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转眼间 2020 年就要结束了, 2019 年 9 月 5 日 @知乎游戏 和小伙伴们的第一次相遇仿佛还是昨天。
在和大家相处的 452 天中我们发布了 239 条内容,其中包括海量的游戏试玩:
与各类热门游戏携手进行的游戏活动:
有认真的游戏评测:
我们充满好奇心,面对有趣的游戏世界,我们提出了 127 个「好玩儿」的问题:
当然,我们时时刻刻关注着知友们优质的回答并为认真答题的知友们奉上「赞同」:
其实知友们的私信我们都能看到,有希望报名参加游戏试玩活动的玩家们,也有游戏行业的从业者们希望分享他们的作品或者从业经验。最令人感动的就是看到知友们对于游戏领域那份真实的热爱。
当你认真地回答游戏相关提问;
当你兴奋地分享自己的游玩感受;
当你热情地展示自己开发的游戏作品;
当你毫不吝啬地分享策划、程序、美术等等的知识;
都在不断提醒着我们:认真,你就赢了!
希望下一个十年, @知乎游戏 的身边还有那个认真的你。
在2013年朋友推荐了知乎,我顺便注册了,成为1084577位用户。
开始一年多,我以学习为目的时常来看看,也经常查一些科技类和商业类资料。
2014年开始写下自己的观点。
第一篇回答是:
之后我偶尔会回答一些与航空、经济有关的问题。
第一个百赞回答(几年后才百赞):
我有的时候将知乎作为记录工作心得的场所,推荐一篇干货: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赞同有时没有,有时是个位数的。
第一次被大佬点赞 @王璟 ,在互动后,两天内回答就获得大量反馈:
在2020年春节前,我在知乎上投入的时间并不多,在今年年初我的所有回答大概有3300赞左右。
大家可以对比下以下数据:
只有10%的互动发生在今年2月份之前。
在疫情开始后,有一段时间在家无法出门,就花了大量时间进行查资料、自学和创作。
第一个千赞回答:
随后关注量、阅读量、赞同量大涨。
第一个万赞回答:
感谢大家!@maomaobear @7tree7
第一个关注者是@智齿
感谢大家的反馈和关注!
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也祝知乎发展越来越好!
知乎给我的2021关键词是“从容慢活”,我给自己的知乎十年关键词是“见证成长”。
我从13年注册,到现在整整8年。
这8年里,我大学毕业,换了很多工作,多了几个前男友,去过好多城市,入坑了很多游戏又脱坑。
如果关注我够久,或者超有耐心的翻遍我所有回答,你们会看到一个大四学生,如何一步步变成了500强经理;一个只会点赞的小透明,如何变成了拥有11W关注,多领域的优秀回答者;而知乎也早已从我注册时的百万用户的小众平台,变成了用户过亿的大网站。
1,2013.9.26注册,我是知乎第1,621,435位用户。
那会儿我大四刚开学,在2个月前拿到了安永审计的正式工作offer。和很多现在的大学生弟弟妹妹们一样,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我该做些什么?我会做些什么?带着这样的好奇,来到了知乎,我在这里找到了答案,也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答案: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国内会计事务所等公司的职员典型的工作日是怎样的?
2,我关注的第一个人是 @wyyyy Fan ,第一个关注我的也是她。
我们这些古早用户,想必都是这样的吧,关注的第一个人,收到的第一个关注,都来自于亲友。Fan怎么说呢,就是传说中的宝藏答主吧,一共写了8个回答,2个上了日报,1个编辑推荐。
3,2013.11.15我发出了第一个赞,这些年,我给 @Phoenix 送出了最多的赞。
特地去凤凰主页看了一眼,发现我们其实应该属于惺(hu)惺(xiang)相(chui)惜(peng)的关系。
在14年,紧随知乎盐club,我们联手成立了自己的钱club,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钱也没怎么赚着,人员扩张全靠club成员生娃,一度想更名为“没钱club”,后因不吉利而作罢。
4,2014.2.2我在知乎第一次创作内容。
那篇回答的传送门:美世咨询公司(Mercer)有哪些独特的企业文化?
当时回答里提到的几位老板,我现在完全回忆不起来他们的名字和长相了,甚至连自己写的这些事情都不记得了。这可能就是知乎之于我的另一个好处,若干年后翻看,会发现自己原来还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5,2020年2月2日,我第一次在知乎发视频。
那个已经被我删了,是一个我弹琴的视频,很短,几十秒,发着玩的。
说起来,我家狗子也已经15岁了,至今能跑能跳,能吃能睡。未来总有一天她会离开我,幸好我留下了文字,来记录她曾经带给我的快乐。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回答能超越它,我一度将自己定义为一个情感类博主。
当时还发了个朋友圈吐槽,说自己写的专业类回答干货类回答,还比不上随手的吐槽。
可能是真的引起了巨大的共鸣,1000多位知友,在评论区里互相打气。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已经用不上我这篇回答里的东西了,但我相信,在当年,应该是帮到了不少小朋友们吧。
当时骄傲的发了朋友圈,问大家我的审计知识是不是还没全还给四大!
