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和吃苦是最容易在自我判断上产生错觉的地方。
一件事能否产生价值,要看结果。然而努力是心态或动机,吃苦是过程,都不是结果。
1.
我身边那些工科男朋友,最喜欢把追女生量化成数学题。「离对方还有一公里,她正在以十米每秒逃离你。」所以,看起来只要追她速度够快,早晚可以得手。送礼物,写情书,买早餐,装作诗人在宿舍楼下赋诗,结果大雨倾盆淋成狗还特别骄傲。我多努力啊。
更可怕的是,他们发现自己努力没用,以为可能需要大家努力,然后女生的噩梦就开始了。我送礼物你不要吗?那我让朋友们轮番替我给你送。我写情书你不收?那我让哥几个轮流发短信给你表白。实在不行,拉个微信群,两百个朋友在群里等着给你惊喜——进群就排队求你嫁给我。
2.
之前考研,分数不低,后来最烦的就是有人来问:到底一天该上多久自习?到底那几本教材要看几遍?到底是不是该手机停机、电脑送人?
后来发现不只是考研学生这样。做产品经理后,很多人来问:到底该看过哪些书才行?到底是不是要上培训班?到底要学多久才能入门?
创业后,更是见过一些团队很莫名其妙的做法。大家宁可东倒西歪地睡在办公室也不回去好好补觉,还不忘拍张照片发朋友圈给投资人看;喜欢讲最近去了几趟医院开了多少药,不喜欢讲有了多少用户。最喜欢跟「乔布斯」「刘强东」「王兴」的故事比艰苦,但从来不跟他们比产品。
努力有用吗?当然有用。但努力只是底线。没有意义的努力就是不关手刹加油门,没有方向的努力就是不看地图出远门,看起来再像老司机,也其实并不会开车。
3.
吃苦又是另外一回事。我们向来对吃苦和牺牲总有种畸形的崇拜,赖宁的挂像几年前才都从各地学校里撤下来。
王小波写过一篇《人性的逆转》探讨这个问题,里面说:
说到吃苦、牺牲,我认为它是负面的事件。吃苦必须有收益,牺牲必须有代价,这些都属一加一等于二的范畴。我个人认为,我在七十年代吃的苦、做出的牺牲是无价值的,所以这种经历谈不上崇高;这不是为了贬低自己,而是为了对现在和未来发生的事件有个清醒的评价。
如果单纯说吃苦有用的话,那文革岂不是能输出很多优秀的人?
4.
优秀是很难的,我距离自己想要的优秀也有着至少十年的路要走。但这个难,并不是难在努力和吃苦上,因为说真的,努力和吃苦在很多时候未必有用。
难是在,我们绝大多数时候,对自己的认知是不准的。我们高估了自己很多,同时又低估了自己很多。很多你会认可的「优秀的人」,他们在成为优秀之前,都未必很有信心。而你认为的大家能力相仿,为什么自己不如别人优秀时,其实你们的差距也未必有那么小。
成长是连续可导的函数,不是离散的,并不是哪天你就突然成了「优秀」。而是每隔一段时间,回顾自己,只要觉得比以前有成长,那就没什么错了。
努力的有效性有很多前提。
1,一只仓鼠,很努力的在转笼中奔跑,他再努力,也只是让笼子转的更快一点。
如果努力的目标,只能推动自己在当前的环境下量变,这种努力会随着时间,边际效益越来越低,性价比越来越小。
比如做餐饮销售,再努力的推销,也会受限于周围小区常驻人口的数量和消费能力,如果地址选错了,努力的上限也未必能够盈利。
所以努力之前,首先要选好赛道,赛道的上限,或者在这个赛道中,你个人的生态位可以很快破圈提升。
2,生态位的提升与考试的规则有一个巨大差异,就是满分还不够。
考试做到满分或者接近满分就可以。
但是在社会博弈中,一个人努力后希望破圈,提升层次,仅仅满分是不够的,因为观众和上位者看来,满分和接近满分,价值是一致的。
