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什么好看待的,有什么好浪费口水的,不觉得累吗?
真的已经烦了,真的。
台湾问题就像一部又臭又长的连续剧,我只想跳到最后一集看大结局,中间的剧情我不想多给一个眼神。
梧桐之后开放户口即可。台湾经济即使打完了仗挤掉了水,也有人均15000美元的底子,不像新疆西藏,移民实边,很多人会挤破头去移民的。
河湟有感
作者:唐 司空图(837—908)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steam上有个游戏,我玩了个开头就觉得,这简直是键政想入门宝岛问题的话,必玩的一款游戏。
这款游戏叫做,雨港基隆,是以当年日本被击败、国军进驻台湾为背景,讲述228事件之下的一个恋爱故事。
开头的信息量就很大,男主原本是在学校里学习日语很好的尖子生,甚至有机会去东京。但随着日本战败国军进驻,女主之一提醒男主说,不要让太多人知道你日语好,现在台湾的局势和以前不一样了。
男主的弟弟欢天喜地去港口欢迎接受台湾的大陆军队,男主也随之上街。和弟弟走散之后看到街上在演布袋戏,内容是白马将军薛仁贵大战本多忠胜。
一个序章,人物出场亮相还在其次,给我印象深刻的反而是里面大段的剧情,展现着台湾人的历史认同、族群认同、国别认同。
另外我在该游戏的贴吧找到了一篇很好的文章,摘录一点文字。
其实表面上,228事件和台独并无直接关系,和共产党更是八竿子打不着,它反映的是台湾本土居民和国民党之间的矛盾。那么为什么描写228事件的《雨港基隆》会引起许多大陆人的反感?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它通篇都在讨论一个对于大陆人来说非常敏感的话题:台湾人的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问题是《雨港基隆》故事的绝对核心,它甚至比男主角与几位女主角之间的恋情更为重要。三位女主角与其说是三个性格各异的女孩子,不如说是三种意识形态(自我认同)的代表。这种象征意义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暗示的层面,因为在游戏的结局部分,三个女主角的生存居然是互斥的,无论你选择和谁在一起,另外两个人都会死去。
这从故事的角度看似乎并不合理,所以后来制作组也新增了一个全员存活、皆大欢喜的好结局。然而,从这个一张CG也没有、草草结束的结局看来,它很显然并不是出于制作组的本意,而只是为了安抚部分玩家的举措罢了。制作组之所以一定要“充满恶意地”强迫玩家以“杀死”其他两个女孩为代价选择其中一个,是因为不同的意识形态本来就是不可能共存的。你不可能既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又认为自己是日本人,被迫在几种意识形态里选择一种,也就意味着一定要抛弃其它几种。
游戏在营造自我认同冲突的方面可谓不遗余力。就结论而言,也做得非常出色。作为一款名义上的恋爱游戏,《雨港基隆》却把绝大部分的篇幅都用来描摹世情而非主角之间的恋情,就是为了能够尽可能地让意识形态的冲突显得真实可信。在漫长的故事进程中,剧本全方位地描绘了日本战败、国军进驻后,台湾的社会生活是如何变化,台湾人的自我认同又是如何陷入混乱的。主角所在的明华庄的房东林明华是台湾人和日本人的混血儿,从来没有去过日本,但接受的却是日本的皇民教育,因此她坚定地认为自己是日本人。来自大陆的陈钰是国军派驻在基隆的警总的女儿,她自小接受的是大陆(国民党)的政治宣传,因此对于“台湾属于中国”这一点没有任何怀疑。临港茶坊的小老板娘张晓瑜所代表的则是最广大的台湾人民,他们没有明确的政治立场,最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活是否安定。
因为游戏本身天然具有的强烈政治属性,每一个人都会很自然地去关心这样一个问题:游戏制作组是站在哪个立场上的呢?
