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淮海战役中,李弥兵团留在碾庄接应黄百韬,孙元良兵团留守徐州,邱清泉兵团加上74军赶赴徐东,会咋样? 第1页

  

user avatar   leng-ji-m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所以你让孙元良一个兵团四个师,防守宿县到徐州乃至徐东机场的大段开阔地?

你这是置中野四个主力纵队于无物啊?

刘邓呵呵一笑,这淮海的头功,打徐州就交给我中野吧!


user avatar   xiaowu-xiaow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按照国军统帅部拟定的徐蚌会战的作战计划,淮海地区被整体性放弃,要求黄百韬第七兵团、李弥十三兵团、邱清泉第二兵团、孙元良十六兵团撤退到徐州一带,依托徐州外围的永备国防工事,与华野进行战略决战,以求击败华野一部甚至全部。因为从当时的局面来看,这四个兵团加上李延年、冯治安、刘汝明三个绥靖区,国军在这个地区的兵力是处于优势地位的,有这个把握。

这个计划刚开始执行,就被解放军打破了。因为华野粟裕这时候也在算,准备在淮海地区消灭黄百韬第七兵团,收复两淮,解放海州,也就是粟裕原来所说的小淮海战役。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国军刚开始按计划撤退,就出现了混乱,导致黄百韬兵团为了等待海州的44军,加上黄百韬对渡河准备不足,未能按照原计划准时撤退,被包围在了碾庄,最终被全部消灭,麾下五个军也全军覆没。

当时黄百韬兵团的驻地还在新安镇,李弥兵团的驻地在碾庄一带。因为海州的44军突然改变计划,徐州剿总要求黄百韬兵团带着44军一起撤退,于是黄百韬只能等一下。这样,在新安镇与徐州之间的李弥兵团就很重要了,如果李弥兵团先撤了,黄百韬兵团和徐州之间的交通就容易被解放军切断,就被孤立起来了,加上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已经南撤,黄百韬兵团就容易被围。

所以,在撤退的时候,黄百韬曾经特意跑到李弥兵团去找李弥,希望李弥兵团不要这么着急往徐州撤退,能等一等,掩护一下第七兵团与徐州之间的联系。但李弥这时候只想赶紧往徐州跑,根本不想等待。所以,李弥跟黄百韬说,这是剿总的命令,我也没有办法呀!黄百韬见李弥不愿意等待,只好回去了。最后果然导致黄百韬兵团被孤立在淮海地区,刚撤退到碾庄,就被全部包围了,徐州与碾庄之间也果然被解放军切断了。

那么,如果李弥兵团不撤,仍然保持原战线,海州的李延年部也不撤退,就在淮海地区坚守,在解放军包围并且攻击黄百韬兵团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因为这时候国军的战线看上去就比较完整,从海州到徐州这一线都有国军部队,不太容易被切割。如果解放军按照原定的小淮海计划,围攻黄百韬兵团,李延年和李弥从外围增援,邱清泉兵团和孙元良兵团再从徐州往新安镇地区增援,是不是就有机会免于淮海战役的全面溃败呢?

其实也很难。黄百韬兵团原本下辖四个军,除了他嫡系的25军,还有粤军63军和64军,以及王耀武带出来的100军,44军是在撤退时临时给他的,原计划是要在撤退到徐州之后,划归二兵团邱清泉指挥。而李弥兵团名义上有三个军,也就是8军、9军和39军,但39军被范汉杰带到东北去了,此时实际上只有8军和9军两个军,总兵力只有六七万人。如果李弥兵团和黄百韬兵团在一起,那么就是大约十七八万人。

李延年在海州原本是两个军,44军被临时命令改为从陆路撤退,他带着从海路撤退的还有一个军,刘汝明绥靖区名义上也是两个军,但实际上只有三万多人。也就是说,如果李延年和刘汝明兵团不撤退,那么在淮海地区和黄百韬留下来并肩作战的又可以增加六七万人,这样就可以增加到二十三到二十五万人的样子,这就是比较大的部队了,即便是被华野包围,也可以抵抗一阵子,等待救援。

如果是这个局面,那么华野必须集中全部兵力来围攻,包括苏北兵团、豫皖苏地方部队等等,都必须全部投入进去。如果是这样,华野能够投入进去的部队就要全部投入进去,后方反证这时候也没有敌人了,也不用保留,此时的华野能够动员参战的全部兵力大约在45万人左右,与这个地区国军的比例接近二比一,虽然吃力,但还是有希望啃下来的。

问题在于,如果黄百韬、李弥、李延年、刘汝明都不撤,就在淮海地区坚守待援,那么国军还能抽调出来增援的部队还有多少?实际上就还是只有那些部队,从华中地区抽调黄维兵团,加上邱清泉第二兵团、孙元良十六兵团,冯治安绥靖区留守徐州,那么能抽调出来用于增援新安镇到海州一带的部队,实际上就还是邱清泉第二兵团和孙元良十六兵团,黄维兵团仍然有可能被阻击在蒙城一带。

如果出现这种局面,那么就是国军统帅部预订的徐蚌会战换了一个地方进行。因为在这种小范围内,国军部队不是在运动战中被包围的话,就地集中坚守,其实战斗力还是可以的。考虑到华野包围杜聿明集团之后有天气原因导致的长围久困造成的粮食供应不足带来的士气下降,那么以华野当时的兵力,即便是能把45万人全部集中起来,去围攻淮海地区的25万左右的国军,确实是很不容易的,如果久攻不下,确实有可能最后被迫放弃。

因为整个淮海战役的过程,其实都是解放军在运动中包围了国军,然后才能加以歼灭的。比如第七兵团是开始撤退之后,63军落单,从而第一个被消灭。然后是黄百韬兵团落单,又被消灭。之后杜聿明集团也是从徐州撤离之后,在半路上被包围的。如果就是在徐州死守,可能也不会那么快。所以说,如果黄百韬兵团不动,李弥兵团不动,李延年和刘汝明都不动,结果就难说了。


user avatar   jin-zhou-tie-j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白搭!

