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里的论文谈论的机制并不是说记忆存储于基因,而是突触可塑性在表观遗传方面的机制。所谓“染色质的大规模重塑”,在论文里是指染色质片段的空间重组(折叠方式的改变)和启动子-增强子相互作用,属于表观遗传修饰,目的是上调一些基因的表达水平来合成胞内区室运作所需的蛋白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发生DNA序列改变,没有往基因里储存任何东西,回忆时也并不对基因进行任何特殊的检索。
“通过基因实现”这样大而化之的说法是非常宽泛的,你要合成蛋白质,当然会使用相应的基因。突触的机能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人类大脑是规模庞大的神经网络,突触是这个网络的节点,是神经细胞间相互连接和通讯的结构及功能单元。突触后膜下方存在高度致密、高度动态的蛋白质复合物结构“突触后致密区”,负责接收由突触前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参与调控突触信号的传递和突触的可塑性。体内和体外的实验证明,突触后致密区可以聚集受体、选择性浓缩酶、促进肌动蛋白束形成、排出抑制性突触后蛋白。
1949年,唐纳德·赫布发表了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神经科学理论之一:两个总是同时放电的脑细胞之间会建立突触连接,并随着记忆巩固和重新激活而增强。一个神经元的活动会促进其后的神经元活动,这就是长时记忆储存的基础。
题目里的论文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Asaf Marco课题组,描述他们在小鼠实验中确定了记忆和回忆过程中印迹细胞的表观遗传状态、三维基因组结构和转录环境。他们发现:
Marco博士总结说“这项研究首次表明,记忆的形成是在回忆阶段由表观修饰启动的增强子刺激基因表达来驱动的”“在记忆编码和巩固阶段发生的染色质结构变化,是细胞在为回忆阶段的记忆加强做准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