也就是在破圈的路线上有一个透明的天花板,如果只是靠近天花板,不能击破层次的束缚。
所以需要积累,做到远超过天花板的程度,才可以破防击破它。
3,有些努力是有积累的,有些努力没有积累,对个人的质变没有增值。
没有积累的努力很多,比如努力干重复性工作,获得的钱,全部用来支付了生活费用,没有积蓄;获得的熟练度,离开这行毫无用处;获得的人脉,也都是被锁定在当前小环境的同类人。
或者努力开拓客户,但客户都是一次性消费,消费完了很久都不用到你,这种开拓的努力,其有效性也非常差。
4,在优势上的努力,会被自身其他方面的缺陷抵消。
比如专业能力强,或者销售能力强,但与人相处的能力不佳,包装自己的能力不佳,控制情绪的能力不佳。
比如很会与人相处,也很会包装自己,但是专业缺陷很多,四处背雷。
多数时候的竞争是一个综合比拼。
仅供参考。
我肯定的说是学习方法的问题。
摘自原创文章,空仁先生 第73期 分享。
这也许是很多职场人的困惑,为什么自己如此努力,却比不上一个新人。
别人学习的时候自己也在学,别人努力的时候自己也没有落下,甚至别人休息的时候自己还在用功。但为何结果的天平却没有偏向自己?百思不得其解。
有人回答也许是天赋太低,也有人觉得是智商或情商的某一商出了问题。
却不知事实上是自己的学习力出了问题,不是工作没有用对方法,而是前端的学习方法就没有对。
学习力,顾名思义,学习的能力。很多人拼命的在学,可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学习力够不够。
01
在职场。学习力,是够准确的发现自身不足,且能找到最有效的学习方向,并能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
职场与学校有所不同,学校对知识的理解大多是:以为有用,所以要学。
更多的还是:因为要考,所以要学。
而职场呢?
是因为发现自身的不足所以要学,向往高薪所以要学,期待被提拔所以要学。
在如今这个新媒体时代充斥着太多的学习资源。
找到最有效的,找到最有用的学习资源也是一种学习力的具体表现。
学到的东西是否能派上用场?学到知识没有用,自己就会变得很没用。
为什么大学生初入职场会很难适应呢?
因为自己优秀的学习背景,有些时候还干着端茶倒水的活,在职场又久久没有成绩,这会让人心情非常不平衡。
哪怕就是一个985或211的高材生,到了职场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大多不能适用于职场,其实这是正常现象。
回头看那些大专院校的同志,却如鱼得水,顺风顺水。这又是为什么?
其实这只不过就是一个新起点,而因为他们对之前的背景没有优越感,所以更愿意去适应新情境。去学好东西,去学有用的东西。并且把好东西直接用上。
02
我们必须要接受,大学生拿着这张毕业证走向职场,其实证件只是一个敲门砖。而并不代表你的职场能力。
这只是在过去几年你比大多数人努力、比大多数人优秀的证明,也许你习惯了努力你可能会继续努力。但谁也不能保证你可以继续优秀。
为什么你不可能继续优秀呢?
来比较一下,这之间的区别。高考获胜,你比的是同年所有的高考生。你拿到奖学金,你比的是同校的所有同学。
而现在,和你抢饭碗的除了比你早毕业几年的师哥师姐,还有等一年要出世的师弟师妹。当然了,还有全社会。
换个方式理解,一个好的岗位,你知道 HR 每天要收到多少简历吗?
