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您认为博士期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helixlif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然后研究生,博士阶段是最最焦虑毕业的,经历过的同学都懂,如同你挚爱的女友半夜不回宿舍,你打电话又找不到一般抓耳挠心。

本来,顺利按期毕业只是常规需求,但实际过程中往往荆棘满布,险象环生。究其原因,能够对你课题方方面面有效指导的老师,学术追求极高,高到哪怕你呕心沥血也未必可以化茧成蝶,收获预期成果。而放养状态的博士,前面一两年逍遥快活,最后一年半载要独立从无到有完成一个科研项目,头秃是必然的,毕竟咱们搞的是科研,是挖掘人类认识前所未有的一小步(狗头保命)。

临近毕业的博士,女朋友好基友什么的都不香了,成天为了能否顺利毕业担惊受怕,悔不该当初没有早些努力,手上没有过硬的文章倚仗,就算接下来勉强毕业了,找好工作也没什么竞争力,还是继续深度焦虑。

真到了那一天,博士期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很容易悟到,那就是拼尽全力,为后半生赢得一个相对高的起点。但是如果你出生便在高起点,未来工作前程不愁,我觉得最低限度保毕业就行了,该吃吃该玩玩,过得开心点。

看看你是不是适合继续读博士,这是每一个面临读博的学生甚至开始读博的学生的困惑。

一、基本概念

博士:在美国叫A Doctor of Philosophy degree, 简称Ph.D.,是最高学位。

读一个博士需要做两件事:一是完全掌握一个科研领域,二是在这个领域开创新理论。

1、掌握一个科研领域

要通读所有这个领域的文献。一般开始时是看书,然后要找学术期刊杂志,会议论文和研究报告。

一般在读博之前,学校会有一些方法来考核你对某一个领域地掌握情况,比如要有相关专业本科或者硕士学位。然后,为了证明对本专业的了解,你需要修研究生专业课程,通过考试并确获得较高的平均分。最后还要通过一个评委会的考核(博士中期考核),评委都是博士。

2、开创新理论

博士和其它学位的本质区别就是一个字:科研(Research)。要开创一个理论,学生必须探索,调查,思考,总结。学术界用“科研”来表示这种行为。

“科研”经常暗示着要“实验”,但是科研绝不仅仅实验,还要解释和深层理解。

以计算机科学专业为例,科研意味着要探索并发现数字计算和通信领域的新法则,必须要发现帮助建立和使用计算机制的新技术,要寻找新抽象、新算法、新规则、新机制。

要获得博士学位,必须要写博士论文,并且通过博士论文口头答辩。

3、成果的关系

科研的成果可以开发新产品或者改善现有的。但是,博士论文的价值不是用商业效益来评价的,必须要引导将来的研究和知识体系。博士成果的效益常常不会在短期创造,而是在长期才慢慢体现。

二、问自己几个问题

决定是否要读博士之前,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1、你想做科研工作吗?

你要考虑你的长期目标,因为PhD是训练你的科研能力。如果将来不做科研,博士不适合你。

2、你想进高校工作吗?

博士是进入高校任教的必要条件。

3、你有足够的能力吗?

评价一下自己是否有下述能力:

智力:显然

时间:往往比你想想的要长,你能承受吗?

创造力:读博需要你用新的思路看待问题。问问自己喜欢“脑筋急转弯”吗?你学高数时感到有意思吗?

好奇心:你是不是强烈的想知道周围事物背后的规律?

适应能力:读博常会出乎意料的困难,你可能会到一个没有人知道答案的领域。你能忍受郁闷吗?能忍受住找没人知道的答案时的枯燥吗?

自我驱动:教授不会告诉你怎么做,你能自己给自己长期科研的动力吗

竞争能力:你将与最聪明的人共事,别人会将你与这些人比较,你扛得住吗?

成熟:读博时间大部分由你自己支配,你要自己安排自己的日程。

三、警告

博士不是……

1、让自己有声望:你毕业后,你周围每个同事都是博士。

2、保障自己观点正确:博士只在一个领域有权威,这并不代表所有领域的权威。

3、自己的目标:如果你只想要个文凭,很多方法都比这容易。

4、工作的保障:很多公司不要博士。即使要了,当公司不景气时先把科研部门砍掉。

5、让自己和家人更有面子:你妈可以很骄傲的说自己孩子是个博士,但这不是你读博的理由。

6、证明自己的聪明:你要长期从事枯燥的工作,多次面对失败,折磨你的意志。

7、将来就研究一个领域:一辈子只吃一碗饭?你将来要不停地科研,学习新方法、新理论。

8、找工作更容易:搞笑!

