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
今天上午给学生讲解电影《死亡诗社》,对这个问题正好深有感触。
这个影片里,反复提到一些词:热情,激情,爱,浪漫,强有力,奋斗,寻觅,发现,呐喊……
人类这个物种有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性。
我们喜欢探奇历险,喜欢学习研究。但是这种行为具有风险。
所以长辈或管理者为了安全需要和管理方便,会制定各种规则,把那个内心里生动活泼的小人儿关进牢笼里。
不让你玩水,不让你玩火,不让你爬树,不让你恋爱,不让你问为什么,不让你做这个做那个。
美其名曰:为你好。
然后你的生命力就会在种种禁锢中持续性流失和透支。
———插注:这个回答被知乎日历收录了,还给了稿费,日历已经收到,制作精美,内容精湛,收录了知乎很多精彩回答。
———以下原文接着
你变得对生活失去了热情,对世界失去了探索的欲望,你没有了学习的兴趣,没有了爱的能力……
失去生命力的表现:
你刷着抖音,停不下来,哪怕已经厌倦,也还是忍不住继续滑动手指。
你躺在床上,睡到头疼,浑身无力,不想再躺下去了,却依然缺乏起床的动力。
你玩着游戏,玩到疲惫不堪,但依然百无聊赖地点着鼠标,两眼无光。
你频繁和五姑娘交谈,谈到昏昏沉沉,依然不想松开她。
你失去了对自己的生命的强有力的感觉。
你沦丧于无聊的重复的形式中,无力自拔。
失去了生命的热情和希望。
失去了对于自我身体的掌控。
失去了对事物的感知能力。
你疲惫,疲软,无力,无感,靠反复的刺激来提醒自己好像还活着。
我认为这就是生命力透支的表现,是最糟糕的生活状态,没有之一。
我为什么感受那么深?
最近跟学生交流,发现他们很多人都已经处于这种生命力透支的状态。
你问他还有什么理想、希望或想做的事情。好像没有,或即便有也是缺乏可持续性。
所以他们只能浑浑噩噩地混日子。
为什么那么多人抑郁、自杀或躺平?
因为他们的生命力已经透支了,枯竭了,对生活已经没有了热情,没有了希望,也没有了信心。
才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就失去了狂野、野心、激情、欲望。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痛心的事实。
所以别说什么成才,就是过好自己平凡一生都很难了。
这将是一个个了无生趣的生命。
这就是不重视人文教育的后果。
生命需要呵护,需要个性的张扬和奔放,需要自由的空气,才能健康成长,才能抵御现实的风霜雪剑。
可是我们以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们的生命力,使得他们还没绽放,就已经枯萎了。
处于困境中的朋友不妨点开下面的链接,或许还有点用。
想了解更多丧失生命的原因和背景,可参看我的其他答案
这个问题,可口可乐前CEO布莱恩·戴森(Bryan Dyson)已经给出了回答,作为可口可乐CEO布莱恩·戴森并没有特别出名的事迹,但是他『五个球』的言论倒是流传很广——
Imagine life as a game in which you are juggling some five balls in the air. You name them — work, family, health, friends and spirit and you’re keeping all of these in the air.You will soon understand that work is a rubber ball.If you drop it, it will bounce back. But the other four balls — family, health, friends, and spirit — are made of glass. If you drop one of these, they will be irrevocably scuffed, marked, nicked, damaged, or even shattered. They will never be the same. You must understand that and strive for balance in your life.
翻译一下:『把生活想象为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就是抛接5个球,这5个球分别是工作、家庭、健康、朋友和灵魂,你必须让他们都不掉在地上,很快快你就会发现,只有工作是一个橡皮球,如果工作掉在地上,它还会弹起来,而其他四个球——家庭、健康、朋友和灵魂——都是玻璃球,一旦掉在地上,他们就不可逆转地被破坏,甚至是碎裂,永远恢复不了原样,所以你该知道如何努力平衡你的生活了。』
简单说来,除了工作上的事,其他的所有的事都不可以透支,只有工作的事可以放下,其他所有事情都不能放下。
并没有什么能供我透支的。
金钱,
健康。
还有爱。
就那么一点点。
都不够用。
怎么透支?
