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我觉得流浪地球不好看,是我跪太久了吗? 第1页

     

user avatar   damon-dance-for-m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流浪地球很不幸地沦为了小粉红和爱国暴民狂欢的工具。

看过大刘原作的都很清楚,流浪地球电影的后半段基本上和原著的精神彻底脱离,已经完全不是一个作品。

刘慈欣的原作其中当然有科学狂想的成分(地球发动机的推力仔细计算的话经不起推敲,大陆结构是撑不起地球发动机的推力的),但如果接受这个基本设定,基于此的科幻成分和对社会组织结构的冲击的描写都是非常专业和精彩的。小说最后的悲壮结局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流浪地球影片到了最后,成了“地球被木星吸入”,“引爆木星氢气推开地球”等脑残儿童级别的理解。而这也是国产科幻的一贯标准:区分不了严肃科幻和儿童文学。

当然这一设计也有市场的考虑。毕竟小粉红和爱国暴民的智力也只能理解到那个程度。你叫他们去读原文?哈哈哈,他们可能没这个智力。

所以,是的。流浪地球就是一部狂欢垃圾,给星际穿越提鞋都不配。


user avatar   zegbul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这不是跪,我给你看什么叫跪

看到没,这种歇斯底里的攻击,才叫跪。那个小编平时估计就是接受美式大片和价值观植入太多,因此当他遇到这么一个带有集体主义色彩和中国原创标签,还能火的片子的时候,他只会本能地拒绝和反对,还公器私用,用公共账号发表个人看法。因为他本能的觉得,美国的就是好的,中国的不好,是垃圾,就算是好的也是抄袭的,结果这么一个打破他认知的电影一出,他除了发疯喊口号,没了。

题主你在提问的时候,问题说明里面写的很详细,为什么觉得不行,这其实就已经脱离了跪了,因为你一直在讨论这个片子是什么样,你的口味是什么样,两者不相匹配这个问题。

你提出的四个方面,第一是看过原著,第二是部分场景不够宏大,内容俗套,三是感情戏多,四是女队员为了身边的人不死而射击火种,全然不顾整个大局。咱们分别来看。

电影其实只是原著里面的一个片段,原著里面的很多剧情,到了电影里就真的只是一个铺垫,开头几句话就介绍完了。但是也要考虑到,一部长篇小说,要拍成电影,原汁原味的话那时间太长了。我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研究人员统计发现,比较适合的电影长度就是一个半小时左右,短了剧情张力不够,难以保证剧情完整流畅,长了观众坐不住,所以为了保持观众的注意力,电影长度一般就是一个半到两个小时。像苏联1968年版的战争与和平,评价非常高,但是七个小时,谁坐得住啊,所以分成了四个部分,每个部分也是一个多小时的样子。美国的与狼共舞也是四个多小时,看得我很难受。原著里面最大的讽刺,也就是认为氦闪是骗局的暴民把世界政府赶到冰原上冻死,随后发生氦闪,如果真的放到一集电影里讲完,我觉得糟蹋了。。。而且还有一个要考虑就是当时资金不够,前期的投资商万达跑路了,最后还是吴京带资进组才推进下去,侧面反应,最开始立项的时候,没什么人看好这个片子,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次次次次次,拍个片段,免得投资太大,市场又反响不好,投砸了。就算这样能拍出这个效果,已经不错了。

