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近期米面豆类肉类鸡蛋通通在涨价,到底怎么回事?涨价幅度令人害怕,鸡蛋甚至在两天内涨了两块钱? 第1页

     

user avatar   du-chun-bao-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一圈答案,完美符合某乎特色,各种分析,各种内涵,各种嘲讽,还有明明双手不沾阳春水却硬装作社会底层。

来,来,来,作为一个真正的社会底层,普通民工,为省钱每天自己买菜做饭的劳动者——我很负责任的说,这几年鸡蛋的平均价格都在4块左右,每年夏季涨到最高,去年最高峰5.8元一斤,持续了两三个月。冬季价格回落,正常也在4块的样子。今年年初鸡蛋价格本身就低的离谱,2块多一斤,多少年没见过了,什么原因造成的不清楚,因为我只是普通老百姓。但是可能会造成的后果,起码有模糊的基本概念,一个月前就估计到蛋鸡养殖户无利可图,缩小规模,后期必然蛋价大涨,正好又赶上夏季的周期性上涨,这才5块一斤,有啥稀奇的?

—————————————————————————

知乎小透明,万万没想到随手一答居然火了,瑟瑟发抖。。。

评论基本都看了,一条也没回复,因为很多评论批评的对,本身随口答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周全,再加上受限于自身能力,也没实力去答的深入。

更新下,有些评论,能回答的统一回复了。

有人说题主提的是“米面豆类肉类鸡蛋”,我偏偏只说了鸡蛋。没错,猪肉为什么涨价,从去年开始,知乎已经提烂了,一搜一大把。米面豆类的涨价?不是相关从业人员,有多少人意识到涨价的?题主最后专门提鸡蛋“涨幅令人害怕”,把问题定性。在我看来,表面上都是“涨价”,是一个问题,实际上是三个问题,我只答了我能答的问题。

“2020年了,还有2块多一斤的鸡蛋?”没错,现实就是这么魔幻。所有对鸡蛋价格表示怀疑的,麻烦回家问问你家里常买菜的,别张口就来。起码,评论区大量的评论都证实了鸡蛋的低价。

有些延伸到绿叶菜涨价的,咱们就统称蔬菜吧。从我买菜的经验来看,如果没有大标本的统计,你很难从整体上去看涨跌。举我们这里的例子,拿最普通的西红柿来说,便宜的时候3,4毛,贵的时候5块,你不能就此得出物价涨了十倍。任何时候,菜市场都有些比较便宜的菜,个人主观来说,菜价的涨跌取决于你习惯买的那几种菜的涨跌。

“何不食肉糜”?属实逗乐我了,别学会一个词就满世界用好么?

我老家苏北农村,小时候一个月都吃不上一次肉,地里倒是各种蔬菜,但是食用油贵,一个月吃两斤油,菜的味道可想而知。到今天,我最馋就是红烧肉,去年猪肉涨到30,吃红烧肉频率大减,又怎样呢?很多人以为,社会底层天然的应该焦虑,应该反抗。网上各种贩卖焦虑的大V煽动的就是底层人的情绪。这一点,我不认同,不敢说代表什么,只代表我自己。2000年,我上高中,暑假在工地干小工,十个小时一天10块钱。知道猪肉多少钱一斤么?5块,我累死一天,挣两斤猪肉。很多小屁孩可能又叫唤了,那时候怎么可能那么贵?信不信随你们吧,估计你回家问父母都不一定能记得当时的价格。我为什么能记得?97年我父亲过世,母亲有自己的难处,没在我身边,家里的菜都是我买的,我现在都无法想象当时有多馋肉。还有一件事可以佐证,那时候家家养猪,不像大家印象中农村过年杀猪的习惯,我们那可舍不得杀,过年买几斤肉得了。每年开学季就是卖猪高峰期,一头猪卖1000来块钱,大概出200斤肉,屠户也就挣一套下水钱。当然现在依然混的狗屁不是,做啥啥失败,但是我去工地干小工都能有200一天,30一斤的猪肉还是能吃的。再说猪肉涨价了,吃鸡肉啊,10块钱一斤,吃鱼肉啊,鲤鱼6块一斤。所以,我有啥焦虑的?我身边的几乎都是农民工阶层,也没见谁整天焦虑的。恕我直言,“贩卖焦虑”的受众恰恰是所谓的“中产”和急需跨越阶层的小青年。我们这些真•社会底层焦虑个毛线!


