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链对于蚂蚁集团(支付宝的母公司)的价值,确实有点像阿里云之于阿里巴巴,不难判断蚂蚁对区块链的投入很大。
虽然如此,正如海底光缆没有必要成为下一个高速公路一样,蚂蚁链没有必要成为下一个阿里云。它们都是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承载起用户的真实需求。
即时通讯、在线支付、云计算,这些服务属于基础性的工具,不难理解。但仅仅是让信息流动起来,还远远不足以让互联网承载商业活动。有了马路,不会自动出现快递,我们需要有执法人员扫清车匪路霸,需要有门牌号码让快递员识别出真正的客户。互联网也是如此,没有信用、只能打钱,那就不是商场,是赌场。
蚂蚁链,本质上就是在填补互联网基建中缺失的一环:信任。
区块链技术,很多人拿它来发空气币、画 ppt 忽悠投资人,但在我看来,区块链真正的价值在于建立难以篡改的分布式数据库,并且形成一种多方互信机制,让交易的参与者能低成本验证信息真实性。围绕这一核心属性,蚂蚁链有多种玩法,我来简单列举其中的三条:
1、让交易信息的真实性能更快得到验证,便利交易的同时也能更高效地解决纠纷。
在商业活动中,有太多的时间被浪费在了追问「我凭什么相信你」上,有更多的时间被浪费在识别造假上。
签字盖章截图,都不一定是真的。前两天,我在一起诉讼中就遇到过这样一件证据:被告提交了一张据称是在 2019 年 6 月截取的电脑截屏,想证明自己当时访问过某网站,注意到了相关信息。在向法院提交的证据中,被告还特意写了一段话说明截屏时间,并签了字。
巧了,我这个人平时就爱刷知乎热榜,看看有什么可以蹭的热点来写回答,于是一下就留意到了截图中另外一个浏览器标签,从开头来看,是一篇关于某家店公司高管被绑架的新闻,而这一新闻发生在 2020 年 6 月。就凭这一个细节,我意识到这份证据的真实性存在问题。
当福尔摩斯虽然刺激,但回想起来,更多的是无奈:知名企业的法务,都有可能被「萝卜章」、假文件给忽悠瘸,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又该怎样核验交易伙伴提供的信息真实可靠呢?
上链,是一种解决方案。签名笔迹可以模仿,印章可以伪造、可以抢,截图可以 PS,但蚂蚁链上加密存储的数据,在可信计算环境的保护下,是难以被篡改的,即便是信息的提供者,在信息上链之后,也几乎不可能修改数据(我们不考虑有人能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计算机的极端情况)。
这样一来,和陌生客户打交道的成本就会极大降低:一方面,不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核验信息;另一方面,即使出现了纠纷,在进行诉讼或仲裁时,也能更便利地验证证据的真实性。
有人可能认为,区块链应用于诉讼,只是简单的将证据电子化,这其实低估了区块链在司法实践中的潜力。2019年10月,杭州互联网法院联合蚂蚁区块链,发布司法区块链2.0版本。从此,合同签约全过程可以在链上保留不可删除、不可修改的记录,一旦发生违约,法院可以进行智能化的自动立案、自动调取相关证据,和传统电子证据相比,举证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信息真实性能够迅速得到验证,也可以免去提供身份资料、报销费用方面「扯皮」的时间。 浙江省推出区块链电子票据平台后,医保报销平均时间从12个工作日压缩到几分钟,这都是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改变。
2、让企业不用「证明我妈是我妈」,获得融资更加便捷。
除了认清交易伙伴真面目之外,在企业经营中,另外一大挑战在于「自证清白」。
如何证明仓单上记载的货物的确是我的,好好放在仓库里?如何证明我的设备、专利的确属于我?如何证明我妈是我妈? 对于想要获得融资的企业来说,这都不是小问题。
为了帮助企业自证清白,一大批律师和审计师点灯熬油掉光了头发。「尽职调查」是一项工作量极大、成本很高、有时极为枯燥的事情。为了盘点养殖公司的库存,审计员甚至不得不住在猪圈里,一头一头地数猪。
我之所以最终没有成为非诉律师,就是被尽职调查劝退的。在广州一家律所实习的时候,接触过一个「融资性贸易」的案例:金融机构认为某企业挂羊头卖狗肉,以买卖之名,行借贷之实,通过几个关联方,左手倒右手买卖钢材,本质上是拆借资金、用买卖的差价来当利息。为了核查交易的真实性,我们接到委托,进仓库、看账本、向企业员工套话,还有同事一个周末飞了三个地方去确认钢材的去向。
这样一来,金融机构很累,律师很累,而企业也很委屈:你们凭啥当我是骗子?我都把肚子剖开来了,看不到里面有几碗粉嘛?
区块链或许能解决这一「自证清白」的困境,让企业更快的配合金融机构完成尽职调查。一切交易上链,在什么时候,多少货物从哪个仓库发出,这样的信息不光凭企业自己摸着良心记录,而是记在一套不可篡改、可以随时查验的账本上,这样就避免了频繁被要求「证明你妈是你妈」,能更加便利地获得抵押贷款。
之前看到,一家注册资本只有30元的成都冠勇电子产品专卖店,除了一堆应收账款之外,几乎一无所有。但通过蚂蚁链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双链通,这堆欠条的真实性得到了验证,资金的往来可以查实,于是成功获得了贷款。
3、让网络内容创作者能够快速固定证据,更便捷地维护著作权,更放心地进行版权交易。
以上说的是公司业务,对于私人来说,区块链也是互联网生态环境中重要的基础设施。
光有网络社区、图文视频内容平台,不代表自然就会有网络创作的繁荣。你尽管写,我尽管抄,抄袭者有恃无恐。对于普通人来说,怎样固定证据,打上时间戳证明作品的发布时间,都是一门技术活,甚至有可能被抄袭者反咬一口,反过来说自己的作品发布时间在前。
有网线,能打字,这并不是真正能够承载起网络内容创作的基础设施体系,必须要让作品著作权加以明确,才能告别肆意抄袭的丛林法则。在这方面,区块链同样大有可为:当你随手记下自己的灵感、写下初稿,不断打磨作品的时候,每一步操作都可以永久地留下痕迹,不会被他人抹去。当你将部分著作权转移给他人时,也可以留下不可篡改的记录,向世界证明你都让渡了哪些权利,为他人后续使用划清边界。
今年五月,蚂蚁链首次被广州互联网法院用于审理知识产权案件,仅用20分钟就打完了一场官司,关键证据一目了然,质证程序自然少费了很多唇舌,迅速解决了过往动辄拖上几个月的知识产权纠纷。
蚂蚁链并不是科幻,不是 ppt,它已经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如果有一天,大家感觉不到蚂蚁链的存在,那就对了,正如普通消费者也未必能感受到阿里云。你只是发现,自己租房签约更快了,获得贷款更容易了,创作的作品没人敢抄袭了,一切如此自然,就好像按下开关灯光就会亮起一样。
而这就是蚂蚁链作为「基础设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