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CC 以上的摩托车不妨玩一玩。
给他买足够的保险,买够一个亿(一小步)。 让他去吧。
受益人写孩子。
就这么跟他说。
俺 10 多年前的坐骑是 BMW 摩托。那时候俺玉树临风、人见人爱
俺试过跑200 多公里短途,大约走了五个小时。穿的防风衣服和赛车头盔。那时候没有高速, 高速也不让摩托车走。走在二级公路上,才知道大车不把摩托车当车。这和美国或者加拿大不一样,美加摩托车路权和大车是平等的。祖国的公路上, 摩托车的路权和大车实际上是不大平等的。四个轮子甚至三个轮子的车, 都会故意别你一下, 来显示自己的威风。吃过亏就了解。
摩托车开到70~75公里/小时的速度, 就会感觉到角动量守恒是对的,一方面改变方向不容易, 另一方面如果路上有个坑你可能真的会直接撞上去。汽车有 POWER STEERING(助力转向), 便宜的摩托车俺觉得不会有。
很多国家二级公路(或者站备公路)缺经费年久失修, 坑坑洼洼的, 能开 50 KPH就不错了。
俺有个朋友是骨科的, 在顺德每天都有“山仔”和“捞佬”被送进骨科, 很多时候不用问病史就知道是摩托车弄的。
顺便插句话, 什么都能省,头盔不能省!
老公四个轮子的开腻了,老想买辆摩托车开开,怎么才能成功阻止他?
这都是没摔过的人。
摔过或者断过骨头的摩托车骑手, 一般就会比较保守。
俺虽然没有摔断过骨头, 但某天晚上 45KPH 打算驶过一条突出地面的斜行的拦路硬水管的时候扑街了。车子在 0.1秒之内滑倒, 差点冲进阴沟里了此残生。裤子衣服手套都破了, 不要紧。 腿没断。
0.1 秒是反射弧的延迟,
是没办法避免的。
/////////////////////////////////////////////////////
*** 关于这个话痨的答主
俺知乎阅读总量只有 0.5亿 没跨出一小步 (n<1亿)。
盐值低迷(半年了还890+),
草地匍匐5000米单膝跪求大家关注,希望长点盐值。
中年危机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1,从来没有健身习惯开始健身。此阶段可能出轨。
2,买了一辆价值不菲的摩托车,哈雷摩托那类的,此时他已经没啥性生活了。
3,神神叨叨的储备物资说要预防战争与世界末日,要在危机时刻保护家人。
现在他处在中年危机的第二阶段。你可以让他通过对性生活重新有兴趣退回到中年危机第一阶段,这阶段主要是突然健身。也可以让他感到力不从心直接跳过二三阶段进入枸杞保温杯的老年生活。
在冬天的时候,让他试驾一下。让南下的西伯利亚寒流说服他。
我单位好几个开电驴的。冬天全都老老实实坐地铁上下班。
我姥姥说,要想死的快,就买一脚踹……
我有一个答案。
以北京为例,可以尝试和你老公讲:禁限摩的政策开始农村包围城市了,未来骑摩托车,简直就像在夹缝中求生存。
具体是怎样的呢?我们先来看下,北京的禁摩现状。
以最常见的京B牌照摩托车为例,目前是:
4环内禁止京B牌照摩托车通行;
不能上环路行驶,包括2环、3环、4环、5环(京A牌照也禁行环路),少数高架路禁止通行,6环为高速公路,不限摩;
郊区部分路段、大部分山路也限摩了,并且北京也是不限排量,全面限摩,具体下面介绍。
2020年7月末,北京门头沟区筹备在部分路段实施禁摩,8月初正式发布通告。限摩理由主要有:跑山的摩友多,安全风险较大,每年都会造成大量交通事故;摩托车噪音太大,影响村民休息等。
而早在2018年,距离北京城区直线距离60公里的密云区就已经开启禁摩模式了,并且相比门头沟只对部分路况不太好的山路禁摩,密云区的禁摩范围还挺大,基本整个主城区都覆盖了。
所以在北京能骑摩托的地方屈指可数,并且能骑车的区域,未来只会越来越小。远一点的路,很可能要像骑共享单车一样,停地铁公交站旁,倒车去其他地方。
------------------
补充:网传北京还对4环内道路新增了京B号牌摩托车违规停放拍照系统,也就是说,以后即使钻缝骑进四环,只要停在马路边,也极有可能被系统拍下。
------------------
在北京骑车,俨然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作为一个阳刚男子汉,怎么能忍?
