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有个朋友问我机老师发生什么事了,我说怎么回事?
给我发了一个回答邀请,我一看,噢!原来是马保国上C刊了,成为了大佬的研究对象。
我觉得不奇怪。一些人文社科类的学科追逐热点是经常有的事情,关键在于研究者是否能将热点事件深入解读,透过现象看本质,并将结论进行迁移,点明其应用价值,可以概括为接化发,即“接过热点事件,化去表面找到其根本规律,发出论文并点出应用价值”
而不是像营销号那样就停留在第一层做一些浮于表面的叙述,这就好比在健身房练死劲,不好用。
对于马保国事件,我更想看到的其实是对为什么马保国的视频会在0202年的年底爆火的现象进行分析的文章,感觉从社会心理学/传播学/语义的角度还是有很多可以发挥的空间;体育学方面我就不太懂,无法对这篇文章的质量进行评价,粗看之下,作者从马保国出发,延伸到了传统武术现代化的问题上,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虽然也就仅止于此了…
另外还有一点要吐槽一下,C刊与C刊的差别其实也很大,有些C刊的难度不比发二区低;而有的C刊就是给本科生研究生写文章练手的……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论……对马保国事件的研究发在后者上问题不大,但是要想发在前者还是远远不够的。
最后还是希望能多看见一些追逐热点且有深度的学术论文,为了追逐热点而灌水是本末倒置的行为,这好吗?这不好。学术界要以专业为贵,要讲水平,不要发水论文。谢谢朋友们。
数据不可信,还有个原因,有关调查是什么调查?是哪个专业机构还是部门发布的?
数据来源有什么论文支持不?
—————————————————————————
评论设置了已关注才能评论。
我自己确诊过,所以不相信这个数据。
作为一个十大几年的老病号,来回复发,我已经过了有人为我发声就高兴的年代了。
因为他的目的未必是帮我,结果更是未必对我有益。
很多人说好多没去看过,那这9000万数据是咋来的。如果按照某个比例,这个数字岂不是应该更大?
我认识我们好几个医院的心理科大夫,门庭冷落,如果像这数据统计的,岂不是每天应该门庭若市?
我从来没有那种自己抑郁,全世界都有问题的观点。
有抑郁症治疗就好了。没必要总是呼吁和夸大。
————————————————————————
觉得数据有问题,我们单位大概有一千多人,我几乎都认识的。加上社会交往,加入了几个心理咨询的圈子,我身边确诊的人数不足五人。
我所在的四线城市,大概有四百多万人。但身边接触到的抑郁症患者很少。在心理学圈子里已经包含了很多有点问题,有的确诊,有的没有确诊的人。所以不知道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
按照统计,十几分之一的抑郁症。。。这个就很神奇。。。感觉有点哗众取宠。。。。这个周刊,你是认真的么?
因为这个数据感觉明显失真,所以也不知道该说啥。
不过抑郁症的诊断总觉得还是比较随意的,国内的心理学圈子也比较杂乱。之前有一次坐网约车,司机正好是我们这医院心理科的大夫,聊了一会儿,嗯,挺不专业的,开车的过程中,和媳妇吵了一路。。。。
倒不是因为他的斜杠职业,而是确实感觉不对路。
总体几年求医的经历,感觉除了精神病院没去过,其他的感觉都就那么回事。当然这方面和我所在的地区医疗水平有关。。
本来不应该判这么重,无良媒体煽风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