9、比其它选择好:每个人都要决定自己究竟要什么,什么最能激励自己。

10、赚钱更多:至少5年之内你的收入是负的,除非你爱科研,否则这不是最好的赚钱方法。

四、经验

如果你有能力和兴趣,搞科研将获得与所有其它工作不同的奖励:你能遇到这个星球上最聪明的人,甚至与他共事;你将不停的超越自己;你将解决以前从没有人解决的问题;你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看多了本科生的此类问题——考研还是工作?几年后发现自己又要面临这个问题的困扰——考博或者工作?人生总是充满了选择,选择也是困难的。

博士是一个文凭,更是一种经历。当前社会上有不少人在妖魔化博士群体,尤其是女博士。事实上真的就那么恐怖吗?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那好,下面我们来具体谈一谈为什么要读博和读博的利弊!

首先,谈谈为什么要读博?

1、如果你压根就没想好这个问题,完全是随波逐流,或者证明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或者认为考博可以带来生活的翻天复地的变化,或者认为读博就是混个学位,为了以后好提升,那么,请你谨慎考虑。首先,博士并不一定意味着高收入。收入更多的是与行业与职位相关,而不是与学位相关的。当然通常计算机的博士要比学文学,考古什么的博士收入要高。

2、其次,即便为了想进高校而读博,也要事先考虑一下是不是喜欢那种生活方式,能否接受那种清苦?能不能坐冷板凳?不然,高校的日子也不好过,竞争一样激烈。而考博只不过是”多米诺骨牌”的间的感受之一就是,周围的人的确不简单,都有令人非常佩服的一面,可能再”混”日子的人,跟一般人相比也有一份自律和坚持。所以这是一个可以相互约束、相互见证、共同进步的群体。高智商基本是读博的刊几篇,理工科的可能还需要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虽然大多数博士都完成任务,拿到了学位,但那是付出了很多焦虑、睡不着觉、掉头发等等代价的。当然,视个人天资和基础不同,可能各有差异,但不努力就可以完成任务的还真没听说过。

3、平时上课、读书的要求就不要说了。为了完成博士论文,或者在那样一个氛围中,为了自己至少像个博士,理工科的人要无数次地做实验,甚至通宵达旦,而文科的学生则要天天泡在书堆里,基本上3年或者4年下来,看小说的时间是没有的。大家都比较训练有素,就是自己浪费了时间会自责。所以为了逃避自责的痛苦和外在的压力,大家一般还是要选择一点点的去面对和积累。没有点坐冷板凳的功夫是不行的,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是这样。

4、博士同学中已经是硕导的,在博士论文的冲刺阶段,也会形容枯槁,也有老师们形容”做完博士论文就像扒层皮”,毕竟抛却客观要求不说,就自身而言,大家也知道专心在学校搞点研究不容易,所以基本上博士论文就是一段时间内的最高水平。何况博士论文的最高要求,也是最基本的,就是”创新”。这两个字,可是会把人折磨坏的。结果是,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自然减肥”。一个抱着侥幸心理,本来以为混混就可以过关的同学,在博士论文写完之后,说了这样一句深刻的推翻自己以前逻辑的话——”以后,谁要再说博士是混出来的,我跟他急!”

