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长文预警)
看了这么多回答,还有拿我来当案例的,实在不胜惶恐。
首先说,我不是专业写手,没有受过任何训练,你们理解出了偏差,等于,,等于你们也有责任吧?
虽然不是专业写手,自己也认为自己绝那难称得上什么“文笔好”,不过就题主这个问题,说说自己的一点看法,也算是进行一次自我总结,大家就看个乐呵吧。
我在知乎上所有的答案都是一气呵成的,最多的答案也就是写了两个小时,没有精雕细琢过也没有酝酿过,包括本篇答案也是随想随写,这种做法的后果就是离开了知乎这个平台以后这些答案很难称得上是什么精品,所以我只就知乎写作给题主一些建议。
一:你要写什么?
虽然我写东西不打草稿也不规划,但并不意味着我写东西没有主题,我在打第一个字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个思路,我这篇回答要写什么,大概要有什么观点,大概要有哪些事例,主旨脉络有了以后你只要负责往里面填充具体部分就好了。在知乎上强答的人有一部分是没有想好要说什么,也许并不是作者水平不行,是因为他的主题飘忽不定,最后想明确一个主题的时候前面已经拖了太多,主题完全被淹没在冗长的篇幅中了。
不过不要跟我学,知乎作为一个网络平台,写点什么东西出了差错或者纰漏无所谓。如果是正经创作,还是要列出提纲做好充足的准备再下笔的,像我这种即兴创作有个问题就是一旦有点什么事儿把思路打断,再回来就不知道怎么写了,因为忘了当初是怎么想的,所以时至今日仍然太监了几篇文章,我有什么办法,我也很痛苦啊!
二:不要矫情!不要矫情!不要矫情!
在网络上,矫情是大敌,想矫情,去学那些书店里的“青春作家”去。
一篇好的文章,煽动作者的情绪绝对不是靠长篇的抒情段落,绝对不是!
这方面举个例子就是东野圭吾,老东他作为日本老油条,在这方面的能力是炉火纯青的,实际上任何一个成功的作家都具有这方面的本领,这应该是天下作家的一个基本共识。
东野圭吾的两本霸王级的小说,《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献身》,结尾都堪称神来之笔,《白夜行》里,女主角唐泽雪穗看见跟他生死与共十几年的男主被警察逼的在她面前自杀,自己却只能装作不认识他。于是小说的结尾是:
唐泽雪穗正沿扶梯上楼,背影犹如白色的幽灵。
她一次都没有回头。
在另一本代表作《嫌疑人x的献身》里,主角石神处心积虑的设计的轨迹被老同学识破,费尽心思想保护的人却因为良心上过意不去主动自首,他的一切努力付诸东流之后,小说的结尾是:
“石神继续嘶吼着,草薙觉得他仿佛正呕出灵魂”
戛然而止,将思考的空间留给读者。
这两本书都是内容很丰富的巨作,但结尾都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不需要表达给读者什么感情,感情让读者自己体会。甚至两部作品全都是以事件叙述为主的,没有任何作者的观点,更没有煽情的篇幅,至于读者看完是哭是笑,那是读者自己的事儿了。
但是就是这一句话,其精炼程度就足以凝聚整个小说的内容,所以所有的读者读完结局无不感慨,这就是笔力。
我知道这种例子可能有人不信服,你们会想这是小说啊,小说是有剧情来支撑的啊,自然不需要煽情的话来鼓动感情。
我给你们举个反例。
同样是有剧情的小说,郭敬明的小说里是这样的:
“你要相信世界上一定有你的爱人,无论你此刻正被光芒环绕被掌声淹没,还是当时你正孤独地走在寒冷的街道上被大雨淋湿,无论是飘着小雪的清晨,还是被热浪炙烤的黄昏,他一定会穿越这个世界上汹涌着的人群,他一定会走过他们,走向你。他一定会怀着满腔的热,和目光里沉甸甸的爱,走到你的身边,抓紧你。他会迫不及待地走到你身边,如果他还年轻,那他一定会像顽劣的孩童霸占着自己的玩具不肯与人分享般地拥抱你 。如果他已经不再年轻,那他一定会像披荆斩棘归来的猎人,在你身旁燃起篝火,然后拥抱着你疲惫而放心地睡去。他一定会找到你,你要等。”
请问,看到我句话的人,有几个是耐心把上面这段话读完的?是不是大多数人直接跳过了来读我这句话?