回答这个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说简单是因为,制作组很明显不是站在大陆人的立场上讲话的。光是这一点,足以触怒大多数大陆玩家。可是冷静下来想想,来自台湾的制作组又有什么理由站在大陆的立场上讲话呢?如果台湾人个个和大陆一条心,也就不存在台湾问题了。
说难则是因为,制作组在创作过程中是尽可能保持中立的,不然就不会设置三个意识形态各异的女主角供玩家选择了。游戏的主角李肇维就是玩家的化身,为了尽可能在故事的开始把玩家摆在中立的立场上,游戏没有预设主角的阵营,也因此使主角的思想意识显得比较模糊,不断在几种自我认同之间摇摆。
有些评论认为,这让主角显得有些“人格分裂”。不过实际上,人格分裂的并不只是主角一个人,而是当时几乎所有的台湾人。
不管大陆人搬出多少史料、证据来说明台湾和大陆的从属关系,对于在台湾已经生活了几百年的老百姓而言,他们早就离开了中国大陆,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的华人一样,对大陆并没有什么感情。游戏用了大量篇幅来说明大部分台湾民众的心态:只要自己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其实谁统治台湾并不是那么重要。形成这样的心态是十分自然的,因为台湾的统治权已经几易其手,到底属于谁压根就是一个伪问题。大陆人嗔恨于台湾人这种“低下的政治觉悟”,而台湾人则会“反呛”:我们的意见又有什么价值呢?台湾由谁做主这件事情,什么时候是我们自己说了算的?既然我们说了不算,又为什么要逼着我们表态呢?
回到制作组的立场问题上来,虽然制作组为了呈现问题,在故事中有意保持中立的态度,让玩家自己去体会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主催也一再强调“作者已死”,不愿对创作动机多作解释。但是,制作组本身不可能没有任何立场,这很正常。如果一定要问制作组的立场是什么,我认为,制作组想表达的是,在台湾人有机会重新建立作为中国人的自我认同的时候,国民党却亲手用228事件把台湾推离了中国。
归根结底,台湾人不关心自己属于谁。属于中国也好,属于日本也罢,台湾人首先是台湾的主人,就像北京人应当是北京的主人,上海人应当是上海的主人一样,这和他们是中国人本来并没有什么矛盾;“台湾人”的自我认同代表着台湾人的“自我”,而强行剥夺台湾人的自治权后又强加给他们的称号,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是“他者”,是“政治”,是一种结构性的暴力。
为了表达这一点,游戏中包括主角李肇维在内,有好几个角色都呐喊过这样几句台词:“我不是日本人!也不是中国人!我是‘这里人’!”这句话势必触痛大陆人的神经,但是它背后的深层含义,则被本能的愤怒掩盖,极少有人能够冷静、客观地去思考。
所以,当我看到无数的大陆玩家,因为政治立场的原因而拒绝接触《雨港基隆》,或是用最激烈的语言去攻击这款游戏的时候,我在深表遗憾之余,也更加佩服制作组的洞见。说实话,作为一个大陆玩家,我一开始也觉得游戏里对来自大陆的国军的描写是否太过于夸张了,国军真的每一个都对台湾人如此残暴、如此充满敌意吗?难道大陆人就真的无法以平等的心态和台湾人交流吗?但是事实证明,大部分的大陆人确实是拒绝和台湾人交流的。在这些人的眼里,台湾人不是人,而只是政治诉求下的符号;阻止两岸统一的,不是台湾人,而恰恰是那些叫嚣着“要岛不要人”的极端主义统派。
由于引述内容里有些争议之处,我想再上个链接补充说明一下。
重点是看亚细亚孤儿的集体记忆变化过程。这是形成如今台湾认同的重要原因。
如今台湾的国别认同是什么?反正不能和大陆一样。
故此必须删除历史相关的内容,造成一种“我们和对岸不一样”的认同。
思想胎毒我觉得不必太过担心。1945至今才多久?七十多年。
七十年可以离心离德,也能凝心聚力。
中国历史千年为单位,七十年对于我们如此伟大的国家来说,时间不算很久。
伟大复兴不是一年十年完成的,可能是几代人的努力。
至于如何凝心聚力,可能我转载的内容里有些话大家不爱听,但确实是统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你还真能把2200万人杀光不成?
