与健康的加持,才更利于我们在来年风雨兼程、再接再厉。(谢伟锋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昨天家里群讨论过这个东西,学医的几个姐姐表示赞同,并且搬出流行病学和这次河北疫情爆发来佐证了很多东西。
直到工程承包商的舅舅出现,给了我不同的视野,他手里七八个工地,房建,市政,大概七八百工人跟着他,算上公司管理和施工员什么的,差不多千把号人,其中有一大半是不止一年跟着他了,都是他们老家的人。
今年他的工地其实还可以,有活儿做也发得出来工资,但是他在12月开始就给大家打预防针说:今年疫情管控可能随时变,年底天气不好,做内外墙(我不太懂,应该是涂料吧?这个看天气的?)的工人可以先回家,工资我先给你们结了,到时候回不去会很麻烦。其他除了做钢结构和架模具的也可以早点回家,趁着国内疫情不严重管控没那么严格大家都平平安安回家,如果到时候工地所在地出现了严格管控,也希望大家配合政府,我会尽力帮助大家,工资的事不用担心,大家都跟了我那么久了,今年特殊,大家多一手准备,今年出来后很多人因为疫情就没有再回去过,能回家过年就回家过年,大家出来挣钱也是为了家里,现在不给回家是不对的。
工人们大多数是四川泸州和贵州遵义那一块的,舅舅今年最远的工地在包头,近一点的在中山和佛山,近不近远不远的上海昆山苏州,还有个小工地在河北邯郸,这个工地现在停摆了,工人全部配合检查隔离。
这就是我们要面临的事实问题,我几个姐姐姐夫,定居成都和上海已久,而且职业所在,过年实际也没几天假期,除了嫁去上海的二姐,其他人回娘家都近的很,而且完全可以把父母接来自己城市过年。
这些外出务工人员的境遇就和我们不一样了,他们一年就回家一次,有的可能几年回去一次,去年是有挺多人没能回去的。
疫苗都能不分人群进行分配,回家的自由更不应该被隐性的区别对待。
上面不应该做出这种模棱两可的言论,要么就是不给回,要么就是给回。但是给不给回都不如加强各方面疫情监控,切实落实,现在我们的压力主要是外来输入病例,我相信控制好这一块,将入境人员的检查和观察时间拉长可以避免很多问题,这次河北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很值得反思。
还有就是在城市里过年的生活消费肯定是远比回农村高的,如果每个地方真有这种“倡议”,那我建议你先给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定点发放消费券,只呼吁空口白话没意思。
对了,年初复工复产的时候舅舅配合地方组织了车队接工人去大城市做工,如果可以,他也说过,他想把接来的人也送回去。
再说几句,我很在意的无非几点:
第一,如何定义非必要不回家这个“非必要”?家里有人出事要回去吗?家里有大事要结婚什么的要回去吗?
第二,如何切实保障“就地过年”,特别是农民工群体!你们啊,是不是冲浪冲习惯了,知道这群体的处境吗?下面有个朋友说得很好,他们做一天工得一天钱,一旦天气原因,比如我上面提到的内外墙涂料,或者物流建材不到位没法开工,那就损失一天的工钱,过年大多数工地是停工的,对他们来说可不是放假,那是失业。他们大多数人是没有社保的,没有失业金可以领取,加上是租房,租房的还好,大多数还是工地就地建的板房。他们的居住,饮食,日常生活活动如何处理?我话糙了点,但人家是赚了钱回家养家糊口的,不是在城里消费拉动城区GDP的,如果要保障,如何保障?我还是觉得,严防输入是从源头上最好的根基保障。
第三,拿我自己来说,我自己是重庆人,住在成都,现在在苏州学校里,我是典型的和我姐姐们一样的,可以就地过年的人,即便我不回成都,我在苏州有住的,我买了一堆游戏还没玩,最多我没法撸我家的猫而已,我们没有利益相关,我大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扯什么:“配合防疫balabala”的话,我自己手里甚至还有防疫相关的活儿,我是巴不得大家都安安分分的人,我多省事儿?但这符合客观需求吗?今年已经够难的了,我希望家里人可以借春节好好团聚下(当然要避免多人!而且做好防疫措施),去年我家年夜饭是没吃的,我大姐军医大的,1.24晚上从重庆赶赴武汉,我二姐2.14情人节来的武汉,我们一年没见了,我的姐姐们貌美如花又打了这场防疫战,我自己也东奔西跑,过年了我希望可以亲手给她们做一顿饭慰劳下。但如果上面不是“倡议”而是“规定”,那我的态度一定是“我遵守规则并监督家里人”,这顿饭明年再吃。什么叫“倡议”啊?你给我解释下什么叫“倡议”?如何定义“倡议”?