user avatar   yun-hai-shang-de-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在全流通,美元贬值鸭梨巨大。

怎么办,要保就业啊,所以提出了双循环,加了一个内循环。这话什么意思,眼下我们还是或者说主要还是外循环,外贸依然是提供大量工作岗位的地方,说的不是外贸人,而是制造业的从业人员。

好了,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还出口个屁?

咋办

咱们也拼命印钱吧,把汇率砸下来企稳,外循环继续持稳,稳中带升。

至于什么通货膨胀,CPI指数,物价上升之类的负面因素,疥藓之疾啦。

晴空万里!


user avatar   dong-zi-x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米面豆我不太清楚,但是禽类和鸡蛋我有所了解。

今年年初由于疫情原因,一些出口的蛋无法出口,原本销往国外的蛋类倒灌回国内,将蛋价压在了一个非常低的价格上。

之后蛋价也没有涨回来,直到上月初,本地蛋价也在两块七到两块九之间。但是蛋是有成本的,饲料,人工,运输。我印象里最终端的蛋价如果是两块五左右,那么养鸡的人是不赔不赚这么一个状态。两块七到两块九,勉强能赚很少的钱。

所以,从五月份开始,很多养鸡的就不打算干了,当时很多杀鸡的地方开始低价处理白条鸡,一些微信群里也在处理,价格是100元五只,每只白条鸡四到六斤,持续了大约一个月

这些鸡应该是蛋鸡,是养鸡场不干了,准备处理掉。

与此同时,肉食鸡的价格也被压的非常低,当时鸡腿在超市的价格是六元到六元七八的样子。去批发市场,每斤是四块八。

这个价格也是低的过分的价格,之前我没见过鸡肉能便宜到这个地步。


现在天气到了最热的时候,母鸡的产蛋量会下降。加上部分人已经不干了而且最近南方水灾,很多南方的养鸡场,被淹没,导致国内产蛋量进一步降低,导致鸡蛋在短期内连续数次的减产。

连续数次减产导致价格上涨也不奇怪。

现在鸡蛋本地超市价格四块二一斤,鸡胸十块,鸡腿九块多,算是普通价格。

至于猪肉,猪肉的价格上涨还要早,在上月中旬就涨上去了,原因是新型猪流感,我记得当时猪流感病毒一公布,本地猪肉立刻窜了三四块。

以上就是我对猪肉和鸡肉以及鸡蛋的看法。

说涨,涨幅其实也不大,鸡蛋和鸡肉涨完之后也是普通价格。

饲养业很辛苦的,没日没夜的伺候在鸡棚旁边。当时鸡蛋两块多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价格太不合理了,养鸡的根本赚不到钱。现在涨上去对他们而言也算好事,较高的价格会吸引场外人员入场,未来两三个月里,鸡肉和鸡蛋应该会价格回落。


有些什么都不懂就在那带节奏的,看着真恶心

ps,惊了两百赞,感谢各位抬爱


user avatar   wei-ming-75-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莫不是马云说的未来房子会是白菜价?