场面和剧情俗套的问题,其实这是电影这个艺术形式本身的矛盾,全景式必然缺乏代入感,要代入感就要着眼于细节,但是细节又丧失了整体感。可以回想一下我们的大决战系列,场面倒是宏大,可是走马观花,比较散,除非是对历史比较熟悉的,不然看着就很难把各部分联系起来。所以一般的剧情片主要从个人的角度切入。我把第三部分一起讲了吧。我以前上戏剧课的时候,讲到了戏剧的四个部分,电影也适用。从剧情上,就是1矛盾的产生,2发展,3矛盾演变成激烈的冲突,也就是高潮,4然后结尾,对应到主角身上,就是1英雄苦难的开始,2苦难继续发展,英雄面临抉择,3,英雄反抗苦难获得成功,4结尾。把这两方面放到一起,往往就形成了典型的双线叙事,一个是主角的发展,一个是大背景的发展。比较典型的就是20年前的珍珠港,他和70年代美日合拍的虎虎虎比起来,就是两个极端,珍珠港就是靠主角的爱情故事来推动,顺带给你看珍珠港事件,而虎虎虎就完全是一板一眼想要复原珍珠港事件。还比如前年的中途岛,虽然有个主角,但是整个片子是从再现全景角度出发的,所以对于熟悉这段历史的我来说,等于是枯燥的文字变成了画面,很舒服,但是我老婆就看得打瞌睡。所以你以为个人感情剧比例高了,其实整体来说他是丰富了剧情,增加了代入感,有利于推进剧情和吸引观众的。要我说,这锅还是你看过原著。。

然后是女主圣母,这一段比较主观,我个人是能接受的,没有拖后腿的,怎么来体现主角的不容易呢(笑)。对我来说比较尬的是射击木星那里,因为我没体会过类似的,所以觉得把我自己带入角色的话,我做不出那样的事,因此觉得比较假。毕竟我512地震的时候(我在成都),都是估计了一下觉得不会死,先把震落地上的书都捡起来放回课桌上,还带了一瓶水才走出教室的,没记错的话我是最后几个出教学楼的。。。后来才发现教学楼震裂了。。

本回答主要是解释为什么会拍成这样,题主觉得不好看,在我看来不是跪,而是口味不合,而这个口味不合更多是因为电影为了照顾市场而做的妥协,并不是说题主不是合格观众。相反,题主过于合格了,看的时候注意到了这些迎合市场的东西。

口味不同无所谓,各有各的爱好,豆腐脑还分甜党咸党呢。同样是发表负面评论,一般来说,只提供观点的,可以认为是在黑,提供了观点又提供了角度正确的(比如本问题中说自己为什么不喜欢,一定要有自己和作品两个坐标系来比较,而不是只说不好,但是不解释清楚为什么不好)分析的,属于观点不同但可以讨论。


user avatar   yu-ye-71-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也觉得一般,很正常。。。导演故意搞一些催泪的手法,我最讨厌这样。

另外,补充一句,现在好莱坞的电影也都是垃圾啊。。。


user avatar   wang-you-ling-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流浪地球当然有问题,但不是你说的这些。

真正的硬伤,在于主演出了问题。我非常怀疑这么多答主就没人敢说实话么?粉饰太平用不着这样吧?

从上映当初到现在,看遍了各种剧情思想内涵的解读,的确高大上得很,可惜再好的内在,最终都要让演员演出来。电影是人演的,是感性的艺术,不是看你写议论文和影评就能自动升华的。一旦演员拉胯,背后的文字功夫再多都显得苍白。扪心自问,这两位男女主角的表演,及格吗?

都爱和好莱坞大片比,我就问一句,屈楚萧和赵今麦的演技,和近年好莱坞的几个系列大片的主演有可比性吗?

无论是和妇联系列的唐尼/埃文斯/斯嘉丽,还是和x战警宇宙的杰克曼/麦克莱恩/斯图尔特比较,差距有多大?跟变形金刚的希亚拉博夫/梅根福克斯比如何?再说一个前年粉丝特别喜欢拿出来对线的星际穿越(知乎上还有热血沸腾的问题呢),马修麦康纳和安妮海瑟薇的演技他们能看到尾灯吗?