不患寡而患不均。
如果没有“规定”,那我坚决赞成各位有序、有条件的返乡返城,以及“就地过年”。
担心的事情已经发生了......
时隔多日,事情已经有了新的发展,我们现在可以来回顾看看。
首先是对石家庄两家医院防疫不作为的通报,相关人员被问责。
鉴于国内疫情源头为输入性病例为主,所以各地对回国/返乡人员的隔离时间已经拉长,基本达到14+7+7以及三次以上核酸检测。这里贴一贴也方便相关群体参考,政策有变请随时注意更新。
就石家庄的溯源,毒株为北欧与俄罗斯进化树上的序列。而东北的为大连输入性。
还有关于滞留在河北,主要是石家庄为主的人员。当地政府此前发布公告:因疫情无法返乡的学生或因中途转车、探亲访友等原因临时滞留在石家庄的人员,可拨打救助保护热线电话0311-966008。石家庄市救助站可为临时遇困人员提供御寒衣物、食品、临时居住场所。救助站地址:石家庄市桥西区福凯路10号。而其他地区尚未看见有所动作。
关于回乡人员也有了相关规定
关于各地的回乡政策我就不多做赘述,建议大家关注本地政务微信号,随时获取第一时间官方通告。
还有很多人问我舅舅还招不招工,他们公司也是找的再小一点的包工头,具体的招人除了他们公司自己的管理和财务人员以外他没有管理权限,所以大家也别惦记了。
今天是腊八,祝愿大家回家顺利!也请务必注意防疫到位。
办公务就一定要形式主义吗?
要。
这不是我危言耸听,而是多少基层干部碰破头摸出来的游戏规则。你不遵守它,就玩不了这个游戏。
为什么?
是啊,基层为形式主义叫苦不迭,上面也多次发文要求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可就为什么整而不治、愈演愈烈?疫情当前,为什么不能克服形式主义,而“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呢?
要解释这个问题,请先看本文标题的前三个字:办公务。
如果是办私务,还会形式主义吗?全心全意都嫌不够。
这里,我们发现了本案的第一个矛盾,姑且概括为“公权力掌握者对私人利益的追求和完成公务工作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对于公权力掌握者言,完成公务不是为了公共利益,而仅是实现私人利益的手段。那么,就像许多看重“文凭”胜过知识本身的当代大学生会选择“60分万岁”一样,公权力的掌握者们也会对公务工作采取形式主义的策略,不求解决实际问题,只图尽快把公务“打发”过去,以便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办私务当中去。
从上述矛盾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从基层形式主义盛行的程度看,我们大量的公权力掌握者都是一群奉行私利至上的人。他们不会对他们不关注的事情上心。
有人可能要问,既然你说搞形式主义对干部们是有利的,那么广大基层干部又为什么对形式主义叫苦不迭呢?
这里,出现了本案的第二个矛盾,姑且叫做“干部队伍中少数权力在握者和多数一线办事者之间的矛盾”,或者叫“干部中基层与上层之间的矛盾”。毕竟,不是所有干部都能被称为“领导”,有权力指挥别人办事的才叫领导,被别人指挥着忙里忙外、鞍前马后的只是基层干部(在中国古代,这一区别大概相当于“官”和“吏”,两者的地位是截然不同的。明朝末年的官员们可以贪污腐败、醉生梦死,但在驿站当差的李自成同志只能被裁回家,最后揭竿而起)。
能够从形式主义中获利的只有执掌权力的上层干部(或者用一个词,“官僚”),而多数在一线办事的基层干部由于直接接触群众、直面社会上的各种矛盾问题,反倒是更倾向务实的,他们希望解决实际问题。于是,我们就在疫情中听到了这样的抱怨:“前阵子,一天能收10多个部门的文件,都是安排防疫工作的,看上去好像都很重视,实际上没有一个文件、一个部门帮我们解决一个口罩、一瓶消毒水的问题(湖北某乡镇干部语)。”
关注这个问题的读者可能还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形式主义是被官僚主义逼出来的。”换句话说,正因为上面搞官僚主义,下面才被迫接受了形式主义,不形式主义不足以应付官僚主义。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里,就出现了本案的第三个矛盾,可以叫做“官僚们增加政绩与减少责任之间的矛盾”。前面已经说到,官僚们办公务的主要目的不是促进公共利益,而是实现个人利益。而在现行的官员考核评价体系下,核心的指标就是“政绩”。也就是说,官僚们只有积攒了足够多的政绩,才能“官运亨通”,获得向上晋升的资格。而官场的基本游戏规则,就是按职务分配利益:职务越高,权力越大,待遇就越高,利益就越大。官僚们要想不断增加个人利益,就得不断提升职务,也就需要尽可能多地创造“政绩”。
官僚们是喜欢“政绩”的。另一个方面,官僚们又非常害怕“出事”。并非所出之事本身有多麻烦,而是出事之后,上级必来问责,这是最麻烦的。如果因为某事让自己背上了责任,辛苦经营多年的“政绩”就可能毁于一旦,升官立刻变贬官,心心念念的利益瞬间就化作泡影。当官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苦心钻营多少年,不但什么都没捞着,反而把已经有的全赔了。
所以,必须解决一个难题:如何既能高效地增加“政绩”,又能干净地撇清责任?