成就感、满足感。
1,少年得志大不幸,因为有了点成就,失去了进取的方向,飘了。
2,风口来了,猪飞上了天,成就感爆棚,但不知道感恩社会和政府,不知道反哺社会和群众。这样的人终究会被群众和社会唾弃。
3,沉迷毒品,满足感爆棚,最终不仅仅自我毁灭,还毁灭家人、亲情和朋友。
4,小赌怡情所产生的满足感和快感,演变成一个丑陋的赌徒,千金散尽,家破人亡。
所有恶劣短期透支成就感、满足感的行为,都是人生毁灭的开端。
我来说一个情感层面的吧。
人这一辈子,不能透支的是——感知力。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人——其实对于谈恋爱的接纳次数是有限的。这其中不同的人接纳次数不同,但相同的是一旦你的恋爱次数达到一定阈值时,你就会变得麻木、不会如何去爱了。”
你失恋了,倘若你真的用力去爱过这段感情,起码在一段时间的空窗期内,即使你遇到一个再喜欢的人,但你仍然无法提起兴趣。
在这段空窗期内,其实就是你对爱情感知力的丧失阶段,你不会轻易地再接纳一个人,更不会在短时间内重新喜欢上一个人。尽管此时的你很难受,但你依旧想要独处。
度过这段时期后,你的感知力也就逐渐地回复,你慢慢地从失恋中走出来了,渐渐地重新对爱情产生好奇了。于是你开始重新接触异性,又会唤起你想要恋爱的冲动。
但是!当你有超过三段以上刻苦铭心的感情,你会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空窗期变得越来越长”。
到后来,分手后你不会感到悲伤,甚至直接就是麻木。再难出现一个人让你怦然心动了,也再难让你为一个人而赴汤蹈火了。
开始你会觉得“是不是这个人不够让自己喜欢,所以不会让自己激动”,所以你不停地换人、不停地在异性身上吸取新鲜感。
这种感觉,就像是抽烟一样,开始吞云吐雾的感觉很美好,但到最后你对于抽烟这件事儿的感知力越来越弱。
刚抽烟的时候,可能仅仅只需要一根烟,就能给你带来享受。但到了后来,一根两根三根,哪怕是你抽了一包烟,都会觉得索然无味,但你又无法戒掉。
恋爱谈多了,也是这种道理。
当你第一次谈恋爱时,觉得很美好,哪怕对方并不完美,但也会让你记忆犹新。第二段可能也是如此,第三段甚至还能让你保持着对于爱情的感知力。
但一旦你恋爱谈得过于多了,超过了你自身可接纳的极限时,你会渐渐地发现“自己根本不会爱一个人了,好像无论多好的人,都再难让自己保持长久的兴趣。但你又不能戒掉感情,缺了爱情的你,总是会感到异常的空虚和无助。”
对于这件事儿,很多年轻人都存在这样一个误区:
“谈过很多次恋爱之后,对于恋爱无感了,就会自信地觉得,是自己独立了、成熟了,所以不需要热烈的爱情,这是一种常态罢了。”
但其实并不是如此的,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你对于爱情的感知力变弱了。
做了情感教育行业近十年,尤其是最近两年,我发现“渣男渣女的咨询比重明显地升高了”。而这些人并不是来咨询情感问题的,几乎通通都在问我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不会爱上一个人了?为什么我无论和谁在一起,都无法坚持一周的时间?”
这就是对于爱情感知力下降的显著症状之一。
尤其是那些私信问我“应不应该分手”的咨询者,我认真看了你们的每一条私信,说实话,我觉得大部分人其实都特别矫情:
你们只是因为一件小事意见不合,但是你偏偏非要上升到“三观不合”的层次;
你们仅仅是因为生活习惯不一样需要协调,但是你非要整一个“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的结论;
情侣之间哪有不争吵的,但是我发现很多人就是因为一件小事吵架了之后,转头就来和我说:
“我感觉我对这个人好失望”
......有一说一,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满怀深情的看向我结婚六年的妻子,她感觉我奇怪,问我什么情况,我和她讲:
“感谢您当初恋爱的时候,没有那么矫情。”
没有新鲜感,就没了经营爱情的动力。无法再对一个人产生心动的感觉,又无法长时间脱离爱情而独活。明明自己根本不想渣别人,但最后却总是无法抑制住自己的欲望。
这些人透支的什么?
是他们原本对于爱情的感知力和期待感,总是想着去尝鲜、去释放欲望,旧的感情出现了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去修复,而是换新。结果呢,不停地换新、周而复始在旧情和新欢中循环,渐渐地让自己忘记了该如何爱一个人。
当渣男或是绿茶后来过得很好么?
