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下面的大多数回答,我衷心的推荐这些答主们去好好的去读一本书——《殇魂何归:明代的建文朝历史记忆》,读完后再来谈论本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发现多数人并不了解一点,就是大家今天能看到的关于靖难史事的记录,一是来源自朱棣及其党羽苦心孤诣篡改编造的文献,比如《明太祖实录》和《奉天靖难记》。
二是出自弘治正德之后,明代文网松弛,所以对建文帝抱有同情心的以江南文士们为主编写的诸多私修史书,比如《姜氏秘史》和《建文逊国记》等。
所以啊,这两类文献的局限性非常明显。
第一种由于是靖难的既得利益者们的记述,当然会对朱标和朱允炆父子极尽丑化之能事,乃至将朱棣写成朱元璋一早中意的继承者。
第二种,由于距离靖难已过百年,很多资料被朱棣抹杀后再难还原,只能靠文人们的想象填补模糊的情节。另外,明朝中期的私修史书,对血腥暴力内容有着莫名的执念,建文忠臣那些惨不忍睹的死法,大多就出自这里,而并非事实。更尴尬的是,追念建文帝跟朱棣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最终导致某些人发明出了“建文逊国说”,称南京失守后,是建文主动避位。
换言之,本问题下赞数排前几名的答主,根本就不懂他们所见到的或引用的那些材料,基本都是出自政治目的而特地建构的产物。
既然如此,不加辨析的便利用它们来评价建文帝此人,岂不是南辕北辙?
就拿在本问题下被群嘲的建文帝改革来说,就是一个被刻意“荒诞”掉的问题。朱棣在篡位之后,除了革除建文年号外,对建文一朝的行政改革诸多内容,几乎采用“除忆”之举。消除原有记忆的同时,重塑一个为人荒诞不经的建文帝,以填补这段空白。
看到没有,什么叫建文改制的必要性?什么叫部分措施甚至在洪武年间便已获得太祖的肯定?
本问题下那些死命踩建文帝,恨不得把人家贬的一文不名的人,说白了只是随波逐流骗些赞同罢了。他们要是知道自己连着朱元璋一块怼了,估计得吓出一身冷汗,咱家可得罪不起啊。
那么朱棣对历史的篡改成功了吗?起码不能说是失败的。就拿我刚刚提到的来说,靖难之役中许多重要的问题,我们今天已经完全理不清了。这就是朱棣除忆的成果。
但是,事情也并没有完全随着朱棣的希望发展。因为民间对于建文帝的怀念简直日甚一日。永乐年间堪称大手笔之作的征讨安南,就是对这种追忆心理的反应:
“(出兵征讨安南)是为了转移永乐初年军民普遍怀念惠帝的情绪,并且藉这次动员机会来考验各地卫所军,特别是南京京军对朝廷的效忠程度,也可以通过军队的调遣与整合,瓦解南方卫所军对他篡位的不满情节之增长。”——郑永常《征战与弃守:明代中越关系研究》
甚至于,李新峰认为,包括郑和下西洋,都是由于朱棣对南方军队的不信任而举行的活动:
下西洋军士多来自“南京及直隶卫所运粮官军”,乃至“外卫官军”,而据零星记载,军官有来自锦衣卫、水军右卫、金吾左卫、龙江左卫、宽河卫、府军右卫者 。金吾左卫、宽河卫乃靖难后由北军改建,锦衣卫、府军右卫乃洪武以来长驻南京的上直卫,水军右卫、龙江左卫则是洪武以来的专门水军单位 。不难看出,下西洋军队以皇帝最信任的宦官充任领导,南北方军官同为将校,而由南方军士构成主体。靖难战争后,出身于北军的“新官”勋贵,在军队中迅速取代了洪武、建文时期遗留下来的“旧官”阶层,残存的南军之中,最可能保持原有独立性、最不容易被习于骑射的北军官兵取代的,就是习惯南方环境、熟习水战技术的水军了。或许,新政权一直不信任这些不可替代的水军,所以每逢大军离京、皇帝巡狩,就要把这部分水军派遣到遥远的大洋上去,以销隐患。——《郑和下西洋的国内军事背景》
而对于建文帝同情者的追杀,则几乎贯穿永乐朝始终。到永乐十四年时,大学士胡广回乡奔母丧,回朝后还向朱棣提及自己家乡的惨况:
上问百姓所苦,对曰:百姓安,独郡县穷治奸恶外亲,蔓延为害。——《明太宗实录》
过去了整整14年,结果地方上的政治整肃活动还搞得如火如荼。
综上所述,建文帝虽然没有通过“削藩”的大考,但这样一个几乎成为朱棣终身梦魇的人物,如果说只是某些答主口中的愚蠢鼠辈,那他们无疑也是把朱棣的档次拉低了。
不大像,毕竟是深宫大院长大的公子哥,男人要有成就,必须吃足苦头,但反过来讲,吃成了苦命人,要成就干嘛?