这就叫笔力不济,难以通过事例和描述来打动读者,只能剑走偏锋了。写上这么一段不咸不淡的话,但是很难想象除了中二期的少女以外谁会被这么一段话打动。
光煽情,没用。
不过郭敬明好歹算个作家(真的,比起现在书店里大行其道的鸡汤文学,郭敬明好歹能写个故事),还是有点基础的,就算煽情他也还是结合了故事本身在煽情。现在有的所谓“作家”,真是一言不合就开煽,举个例子大家还没看明白呢,他就开始写一段比事例本身还长的鸡汤,这种行为我称之为“尬煽”。
读者没有感情共鸣,作者一个人在文字里感动的稀里哗啦,这样做除了让读者觉得尴尬以外没什么效果。所以题主注意,以后写东西的时候尤其注意,火候不到,不要尬煽,效果适得其反。
三:格式问题
像下面引用我的回答的那位同学举的例子,格式非常重要,不过我要说的比他简单的多。
他说的意思大概是开头要抓人眼球,但是这点虽然正确,却很难把握尺度,稍不注意就有标题党的嫌疑,所以我给题主的建议是:开头不要太长。
有个成语叫:望而却步。
有的作者就体会不到这点,其实开头越简单,越精炼,越容易让读者往下看,因为这样读者才会真正接触一下你的内容,开头写一大长段的后果就是,大家往往连看的心情都没有直接pass掉了。
永远记得一句话,读者需要思考的时间。
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有点像两个人在对话,你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在你面前喋喋不休的说,你是不是根本听不清他说的是什么或者根本不想听?因为你没有思考的时间,没有个间隙。而且过长的文字也会让内容显的廉价,反面例子就是高校教科书,动辄五六百页,不写个三五百字绝不好意思另起一段,其实内容很有价值,可是他这种排版和格式让学生们实在望而生畏。
当年明月是比较早意识到这一点的人之一,《明朝那些事儿》不同于其他历史书的很重要的一点是,他说个三五句话就分段,让人读起来很轻松。
当然也不要刻意的时时注意分段,写个一两句就另起一段,那样会让人感觉你写的是流水账,比如像我这样另起一段。
如果不能控制好分段的尺度,也可以往文章里插图,插入图片也是让读者放松的很好的方式,毕竟这年头的人对图片的兴趣远大于对文字的兴趣。
这这样的时代里,网络上,让人塌下心来看一段长文,这很难,需要大量的练习。
四:内容问题
这点就没法教了,只能告诉你,多看多想。
脑子空空的话,就是有曹雪芹的文笔也写不出什么来,《红楼梦》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曹雪芹的文字迷宫,更在于一本《红楼梦》向我们展现了整个古代贵族生活的画面,曹雪芹本人是百科全书一样的人物,文学医药烹饪建筑园林金石书画缝纫无一不通,所以他才能写出红楼梦这种作品来,只懂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情情爱爱?可以参照昆曲京剧唱得感情戏,流水线产品,能让人记住的没几个,因为这种内容你能写别人也能写,千篇一律没有什么区别。
近的例子比如《三体》,《三体》是科幻小说,但是其中对人类社会历史,宗教,政治,文化,各国的外交关系,全球的地理,都有不同程度的涉猎,只有这样,才能让小说显得真实。
为什么让你多看呢?因为这些内容,不是作者为了创作某一个作品去特地搜集的,而是通过多年积累,作者本身已经有了庞大的数据库,剧情发展到这里,大概需要什么样的例子,作者自己能想起来,如果积累不够,哪怕你旁边放着电脑,让你百度你都不知道去搜什么。
比如我现在提一个问题:历史上有哪些躺枪的故事?你能想起什么来?这种东西靠硬性搜索是搜不来的,只能靠积累。
所以才有那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
还有就是多看名家作品,哪怕知识丰富的如同百度百科,说不出来也是没用的。看看名家作品看看同样的事情人家是怎么表述的,最近一个例子给我很深刻的印象:小说《芙蓉镇》里面的王秋赦,大跃进的时候穷的不行,棉衣破的不能再破,但是作者并没有着力去写他的衣服有多破,而是写他去找了村书记说“书记,能不能把仓库钥匙给我?57年开阶级斗争展览会的时候,我拿去控诉旧社会的棉衣也比现在这件好一点,让我把那件换上把这件放进去吧”。
这种描述,让人会心一笑的同时又非常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十分生动的读者知道了他的那叫棉衣究竟有多破,这就是大家的笔法。
而且看书的时候不要拘泥于近代,还是要古今中外多所涉猎,才能有更多的感悟,博采众长才能丰富自己。
以上是我的一点想法,希望能帮到题主,想到再补。
今夜心悲,又开始写诗,就题写一篇略谈自己的感受吧。刚刚写在另一个题目下的还被知乎阉了,戚戚焉。
《文章辞》
君不见,老杜饱终留苦恨,太白醉逸隽佳闻。
凡间词句由天造,何奈朝夕自闭门。
大块假来不可拒,阳春赐下仅能遵。
到时自有当时句,今日难求异日文。
何如游适去,不枉生做人。
岑夫子,王居士,诗中图画称圣神。
松林石桥在耳目,热海鲤鱼入口唇。
天下瑰丽无尽数,才情高卓只独身。
莫要蛰居室,纡尊且入尘
万象森罗妙趣深,文章依此感情真,是故方能一口闷,流芳百世万年春。
【奉狗苦郁】
不至于不好,但不够好是肯定的。
你不参与,只是以后简历更难写一点,和人打交道比别人更要费精力一点。
也就一点罢了。
因为决定以后好不好的,还是你自己的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够硬,这些就是锦上添花。
专业技能没有,那那没有舌灿莲花的水平也不过杯水车薪。
当然啦,为自己着想,还是参与一个吧。
也别太勉强自己,一个不那么巧言令色的人让他面对这么多黑压压的人头,把心态搞崩了也不行呀。
想交真朋友就去真心喜欢的社团(真朋友爆率不低),想提前学话术进学生会,想填充简历干货去当班委。各有各的好,就看需要什么。
没有顿悟的能力,那么提前积累经验是很重要的,这样走出学校,才不至于彻底一无所靠。
反面例子在此。我骑着鲲溜了四年,啥也懒得参与,爽是爽,只是溜到最后,发现自己身无长物,情商为负,还心高气傲,一度自我厌弃到哭。
现在学乖了点,在人前慢慢磨炼我那负无穷的情商。
我没什么经验可以提供,反正就是告诉你无论如何不能像我这样。可以不参与社交,但不能无技傍身。
总要有个嚼透了的东西。揣在怀里,才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