记住一句话:当你得到了自己本不该得到的得到,那么必然要面临不该失去的事情。别想着占缘分的便宜,当你开始选择戏弄缘分时,那么缘分迟早也会羞辱你一番。
同样,这些人过了三十岁之后,往往是最不容易脱单的群体之一。
因为三十岁之后的群体,往往都需要一段长久和稳定的爱情,而这些人身上的表现和品质,真的很难伴侣确信“他值得在自己去托付。”
而这些所谓的渣男渣女,就算是想要开始经营一段稳定的爱情,但他们却无法关闭欲望的“潘多拉魔盒”。三十岁之前,可能是他们在不断抛弃别人,而三十岁之后,他们往往才是最容易被伴侣抛弃的。
话说回来,我经常奉劝年轻的男女们:切勿轻易地开启一段爱情,更不要拿着年轻的本钱,肆意地发展很多次恋爱。
因为对象处多了,你就会发现“自己对于爱情的感知力好像越来越弱,失去一段感情没什么值得自己悲伤的,得到一份感情也没什么好值得惊喜的。
明明二三十岁的身体,里面却住着一个风烛残年的灵魂。”
当你认定自己要发展一段爱情时,不要仅仅是荷尔蒙冲动的结果,需要你的是对彼此更加综合的考量。
并且,你可以经历一段痛彻心扉的感情,但不要因为失去一段感情,而自我放弃为一个渣男或是渣女。你透支了欲望,那么你失去是自己感知爱的能力。
这个世界上,最可悲的不是你还没有找到一个值得你托付一生的人,而是当你真的遇到了那个他时,自己再也没有心力和能力爱下去了。
以上,我是李所爱,我想用我的内容帮你相遇所爱之人,一生锁爱。
就是你的性命。
性命不只是健康,它包括更多的东西。
健康只是局限于肉体的一小坨。实际上还包括精神和心灵的一侧。
老子有一句话: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什么名利,什么事业,什么爱情,什么信用,说白了根本没有那么重要,没有了还可以再想办法获得——但是性命只有一条。
道理好像人人都知道,现实中还是总能找到理由戕害自己。
比如我,刷知乎就超过12点了,哈哈哈哈。
信!
淘宝流量那么多,李佳琦和薇娅作为头部中的头部,成交额高不意外,但是实际成交额还是有不少水分的。
首先,淘宝直播排行榜上的成交额与我们平时所说的销售额及销售利润完全不同的概念。
淘宝直播上的成交额的数据,指的是定金锁定的GMV的总数据。
我从阿里巴巴的官网上找到了其披露的2019年财报[1]。在财报中,阿里对其GMV的定义是:GMV是包含了运费在内的所有已经拍下的订单价值(包含未付款订单)。
“ GMV”或“商品总价值”是指我们市场上已确认的产品和服务订单的价值,无论买卖双方如何或是否结算交易;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GMV涉及我们的市场仅包括通过我们的中国零售市场交易的GMV; 我们针对中国零售市场的GMV计算包括买方支付给卖方的运费; 为谨慎起见,目的是消除对潜在欺诈交易对我们的GMV的任何影响,我们在计算某些产品类别中超过一定金额的GMV交易以及每天购买特定产品类别中的某些产品类别的买方的交易时排除在计算之外。
简单来说,GMV计算的不是实际交易数据,而是“销售额+取消订单金额+拒收订单金额+退货订单金额”的一个总和。
举个极端点的例子,我在淘宝上下单了100台iPhone 12 Pro,每台单价1万元,但是我没付款,但是按照GMV的角度,我这么一个操作,直接搞了100万。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GMV可能远远超过实际成交金额,这也为啥电商都愿意公布GMV的原因之一。因为数据好看啊!
更何况,双十一李佳琦的销售额计算的是预售销售额,也就是定金锁定的GMV,这个水分就更大了,我就问问在座的各位,你们预售有不退款的吗?
其次,就是一晚上100多亿的销售额确实过于恐怖了。
有人可能对一百亿没有啥概念····
就拿我来说,我一个月2000块的工资,要不吃不喝41.5万年才能挣到这个数···
换算到公司上,李佳琦和薇娅一晚上的营业额,几乎等同于半家中国五百强企业一年的总营收···
如果最后全部都是实际成交的话,那阿里的地位就不会受到另外两家的威胁了。
以上,我是 @Puddle ,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识字率
明代:
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
《明史·杨继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即:“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明代小说出版业繁荣,有大量的人购买这种休闲通俗读物。
传教士记载:利玛窦等合法传教士的著作,他们不约而同地记载道:他们惊讶地发现明国老百姓识字率很高(而那个时候他们使用二十多个拉丁字母的西班牙葡萄牙母国的识字率可能还不如用几千个汉字的大明),并且把识字率高的原因归功于两点:1.中国人特别注重文化教育2.中国各地方言差异大,要互相理解必须靠文字作为桥梁。
清当局:
第一,生员不得言事;
第二,不得立盟结社;
第三,不得刊刻文字。
第四,大兴文字狱
第五,篡改历史文献
第六,禁毁和篡改汉语著作
通过以上手段,经过两百年黑暗统治中国人识字率终于达到历史最低的 1% (清当局学部在1909年的统计,当时中国人的识字率不足1%)
中国只是网友喜欢辱棒,日本和南朝鲜才是赤裸裸的仇恨
油管五常互相之间也都瞧不起,都觉得自己是大国其他是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