人很矛盾。
其实建文帝除了削藩以外,在执政期间还颁布过很多其它方面关于国计民生的政策,而且他的这些政策很明显和历史上的另一个皇帝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这个皇帝叫王莽。
这个相似之处就在于,建文帝登基后把全国上下的地名在短期内大量改成了古地名——不光大的府名要改,下面的县城名也要改,甚至卫所的名称都要改,而且有些地方改了一次不算结果还要改第二次,结果建文朝的整个行政机构大半力量都用在这项工程上面,很多地方章都来不及刻,而且改后的地名大家经常都反应不过来是哪,只好在公文上改后的地名旁边用注释标明这地方以前叫什么,否则没人看得懂。
另一个相似之处是推行恢复井田制。没错,就是周礼里面那个井田制,从孔孟时代宣告彻底破产后已经两千多年没人执行过了的井田制,规定农民们先共同耕种用来提供赋税和村内公益事务资金的公田,耕种完公田后才允许去耕种农作物归自家所有的私田。这个制度早在周朝时就已经显示出不合时宜了,孔子努力一生也没能成功让这个制度续命,后续的历朝历代除了王莽以外没有任何一个君主想要恢复这玩意,结果到了千年后社会形态更不适应这套制度的明朝,突然皇帝说要重新实行这套不合时宜的制度……
除了效仿王莽,建文帝还有另外一些创举,那就是拆朱元璋留给他的摊子。比如建国时朱元璋考虑到北方由于长期经历异族统治导致儒学凋敝,加上作为官方钦定版本的程朱理学长期只在南宋境内讲学,所以朱元璋设立了南北两个榜分别开展科举考试,避免官员名额被某一地把持,为此还曾经闹过轰轰烈烈的南北榜案。而建文帝上来先把南北榜拆了搞成全国统一招录,然后又停办了北方各省的官学——干脆连学习四书五经的渠道都给断了,结果可想而知,朱棣刚起事附近北方各省的士绅们就纷纷凑上去给钱给粮送援助了。
朱元璋还曾经留下另外一个遗产,那就是精心筹备的水利人才体系,他从全国各地有水利建设经验的人当中选拔成立了一个人才库,并规定了这个人才库独立运作的规则。如果这个人才库还在,明朝不仅能轻松应对长江、黄河、淮河等流域的洪涝灾害,还能在陕甘等开始衰落的地区重新疏通汉唐时代那些被荒废的农田灌溉水系,让这些地区恢复往日的繁荣。
然后这个人才体系被建文帝解散了……解散了。之后明朝再想起重新建立一个类似的水利人才体系时,已经是万历年间,做什么事情都晚了。
当然,建文帝当政期间还是干过很多好事的,最突出的就是减税。只不过他这次选择减税的时机有点问题——刚好是前线与燕王军作战处于胶着状态的时候,结果当几场大的战役失败后,朝廷国库甚至凑不起钱来组织军队对燕军发动反击。我们都知道明朝最后的灭亡就是亡在这种有税收不上来上面,而朱允炆这一次……幸好和他争位置的是另一个朱家人,否则要是等到蒙古大军南下时朝廷口袋里没钱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中途岛战役……
中途岛战役……
中途岛战役……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