按常理,要增加业绩就得多干事,但多干事就要多承担责任,怎么可能兼顾?
难!
但莎士比亚说过,领导之所以是领导,必定有过人之处。这个难题,官僚们早就解决了。
答案就是“形式主义”。
如果真是办一件事算一件事的政绩,那么得到猴年马月才能升官。关键是,官位不会停在那等你,你不抢,别人就占了。最好是,办一件事算十件事的政绩,或者什么都没办,直接就来十件事的政绩。于是,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就成了很多官僚的必修课,乐此不疲,不惜劳民伤财。于是,开会成风、文件如海、表格泛滥、材料堆积成山,基层头晕目眩、叫苦连连。因为,不以这么高强度的速率去下达指示、文件和任务,又怎么在最短时间内积累起足够多的证明自己“政绩”的材料?
既然有一堆下属,就把这些任务摊派下去(往往还要层层加码,搞“最全事项”、“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快速度”以及“不折不扣”),到了截止时间,再把厚厚的表格和材料收上来就是了,上级来考核看得就是这些。任务重,催得又紧,基层人力物力有限,根本做不到。但做不到也得做,怎么办?于是本该出门办的事就变成了坐在屋子里编材料,最终绞尽脑汁把材料编好了(造假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政绩”也就完成了。
至于问题有没有真的得到解决,那是无所谓的,官僚们照例不关心。
另一个方面,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们撇清责任的绝佳方式。因为,不管事情有没有真的去办、问题有没有真的解决,从形式上都有了,问起来也就有了底气:
“上级领导你可以看,这个事虽然出了问题,但我会也开了、文件也下发了、精神也传达了、工作也布置了,而且我提的要求比其他单位的都要高,材料都在这呢,还有照片,一件不少,都能证明。最后出了问题,我也没办法,那都是下面的XX没办好,我一定对他严肃处理,让他深刻反省!”
这样,来问责的人还能有什么话说?毕竟,大家也都是这么过来的,心知肚明。
事情办得好,是领导的功劳;事情办砸了,是基层的责任。这哪里是“形式主义”?明明是“实质主义”——官僚们拿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难怪屡禁不止、愈演愈烈。
了解了“形式主义”的奥秘,也就能理解官僚们为什么都喜欢“粉饰太平”。其实,官僚们“粉饰”的从来不是“太平”,他们也不关心这天下是否真的“太平”。
他们“粉饰”的是他们自己:“粉”自己的政绩,“饰”自己的过失。
“粉饰太平”的真实含义是:看,我做出了多么多的政绩!看,我这里一点事都没出!快来提拔我吧!
“粉饰太平”不过是官僚们的邀功行赏、避祸保身之术。
官僚们关心的只有自己。
谈到这里,读者或许要问,照你这么说,那“形式主义”的问题是永远解决不了了?
答:似乎是。只要有官僚主义,就会有形式主义。因为形式主义不过是为了满足官僚的需要。
读者或许又问:那么,有没有可能消除官僚主义呢?
答:谁有权力去消除官僚主义呢?
读者头晕了。因为,只有掌握权力的人才能运用权力去消灭官僚主义。但是,这些掌握权力的人不就是官僚本身吗?靠官僚去反官僚主义?