原来是我理解错了,不是房价降下来,而是白菜涨上去

我错怪马云了


user avatar   TXYC-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他几个品种虽然有涉及但是不算太熟,说说我比较熟的品种鸡蛋吧

作为一个水平不怎么地的前大宗商品交易员兼饲料销售(划掉),我的观点是鸡蛋涨价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原因非常简单,跟猪一样,鸡蛋也是有周期的。上半年的情况是这样:疫情一来鸡蛋直接砸在养殖户手里出不去,鸡蛋消费大户学校又不开课,同时因为关闭了活禽的交易淘鸡也卖不上价,所以很多养殖户选择了换羽来延长蛋鸡产蛋时间赌下半年行情修复。就是说上半年养蛋鸡一定是赔钱的,同时因为17-18年的经验养殖户都不敢淘鸡,所以整个上半年鸡蛋价格是偏低的……差不多是两年的最低点。因此现在蛋价与其说是上涨不如说是修复性行情。事实上产区鸡蛋差不多在2.5元/500g才是盈亏平衡点,而上半年大洋路有一段时间走货45斤连120块都不到,这样一来蛋鸡存栏量因为价格的关系减少,蛋价自然就上来了。

另一个原因是鸡蛋是有季节性的,一般来讲每年7-9月鸡蛋价格会上涨,原因是中秋和国庆双节的消费旺季和蛋鸡由于天气原因减产(感谢评论区 @乐天知命 的提醒,写的时候忘了这一点了)。今年猪肉价格下不来鸡蛋价格也要水涨船高(鸡蛋不仅是替代品,鸡肉也是,因此淘鸡价格合适养殖户也会卖鸡)

鸡蛋差不多每三年左右会有一次这种循环,猪则是五年(这一次叠加环保和猪瘟周期可能会延长)

接着随手写写玉米吧

玉米最近涨这么多有很多原因,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天气原因,今年东三省的玉米播种面积比往年要少,同时预计亩产也要少于去年,原因是今年黑龙江雨水偏多,对玉米播种和成长不利(玉米种植面积减少还有补贴的原因,黑龙江的大豆补贴每亩比玉米多了200块),同时前几年临储库存太多,于是各地上了很多玉米深加工项目来消化库存,比如燃料乙醇和氨基酸,因此根据粮油中心的估算工业消耗就要比去年多300万吨。然后经过这两年的消耗临储库存已经降到比较低的水平。(我觉的300万这个数字有待商榷,毕竟我的上一份工作就是在粮食深加工企业,整体建成之后就是150万吨玉米的年消耗,占了增加值的50%……)

饲料反而不是玉米价格上涨的动力,因为生猪产能还没有恢复到往年正常水平,因此猪肉价格居高不下。

还有饲料原料豆粕,目前从期货盘面上看并没有超出预期的波动。尽管可能有货币方面的因素导致上涨,但是其实更多的还是供需平衡导致的价格波动……



再说个常识性问题:饲料成本不能看豆一的价格,因为豆一是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并且去年大商所改了交割要求,所以豆一高价是正常的……而豆二和豆粕则更贴近真实的饲料采购成本。


user avatar   cao-feng-ze-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耕地匮乏,地狭人稠,仅能保证口粮安全,肉蛋奶则有很大一部分依赖进口,即使本身不依赖进口的部分,饲料也要依赖进口。全球乱得一团糟,在农业上,中国是不可能独善其身的。就今年这个情况,巴西饲料出口已经炸了,美国显然也指望不上,别的途径呢?那是杯水车薪。

另外,现代农业生产是依赖化肥的。氮肥你可以单凭强大的工业能力念力造物,磷钾你怎么办?还不是得买。国际贸易一受阻,你还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中国最大的短板,就在于工业原材料和耕地。在原料矿产方面,我大中华可以说无所不有,只有两种东西没有:这也没有,那也没有。没有原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强大的工业能力也等于零。关起门来过日子,美国或许行,中国,那就意味着两顿大米饭就咸菜,一顿咸菜就大米粥。

米面油倒是不用担心。米面油的设计冗余度很大,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出问题,而且米面油的安全门槛其实也比较低。但是肉蛋奶,我只能说看看九月末的东北秋粮情况,目前价格飞涨是必然的,你看价格没用,你得看供需。

