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想到这个问题,真是有趣啊。好像为穿越后的我找到一个发大财的机会呢……
然则,说到古代“天下人都需要”的产品,必须考虑到运输问题。
如果不追求照明亮度的话,能燃烧以照明的东西还是很多的,任何植物油和动物油都可以作为灯油,就地取材,没必要进行长途运输。
古人对夜间亮度的要求很低,就算到了工业时代,一些画里也能看到一家人围着一根蜡烛工作,有人缝纫,有人读书写字,并不觉得太暗。
在二战以前,伦敦一半的路灯是煤气灯,亮度低于25瓦灯泡。灯柱之间的距离和今天一样,至少30米。伦敦还是雾都……
这么暗的路灯,要它有什么用?然而当时的人就在这样的照明下逛街约会,照样过夜生活。
古人养成的夜视力,不是我们能想像的。
先秦的“烛”指火把。
油灯没什么科技含量,而蜡烛不过是动物油脂凝固成的油灯,也不难发明。
秦始皇墓中的蜡烛就是鲸鱼脑油做的。到了19世纪,鲸鱼脑油还是美国主要收入来源,可见蜡烛技术再发展也就这样了。鲸鱼蜡烛是最高级的,一般人用的蜡烛还是以蜂蜡和动物油为主。
后来抹香鲸几乎捕尽,幸好发现了石油产品。煤油灯和煤气灯时代到来,副产品石蜡还可以做便宜的蜡烛。从此蜡烛就不值钱了。
在古代社会,蜡烛还是比较贵的。西晋的石崇炫富才用蜡烛当柴烧,当时他的竞争对手是用饭和饴糖水刷锅,可见蜡烛的价值和饭、糖差不多。
还有个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故事,依稀记得是一个家道中落的名媛,她不想让人知道自己生活窘迫,就在屋里摆了两根蜡烛。但是她尽量不用,用的时候只舍得点一根,就轮流用这两根蜡烛,让它们保持差不多长。
多用一根蜡烛,就名媛了!
工业时代早期,蜡烛、油灯业者组成的公会是一个社会力量,他们可以游说国会到夸张的程度。
1709年,为保护蜡烛制造业者,英国禁止人们在自己家里做蜡烛。市场上卖的蜂蜡蜡烛比人们自制的动物油蜡烛贵4倍。
法国七月王朝时期(1830–1848),蜡烛业公会让国会讨论了一个限制太阳的法案,说阳光对蜡烛业进行不正当竞争,要立法限制室内采光,以保护蜡烛工业。——这件事在当时就遭到嘲讽,自由派经济学家还写文章讨论这个王朝是不是SB。
大概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