官僚本身就是官僚主义的来源,不可能靠官僚去反官僚主义。
只有公仆能反官僚主义。
要想彻底消灭官僚主义,非得在一个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这个国家的干部不是钻营私利的官僚,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对他们的评价标准将不再是由GDP、一大堆材料和数据支撑起来的所谓“政绩”,而是人民的口碑,及对社会实实在在的贡献。他们工作的目的,是真正为了公共的利益,他们是真正的“公务员”。
只有真正的“公务员”,办公务才可能不搞形式主义。
小差不能开太久,发完了关于“形式主义”的感慨,也要回去加班了。这不,刚打开群,就收到了领导发来的会议通知:
“明天召开反对文山会海的会议,请办公室转发相关文件,做好会议纪要,各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会议精神。另外,各部门要建立好减少台账记录的台账以备检查。”
赶紧下载查看了和通知一起发上来的文件,果然,后面带了五个附件表格。
这下,我也头晕了。
附: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敏锐地提出了革命胜利后防范党员干部腐化变质的问题,做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指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建国后,新生的人民政权与党内日益滋长的官僚化倾向进行了长期不懈、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出现了1966年夏的总爆发。在建国后领导人有关官僚主义的论述中,周恩来总理的《反对官僚主义》一文堪称经典,他列举了官僚主义的二十种表现,并就其中的关键者做了扼要的点评。此文发表在1963年5月1日“跃进号”万吨货轮触礁沉默事件之后,也是对当时交通运输部门中存在的严重官僚主义现象的一次深刻反思。
反对官僚主义
周恩来
(一九六三年五月二十九日)
官僚主义是领导机关最容易犯的一种政治病症。
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长期统治的遗产。中国长期是封建社会,一百年来又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官僚主义更是有深远的影响。
官僚主义与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命令主义、事务主义、分散主义、本位主义、宗派主义,都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反对官僚主义,也就必须联系到反对这些主义。当然,不单单是这七种,但这七种特别突出。
官僚主义有各种表现,我现在把它分开来说。
第一种,高高在上,孤陋寡闻,不了解下情,不调查研究,不抓具体政策,不做政治思想工作,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一旦发号施令,必将误国误民。这是脱离领导、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
党的路线、政策再好,如果执行的业务部门给阻塞住了,那就是把党和群众隔开了。所以我把这种官僚主义列为第一种。这种官僚主义是领导者尤其是高级领导者必须时时警惕的。
第二种,狂妄自大,骄傲自满;主观片面,粗枝大叶;不抓业务,空谈政治;不听人言,蛮横专断;不顾实际,胡乱指挥。这是强迫命令式的官僚主义。
一个人站在领导地位,不虚心,不平易近人,自以为了不起、什么都懂,只要有这种思想并且在作风中表现出来,就危险了。这种人大概总是不去抓业务,觉得我是领导政治的,人家的话听不进去,觉得琐碎,也不研究人家讲话的内容,结果就蛮横专断,瞎乱指挥。
第三种,从早到晚,忙忙碌碌,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对事情没有调查,对人员没有考察;发言无准备,工作无计划;既不研究政策,又不依靠群众,盲目单干,不辨方向。这是无头脑的、迷失方向的、事务主义的官僚主义。
常有人说:“我做个辛辛苦苦的官僚主义。”好像这种官僚主义还能容许似的。我看,这种官僚主义也要批判。如果是个普通干部,忙忙碌碌,有时方向不大清楚,那还可以谅解。如果是个领导干部,怎么能容许他是个事务主义者呢?
第四种,官气熏天,不可向迩;唯我独尊,使人望而生畏;颐指气使,不以平等待人;作风粗暴,动辄破口骂人。这是老爷式的官僚主义。
第五种,不学无术,耻于下问;浮夸谎报,瞒哄中央;弄虚作假,文过饰非;功则归己,过则归人。这是不老实的官僚主义。
第六种,遇事推诿,怕负责任;承担任务,讨价还价;办事拖拉,长期不决;麻木不仁,失掉警惕。这是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
第七种,遇事敷衍,与人无争;老于世故,巧于应付;上捧下拉,面面俱圆。这是做官混饭吃的官僚主义。
第八种,学政治不成,钻业务不进;语言无味,领导无方;尸位素餐,滥竽充数。这是颟顸无能的官僚主义。