评论区说,这才是一本正经的“知乎体”,是“知乎风范”。这对于古早用户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支持和肯定。
这个视频是我离开财务行业,进入业务后最大的感触和收获。
刘看山的毛绒玩具,小摆件,20年日历、21年日历、粽子、月饼、明信片、盐club徽章、盐选会员等等。
但我最喜欢的礼物,来自于一个关注者的私信:
我是Riko小姐,一个什么都懂一点的中年少女。
深度分析一下。
在看郑爽的一些相关事件的时候,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郑爽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混乱的人。
她呈现给大众一个非常极端的两面,一面是令人怜惜的恋爱脑形象,一面是利用别人的心机girl。
换句话说,率真、义无反顾是她,冷漠、富有心机也是她。
当这极端的两面化为一个人时,大众就会感觉很困惑,难以理解她的各种迷惑行为。
她的这种极端性和两面性,都源于她和其家人固有的一系列的人际关系模式:
第一层次:“爱你的前提是你要对我有用”,“利用你是爱你的一种方式”;
第二层次:“我在感情里可以肆无忌惮地利用你”;
第三层次:“为了爱你(用你),我可以连自己都不放过”。
有网友总结,郑爽为张翰整容,为胡彦斌写书,给张恒送孩子。
看起来是傻女人为爱痴缠,其实这里的“爱”,本质上还是一种利用。
当年她跟张翰的恋情里,单方面公布分手,还自爆为爱整容。
为爱整容是真的,但以此为由给张翰施压也是真的。
对外宣称是因为跟张翰在一起自卑而整容,再单方面宣布分手,无疑是塑造弱势形象,给张翰施加愧疚感,以此来达到她的情感目的。
如果说把他们爱的纠缠叫做套路和利用,有些过度解读,那么分手后,不断炒作前任的行为就越发体现了她的情感模式:“爱就是工具”。
跟胡彦斌分手后,一边是郑爽爸爸出面说胡彦斌是花心大萝卜的渣男,一边郑爽又写书,表示对胡彦斌的留恋:“这是唯一想让我写进书里,关于爱情的人”;
同时也不忘展现自己的弱势形象:“支持你做任何事情,哪怕你只想玩玩感情,我都能够接受你的放纵”。
比起张翰的隐忍,胡彦斌选择用歌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涌动:
“你说的这么认真,显得我存心敷衍,这些套路的情节,苍白地上了台面”(胡彦斌自己定义为“套路”);
“你要的全拿走,剩下的我承受,留下我们的狗,别管有没有用,我怕它以后没人宠”。
在与张恒的恋情中,工具人的关系模式继续升级,这次充当工具的是两个无辜的小生命。
从郑爽录音里的态度来看,这完全不是想要成为一名母亲该有的状态。相较于上次的为爱整容,这次恐怕又是为爱“生子”。
感情好的时候,公司开着时候,张恒还有用的时候,赶紧整两个孩子让情感联结更深一点,感情吹了,就动弃养的心思。
在最新曝光的录音中,进一步证明她的内在逻辑是“孩子就是感情的工具,以后感情要是还有,孩子就重新要”。
回到前面提到的郑爽的人际关系模式:“为了爱你(用你),我可以连自己都不放过”。
作为一个女明星,在考虑要孩子的时候就应该很清楚,假如有一天感情破裂,秘密泄露,对她自己的发展会有怎样的后果,但她还是那么做了,也能看出她的极端:
一方面,可能当时真的感觉来了,爱的死去活来;另一方面,作为极度害怕被抛弃的类型,她的内心也一定极度焦虑,以至于不考虑后果地寄希望于通过孩子来避免这种焦虑。
郑爽这类女孩,其实对任何男性可能都具有致命的诱惑力。她在爱情中的义无反顾,会让你们的感情迅速拉近,并且你会被代入到她的“人生剧本”中;
而当你发现,她曾经表现出来的义无反顾和深沉的爱,其实是一种换取你更多情感价值和物质价值的手段时,你又会三观炸裂,感觉亦真亦假。
但此时,你已经在与她的纠缠中无法自拔了。
就像张恒,当郑爽提出要代孕时,他之所以会答应,一定有感动的成分(假如不是男方阴谋):“眼前这个女人一定是想跟我一辈子的,否则不会担风险要孩子。”
我们中国人常讲究要中庸,这真是大智慧,放到人的人格特征上也是如此。
如果你感觉眼前的这个男生或者女生,情绪、想法、行为都容易走极端,个性过于“分裂”,那还是尽量远离吧,因为他/她可能是一朵有毒的玫瑰。
如果我们是跟郑爽有类似的人格特点,那还是要先以自我完善和成长为主,而不是寄希望用什么东西或手段来拴住一个人或一段感情,尤其是用孩子!