总之现在的情况就是,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我们只剩米面油了,好消息是我们还有好多米面油。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同意高票回答的结论。

但是,想讲日本人的起源,只看日本是不行的,本回答希望把视野放到广阔的东亚,把韩国人的起源,日本人与炎黄部落的关系等一并讲明。

历史隐藏在层层谜团中,谁都不能得出百分之百正确的结论,如有错误,欢迎指出。

结论先奉上

35%祖先为矮黑人

35%祖先为生活在中国东北的扶余部落(原本为炎帝部落的一支)

20%祖先为典型华夏汉人

以下是全文目录

(1)东亚的杀戮与征服

(2)伟大的东北大地

(3)日本的起源


(1)东亚的杀戮与征服

研究人种起源与变迁最准确的是Y染色体检测,有一个段子,表白时男生对女生说,我有一条祖传的染色体想送给你。这条染色体,就是男性独有的Y染色体。Y染色体只传男,突变少,易检测,而父系又代表着权利与支配,因此Y染色体检测祖先受到人们的认可。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基本完成,人类历史的大幕被揭开,人种的变迁呈现在人们眼前。

全部人类起源自非洲,10万年前,最古老的一支矮黑人,其基因标记为D,走出了非洲,最早在5万年前,就到达了亚洲,他们广泛分布在东南亚,过着采集与渔猎的悠闲生活。

纯种矮黑人长这样

但不久后,与其差不多同时期走出非洲的棕色人种C,也到达了亚洲,C立刻开始了对D的杀戮与征服,D或被同化,或被驱逐到亚洲的各个犄角旮旯,现在东亚D基因只集中存在于日本(35%),西藏(40%)。

C集团也并没能统治亚洲多久,3万年前,黄白种人的祖先走出非洲,一支向北,成为白种人,一支向东进入亚洲,他们就是华夏汉人的祖先—O集团。O集团具有良好的技术与文明,C与D根本不是其对手,O集团旗下的O1、O2,迅速占领了中原最肥沃的土地,开始农业耕作,人口爆炸增长,建立了灿烂的文化,而C集团则被驱赶到了北部,成为了蒙古,女真等族的祖先,值得一提的是,韩国也存在大量的C,这些C也构成了韩国本土文化的基础。

5000年前左右,生活在藏羌的另一个O集团—O3,大举东进,一举征服与同化了在中原进行农耕的兄弟集团O1,O2,占领中原,成为了现在汉族的主流。现今的河北,山东等都为O3的天下,O1则被赶到了中国南方,O2现在只集中存在于东北的满族和日本韩国等。这一时期中国已有了记载,皇帝炎帝战蚩尤、周武王伐纣等,是不是就在说的这一段历史呢?

至此,现代亚洲的雏形就已经显现,各个民族的构成也清晰起来,汉族的血缘最统一,70%以上的O基因,其中03占50%以上,可以说我们不仅是文化上的民族,还是地地道道血缘上的民族。日本人除了55%的O之外,还有35%的D,这也构成了大和民族的独特之处,韩国除了大量的O也有2成C,文化独树一帜也有相应的基础。蒙古有高达5成的C,并把其C基因传到了欧洲各地,足见蒙古帝国的伟大。值得一提的是,蒙古王氏基因C3(蒙古人20%),和日本本土基因D2(日本人35%),在汉族中完全没有出现,看来汉族对于侵略者的抵抗很彻底,而蒙古和日本,却各有20%的O3存在,汉民族强大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东亚各个民族的兴衰史,其实就是一部基因的兴衰史,基因战争远没有结束,以后的进程值得期待。

(2)伟大的东北大地

作为土生土长的吉林人,读书时,课本里全都是中原王朝的兴衰史,我对于东北大地的历史完全没有了解。

最近在翻阅了各种资料后,我不禁感到,原来这片土地这么牛○

东北大地上主要生存着三族人

东胡—蒙古的祖先

肃慎—女真,满族的祖先

夫余—创立高句丽,后被灭国,语言消失。其中,东胡,肃慎,结合我们之前的基因分析,都是被O集团赶到北部的C集团,游牧为生。而夫余不同,是O集团的一支,地地道道的农耕民族,其基因极有可能是现今已不存在与汉族O2b

