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构言。
————持节册命尔为帝,国号宋,世服臣职,永为屏翰。
谢邀。
题主这个“比如”实在太奇特,上面某熊已经吐槽,我就不提了。
只说一下辽、金、元、清四朝的问题。
1.辽
辽朝早期是自认为“蕃”的,但中后期开始把自己视为正统的华夏。转折时间是辽道宗时期。
其标志是在辽、宋之间的国书中,辽方不再使用国号,而是使用“北朝”、“南朝”的称呼。
包括契丹民族的民族传说也发生了改变。民族历史源头的传说故事,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辽朝早期,对于本民族起源还是用“青牛白马”的故事。但到了后期,就开始把本民族血统往黄帝身上攀了。
此外,辽朝还闹过一出“传国玺”事件。辽朝皇帝拿着从石敬瑭那里弄来的玉玺,硬说这是传国玺。不论是真是假,至少可以说明辽朝有着很强的正统观念,一定要和宋朝争一争。
而且辽朝还把自己纳入了五德循环体系,顺序是:唐朝土德—后唐土德—后晋金德—辽朝水德。
而宋朝方面的五德循环顺序是:后晋金德—后汉水德—后周木德—宋朝火德。
可见双方在正统性上各有各的说辞,互不承认。
2.金
金朝同样早期无正统观念。在海陵王(对,就是“那个”海陵王)之后发生转折。
金朝也把自己纳入了五德循环,不过在选择哪个的问题上有争议。在争论多年之后,金朝确定自己为土德,原因是靖康之变中金朝灭宋,宋朝火德已绝。
3.元朝
关于元朝的正统性从何而来,元朝士人分为两大派。一派认为从南宋来,另一派认为从金朝来。
这其中反映的,是汉人和南人之间的分歧。
最后脱脱把辽、宋、金都视为正统王朝,编写了《辽史》、《宋史》、《金史》。这引发了广大士人不满。因为中国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是在晋朝,而《晋书》是不承认北朝正统性的,刘渊石勒等人都没有本纪,只能在“载记”里面。
(所以后来明朝土木堡事变之后,汉胡民族矛盾激化,有很多人都想重编《宋史》否认辽金的正统性。不过这个工程量实在太大,没人真正完成了这个工作。)
4.清朝
清朝早期不避讳自己本身的异族出身,那时清朝的宣传口径是“清军入关是为了讨贼,是为了给明朝复仇”。
但到了乾隆年间,就像之前的辽、金一样,随着汉化程度加深,清朝的正统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乾隆干脆一句话否认了辽、金的正统地位:
夫正统者,继前统受新命也。东晋以后,宋、齐、梁、陈虽江左偏安,而所承者晋之正统,其时若拓跋魏氏地大势强,北齐、北周继之,亦较南朝为甚,而中华正统不得不属之宋、齐、梁、陈者,其所承之统正也。至隋则平陈以后,混一区宇,始得为大一统。,,至于宋南渡后偏处临安,其时辽、金、元相继起于北边,奄有河北,宋虽称侄于金,而其所承者究仍北宋之正统,辽、金不得攘而有之也。
可见乾隆这时在正统问题上已经没有心理障碍了,完全把自己当成正统皇帝。
参考资料:《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刘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