干脆给个更好的条件:这几大兵团安全收缩到徐州。会怎么样呢?

那就是会按照粟裕的初始计划打淮海战役。

粟裕挥兵直扑两淮,寻找机会打援。打不到援则收复华中,作为下一步的前进基地。

然后由东向西包抄徐州国军,逼近蚌埠浦口,会同中原野战军,和徐州集团决战。

下图是济南战役前华野内部讨论的两个作战方向,基本一致同意采用方向二。

方向二的好处非常明显:全面恢复华中解放区,成为中原决战的后勤基地,大大缩短补给线,随时威胁徐州国军的生命线津浦路,并形成和中野夹击徐州国军的绝佳态势。

只不过因为军委判断(更可能是密息)黄百韬会去新安镇,因此华野南下通路被隔断,但黄百韬也突出的,变成挨打对象了而已。

粟裕本来计划攻打两淮,并在这个星星这里打援。但是黄百韬进驻新安镇(上图中间那个圆圈),切断了华野南下的通路。这才有了第一个作战歼灭黄百韬的淮海战役第一阶段。

这事儿事关淮海战役的起源,可以参考下文。zhuanlan.zhihu.com/p/14


user avatar   soviet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让国民党士兵吃饱穿暖,每月按时领硬通货军饷,军队兵员补充至纸面数据的90%,每月训练6天,这是令一票党国名将呕心沥血奋力挣扎都无法实现的“军政”。

令“足食足兵足饷足训”。

能做到这些,不用天天胡思乱想什么这假设那条件,就能按着共军朝死里虐。

淮海战役时,

邱清泉兵团战斗力凶悍的一大因素是补给充分,士兵能吃饱饭;

国民党全军普遍欠饷12个月,发下来也是金圆券;

军队“逢九空一”是常例,一个团九个连,一个连是只在纸面上的,团长吃空饷的;这个团下三个营(按说八个连的人),每个营长可以再空一个排;依次类推,每支部队实际兵力能有账面70%就是很好的部队了。

理解解放战争,一定要明白它很多时候、很大的影响因素,根本就不是军事问题。

军事上秀操作,没用!越秀操作只会显得可笑。

就好比船体腐烂不堪、损管人员只存在于工资条上,最后船漏水沉了。事后不知道不理解船体腐烂不堪,不知道不理解这条船管理混乱,眼睛聚焦在漏水的某个大洞上,拼命研究“假设好运连连躲开某场风暴、船长真视之眼走某某航线、有角涂红三倍速早日进港、值班大副心灵感应下达正确命令、战术投送若干损管人员至某某舱室等等,是不是就没事了”。

国家这艘船永远都是从上层开始漏水的(YPM),党国名酱们啥都干不成。

别提这说那,吃不饱穿不暖不给钱,打个屁仗,当老板都不能这样的。

“他娘的!给老子发多少钱,老子给你打多少钱的仗!” 某国军老兵在发现月饷连6斤油饼都买不到后开骂。


user avatar   da-di-de-yong-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样。

士气这东西失去容易,得到很难。

郑洞国在长春孤城坚守半年,在林彪南下锦州前二十万东野部队进攻十万左右守军的长春,伤亡很大的情况下,也仅仅攻克长春机场。连长春城边都没摸到。

锦州没了,郑洞国就投降了。东野10月28号扫平廖耀湘的西进兵团,11月3号沈阳解放。士气直接崩溃。

淮海战役是我军在中原大规模进攻作战,即便没有达成现实的淮海战役,小淮海战役也是进攻作战。

48年的时候双方已经攻守异形了,寇可往以及寇不可往(广大解放前),我都可往!




  

相关话题

  徐州女教师绝笔信事件反映了哪些问题?引发了哪些思考? 
  徐州宿州淮北整合成一个城市 会怎么样? 
  如何评价徐州? 
  淮海战役时期白崇禧集团在干嘛? 
  如何看待自9月17日起徐州与淮海经济区内七市开办公积金贷款互认互贷? 
  黄百韬是杂牌军为什么在淮海战役中表现比国民党五大主力中的第五军以及第十二兵团还要强? 
  如果粟裕主政东北打辽沈战役,效果会不会更好? 
  如何评价黄百韬? 
  江苏徐州丰县地方债达 123 亿,反映了哪些问题?从哪个维度看地方财政更合理? 
  淮海战役期间,刘伯承以1:1的兵力包围实力远强于自己的黄维,他的底气来自于哪里? 

前一个讨论
一下雪北京就变成了北平,西安就变成了长安,苏州就变成了姑苏?还有哪些类似的句子?
下一个讨论
有些恐龙的前腿是用来卖萌的吗?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