在这里援引李德山老师对于扶余历史的研究。

夫→番

余→徐

番国,与徐国,合并称夫余国,而番国与徐国都来自于共通的祖先——炎帝部落,该部落本来农耕于中原(一说于江南),战败后北上,于东北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势力遍及辽宁吉林朝鲜半岛,而起源与炎帝一说,又恰恰可以解释其O2基因与农耕文明的来源。朝鲜半岛三国鼎力时,百济与高句丽都为扶余后裔。而新罗则以韩国原住民C为主,文化与扶余不同。最终,新罗政权统一韩国,虽然他们后来建立了高丽王朝,但其本身与高丽没有任何关系,他们的新罗语言也成为了主流,也就是现今韩语的前身。扶余最终灭亡,但扶余的血统O2b,还大量留存在韩国(35%),中国满族(20%),日本(35%)。

(3)日本人的起源

讲到这里,大家也基本推测出日本人的起源了吧。

日本人的基因检测结果如下

35%D 矮黑人。

35%O2b ,汉民族基因O的兄弟,只大量存在日本,韩国,满族(满族是O2还是O2b目前还没有确切资料),上课追溯到炎帝部落。

20%O3 典型的汉民族基因。

其它还有一些棕色人种的C,不过和蒙古人的C也不相同

D与O3的来源已经不必说,但是O2b的来源是否是扶余还存在很多争论。

对此,语言上的分析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语言种类上看,学者白桂思的研究指出,与日语最相近的语言就是古高句丽语,这是O2b旗下的扶余人的语言,也就是说,扶余人的语言在韩国被C集团的韩语取代,而在日本却被保存了下来,这正好解释了日语与韩语的不同之处,也佐证了基因研究的结果。


可以看到,他们的外貌有非常大的区别,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O系与D系基因的区别。

一直以来,日本都是绳文人的天下,弥生时代,来自朝鲜半岛的O2b与O3登陆日本九州,他们带着先进的农耕技术与文化,不断同化与驱逐着D集团,现在也能看到这种趋势,九州地区O较多,古代权力中心关西的O也比较多,北海道与冲绳则D比较多。

最后上一张平成天皇的照片,典型的弥生脸


天皇家是哪里来的?

大家猜猜看

是O3还是O2b呢?


参考:

图片百度百科

数据分子人类学论坛

复旦大学有很多相关研究,感兴趣的可以去围观


其他答案

日语有没有类似英语中词根的东西帮助记单词? - 张铭的回答 - 知乎


user avatar   wang-jia-48-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曾经看到过一句话,说的是:2.6亿老年人,至今没能进入互联网时代,而2021年上半年,我朋友圈子里议论最凶的不是明星八卦,而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何时出炉。到了5月11日,靴子落地了。

千百条数据中,一行字尤为瞩目: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

与中国发展速度一同狂飙猛进的,是人口年龄。60岁及以上人口26402万人,这个群体在网络和纸媒没有太多声量。低调,安稳,是老年人平安度过余生的底色。

信息化和老龄化,长期并存交织。《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3月,网民数量发展至9.0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4.5%,然而,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却只有6.7%。

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甚至不懂得怎么用手机扫码买下一块豆腐。

几个关键词可以概括,脱节,失速,加剧。互联网世界是割裂再缝合的。在虚拟的一侧,我们已经在月球上规划城市天际线;在现实的一端,我们仍需要在流动摊点排队购买煎饼果子。一定程度上说,当今社会早已步入文明和繁华,而在暮色四合之际,回望身后,也有一些人被数字的洪流裹挟着踽踽前行。