第九种,糊糊涂涂,混混沌沌,人云亦云,得过且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一问三不知,一曝十日寒。这是糊涂无用的官僚主义。
第十种,文件要人代读,边听边睡,不看就批,错了怪人;对事情心中无数,又不愿跟人商量,推来推去,不了了之;对上则支支吾吾,唯唯诺诺,对下则不懂装懂,指手画脚,对同级则貌合神离,同床异梦。这是懒汉式的官僚主义。
第十一种,机构庞杂,人浮于事,重床叠屋,团团转转,人多事乱,不务正业,浪费资财,破坏制度。这是机关式的官僚主义。
凡是机关大而人多的地方,必定要出官僚主义,这几乎成为规律了。那里的领导人即使精明强干,也会有官僚主义。因为那个机关本来不需要那么大,机构搞得那么臃肿,一定会有很多人不办事情,吵吵嚷嚷,很多事情在那里兜圈子,办不出去。把机关搞小,有事情一商量就解决了。
第十二种,指示多,不看;报告多,不批;表报多,不用;会议多,不传;来往多,不谈。这是文牍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官僚主义。
第十三种,图享受,怕艰苦;好伸手,走后门;一人做“官”,全家享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请客送礼,置装添私;苦乐不均,内外不一。这是特殊化的官僚主义。
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如果图享受,怕艰苦,甚至走后门,特殊化,那是会引起群众公愤的。
第十四种,“官”越做越大,脾气越来越坏,生活要求越来越高,房子越大越好,装饰越贵越好,供应越多越好;领导干部这样,必定引起周围的人铺张浪费,左右的人上下其手。这是摆官架子的官僚主义。
第十五种,假公济私,移私作公;监守自盗,执法犯法;多吃多占,不退不还。这是自私自利的官僚主义。
第十六种,伸手向党要名誉,要地位,不给还不满意;对工作挑肥拣瘦,对待遇斤斤计较;对同事拉拉扯扯,对群众漠不关心。这是争名夺利的官僚主义。
第十七种,多头领导,互不团结;政出多门,工作散乱;互相排挤,上下隔阂;既不集中,也无民主。这是闹不团结的官僚主义。
第十八种,目无组织,任用私人,结党营私,互相包庇;封建关系,派别利益;个人超越一切,小公损害大公。这是宗派性的官僚主义。
第十九种,革命意志衰退,政治生活蜕化;靠老资格,摆官架子;大吃大喝,好逸恶劳,游山玩水,走马观花;既不用脑,也不动手;不注意国家利益,不关心群众生活。这是蜕化变质的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发展到这个程度,就严重得很了。一个干部、一个共产党员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革命的热情,要有朝气、有干劲。革命热情一衰退,政治上就要蜕化了。
第二十种,助长歪风邪气,纵容坏人坏事;打击报复,违法乱纪,压制民主,欺凌群众;直至敌我不分,互相勾结,作奸犯科,害党害国。这是走上非常危险道路的官僚主义。
我举了这么多种官僚主义,分析不一定很科学,也不是说在一个机关中所有各种官僚主义都已经发生。但是,必须看到,官僚主义在我们执政的党内,在我们的国家机关内,的确是十分有害、非常危险的。在我们领导干部中,官僚主义严重的虽然是少数,然而,正如党中央三月一日的指示上所说,官僚主义的态度和作风已经给我们的工作造成许多损失,如果听其发展,不坚决加以克服,必将造成更大的危害。我们绝不能容许官僚主义再继续发展下去。
Humphrey:伯纳,我们国防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Bernard:保卫英国。
Humphrey:不,伯纳,是为了让人们相信英国受到了保卫。
Bernard:让俄国人?
Humphrey:不是俄国人,是英国人,俄国人知道没有用。
——《是,首相》
从上面这段可以看出,英国畏惧俄罗斯由来已久,英国军事实力远不如俄国。
冷战时期,苏联战斗力惊人,所有欧洲国家都提心吊胆。
他们担心苏联西进,占领整个欧洲,可见苏联的军事威胁很强。
即使目前英国的军事实力有所提升,在面对俄罗斯的时候,还是瑟瑟发抖。
英国军舰闯入俄罗斯领海被投弹驱逐,这么丢脸的事,怎么能承认呢?
BBC跟CNN可真是一对里外不是人的难兄难弟。
首先你对友谊怎么定义的,如果是指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那种友情,我觉得我在知乎上认识的兄弟和我几乎都是纯友谊。
我们只聊人生,工作,生活,只字不提风月,说真的,我们之间的友谊太纯了,完全没任何杂念,如果你跟我说我们不是纯友谊,我都觉得你在侮辱我们。
但是如果你说的友谊是那种互相知道对方的一切事情,已经把对方引为人生的知己了。彼此之间完全信任,发自内心的欣赏对方所有的优点,能包容对方所有的缺点,而且不出意外,两个人准备相处一辈子。
这种情况,你跟我说这是纯友谊,我不太信。或者说我是有一点点信的,毕竟这个世界太大了,总有一些人,非常的欣赏对方,但是对对方是真的没有红尘中男女之间的那种兴趣。
比如说女方喜欢大叔,男方喜欢御姐,但是男方是小鲜肉,女方是萌妹,彼此觉得对方贼优秀,但是就是不符合自己的喜好啊,那确实可能存在纯友谊。
但是我信归信,我不接受我的男人有,也不会让自己有,这是底线问题。都有灵魂上的知己了,另一半的存在是干嘛的,身体上的伴侣吗?