切实地去了解台湾人长期以来的认同,才能找到切入点,凝心聚力。
开个枪突突突那是真容易,真要面对活生生地人做思想工作,那难度可比斩断思想的穷根还要大千百倍。
宝岛迟早要在伟大复兴路上与大陆归于统一,但统一之后的就业、教育、思想认同,统统都是棘手的问题,比香港的问题棘手千万倍。香港都能闹出那么大的事端,要换作是台湾得怎么办?
统一不是伟大复兴的终点,而只是一个节点。在这个节点之后,一个完整的中国必须再出发。怎样达成大陆与宝岛的完整认同,或许需要一代人的努力。
但想想新冠以来党展现的魄力,可能也不一定需要七十年,指不定三十年就行。毕竟从我转载的内容来看,能给予台湾百姓一个稳定进取风气一新的生活状态,就有极大可能实现凝心聚力。
说回来,就算真的需要七十年,乃至两个七十年,又怎么样呢?伟大祖国终将走向统一,终将实现伟大复兴。以千年为历史计数单位的中国人,等得起这区区百年。
之前有个问题,“人家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轻易输给你的十年寒窗苦读”。如果放在国家和历史上,那就是,我中国五千年的积累,凭什么输给你阿妹你看区区四百年的暴发户?
复兴之路就算长一点又怎么样?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没关系,很乱他们的历史课本都要被删掉了。
我看人教版就不错。
台当局挺蠢的,以后等着被文化统战吧。
东亚文化圈,没人能抵御住三国的诱惑。
谁都被或多或少的介绍过对象,一般来说要是跟这人一面都没见过,反而有戏,
爸妈要是介绍发小,多半会拒绝。
为啥,因为一想起他,就想起俩人小时候干架,撒尿和泥,全是不太性感的回忆,不可能来电。
好比中国这帮二厨,整天看什么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的,穿得金灿灿呜呜喳喳的,再不就撸舰娘,早上打招呼一口一个欧哈呦,
为啥,
因为不熟,不考,不用背。
真把日本战国史,二战史放进初中高中必学必考高考算成绩,谁还迷村口械斗?
烦都烦死了,根本就没精日分子。
有人说非洲也不学不考,没见谁精非,
啥时候部落嗷嗷对射能跟二爷一手青龙加特林比?
文化竞争力不是你说没力就没力的,
手办指数了解一下,卖得出去的,不靠卖肉软色情的男性角色,那都是千锤百炼千军万马厮杀出来的。
我建议台当局直接砍掉历史学科,把历史从民进党执政开始算起,之前的都不算了。
过个半世纪,
精陆遍地,人均三国专家。
台湾最流行的的打招呼方式是,
“吃了么您内?”
“没呢,您呢?”