主演就被人家甩到不知道哪个角落去了亲。前脚看完铁人、美队和寡姐三巨头,后脚再看咋咋呼呼的刘户口和韩朵朵,那是一个水准的吗?千万别扯什么爆米花商业大片演员不重要这种鬼话,没有唐尼漫威宇宙早就垮了。好吧,也就吴京在那儿救场,这架子才算撑住了没崩。

观众是看在这部电影是国产科幻大片里程碑的份上,知道处女作不容易,才愿意鼓励为主,纷纷给出好评,下一次可就不会这么宽容,要真正就事论事了。郭帆导演自己都说不是影片多完美,实在是观众给面子。

PS,导演说已经在筹备续集了,我只有一个请求,换两个牛逼一些的主演行不?


user avatar   wang-han-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想知道《流浪地球》到底哪里好看,需要先看懂好莱坞的套路。

好莱坞的故事结构要结合西方文化,尤其是基督教文化来看才能完全看懂。

以经常拿来和《流浪地球》比的某科幻大片来举例,我们来看一下影片中包含的元素——

末日是一定会到来的。

末日到来时的人民群众往往是无知且无助的。

造成末日的原因往往源自地上人们的贪婪和自私。

能够拯救人类的力量往往是超自然的,超常识的。

只有主角和少数精英是清醒的。

主角是被选中的。

主角团队的其他人只有主动献祭才有价值。

主角需要向选择他的人证明自己。

主角最重视的往往是其有血脉关系的亲属。(呵呵)

主角需要取得关键信物才能够行使选择者赋予他的能力。

拯救的过程往往是不严格遵守逻辑的,但看过圣经的人自然都懂。

……

综上所述,西方故事的立意和叙事结构归根结底都能绕到圣经上去。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群众就是群氓,乌合之众和精英分子泾渭分明,在没有得到“启示”之前,人类中没有一个人能够主动获得破局的能力。而有能力扭转乾坤的存在从来不肯痛痛快快把这种能力赋予需要它的人,总是扭扭捏捏地要求对方拿出诚意或者祭品。我们总说好莱坞电影崇尚的是“个人英雄主义”,然而“个人英雄”存在的前提正是得到了“某种存在”的承认。反过来说,认识到故事中的“某种存在”是欣赏“个人英雄主义”故事的前提条件,尽管观众们在观赏时可能并没有明确地意识到影片中有“某种存在”——因为这个所谓的“某种存在”是隐藏在每个人心里的,不需要在影片进程中额外说明。

所以说,虽然《流浪地球》的少数环节仍然有着不少商业电影普遍存在的俗套环节,但仍然完美地做到了在中心思想和立意层面与基督教思想背道而驰的同时还讲好了一个故事。

最后再说一句,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价值观在长时间接受各种外来文化产品的同时,已经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接受了对方的价值输出。在没有对方的文化基础的情况下仍能接受对方的价值评判方式,最终在价值判断时得出了与对方相近、甚至相同的结论,这就是所谓软实力带来的影响。


user avatar   qi-qi-85-89-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发现很多人不喜欢影视剧里出现太傻太不理智的片段。我觉得那个队员打灭火石是个亮点,因为我觉得人总会有感性冲动的时候,算无遗策人格完美无暇看的很假。所以人的绝望,冲动,包括主角的崩溃,女孩儿最后半天找不到重点的求救宣言。我都觉得很真实。当然那个女孩儿的台词确实设计的不好,语言可以混乱不清晰,但太过于啰嗦了。

槽点还是蛮多的,比如所有支援的人一起到达,主角莫名其妙的情绪发泄。

我最讨厌的地方就是主角,一口一个老东西。哪怕俗套的最后叫成姥爷啊,离别的呐喊喊老东西不觉得尴尬吗?


user avatar   inheart0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体会

看美毛、欧毛、日毛、亚毛超过二十年的你突然有一天毛片里突然蹦出了标准的普通话对话

你是一种什么反应?

