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简单,生活成本问题,比如一些在林区生活的村民,基本上没有太大的花费,支个小锅就能看电视,自己弄点废木头买点煤就能过冬,再去打工采点山货基本上就可以维持正常生活了,但是你让他搬出来,那怎么生活,村民可没有每个月的固定工资,你再让他交这个费用那个费用,是不可能的。说真的,谁愿意住在农村,只是没办法而己。国家修铁路修公路修基站也更多的是战略上的考虑。
这个问题其实很大,我也只能管中窥豹的来简单讲讲:
1、战略问题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有国民才有国土,有效治理才能维系统治。
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仅是方便村民,也是政权能够有效深入基层治理的重要保障。
2、生产力过剩
很显然的我国的基建生产力过剩问题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建设需求逐年翻番。现在各一线城市旧城改造已经完成,已经开始出现挖了修,修了挖的基建过剩状态。除了基建出口之外,向农村转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手段。
基建投入在城市收益最高,变现最快,所以最先建设的是城市。农村的收益没那么高,变现周期也长,但仍然是有利可图的。最后才是出口,收益最低,变现周期最长,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在基建生产力过剩的情况下,显然要先向农村转移,最后再考虑出口的问题。
3、农村仍有潜力
我国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匮乏,这是被反复强调的。
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有大量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为了开发这些资源,我们需要加大农村基础建设,而不是把人都迁出来搞成生态保护区。
只要有人在那里生活,就能创造GDP,即便一毛钱税不缴纳,那也有人帮忙看场子不是?
我个人今年是不会回家过年的,当然我不会阻止别人回家。毕竟有很多人是存在这样的客观需求。
但是,以普遍理性而论,今年不回家过年确实是更安全的选择。
你回家过年,有几种情况:
不回家过年的话呢?
无论你上班的城市出什么事,你都在同城,都没什么可怕的。
现在比较特别的是,学校食堂破天荒的说今年寒假不休息,这可真是史无前例啊,大概是为了让一部分师生能够不回家过年吧。至少这件事情让我体会到,很有可能,这学校是真有很多人没法回家过年了(至少食堂师傅是没法回家)。
客观情况已经摆在这里了,今年一定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回家过年,那么回家过年的那部分人,一切平安自然好,一旦发生什么状况,之后很可能会被企业追责清算穿小鞋。所以个人看法是今年不回家是更优选择。
当然,具体选择肯定还是以各位自己的需求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