生活中并不鲜见这些场景:老人站在公交的投币口,颤巍巍地数着手中的硬币;站在地铁口的自动售票机前,圆瞪双眼辨识密密麻麻的站点信息;向收银员递过去几张边缘磨得发毛的票子,却被一句彬彬有礼而拒人千里的“对不起,不设找零”将现金挡了回来;要去大城市探望儿孙,却不懂得如何用智能地图导航……

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电子设备和软件是专门设计给80后、90后甚至00后的。任何新生事物,只要他们会使,就等于所有人都会使了。

这个“规定”对于老年人来说,有点像是站在一台倾角在25°以上、时速10公里的跑步机。他们虽然已经在努力前行,然而自己还在不断后退。

有时候,我们也会畅想未来,二十年后,是否就能实现人机交互的大发展?水银泻地一般的VR、AR和脑机接口,哪怕是走在旷野和荒漠里,也像是在小区中散步一般,处处可以歇坐休息,时时都有清凉饮料供应,永远不会担心迷路,一个彻底消除电量焦虑的梦境。

然而,真有那么一天,你我还能跟得上趟吗?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牵头,更需要科技厂商们参与。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学习能力显然无法应付科技的迅猛更迭。为了少犯错,少损失,他们宁可一成不变。

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公开发布。

工信部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方案决定自2021年1月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

助老、适老这件事,不能再拖了。

而想让老年人一同分享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援手由科技厂商伸出,是解题的关键。

工信部公布的首批“适老化”和“无障碍”名单中,就网罗了115家热力值极高的主流网站和43个高频使用的app,涉及媒体、交通、社交通讯、电商购物、搜索引擎、金融、医疗等领域,堪称网络时代的“引水入户”工程。

互联网出行平台火速响应,上线“一键叫车”、“老年人电话叫车”功能,针对视力障碍人群推出的“无障碍出行”则覆盖主要城市74座,使携带导盲犬的乘客不再有被拒载的苦楚。

到了医院开门的时间节点,也正是早高峰期间,老年人去医院取药,也能靠网约车顺心直达医院药房。

而各大通讯交互平台,也都推出“屏幕共享”和“远程协助”功能,将老年人与子女千里连携。子女只需要抽空和父母连线,就能通过手指轻触直连老人的电脑,消除“病灶”,避免了叫人上门维修的不必要花销。

国产智能手机品牌随之跟进,在手机中搭载“简易模式”、“屏幕共享”和“远程守护”功能,大大降低了老年人掌握新机核心用法的学习成本。

适老化与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春蕾初绽,却已满山红遍。

对于老年人来说,行走在互联网时代,也如同在冰窖中前行,处处是黑暗和冰冷。在这黑暗与冰冷中的微弱光辉,是由智能手机照亮的。离开家门后,地铁长廊里、医院药房外、银行柜台门口、郊野公园候车处,它可能是唯一的、指引回家方向的光。

学会用智能手机,就等于学会上网。

除了在产品层面做适老化改造,大公司中,贝壳找房还在公益层面做了许多工作。

贝壳找房从2019年起开始发力“我来教您用手机”公益行动,通过定期开展的培训和实操课程,逐个社区地扫除盲点。培训课堂和到店咨询双管齐下,帮助老年人掌握手机基础用法——尤其是与生活相关的功能。公益教学持续开展,已遍及全国14个城市的352个社区,累计开展手机学习课程超过3500节,参与量多达11万人次。

贝壳教给老年人的操作方法是更为本源的模式与套路,是一种标准制式,而非专门与特例。大量的重复教学,对贝壳员工的耐心提出严苛的挑战。这场教学,既是泛读,也是精讲。

可以想象,在未来,一键报警、亲友代支付、老年人健康档案管理等更多适老化服务的提供和接入,也将逐步建立。科技绝不仅是算法与机械,它还是进步的思维与心怀弱者的温情。有人说,技术的进步是在黑暗中踩在坚冰上前行。正因如此,才要向黑暗和冰冷回敬以冷冰冰的代码。然而科技的内在应该是温暖的,因为不讲人情的科技是速朽的。