或者说的再直白点,我相信有,但是我不接受这种关系的存在。
以下内容包含一些负面、阴暗面的描述,其目的是为了描述”不好的管理者做什么事“或者”优秀管理者应该避免什么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本文主要涉及大企业的中层管理者的行为。
如果对此话题感兴趣,欢迎移步我的专栏抄手的创业工坊 - 知乎 (zhihu.com)
或者点此链接,阅读同类话题文章中层管理都在做什么?(创业企业) - 知乎 (zhihu.com)
每个业务类型都有自己的KPI:开发有完成度;销售和运营有量化指标;实施有项目进度;业务线或者事业部一般会是按利润中心(profit center)设置,KPI以利润为主,多重KPI组合。
中层对KPI的3个动作
扛:要为上级分担,上级也有他的“大KPI“,要帮上级去扛;
抗:你的KPI终归要靠全体团队去完成,对于上级过分的KPI要求,要能”抗“,不然兄弟们会离心;
分:把团队的KPI分下去,KPI直接关联到每个人的收入,也是团队管理的最大工具之一。
过程控制,与被过程控制
团队管理
大企业里面,”铁打的团队,流水的中层“的现象非常普遍,中层会在不同的部门流转,但是基层团队人员的内部流转没有那么频繁。
上升通道——一步一步远离业务的不归路
就像前面所说的,中层会在不同的部门流转,而且大部分的大企业都不会”原地提拔“,直接在本部门上升的情况都是少数。
管理人员的内部上升通道一定是跨部门的,比如从大业务线的基层到小业务线的中层,某种程度上算是”升半格“,甚至于还经常要离开家庭到其他的城市甚至国家,才能获得晋升的机会。
这条路最大的风险就是:企业的金字塔结构+大企业相对稳定的总体规模,决定了每一级的晋升都只有5:1乃至10:1的比例,所以你为了上升而离开家庭,但是有可能接下来5年甚至10年都停留在”半山腰“,且迟迟找不到回到家庭身边的位置,这就是一条不归路。
例2:N哥是华中分公司的一个业务骨干,有机会升职为部门经理,但是职位所在地在东北分公司。他纠结再三,中间和我电话长聊过不下四次,最终决定走出去。
之后的10年间,N哥先后在东北分公司、华北分公司的几个平级职位上流动,后来他倦鸟思归,想要回去了,但是华中分公司一直没有空出来同级职位。
最终,N哥接受了降级回归。但是,经过中间这些年的辗转,他已经逐渐远离了一线业务,回归之后的状态大不如当初,甚至成为华中分公司领导眼里的”不好管的老同志“。
下级和上级的隔级沟通
你的上级喜欢和你的下级建立直接沟通吗?
如果否,说明你的上级多少有一些官僚作风,有可能是个空降兵、混资历的,无法为你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如果是,那么恭喜你,你抽中了80%的”有为上级“,他希望对你和你的部门有360度的掌握。说到底,上级就是上级,老大就是老大,你的心态要放平稳,难道你真的想”自立山头“吗?
更进一步,如果你发现自己的下属,经常主动去找你的上级”单聊“,感受如何?是不是有些意难平?那么,你能怎么做呢?去找下属谈话,让他不要”越级上报“吗?开什么玩笑!
和上级的上级的隔级沟通
换个身份,你会主动寻求机会和上级的上级直接沟通吗?让更大的老大有机会多了解你?傻子才不愿意吧?但是直接上级一定早晚会知道的,你真的不担心他会介意么?
例3:曾经有2年的时间,我的直接上级在上海,而我上级的上级和我一样在北京,办公室只有20米的距离。知道我的直接上级如何处理他的焦虑么?我和他日常有各种电话沟通,他会时不时的在电话里多问我两句:”老大最近状态怎么样?对咱们这块的工作有没有什么评论?“
嘿嘿,话里的味道品得出来不?你觉得他这个处理方法如何?作为下级,你会如何回答呢?