“托您的福,刚吃刚吃。”
非常好,这样炮火带来的负罪感,又减少了二三十个百分点。
为啥邀请我?也不看看这是谁在提问。别给我下套,我天生胆小。你们看通稿,通稿的看法,就是我的看法。
这是好事
一方面让觉得台湾人是同胞的大陆善男信女断了念想
一方面减少台湾人对大陆的了解,让间谍更容易暴露,也让他们喊不来“别开枪,我是中国人”
台湾在教授中国历史的时候也没见多少向心力,反而出了《揭穿中国文化的弥世谎言》这样的书,他们正是利用自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发挥比白人反华者更大的作用
现在台湾既然能对日本、美国爆发出如此强大的忠诚,说明台湾忠于谁,和文化联系的紧密性并没有什么影响,只认强者。
一个热爱中国,支持民族平等的少数民族,哪怕是白人,不会汉语汉字,也远比一个精通中国历史的台独要可爱得多
台灣人來答一下。
我識字的啟蒙讀物是兒童版的四大古典名著,也很喜歡聽我爺爺講歷史故事。我從小就認為我自己是個中國人,一開始我認為這跟喝水一樣理所當然——直到我發現我身邊的人大部分都不這麼認為。
我很感謝我的爺爺,因為在他跟我說的那些歷史裡,我找到了我的根源,進而形塑了我的認同感。然而今天民進黨將中國史改為東亞史,以後的台灣學生就不會再對自己的源本產生認同,進而落入仇中、台獨的窠臼。
而我必須說,他們已經成功了
當我們學到在美華工血淚史,我老師跟我們說當年的工作環境如何不人道時,我同學問的第一個問題居然是:
「老師,他們是中國人還是台灣人?」
新學期拿到歷史課本後,我忍不住跟我朋友痛罵這個鬼玩意兒,罵著罵著就哭了。我是個中國人,但我的同胞不要這個身分,他們還要斬斷我的根。我突然發現有一天我可能就再也不是中國人了,那到時候,我還是誰?
我明明是中國人啊。
我有時很羨慕我的大陸朋友,他們一輩子不用懷疑自己的歸屬,不會有人剝奪他們的認同,不用掙扎的問自己:「我到底是誰」。
恭喜台灣未來的孩子們,我們即將成為一群無根的浮萍。
——————————因為在另一個問題底下說了一下dpp被禁言,小火了一次結果也焦了XD
沒想到一時有感而發的情緒之言,能收獲這麼多的關注與鼓勵,真是受寵若驚啊(/ω\)
我現在是高二生,也是新的108課綱「東亞史」的試行對象。現在的歷史課本從以往的「通史」改成了「主題式」,從東亞文化、商貿等主題總合編排而非是按年代敘述。雖然他們本意不壞(大概),但因為傳統史學方法不是這樣,老師也不知道怎麼教。我們最後拿到的課本更是四不像,也沒有呈現出他們本意的「文化交流」,反而像是「碎屍化」的歷史。我國中時用的還是舊課綱,還足以應付,但現在的新課綱下的國中生,面對碎片拼圖,恐怕難以建立健全的史觀。
但或許,這就是那些人要的。
———三更——————
今天我同學公民課(大陸的政治課)討論到新課綱,我講完我的看法後,那位五十多歲的老先生笑了笑說:「你這番話啊,放到網路上大概會被很多台灣意識派罵得很慘」
世道如此,不勝唏噓。
————四更
昨夜雷鳴風驟,夢醒不消疑愁。試問蔡英文,卻道青天依舊。知否,知否?應是共機剛走。
——————五更
知乎大概是盯上我了,有個回答我怎麼樣都發不出,我把它發成文章,我就一句話概括吧。
按這幾個禮拜的局勢照理來說,台l灣l民l眾這時至少該有台l海l危l機那樣的反應吧?不,他們早已學會不在乎。他們自願待在在一個個精心編織的信息繭房中,漂浮在人工陽光裡,歲月靜好。
———————六更
集會在看關於hk的那陣子的紀錄片,幾個同學激動的跟著影片喊口號,但是他們喊的是:
「光lll復hk,十月革命」
連廢ll青都當不好啊⋯⋯
———————七更
今天一個綠綠同學在找課本:「我的歷史呢?我找不到我的歷史!」
我好友路過幽幽的說了一句:「因為你是dpp信徒」
———————八更
剛才連續飛過四架軍機,已經這樣兩個禮拜了。這莫不是要變成一種新常態?我不覺得我們吃得消。
———————九更
一個美國學校,講英文的女生跟我說:「我不在乎那是否是我們的祖先或是根源,反正我就不想跟他們有干係」
聽了有點難過,但我又能說什麼呢?她本來就只會說英文,早已拋棄中華文化的一切。至於那些講中文吃月餅卻否認自己根源的人,我始終猜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