现在,真正通向科技新纪元的道路,也许正在搭建中了。


user avatar   lou-li-q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别人基本没有特别地说自己很爱中国,很爱中国文化,但能从他的视频里看出他是真的对中国文化很了解,而且郭杰瑞也没有刻意贬低美国或者其他国家,比如他去印度的视频,你可以去看看,那些好的或者坏的方面都是印度当地人自己表现出来的,而且他也尽量避免不谈政治话题,至少到现在为止是我最喜欢的外国up(可能是因为郭杰瑞本身就很有钱的原因,他不需要捞金,本身教育也很好,所以不会出现其他up那种开淘宝店出问题或者草粉这种黑料)


user avatar   cao-hao-peng-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老蓬这已经是很明确了:中国学生别过来,还要回来的话,我可不能保证会发生什么。

理智的人应该想办法离开美国,而不是现在还心存幻想地考虑怎么过去。

诚然中美只要不打世界大战,最终还是会有和好的一天,也许就在大选后,也许三五年,也许等到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但这个过程必然需要付出很多的代价。

如今还试图往美国跑的学生,就有可能成为这个“代价”。

写了篇感想:

感谢你的阅读和支持,喜欢可以关注公众号“三叔看世界”,并推荐给身边的朋友哦


犹记得早在3月份那会儿,当我发现欧美国家居然没有办法搞定疫情、进而开始甩锅给中国之后,脑海当中立刻写满了“第三帝国”四个字。

从那之后,我又写了不少文章警告还在美国的中国人,如果有条件就请尽量回来,最起码不要继续留在美国,否则犹太人曾经的遭遇可能就是他们未来的命运。

从那之后到今天,差不多也过去将近半年时间了。我看到很多原本计划在美国多留一阵子的人已经踏上了回国的飞机,甚至连14天隔离期都结束了。

各位,未来你们一定会对自己的选择感到庆幸。


历史上,第三帝国对犹太人下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某篇文章里,我就相对具体地分析过希特勒上台之后,为何那些犹太人总是心存侥幸不愿意第一时间逃离,直到后来想走也走不掉的原因。

对于犹太人的种种束缚,总是乍一看好像没有特别严重,受害范围也不算大,但不知不觉之间,舆论已经形成了一种“必须消灭犹太人”的意识,犹太人注意到自己在德国成为社会另类,哪怕是街头小娃都会怒斥杀死犹太人。

历史上发生过的这些事情,如今都在美国一步步上演。

如果说之前中美之间打贸易战,还可以被理解为国家竞争的一种形式,那么从特朗普开始喊出“CHINA VIRUS”之后,就已经在强化一种中国人和美国乃至其他“自由国家”的人不是一个物种,中国就是在给世界带来灾难的意识。

大家不要觉得懂王看起来像是个小丑,但是当他利用自己强大的舆论工具来推广这个词之后,受众们就会逐渐接受这个设定,下意识地认定中国要对疫情负全责。

所以,特朗普顺理成章地将“中国负责论”写进了下一个任期的章程,毕竟铺垫完毕了嘛。

之后就是对“中国群体”的一种妖魔化宣传,方式大概可以有:

1.中国破坏美国安全(tiktok跟华为);

2.中国正在阴谋颠覆美国政权(拜登亲中论);

3.很多中国人都是来美国窃取情报的。

当网内网络上有不少人还在自满“哎呀,原来我们厉害到能够左右美国啦”的时候,站在普通美国人的立场上,会如何看待我们呢?