所以曾经取得的优秀,根本代表不了你的未来。只有持续学习才能保持你的优秀。
再者,在学校应试教育的时候。不得不说一个人的智商其实占据了核心地位。但职场可不光光只是智商这么简单。
智商在职场能起到的作用远远小于情商。包括为人处事、情绪管理等等。
所以用正确的方法学会情商这些东西并且能够熟练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03
很多时候人们试图用各种方法去学习,却没有学到有用的东西。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不知道该学什么,不知道该向谁学,更不知道学了过后怎么用。
更多的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好的标准是什么,总是会人云亦云。听这个人说得也很有道理,听那个人说的也有道理,最后连自己都迷失了,更不知道该相信什么。
学习的方向存在很大的问题,就别谈想学好,更不用说学以致用。
我有一个朋友,进入职场过后,认识了一个前辈。这个前辈生活安逸,家庭幸福美满。
周末的时候总是会约着朋友打打牌,享受人生。在办公室里面也没见做了多少事情。
很快我这个朋友就和他打成了一片。
一段时间过后,我朋友告诉我。其实在企业上班不用那么拼,你做的事情越多,错的就越多。不做反而不会错,更不会被领导批评。
我听到他的结论,感到非常诧异。问他为什么这么想。
他告诉我,是公司的前辈这么教他的。
果然不久后,领导找他谈话了。但却没有找前辈谈话。
他问我为什么,我告诉他,油腻的前辈在多年的职场生涯中,早就能够很好的把握分寸。
这就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本事,而我这个朋友却在本应该碰壁的时候学着去偷奸耍滑。
如果这一印象,在领导的心中形成,走上几年的弯路就在所难免了。
这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不知道学什么,不知道要跟谁学,不知道学了过后怎么用。都是职场中的大问题。
04
职场学习力最根本的前提就是能够准确的发现自己的不足。
你只有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才有弥补的可能。
很多人是沟通能力出了问题,却想方设法的讨好上司,讨好老板;
很多人是洞查能力出了问题,却不断的补充自己的专业水平;
很多人是务实能力有问题,却见缝插针的拍着领导马屁。
记得自己出入职场的时候,就出现过这样一个问题。那时在一家国企的物业公司工作。
一进公司过后,那些扑面而来的各种专业信息。让我一下子摸不到头脑。
觉得自己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很是着急。于是开始看各种书籍,向前辈学习,这也在学、那也想学。
对于一个做人力资源工作的人来说,我非要想去搞懂高压配电与低压配电的关系和工作原理,还有所有的风险点。
再后来我想要搞懂弱电原理的时候,公司年薪二十几万的总工程师就劝我,说这方面他都不会。
其实很多年过后我才把这个事情想明白,我的工作根本用不到这些专业内容。我的职业规划也不会朝着工程师的方向去发展。
但我却在这些问题上面用了很多力。实则就是做了很多无用功。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费力不讨好。
05
大家都应该听说过木桶原理吧,一个用木板拼成的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一根。
事实上很多人在职场上混了很多年,却依然没有结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找到自己最短的那根木板是什么。
就算找到了也不知道怎么去补长它、就算补长了也不知道怎么往木桶里装水。
找到自己的短板到底有多重要?
如果你能准确的找到自己的短板,那些所谓的杠杆原理、一两拨千斤就会在你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人生就像开了挂,事实只是找到了正确的方法。
我有这样一个朋友,他是一名高中的数学老师,专业素养过硬,讲课幽默风趣。
同事之间关系也不错,但入校的时候在教数学,带了三批学生,还在教数学。
他也请教过自己的领导,是不是自己身上存在什么问题。
刚开始的时候,领导告诉他,专业素质过硬是好事,但也要低调一点。
对于成年人,那些不服与抗争的心路历程就完全可以忽略不记了。
所以他反醒的速度非常快。迅速的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让人觉得很高调,然后改正。
可这样过了大概一年也没有什么改变。
有一天他把前因后果告诉了我,我给他分享了一个大师的方法。
结果他一年之内迅速突变,从班主任到、年级组长、到政教处副主任最后当上了主任。
我给他分享的方法不外乎就是,首先要思考谁能决定你的岗位。在这个能决定你岗位的人面前还有什么短板。怎样用最有效的方法补充。
我在其它的文中有关于用一招迅速让他成为政教处主任的详细说明。
所以有意义的学习一定是有效的学习,只有你能正确有效的学到该学的东西,才能撬动职场上升的杠杆。
06
如何发现自己的短板?
