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的不对,不如说古代游牧民族常在此发展定居农业。
哪怕是一般印象中就是草头流寇的库曼人,在大规模迁往匈牙利定居务农以前在东欧一带可能也是有一定农业的。克里米亚的库曼定居社会中包括大麻,亚麻,大蒜,洋葱,黑麦,小米,李子与葡萄等大量有关农业的词汇,当然这并不代表库曼人会种植这些东西,但有记载称库曼人会在夏牧场种成熟很快的小米,此外库曼词汇中还包含犁等农具。学者推测其会在迁徙中种植春小麦、燕麦与小米等。库曼人常掳掠基督徒为奴,人们推测库曼社会中富裕的大家庭会组织农业生产,由基督徒奴隶与较贫困的库曼家庭耕种。
当然,对当时的乌克兰草原乃至整个钦察草原的库曼、佩切涅格等游牧民族的具体农业生产情况也是很难确定的,相关意见也并不统一。
匈人统治区也不是纯粹的游牧社会,其治下乌克兰地区有哥特人或来自罗马的人进行农业生产。我对斯基泰人基本没有了解,但也记得希罗多德将黑海北岸的斯基泰人分为“游牧斯基泰”“王族斯基泰”“农耕斯基泰”与“农民斯基泰”。关于后两者并没有确切的解释,有的认为“农耕斯基泰”是半农半牧的斯基泰“农民斯基泰”则是纯农耕的斯基泰,有人认为前者是使用犁的斯基泰农民后者则是使用原始锄的斯基泰农民,还有的认为这两者是指被斯基泰掳掠来从事农业的古斯拉夫人等。无论如何一般都认为斯基泰地区存在一定农业。而后世的克里米亚汗国同样有在海滨地区从事定居农业的鞑靼人。
相对来说,最为著名的应该还是黑海北岸哈扎尔汗国的农业生产了,这方面的记载和考古证据非常多,不光同时代的阿拉伯人描述了汗国首都阿的尔和萨曼达尔(分别在阿斯特拉罕和达吉斯坦一带)的花园与葡萄园,刻赤一带也有大量种植小麦、小米、大麦、黑麦的证据与出土的犁、锄头等,北顿涅茨一带也是兼营牛羊畜牧业和小米黑麦的种植业,汗国各地更有各种手工业和冶金遗存。感兴趣的话不妨读读这本书。
题主还提到了阿瓦尔人,这偏差就更大了。阿瓦尔的主要基地不是今乌克兰,而是匈牙利大草原。中欧的喀尔巴阡盆地与下多瑙河,也就是潘诺尼亚、摩尔达维亚、瓦拉几亚等地,是欧洲史上重要的半农半牧区,常年在农牧文明中交替。都不用说保加尔与马扎尔等,就说潘诺尼亚阿瓦尔人,在汗国后期也是广泛出现定居务农的:7世纪喀尔巴阡盆地气候的变化使得农耕区扩大,考古反应可能很多阿瓦尔武士变成了定居的农夫,当时的墓葬也常常出土农具。气候变化还可能造成了养马业的萎缩和骑兵的衰落。
跟远东的游牧草原与半农半牧区一样,东欧、中欧干草原受气候与环境变化影响非常大,许多盛衰变迁,农业与牧业的交替就由此产生。以后有机会再慢慢谈欧洲草原边界的地理结构和地缘关系吧。
归根结底,乌克兰大荒野土质肥沃适宜农耕,但原始植被一般是稀树草原,同样非常适合畜牧业,又属于约100万平方千米的南俄草原之中,历来是游牧者的乐园,周边的农耕政权无力将其完全覆盖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地方游牧部落又往往更多通过贸易与掠夺获取粮食,且一般互相关系松散缺乏整合,多是零星发展小规模农业。直到18世纪北方的俄国人彻底对游牧军队获取了优势,广袤的南方黑土地才真得到大规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