以上,京A大佬除外。现在京A牌照市场行情是怎样的呢?据身边人的信息,现在京A牌照市场行情约在15-18万元区间,想想看,这个数额还能做点啥?在北京,这些钱用于买房,可能也仅仅是九牛一毛,但你可以去旅行啊!
这不是你老公开四个轮子开腻了,这是对异性失去兴趣的标志,开始鼓捣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还特费钱,不信,你不让他玩摩托,他都能玩乐高拼积木上瘾。
全美的统计数据,骑摩托车的死亡概率,按单位里程算,是开车的差不多30倍;按次算,是开车的近50倍。
而滑雪,不分单双板,且包括了场外跳崖那种,按次的死亡概率和开车相似。
且骑摩托的,一大追求是速度和转向的刺激。滑雪能带来的速度和转向的刺激感,绝对高于骑摩托。认真玩儿几年,双板稳速在60-80km/h,是可以保证安全的。对应的速度感,骑摩托估计要上200km/h才能类比。而这首先必然已经违法,其次等同于作死,最后也危害了公共安全。而雪道上大小刻的那种转向的快感,摩托上赛道才姑且有可能。而蘑菇上的那种可控的颠簸快感,公路摩托并没有模拟的场景可能。还有滑野雪的冲浪感,也是任何摩托运动所无法提供的。
更何况,滑雪圈的男女比例,远比摩托圈的男女比例更友好。(哦,是老婆关心老公啊,那当我没说)
建议你忽悠你老公入坑雪上运动,放弃容易失去生命的摩托。白天雪山上浪,晚上小木屋制造生命,其乐融融,多好。
你跟他谈道德,他就跟你谈法律。
你跟他谈法律,他就跟你谈道德。
这就是家庭伦理剧狗血情节百出还有人追的原因。
父母愿意给弟弟二十万而不给老大,那确实在法律上是他们的权利。
问题是这样就伤害了老大一家的感情,在道德上就是立不住脚的。
本答案在谈伤感情这件事,就有人跳出来说我三观不正且逻辑不清,说那是人家父母的权利。
好啊,既然谈法律权利,那么大儿子将来也不需要对父母太热心,只要完成基本的法律义务就行了。
可是问题是,他父母现在或将来会仅仅满足于大儿子完成法律责任吗?
肯定会挥舞道德大棒子,把大儿子打得血流满面。
所以我劝题主远离这样的家人,警惕本回答下那些逻辑混乱不明事理的人。
————以下为原答案
这个事件更加证明一个事实:你老家就是一个烂泥潭。
所以你要远离他们。
他们怎么骂,随便。反正你以后少回去,如果要尽孝心,将来寄点生活费回去就行了。
如果你不离开这个烂泥潭,你会拖着你妻子孩子一起沉没。
至于村里人的看法,你还在乎干什么?
跳出来了,就别再跳进去受虐。
加油
———
给你举个例子吧,看通情达理的家庭是怎么处理和你类似的情况的,也免得有人在评论区非议我。
我有个好朋友,是兄弟俩。
哥哥被他爸从小培养上重点高中,从初中就给他哥买进重点初中。
而他呢,初中毕业,即便考上了普通高中,也不让上了。
但给他拜了师傅,学手艺,跟着父母做生意,开店。
后来他哥考上大学,他就成了店主。
后来他哥留在了重庆,成为某银行信贷部部长。
后来老家盖房,他父亲直接对他哥哥说:“当年倾力培养你,你现在出息了。当年你弟弟是受了委屈的,并且以后照顾我们就靠你弟弟。所以盖房子的钱,你来出,以后经济上,能帮你弟弟就尽量帮点。”
这个父亲是拎得清的。
他父亲本身是入赘的,但是能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化分配,成就今日之局面,也是厉害角色。
所以尽管我朋友也曾经感叹父亲不公,但是老来一席话,也是释然了。
并且他哥对他也不错。
这样比起来,你父母就差远了。
其实,这个事情的关键不是钱,而是你父母心偏了不说还不明事理。
不求完全一碗水端平,但是至少他们心里要明白谁暂时受了委屈,并愿意有机会做补偿,而不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道理就像:洪水来了,为了保城市,把水往农村引,是迫不得已,但是不能理直气壮啊,相反要想尽办法去补救农村受到的损失。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
说真的,筛查频率要是上来了,隔离的功效也就那么回事。
我们武汉从上周五到本周五,七天筛了六遍核酸(刚接到社区通知,今晚又要筛),等同于七天筛七次,而且是全市一起筛,对于应检尽检而不去检的人群,会赋予“灰码”,除了医院,哪儿都去不了,无处可逃。
筛到这种程度,隔离期的长短甚至于隔不隔离也就这么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