我给大家梳理了三个底层逻辑。
一、问有结果的人
问有结果的人,重点在“结果”两个字身上。
只有有结果的人才能给你相对正确的答案。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首先是你自己要行,然后要有人说你行,最后说你行的人还要行。
也就是说你自己觉得自己很厉害,或同级别的同事和公司里的保洁大姐夸你能干,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所以学会问那些比你行,职位比你高的人,才能准确的发现自己哪里不行。
千万不能因为前两者的夸奖而沾沾自喜。越是这样,后一种人就越会把你当成朽木。
事实上那些职位很高的领导都愿意为你指出短板,如果不愿意,那一定是因为你没用对方法。
从人性的角度分析,是人都好为人师。虚荣是一个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但又没有谁能真正的做到避免。
人总是会在指导别人的时候自我满足。
从理性的角度来讲,领导也是愿意指导下属的。
特别是在企业架构相对完善的地方,领导都需要多一点自己的人。
但这些人给你提的意见也要仔细分析,综合考虑。
因为每个人走的路不同、性格不同、背景条件也不同。他的逻辑一定不是完全适合你。
更重要的是,当一个人开始滔滔不绝的给你指导人生的时候,他的大多数话更有可能是自己自嗨的脑补,并不见得靠得住。
所以要找到那些适合自己的,与自己的方法论反复对比。
07
二、在干的过程中剖析自己的行为框架
有人说,事后要学会复盘。其实这一点没错。
只是很多人却忽略了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在干的时候就列出自己的行为框架。
行为框架的大致结构如下:
第一步:我要做什么
第二步:我要达到的结果是什么
第三步:我具备什么能力
第四步:我欠缺什么能力
第五步:我要找什么人帮忙
第六步:我要怎么干
第七步:如果出现什么问题,我要怎么弥补
第八步:我要怎么回报帮助我的人
当然这八个步骤是针对做一件事情的基本框架,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就要学会利用这个框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复思考。
事后也可以用这个框架来对自己进行复盘。
如何来剖析这个框架,从而弥补自己的短板呢?
其实问题的核心有两个:
但事后是不是该弥补自己这方面的技能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这样的学习只会拖累你。与其弥补自己的财务知识,还不如交一个财务的好朋友。
但如果你是行政,并且欠缺的是做 PPT 的能力、写作能力、点菜能力、喝酒能力,这一次有人帮了你,那下一次就一定要自己会。
有些能力要学会拥有,有些能力要权衡过后学会有效的拒绝。
是的,拒绝也是一种技能。而且是职场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
比如说同事生日请你吃晚饭,但你却有很重要的事情,没办法参加。如何拒绝,且又不伤感情,就显得非常重要。
08
三、提升阅读量
阅读是所有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也是被人们长期谈论的关键点。
看到过一个这样的研究记录,喜欢阅读业余书籍的人和不喜欢阅读的人,在职场中前者被提拔的可能性是后者的5倍。
也就是说喜欢阅读的人被提拔了5个,不喜欢阅读的才被提拔一个。
我以前有一个同事,在有一次岗位晋聘的过程中与另外一位同事分数一样多,这是很难得的平局。
最后人事评定组只好把决定权交给了更高的领导。
领导选我这位同事的时候给出的理由非常的有意思,那是因为这位朋友曾经看到领导办公桌上放了一本《治国理政》,于是就去借来看。
领导认为,他的学习主动性要强过另一位。
先不说他在阅读中有没有真的学到什么,但却因为这么一个动作,给领导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印象。
这就是阅读印象。
当然并不是说有阅读习惯的人就一定会被提拔,而是阅读是提升自我能力补充自我短板的一个有效方法。
一本好书,特别是那些有结果的作者出版的畅销书,大多是作者本人对人生某个领域的总结。
是作者自己经过岁月的洗礼过后的经验和智慧。这些都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所以读好书,可以让你知道你和那些社会优秀人士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差别。
比如说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就要比读忘语的《凡人修仙传》重要得多,
读白岩松的《白说》就要比读《庆余年》重要得多。
09
通过以上三种照镜子的方式,目的就是发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不足。
找准自己的职业短板。人最重要的就是贵在自知,所谓的自知,一定不是明白自己有多优秀,而是要清楚自己存在什么不足。
特别是在职场,很多时候不是你用了多少力,而是你有没有把力用到位。
也不是你学了多少东西,而是你学对了多少东西。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被嫌弃的30岁+(尴尬的年龄如何破局)》中提到过这样一个事情。
90年代,那些70后参加工作时,如果会使用电脑打打字、上上网,在公司里就可以占到很大的便宜。
而现在呢?