接下来看一下读博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1、读博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节奏和轨迹,比如恋爱、婚姻和家庭。

说这个好象是废话。但是我们可以算笔账,一个人中间一直不停地读书,等博士毕业也是接近30的人了。这时候的社会工作经验还可能是零。如果不是足够幸运地在读书期间遇到合适的另一半并且已经成家的话,那么就要在毕业之后不但面临找工作,适应新环境的问题,也要面对建立一个小家,适应婚姻和家庭的问题,还要考虑是先在工作上干出点成绩还是抓紧要孩子的问题。这时候大多数小家庭都是无产阶级,可能早先工作的同龄人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和孩子,心理上的落差需要自己摆平。

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有了一定的工作、家庭、孩子之后又去读博的,这种辛苦就不要说了。面对家庭和自己的前途之间的不调和,需要自己判断、选择。有时候,有所选择是痛苦的。所以有很多人说,早知如此,宁愿不要选择的机会。可是时光是无法倒流的。校园里有不少带着孩子读书的母亲,有的将孩子放在周边的幼儿园或者学校里,自己面对多重压力,孩子也跟着受苦。精力、财力和爱心、责任之间的冲突和压力,让很多母亲说:”等我拿到学位的那一天,我可能最想做的就是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

有的时候,鱼和熊掌的确不可得兼,这是事实。所以大多数博士在毕业后都会多多少少有些尴尬,来自情感的、家庭的、工作的,等等。

2、读博可能会加重取舍之间的难度。

有人认为,读完博士,工作等等可选择的余地更大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博士阶段着重培养的是在某一领域具有独立进行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人。它不是一个通才教育,只会将人的研究领域和学习领域越限越窄。所以,除非是在高校或做科研,不然,博士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读博可能多多少少还会产生这样的效应,就是你在长期的研究和投入中已经多多少少对这些研究产生兴趣。明知继续研究可能热情和动力不足,但是放弃却着实可惜,那时该怎么办?

其实周围很多同学都是这样的,最后选择的未必是最初想选择的生活道路。我的很多同学,本来想进新闻媒体,或者出版单位,或者机关等等,机会并不是没有,但是真正抉择的时候,却又割舍不下对专业培养起来的感情,最终继续选了高校进行教学科研,也有的虽然进了新闻出版,却做的并不开心,有点后悔的意思。不得不搞学术的时候不觉得热爱,反倒是真正离开了觉得自己”还是有点”喜欢学术的。这是一种悖论。会带来很多困惑和尴尬,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智慧、对自己的了解,还需要决断能力。一旦上了这贼船就必须面对,由不得你了。

说了这些,有人可能退缩了,觉得后脊梁骨嗖嗖发凉。其实,运用最简单的逻辑想想,如果真的读博就像地狱,哪还有现在的趋之若骛呢?不否认有一些头脑发昏,没想明白就混进来的人,但是一定也是有人是真正考虑好了并认可这种方式的。

读博的好处,权且说其一二:

1、读博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很奢侈,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的。

相比于钱来说,读博的机会显得更是一种稀缺资源。有机会读博的人可能不觉得,但是有很多人是压根没有机会考虑和尝试的,他们的羡慕和憧憬可能不是你读博的理由,但是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你可以体会跟别人不一样的人生。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这种生活体验是非常奢侈的,有限的,难得的,所以自然也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如果说有人选择冒险、挑战生命极限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么读博也是。读博完成和实现的是一种精神追求。享受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经历、一种财富、一种收获。

有一个同事,海归,放弃了原来在外企的高薪工作,跑到国外读博士,最后回到高校。就是因为她觉得在外企的工作,使人变得没有时间思考,人像机器。所以为了进高校,她选择了读博并为这个目标奋斗了10几年。 她说,人是要有点追求的。当人们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之后,对精神的渴望和寄托就会浮出水面,而读博是使人更接近思想本身的一种方式。

2、读博可以有机会接近和聆听大师的声音,并与最聪明的人相处,想不提高都难!

有博士点的地方,大都是师资力量相当强的地方,各种资源也很多。读博士可以使人轻而易举地就接近原来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一些大家,聆听他们在学术、做人等等方面的一些感受和教诲,这将是受益终生的,这种视界的打开和融合对一个人的提升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些学者的点拨,可能会使人少走很多弯路,并在一些领域迅速接近国内或国外同行。某种意义上,这有”鲤鱼跳龙门”之效。特别是在一些综合性的名牌大学,这种优势就更加明显。用原来硕导的话说:”就像从省队进了国家队”。各种讲座、交流以及图书等等资源,使人进步飞快。

再说周围的同学,都是来自各地的人中龙凤。依我的经验,每个读到博士的人,都是有一些品质可能是一般的老百姓没有的,比如那种悟性、那种天资、那种刻苦、那种执着、那种毅力,等等。所以,与这样的一群聪明人交往,无论别人是不是有一些很难容忍的缺点,但也总是有一些优点是值得学习的,在这样的一种碰撞和交流中,无论是对学术的,还是对生活的看法,都会让人获益匪浅,真的是想不提高都难!