编织内部网络
内部网络是中层管理者非常重要的资源,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下属搞不定的跨部门协调,你一个电话、几句玩笑就让别人买你的面子,下属自然会敬服你这个老大;当然,人情要有来有往,你也要随时准备好买别人的面子。网络就是这么一点点编织起来的。
更不要说,那些组织结构调整的八卦、上级领导的动向。我赶上过两次比较大的公司层面的组织结构调整,旧板块拆分重组、新板块建立,很多位置消失,更多的新位置诞生,调整方案没出来之前的几个月,下班时间手机基本上处于热线状态,即便我自己当时正好无欲无求,也会有各位兄弟来打探消息、交换情报、寻求建议。
公司的管理层年会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内部社交大趴,精力充沛的人甚至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白天开会,晚上和这个喝几杯酒、和那个泡一壶茶、再和几个平时难得见的同事出去吃个夜宵,也有更加不健康的活动,就不赘述了。
年度大趴只是最低限度的必要,更重要的网络编织活动都在平时。
曾经有一位销售骨干,有机会成为所在的省分公司经理,这是很难得的原地升职机会,但是他放弃了。他给我的解释是:近距离观察了这么久,我判定自己不想过那样的生活,每个星期至少有6天晚饭都不是在家吃的,要是和客户也就罢了,偏偏里面有七成以上的都是内部应酬,有个chuizi的意义!
但是,像他这样想的终归是少数,一代一代的中层们还是努力经营着自己的网络,希望自己在这个环境中更加如鱼得水,同时也扮演着别人的环境。
中层的蜕变是组织退化的标志
下列都是典型迹象
KPI变成数字游戏
KPI总是尽可能的量化,量化的指标背后总有其计算方法和数据基础,一个游戏的参与者一旦掌握了规则的漏洞、或者规则背后的影响环节,他就成为了”聪明人“。聪明人会把KPI的实干逐渐变成数字游戏。那一年,我发现自己已经基本掌握了这个数字游戏之后,”内心涌起深深的虚无感“,从此再也没有真正恢复在公司打拼的热情,直到选择离开。
惧怕下属
有能力、又表现出热情的下属,有些不好的管理者会开始害怕。
下属可能会觉得委屈:”我并没有什么取而代之的想法“,又或者”我离威胁到他还差得远“。
错了。
例4:某部门经理,自己喜欢唱歌,每次团建的时候总要拉着大家去唱歌,下面有一位资深leader,对唱歌没有兴趣,每次都是组局打牌,一来二去,越来越多不喜欢唱歌的人都去参与打牌了。该经理对该leader就产生了很大的敌意。
是不是有点幼稚?幼稚的背后是深深的不自信,和缺乏安全感。
懒惰——给钻营者机会
管理者的懒惰是从细枝末节开始的,
第一步:那谁谁帮我去楼下星巴克买一杯拿铁
第二步:那谁谁帮我把车开去洗一下
第三步:今天有个新员工入职,要做入职谈话,那谁谁你去谈一下吧,他来了之后反正是要先跟着你的项目
第四步:周会那谁谁代我主持一下
第五步:明天要交月度报表了,那谁谁帮我填一下
正直的员工会执行你的“活儿”,对于买咖啡、洗车之类的会反感,会腹诽;但是钻营者巴不得有这样的机会,巴不得围在你身边,把你养得越来越懒,闭你目,塞你听,进而操控你签字的手。《出师表》有云“亲贤臣,远小人”,想要远小人,首先不要犯懒,时刻记住幼儿园老师的要求:“自己的事自己做”。
从良性朋友圈变成恶性结党
前面讲过的,大企业内部的人际网络对于管理者非常有帮助,宽广、良好的人脉会帮助你的跨部门工作更顺畅,也会打开眼界,学到更多东西,发现更多机会。每个人都有亲疏,这几个事业部总经理喜欢在一起打球,那几个则经常相约去徒步。女生宿舍6个人7个群的事情在企业管理层也许更常见,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就像毛爷爷说的”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但是,由小群体到党争,带了”争“字,性质就不一样了。党争是人类强劲的群体基因,拆台、倾轧、攻讦,小团体的利益迅速取代了公司的利益,结局逃不脱乱纷纷一地鸡毛。
相比起前述”不好的管理者“的个体行为,党争对组织的危害度要大得多,基本上都会发展到尾大不掉,高层纵有心治理,也会投鼠忌器。
MOO的老VIP用户路过...
