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的不得了。
怕两种:
一种是“晴天霹雳”,比如突然查出癌症晚期之类的,这个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懂。
另一种叫“钝刀子割肉”。这个重点说。
举个例子吧,拍个ct,肺结节,4毫米。
怎么搞?
问医生,医生说太小了,看不出好坏,给你两个选择,要么直接切了,要么定期复查,比如一年后复查ct。
你一想,肺是切一块少一块,选复查吧。
然后,开始纠结的一年。
在网上搜“肺结节4毫米”。
好的说法是,这么小,绝大多数是好的。
坏的说法是,也有坏的。
越看越糊涂,扩大搜索范围,去知乎,贴吧……
得到的答案那叫一个揪心,有“3毫米的结节开出来是原位癌”,有“5毫米的结节六个月后变成8毫米,开出来是微浸润”,有“6毫米没变,还要再观察一年,好纠结”……
然后,你看着自己的体检报告陷入沉思。
熬满一年,复查。5毫米。倒吸一口凉气。
医生说了,两种可能,其一是真的长大了,其二是测量误差。还是给你两个选择,切掉或定期观察。
你的小心脏还受得了吗?不觉得这种“靴子迟迟不落地”的感觉很恐怖吗?
上述例子还只是一个肺部小结节。
如果我们把这个范围扩大到乳腺结节,胆囊息肉,肝脏结节,甲状腺结节,尿潜血弱阳性,尿酸偏高,肾小囊肿(结节)……
再把人群扩大到配偶,父母,岳父母,兄弟,姐妹,叔伯……
这么多要素排列之后,有多少种组合?
要面对多少延绵不绝的“观察”,“复查”?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异常项目只会越来越多,需要观察和复查的也只会越来越多。
个体如何承受得了这样的焦虑和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