3、读博可以积累许多资源。

博士期间会遇到很多名师,也会有很多优秀的同学,这些都是一些潜在的资源。就算日后你的同学里出不了王侯将相,但至少以他们的起点,在各行各业上都会是精英。至少就我而言,很多同学遍布在很多城市的很多高校,无论对搞研究,还是作为了解风土人情的交流,都是颇有助益的,博士期间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建立广泛的学术联系。

毕业之后,如果选择一个中等城市或者发展中的学校或单位,那么可能意味着你会瞬间拥有别人奋斗10几年才能拥有的东西,比如各种津贴补助、比如房子,或者配偶的工作,都能得到解决,生活会有明显提高。从这个意义上,用原来同事的话说,读博就是赚钱。或者,读博还极有可能在毕业后进入一个博士成群的工作团体。这样,你就有可能使自己一直处于一个不断学习不断上升不断进步的状态,与智者的交流毕竟是令人愉快的。

另外,比较重要的一点,也是一个老教授曾经说过的,做研究工作,所有的科研成果的发表,名利都是自己的,不像在机关等单位工作,在年轻的时候多是为别人做嫁衣,而到了退休,往往是人一走茶就凉。而现在看来,读博直接地与以后是否有机会搞科研密切相关。


user avatar   Mr.lonely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都答得很好啊,的确,所有的东西都建立在两点上,“保持健康”和“别死”。都说过了25岁以后,最难的考试就是体检,经常收到同学的消息,说体检报告一堆问题。。。

另外补充几点吧。

1、永远别和你的本科同学和硕士同学比较,一比你就心态崩。心态会崩是因为,大多数人就是赚得多、生活质量高。本科的同学甚至师弟师妹,赚得多的以互联网大厂最具代表性,除了批发价的工资,每年的小几十万股权也是很香的,加上公司的无息贷款,深圳买房也就是奋斗小几年的事情。生活质量高的,以公务员最具代表性,一些同学在深圳广州,或者苏州那样的二线城市,工资不低,生活质量没的说。硕士同学更别提了,基本都是金融行业,赚的钱远比其他行业多得多。

2、别把研究不顺利,发表不理想,都归结于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很多东西你没法否认,就是你的学校资源,导师能力和配合度,决定了你能不能发顶刊,真就跟你的天赋和努力没关系。读个一两年,其实你也就知道了,你到底有没有机会发顶刊,有没有什么学术前途了。大概知道以后,就别责怪自己了,拿到学位就行,别作。

3、不要试图去向不是博士的人表达你读博的压力,因为他们真就不懂。大多数人是不理解读博的压力的,他们以为读博就跟读大学,读研究生没两样。他们不知道你比互联网大厂996加班还要严重,他们不知道你没有周六周日,他们也不知道读博也是一个努力了会没收获的高度不确定性工作。所以要倾诉,就找个博士倾诉,别跟不是博士的人逼逼你压力有多大,可以聊点别的。

4、水论文一点都不可耻,水的有水平别造假就好。大多数人还是要回内地找教职的吧,不是我想黑内地的教职市场。我想说大多数学校还停留在数paper数量的阶段,你没点数量还真就不行。我们领域里,你回内地,一堆内地博士人手四五篇大水刊,你可能有一篇质量很好的RR,你觉得学校会要谁?说白了你读博,找教职,也是为了吃碗饭,别作。如果你跟我在一个领域,你相信那些顶刊的story吗?可能顶刊里面真正有用的东西,也就那么一丢丢,你会是那一丢丢吗?既然本来发的东西也就没用,水一水也没什么吧?


user avatar   zhao-wan-xin-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活着


user avatar   shan-kong-lei-d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重要的是顺利毕业,一定不能抑郁。

万一觉得实在是很难,快撑不下去了,不妨私信我,我帮你一起想办法。总的原则是:谁让你不爽,怼回去好了,不拿学位又能怎么样,天不会塌下来。反正万万不能委屈自己,否则早晚憋出病来。


user avatar   nan-gong-k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重要的事儿,多数也是我的学校企图教我的事儿。