MOO可能是国内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音乐APP",它和其他音乐APP最大的不同在于,当你打开MOO之后,更像是在探索了一个包罗万象的音乐世界。
时至今日,数字音乐发展到百家争鸣的今天,我们除了听歌,似乎并没有通过其他方式了解过这个世界最前沿的音乐是什么、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音乐资讯是怎样流通的、除了各大榜单和短视频火爆的口水歌我们还有没有别的选择、作为一个普通音乐爱好者该如何进一步探索音乐世界?这些问题几乎是每个人喜欢音乐的人都将面对的问题。
如果不去面对,很可能你将会被算法牢笼培育成一个习惯于被动吸收流量音乐的傀儡,机械式地收听流水线的作品,惯性地透过热门评论解决惰性的思考,最终,你好像听了很多音乐,又好像什么也没听。
因此,MOO的出现或许会通过这些因素破除信息茧房:
1、透过产品设计来弱化播放器属性,提炼呈现有效可读的音乐资讯内容;
2、淡化明星流量的制霸效应,原来脱离娱乐属性的音乐也可以异常丰富多彩;
3、淡化商业影响,不设音乐打榜功能,强调多元个性引发的音乐思考。
那么,究竟能否使国内用户的流行音乐审美习惯和单一刻板的惯性思维得到改善?
说一下我的感受(仅供参考)~
它剥离了传统音乐APP的固有形态,用“可听”、“可读”、“可感”、“可思考”概念触碰用户。UI设计更加沉浸化,使用中性色调更易于用户专注于音乐内容本身;同时将内容栏目、电台节目、音乐人交互的部分进行封面图突出,不同属性的模块会通过不同样式的封面进行呈现区分,基本上省略了文字注释,用图形化解决和用户之间的默契。这就像你看到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就立即明白它是苹果公司的logo,而不是还得在图标底下写一串名称。
MOO给我最大的视觉感受就是"沉浸感"很强,它可以使你更容易将注意力停留在音乐内容本身,甚至你极有可能和我一样忽略掉底下的音乐播放条...
除此之外,功能交互更加简洁明了,每个可播放的模块均有播放按钮,这种设计的好处是让你清晰地知道哪些内容可以"听",哪些内容可以"看",而不是像有些APP为了诱导用户点击不提供内容可视化预览,导致你必须点进去才知道是什么。
上述的设计逻辑更具通用性,更易于广泛跨语言流通,简单来说就是MOO的界面连不懂中文的人都能看得懂,今后如果开放国际版,我丝毫不会感到意外。
还真就是一周音乐简报...每周一期,国内外的音乐资讯、音乐版历史上的今天、音乐剧/影视配乐的信息、老外是怎么用音乐玩社交的等等。有一说一,过去我个人会在国外rss订阅相关的音乐新闻,但是,必须由自己整理筛查真伪,很费时间精力,这玩意儿现在就给我省了巨大的时间成本,给MOO一个好评~
很酷的栏目,唯一缺点是"不定期"... 它侧重挖掘年轻个性的女性音乐人的心声,她们并不知名主流,有的是乐手,有的是幕后创作人,有的是音乐教培从业者。
比如最近一期的雷雨心,她是音乐圈子里常见的女孩,但又是日常生活中很少见的女孩,你很难想象雷雨心上午会去菜市场和一群老头老太太买菜抢鸡蛋,下午她又在和朋友聊天文地理量子力学...
这种刻板场景的反差,加上采访中聊到雷雨心职业身份、社会身份、家庭身份的交错,你能深刻感受到一个从事音乐的年轻女孩是怎样工作生活的,同时,她又是如何应对主流社会对自身的评价和对未来事物的探索。
对我来说,和女孩聊音乐更多提供了深入了解年轻音乐从业群体渠道,相比主流靓丽的美幻封面,我更喜欢这种真实邻家接地气又有真本事的女孩,她们才更值得主流社会的推崇与肯定。
关于失眠,我经历过"郭德纲陪我睡",也经历过"周杰伦陪我睡"和"读小说陪我睡",MOO在此又给出了另一种答案:不失眠电台陪你睡。
失眠痛苦吗?或许吧,与其对抗失眠带来的困扰,与其一个人面对孤独漆黑的夜,不如在电台里倾听来自大自然的白噪音或者治愈心灵的音乐,每个孤独的灵魂都应被音乐温暖问候。
然而不失眠电台的缺点也很明显,节目时长太短,平均20分钟的节目就想把小可爱们哄睡着?作为一个前音乐电台制作人,建议MOO的电台制作团队能深度研究一下中国年轻群体的睡眠时长、入睡所需时间、失眠的原因,可能会让电台更好。
内敛却丰富,极简却精致,小众却走心。
如果你是发自内心地热爱最纯粹的音乐,想探索最前沿的音乐,了解音乐人和这个行业在发生的事情,MOO可能还不够好,但不得不承认它的品质在国内音乐APP中领先,希望它能一直保持初心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