恶魔,一个似乎无处不在、无恶不作、无所不能的恶魔。

恰似从中世纪就被称之为撒旦伙伴,千百年来各种阴谋论层出不穷的犹太人。

可想而知,这些美国人走在街头,看见实实在在的“中国人”(可能只是亚洲人)时,心中将产生怎样的恐惧。

所以,当美国高层开始一步步将“中国人”从正常秩序中剔除时,遭遇到的阻力就会非常非常小,最终有了蓬佩奥的这段发言:

也有了美国部分高校赤裸裸驱逐中国公派留学生的现象:

你瞧,这两招乍一看温情脉脉,仅仅只是“考虑限制入境”,亦或者是仅仅只针对“公派留学生”,大多数在美中国人的利益似乎没什么影响。

巧合的是,历史上希特勒也曾经这么干过:

1933年,纳粹政府颁布法律恢复了对公职人员资格的限制。该法律试图将纳粹的反对者排除在外,这些反对者包括犹太人和政治反对派。公职人员必须提供关于其父辈和祖父辈宗教信仰的文件,证明他们属于“雅利安”血统。如果不能证明,就会被开除。

很多犹太人想了想,好像也只是公职人员才受到限制,他们做生意或者当个公司职员啥的又不受影响,怕个球?

等怕了,也晚了。


当前,疫情、经济萧条、大选等多重因素,导致了中美关系短期内不可能稳定。

甚至不排除在某些意外的状况下,发生擦枪走火,毕竟光看最近湾湾跟南海的局势,明天打起来都不奇怪。

乐观主义者可以认为,只要熬过今年困难期,明年一切就要恢复正常了。

但谁又能给未来一个明确的保障呢?

只要两国紧张关系骤然升级,普通人在大国对抗面前,必然是脆弱无力的。

今天也许还能想办法买到去中国的机票,明天所有持中国护照的人就有可能失去自由。

以中国当前实力,保障大陆范围(甚至第一岛链内)国人的安全,问题不会很大。

但距离能够将航母开到珍珠港甚至洛杉矶港的那一天,估计还有很长很长时间。

只是真有这一天,也就不存在中美关系紧张了。

可为了这一天的到来,需要我们做出很多努力,甚至于很多的牺牲与代价。

而目前依然在美国的每个中国人,都有可能成为“代价”。

所以,哪怕是今天刚下飞机的人,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幸运儿,都可以为自己的选择而庆幸。

就算未来中美摩擦进一步升级,我们还是可以坐在空调房间里敲键盘,当个吃瓜群众。

当然了,那些想要继续留在美国的群体,也纯属个人自由。

毕竟1美元的炸鸡特别好吃,美国政府不管对自己做什么,“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嘛。


其他的随口答:

扎克伯格到底做了哪些恶?

历史上都有哪些突破普通人想象的真实事件?

外媒称印度国有炼油企业已停止从中企购买原油,你怎么看?

9 月 1 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 620万,新增100万确诊仅用22天,针对疫情目前美国主要在做什么?




     

相关话题

  每天吃9个鸡蛋是什么样的体验? 
  鸡蛋壳的颜色由什么决定?红皮鸡蛋和白皮鸡蛋营养上有区别吗? 
  我该信谁啊? 
  如何看待「熟蛋返生孵雏鸡」论文作者发声:学生们有特殊能力,原理为时光倒流,面对辱骂和不解表示很伤感?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时刻掌握即时市场供需矛盾避免猪肉涨价事件的重演? 
  天津人和日本人谁更热爱鸡蛋? 
  如何看待多品牌共享充电宝集体涨价,景区共享充电宝 1 小时 10 元?共享电宝又涨价你还会买单吗? 
  如何用鸡蛋做出最简单却好吃的美食? 
  猪肉产量回升后,市面菜价会降价吗? 
  2 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 0.2% ,猪肉价格下降 14.9%?还有哪些值关注的信息? 

前一个讨论
夏天父亲在家只穿个内裤,在28岁的女儿面前四处晃悠,如何评价这种行为?
下一个讨论
广东一老人被狗绳拽倒致摔地身亡,网传遛狗女子并非狗主人,各方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如何防范?





© 2024-1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