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这个新闻出来不少人是会有点惊讶的,「新发地的疫情都扑灭好几个月了,才找到传染的源头?」「不就是溯个源,为什么要花这么久时间?」「不是早传说冷链有问题了,怎么研究了半天还是”极有可能“?」
的确,北京新发地聚集性疫情爆发并得到控制是今年6、7月份的事,现在都快11月份了,为什么流行病溯源要花这么久的时间?尤其还是在清华大学、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这一系列重量级研究机构加持的前提下?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看看这篇媒体报道的重量级研究怎么说(这是一篇开放获取论文,因此此处的分享不存在版权的问题。这篇短小精悍但可读性很强,逻辑清楚证据链条清晰,感兴趣的朋友访问下面的网址就可以获得):
首先,溯源工作做了这么久,主要问题还是在于工作量上——从6月15号新发地疫情爆发伊始到7月10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流调人员共筛查了超过100万人的核酸检测样本,和5342份环境检测核酸样本。其中,有368份样本检测结果为阳性,包括169例新发地市场内的工作人员、103例到访过新发地的外部人员和92例上述人员的密切接触者。
由于未发现独立于该市场的早期传播链或独立传播链,这才明确了北京新发地市场是此次疫情暴发的单一源头。
而在对这些人员和5000多份环境检测样本的定位中,研究人员也锁定了病毒污染的高发地——海鲜摊位(下图左侧部分)。
准确地说,是水产区S14号摊位——这个摊位的7位工作人员均为新冠确诊病例,且症状出现时间相对较早。此外,有5位顾客新冠抗体检测阳性,且这5位顾客都到访过S14号摊位。
锁定了新发地和新发地内的感染源头,再分析病毒的核酸序列,结合目前获得的病毒毒株突变相关信息,就能获得感染源头的进一步指向:
抓住了核心的指向线索,接下来的溯源就很清晰了,《新京报》的报道中对此也有很明确的描述:
进一步调查显示,S14号摊位售卖的物品中冰鲜三文鱼是唯一来自境外的商品,且摊主曾于5月30日从某供应商处采买过从存在新冠病毒疫情国家进口、包装完整的三文鱼,在市场内切割处理后零售。为此,研究人员对新发地市场内所有三文鱼供应商的冷库进行了采样检测,发现某供应商有5份鱼体拭子样本呈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其中1份未开封鱼体拭子样本中测序获得的病毒基因组序列与本次疫情中人和环境样本中的病毒高度同源。
总结一下,单单从这篇论文的角度来说,因未能从鱼体上分离获得活病毒,因此尚无法证明鱼体上的病毒活力,但通过病毒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与流行病学调查,初步证明了冷链运输和病毒传播的相关性,也提示来自境外疫情高发区的冷链进口食品极有可能为输入性疫情的重要途径。
至于开头的问题——为啥溯源花了这么久的时间,看完这篇论文也基本明白了:其中样本采集、筛查和流调花了一个多月,算上样本病毒核酸序列分析比对、论文写作、投稿和发表的时间,研究人员已经算是加班加点了,肯定没摸鱼(估计也没人敢摸鱼)。这还要算进论文的题材特殊、研究意义重大、投稿的杂志社绿色通道加班审稿发表的因素。我等平凡科研狗肯定是没有这个待遇的,投稿的文章从动笔到发表一般都是按年来计的。
不过新发地疫情爆发的6月份到现在的三个多月是这篇研究论文完成和发表的时间,相关的疫情防范工作聚焦冷链则要比论文发表见刊的时间要早的多。毛大夫本人也在6月份的新发地疫情中享受到了被隔离的待遇,所以印象很深,那时候没几天就传出了问题可能出在海鲜上的消息,随后全北京的三文鱼也都享受到了下架的待遇。
新发地疫情告一段落后,10月份青岛的疫情和从青岛获取的冷链食品外包装中分离出新冠活病毒,算是交叉吻合了冷链食品可能是新冠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虽然至今依然无法明确冷链传播病毒到底是由于感染者对于冷链食品和冷链包装的污染,还是由于病毒本身在相关海产冻品中就存在,但至少有一点基本上可以明确了——新冠病毒能够在低温冷链中长期存活并保持一定的传染活性。
所以,对于个人的指导意义也是很明确的:此前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防护指南中,提示不要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生的肉制品,防止溅洒污染。有很多网友表示疑惑,如果不直接冲洗,那么该怎么洗?中国CDC的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也曾表示过,对于进口冷链食品「可以用器皿装水来洗,洗完以后对器皿进行清洗。可以用盐水、碱粉或洗涤灵对器皿进行消毒,这些东西都能起到清洁的作用。」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