我是暗涌,心理学科普作者,关注我,用心理学视角看人性!
深度分析一下。
在看郑爽的一些相关事件的时候,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郑爽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混乱的人。
她呈现给大众一个非常极端的两面,一面是令人怜惜的恋爱脑形象,一面是利用别人的心机girl。
换句话说,率真、义无反顾是她,冷漠、富有心机也是她。
当这极端的两面化为一个人时,大众就会感觉很困惑,难以理解她的各种迷惑行为。
她的这种极端性和两面性,都源于她和其家人固有的一系列的人际关系模式:
第一层次:“爱你的前提是你要对我有用”,“利用你是爱你的一种方式”;
第二层次:“我在感情里可以肆无忌惮地利用你”;
第三层次:“为了爱你(用你),我可以连自己都不放过”。
有网友总结,郑爽为张翰整容,为胡彦斌写书,给张恒送孩子。
看起来是傻女人为爱痴缠,其实这里的“爱”,本质上还是一种利用。
当年她跟张翰的恋情里,单方面公布分手,还自爆为爱整容。
为爱整容是真的,但以此为由给张翰施压也是真的。
对外宣称是因为跟张翰在一起自卑而整容,再单方面宣布分手,无疑是塑造弱势形象,给张翰施加愧疚感,以此来达到她的情感目的。
如果说把他们爱的纠缠叫做套路和利用,有些过度解读,那么分手后,不断炒作前任的行为就越发体现了她的情感模式:“爱就是工具”。
跟胡彦斌分手后,一边是郑爽爸爸出面说胡彦斌是花心大萝卜的渣男,一边郑爽又写书,表示对胡彦斌的留恋:“这是唯一想让我写进书里,关于爱情的人”;
同时也不忘展现自己的弱势形象:“支持你做任何事情,哪怕你只想玩玩感情,我都能够接受你的放纵”。
比起张翰的隐忍,胡彦斌选择用歌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涌动:
“你说的这么认真,显得我存心敷衍,这些套路的情节,苍白地上了台面”(胡彦斌自己定义为“套路”);
“你要的全拿走,剩下的我承受,留下我们的狗,别管有没有用,我怕它以后没人宠”。
在与张恒的恋情中,工具人的关系模式继续升级,这次充当工具的是两个无辜的小生命。
从郑爽录音里的态度来看,这完全不是想要成为一名母亲该有的状态。相较于上次的为爱整容,这次恐怕又是为爱“生子”。
感情好的时候,公司开着时候,张恒还有用的时候,赶紧整两个孩子让情感联结更深一点,感情吹了,就动弃养的心思。
在最新曝光的录音中,进一步证明她的内在逻辑是“孩子就是感情的工具,以后感情要是还有,孩子就重新要”。
回到前面提到的郑爽的人际关系模式:“为了爱你(用你),我可以连自己都不放过”。
作为一个女明星,在考虑要孩子的时候就应该很清楚,假如有一天感情破裂,秘密泄露,对她自己的发展会有怎样的后果,但她还是那么做了,也能看出她的极端:
一方面,可能当时真的感觉来了,爱的死去活来;另一方面,作为极度害怕被抛弃的类型,她的内心也一定极度焦虑,以至于不考虑后果地寄希望于通过孩子来避免这种焦虑。
郑爽这类女孩,其实对任何男性可能都具有致命的诱惑力。她在爱情中的义无反顾,会让你们的感情迅速拉近,并且你会被代入到她的“人生剧本”中;
而当你发现,她曾经表现出来的义无反顾和深沉的爱,其实是一种换取你更多情感价值和物质价值的手段时,你又会三观炸裂,感觉亦真亦假。
但此时,你已经在与她的纠缠中无法自拔了。
就像张恒,当郑爽提出要代孕时,他之所以会答应,一定有感动的成分(假如不是男方阴谋):“眼前这个女人一定是想跟我一辈子的,否则不会担风险要孩子。”
我们中国人常讲究要中庸,这真是大智慧,放到人的人格特征上也是如此。
如果你感觉眼前的这个男生或者女生,情绪、想法、行为都容易走极端,个性过于“分裂”,那还是尽量远离吧,因为他/她可能是一朵有毒的玫瑰。
如果我们是跟郑爽有类似的人格特点,那还是要先以自我完善和成长为主,而不是寄希望用什么东西或手段来拴住一个人或一段感情,尤其是用孩子!
我是暗涌,心理学科普作者,关注我,用心理学视角看人性!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