1、 educate your advisor. 这是入学的时候学院教的。这包涵很多方面的东西,一方面是你导师跟你的生活不一样,很多事儿他都不知道,你要教,他才能跟好的帮助你;另一方面是告诉你,你导师是你合作导师和赞助商,他不是你的上帝。

2、communication skills. 沟通能力。我们学校要求托福100才能入学,其实也不低了,但是学校是不满意这个分数的,这只是个最低门槛,学校会不停的建议国际生在本校免费重学英语(毕竟英语专业在这里是顶尖的,算是一种资源吧)。然后建议所有学生系统的学习沟通能力。

这个先占坑,后续追加细节。

3、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leadership. 领导力,这个不是让你学如何当个世俗地方小领导,而是教你如何控制情绪,如何思考,如造成影响力。这对一个博士来说是必要的,博士是培养一个领域的领头人,不是培养高级科研技工。

这个也可以分topic追加。

4、teaching ability. 我的学校不缺钱,但是博士生是必须参与教学的,否则不给毕业。授人以渔的能力对博士来说是必须的。 老师这个职业遍布各个层次和世界的各个角落,但是对于一个合格的博士来说,你应该有能力传播智慧之光,不仅要传播,还要好好传播。与此同时,教学的能力跟沟通力,影响力也是相辅相成的。你越是能把陌生的东西给没基础的人讲明白,就越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和话语权。当然这也是意志的磨练。

5、entertainment. 学校是不鼓励,也不允许学生的生活全部只有学习的。相反,学校的娱乐活动非常之多,涵盖非常之广,超出想象。 即便是疫情期间Gym关门,我们也有免费的线上健身课,和各种心理健康导向的活动。好像很多美国学校都这样,我上一个学校也是这样。 他们会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娱乐在人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换言之,你绝对不可以失去想要娱乐和放松享受生活的心态。

———-以上是我一时能想到的学校的5条——

还有一条是学校的主旨,基本上隔三差五就要强调一次,但是我觉得这个不适合每个人。就是 become a world leader, 或者意思就希望学生们能以解决世界难题为己任,这个就不大好展开了。乍一听有点大,但是其实仔细想想,放上一些定语,人人都可以是 world leader。

下面说下我个人而言认为的最重要的事儿。

1、学会独立,掌控自己的人生。这个独立不是跟父母分开就独立了,也不是经济独立就独立了。而且适应自己做重大决策的状态。你需要有只属于自己的判据,哪怕其他多数人都跟你想的不同,你也要有能力不!从!众! 无论你是什么专业,只要你念到博士,你都该生成属于自己的一套体系,慢慢改善加强,固若金汤,这对形成强大,稳定的人格非常有帮助。 你要明白,到了这个层次,一些普世的价值观和经验理论都已经对你不再适用,你需要创造自己的世界,掌握自己的人生。

2、多元化,丰富你的特质,而不是把自己固定在某一类人里。 你既然已经开始追寻人类最高的学历,那就证明你学有余力。人不是只开一种颜色花的植物。你需要让自己的经历和特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感觉。很多人把博士定义为专精于某小领域知识的人(那个同心圆的图相信大家都看过)。但是,与主流说法相反,我觉得那个图是对Phd学位的部分描述,而不是对一个Phd 候选人的描述。你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Phd。如果你想活的精彩,那就不该限制自己的视野让它越来越小,即便那越来越深。 多元化特质会让你的人格变得更易适应新环境,也会让你更开明。不止是对自己专业的理解,你对生活中其他的事儿也会有独特的感悟。 反观之前国内有很多新闻,某教授品德比较无底线,女博士掌掴地勤,男博士高铁占座骂人。 我觉得很大的原因是他们在念博士的时候就没注意除了科研以外的事儿,走火入魔了,活在自己的真空圈里,就显得格外不正常。博士就像一个人的第二个青春期,是养成视野,三观,格局的重要时期。如果没能好好成长,基本上就是社会毒瘤。