很多年轻人进公司过后,为同事装系统,修打印机,什么没干过?
但基本上没什么用,如果一个年轻人不会这些技能,反而会被嫌弃。
显然这个阶段,会装系统的员工比起那些能做个精美 PPT 的人,那差的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但奇怪的是,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男性。却很乐于给别人装系统,而不擅长做 PPT。
装系统要比 PPT 难学得多。但你在公司装了五年系统又能怎样?
你的短板是做 PPT,你把长板练得再长也没有用。
又比如,《百年孤独》是一本我非常喜欢的巨著。
领导一定不会因为你能说出《百年孤独》的读后感而高看你,但他一定会因为你能准确的说出项目存在的法律风险点而记住你。
领导也一定不会因为你能谈论特朗普有多傻逼而记住你,但他一定会因为你能准确说出项目数据我项目进度而记住你。
如果你学了很多东西却依然没有结果,很有可能不是学习没有用,而是用功用错了地方。
10
在这样一个信息泛滥、内容为王的时代。首先就是要明白自己缺什么。
只有明白了自己缺什么,才知道怎么去补充。
在明白了自己的缺陷,就可以很精准的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信息早就供大于求,这对需求方即是好事,又是坏事。
好就好在,你可以结合自己的不足,有效的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东西。
但不好呢?
就在于很有可能让人掉进信息的漩涡,让人无法自拔。
比如说今天觉得职场人职交往很重要,明天又觉得阅读很重要,后天又突然发现自己干了那么多事情,还不如把领导哄开心。
更不用说在手机的世界里被那些标题党弄得迷失了方向。
学习也是一样,打羽毛球想学、钢琴还想学、新媒体直播又想试一试;
工程师的证想拿,管理师的证也想拿,硕士学位还想拿。
学着学着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这个老师讲得也对,那个前辈讲得也有道理。最后都不知道该听谁的。
什么是好书?
什么是有结果的人?
别人的哪些经验是你用得上的?
该如何结合自己的短板来筛选信息?
学到了又如何应用在自己的工作中?
关注空仁先生,持续为你输出职场干货。
这不就是罗辑的那个互相毁灭的按钮么??
人类会恨你的,谁掌握了这个东西谁就暴君。
任何人没有反抗的能力。
基于人类的不理性,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地球爆炸,顺便把太阳也炸了。
我努力工作,年收入突破百万。我楼下小卖部老板眼红了。
他说他每天7点开店,晚上10点关店,工作时间比我长,收入却比我低,这不公平。为此,他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要求将卖给我的可乐从一瓶2块钱涨到100块钱。
他说之前他受太多委屈了,等他觉得委屈弥补回来了,他会把价钱降到一瓶4块钱的。但想像原来一样2块钱一瓶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默默想了一下,走多一百米,用2块钱在另一家店买了一瓶可乐。
这件事被小卖部老板知道了,他生气了,他跑去骂另一家小卖部老板,骂他不尊重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并且在我家楼下贴大字报隐晦地骂我。
你说我为啥讨厌他?
我不只讨厌他,我甚至想报警呢。可惜警察说这事他们管不了。
……
这件事还有后续。
后来,小卖部老板人权组织找到了我,跟我说我楼下的小卖部老板的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不是正宗的,他们才是正宗的。
我说,那你们的是怎么样的?
他们说,我们卖3块。
饭圈不是瘟疫。瘟疫的可怕在于传染性,饭圈没有传染性,只有破坏性。硬要比喻的话可以称为蝗虫。
辱骂饭圈不是政治正确。「政治正确」的意思是用迎合主流价值观的方式表达同一个事物或观点,以。例如称保姆为「家政」,称裁员为「业务重组」,称饭圈为「支持者」等。
「理智的粉丝」是一个伪概念。有理智的人不会无条件无原则地支持和维护没有才华只有包装的所谓演员,或者现实中甚至不存在的虚拟角色什么的。既然你坚持自己是粉丝,就说明你不具备起码的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