没错,是强烈的不适感,不用不好意思

这是一种心理惯性下的不适感

就好像闻了一辈子屁突然有一天给你闻了一下新鲜空气你也会晕一样

而对于《流浪地球》的不适仅仅是因为初次接受此类剧情逻辑产生的不适

越是长期身处西方大片的灌输下,接受我国历史越少洗礼的,这种不适越严重

不怪你,《流浪地球》的立意太高了,它的整体逻辑是基于中国五千年历史保留下来的不屈不挠的集体主义精神,它是宏大和冷酷的,个体永远服从于集体,永远不将集体的未来寄托在哪个个体之上,这和以往西方电影中表现的个人主义是存在巨大观影落差的,

而这部片子与其说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一个宣言,我们的宣言

我们提出了我们对目前世界各种问题的中国办法:团结一致,共度艰难,不怕牺牲,共同前进


2021.10.25纪念分割线

不知道大家喜欢看的是哪部分,

评论里两极分化的很厉害,而且两极之间相安无事,神人辈出,拜服

流浪地球打开了中国科幻的出路,建立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形式,证明了用心做电影观众是买账的

表达了中国人看待未来看待世界人民看待地球看待我们自己的看法,

这些都是以往没有过得,所以它是先行者,是开拓者,是一场变革的第一枪

觉得不好看不要紧,当年好莱坞进入中国一样面临着这样那样的不适应

我们接受好莱坞的表达方式用了三十年,我相信接受我们自己的表达方式用不了三十年

这件事情不仅吴京在做,

星空传媒这些国产平台一样也在推进,

我相信终有一天无论任何国产的影片都会被大家接受,被世界接受

这不仅来自于对我们文化的信任,也来自于对我国人民智慧和勤劳的信任

国产电影的雄起终将到来,好莱坞的末日终将到来

我们有自己的心灵家园,而那里说中文。


user avatar   xiao-tu-5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正常。

我姑父就是不爱吃牛肉,一千多的干式熟成战斧大牛排,他就是不爱吃,三成熟不爱吃,全熟一样不爱吃。牛排粒不爱吃,卤牛肉也不爱吃,牛肉干牛肉面也没兴趣。他就爱吃咕咾肉,糖醋鱼。口味这东西,强迫不来的,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但是如果一个人说,他只爱吃日本雕花料理,一个巴掌大的和牛给你在铁板上用泥瓦匠的铲子剁成小块结果一个人吃不了两口还要个888,他觉得美味讲究。但是他同时认为美国战斧大牛排没有文化不好吃。

那我觉得这人基本上是废了,聊不来聊不来。


user avatar   SiobhanChrist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觉得不好看的理由说的明明白白……

同时又把自己的想法分析的明明白白……

那不就代表是你真的觉得不好看么……

这当然不代表你跪的太久了……

跪的太久的人,是没办法把自己分析的这么明白的,他能这么分析自己,他就不至于还跪着。


user avatar   zhui-huang-b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觉得流浪地球不好看,不是跪久了

“觉得流浪地球不好看,怀疑自己是跪久了”,或者“觉得指环王不好看,是我心态有问题吗?”这个想法是跪久了

无论是指环王,教父,星际穿越还是千与千寻

无论是霸王别姬,活着,大话西游还是让子弹飞

再多人喜欢的电影,也不代表你一定要喜欢




     

相关话题

  为什么我感觉《流浪地球》一般般,然而各大平台吹爆? 
  如何评价文章《从〈战狼2〉到〈流浪地球〉,中国人民在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反击战》? 
  如何评价电影《流浪地球》? 
  如果把《流浪地球》做成游戏,你希望设计成什么样? 
  如何评价 2021 国庆档电影《长津湖》? 
  如何看待《流浪地球》点映大规模好评的现象? 
  如何看待《流浪地球》刷新中国影史最快破 30 亿纪录? 
  因为吴京的成功,近两年主旋律电影是否太多了,会不会影响其他类型电影? 
  看完《长津湖之水门桥》预告,你觉得它的票房大概会是多少?有希望超过《长津湖》吗? 
  流浪地球火了,下一部会是 时间移民 吗?怎么看待 时间移民 这部小说? 

前一个讨论
有什么家庭牛排做法吗?在家怎么做牛排好吃?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只听说 Windows 会有病毒,苹果 Mac 没有?





© 2025-04-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