养成特质多元化的应用和好处有很多,但是最重要之一,是可用来压制卷王。这点尤为重要,作为一个中国人,你身边一定不缺特别疯狂的“卷王”,扰乱市场秩序,增加各种成本。但是如果你能做到如此,卷王根本近不了你的身,因为他们会被某一道门槛卡下去,而你不需要特别极端极致,也能脱颖而出。 与此同时,我建议适度多元化,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变成样样通样样松也不行,样样通就变成了 “水王”,这也是不被提倡的,凡事过犹不及。

3、可靠的朋友。 成为你的救命稻草和避风港。 有的时候人会陷入自己的极端,这时候就需要外界干扰。真诚可靠的朋友,是你一生的财富。 且不说人脉和资源,成年人进入社会以后是很难有朋友的。排除一切好处和收益,朋友还可以让你更加热爱生活。很多人活着活着就感觉抑郁了,尤其是高压的状态下。 快乐的活着,难能可贵。博士期间的朋友,跟你小学朋友还不一样,后者可能在你人生中的旅途就丧失掉了,但是前者极有可能成为你一生的羁绊。因为你们认知水平相似。 所以读博不要满脑子想着我赶紧毕业找个好工作其余人都是跟我竞争。并没有,因为世界很大,但是你的世界又很小,你要珍惜。 我本人是毫不介意我朋友拿走跟我有利益冲突的唯一机会的,一来是要继续努力,二来他自己本身就是我的资源,是我人生的一部分。


你会发现,以上我提到的,是长久的,能对一个人一生造成影响的。以下是乍一看很爽,但是毕业了就没什么用的:

——-针对博士,最不重要的/不该关注的————

1、修了比别人多的课

2、考试成绩比总别人高

3、多挂名了几片2作者

4、老板是茶余饭后可以吹逼的大牛

5、消耗过多精力拿了个什么奖学金

6、学霸作息整天连轴转自以为充实

7、巴结到了一堆以为能用上实际用不上的人脉

8、通过自己的各种骚操作拿到了某一个阶段性机会


user avatar   liu-wan-ting-37-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贴一段老板最近给我的邮件吧,

“The great advantage of being young is that, no matter what, you’ll still have opportunities if you’re prepared to work hard and be open-minded. So you should try to stay optimistic and focus on your progress. At the end of my PhD I felt reasonably confident, probably too confident, because I had developed some expertise in a somewhat difficult research area and had learned a lot of things. I hope you’ll arrive at a similar stage soon. As I probably told you before you came here, your priority as a student should be to realise your potential. Obviously everybody is different, but focusing on improving yourself is usually the safest way to be happy”

在他眼里,博士期间最重要的事是成为一个对自己研究领域可以自信的人。


user avatar   jjjstc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简单,你逼格比他高就行了


user avatar   cloudycity 网友的相关建议: 
      

简直他妈的精准爆了的代言人,你们以为海澜之家都是男人去逛的嘛?

知乎上的男人一辈子也不可能去的。

去海澜之家买衣服的都是女人去给自己老公买的,那种不逛街没衣品,结了婚衣服都让老婆买的男人。

说的再清楚点,就是那种没啥大钱,日常将将够用的经济适用男,女人嘴里没本事的郭楠。

这类女性嫁了经用男,大概率一定会对现状有不满,你说她们会去哪些地方给老公买衣服呢?

你说海澜之家为啥要找这人代言呢?




  

相关话题

  快毕业了,导师让留在组里做博后,海归满天飞,不知道现在国内做博后还有没有前途啊?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点、面上、青年、地区等各单项统计数据能反映哪些信息? 
  你的博士论文致谢部分,都有哪些想说的话? 
  题主985本硕,女,找工作非常迷茫,想听听大家的看法,尤其是已经工作多年的人,大家有什么建议吗? 
  年轻人有哪些典型的幼稚病? 
  聪明人是否更容易受精神问题困扰? 
  人工智能专业博士毕业是去中科院大牛组做博后,还是去一本双一流高校非升即走当老师? 
  如何看待中山大学宣传的专职科研人员欣欣向荣、其乐融融? 
  科技部称中国成为全球高质量科技论文第二大贡献国,这意味着什么? 
  国内博后申请,一般多久能得到回复? 

前一个讨论
和INTJ恋爱是怎样的体验?
下一个讨论
C++动态二维数组如何使用智能指针?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