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中心调性的音乐本来就不太容易被大众接受。
流行音乐多转几个调就有很多人不适应不喜欢了,更何况爵士这种无主题无调性一支曲子转n次调全靠即兴的音乐了。
就像你读文章也喜欢主题清晰、层次分明、起承转合井井有条的,这种文章读起来顺畅又容易理解,但是没有明确主题叙述又琐碎的意识流小说,很多人就读不下去了。
道理都一样,人欣赏音乐首先是消遣放松,然后才会去追求更高的音乐性。
何况爵士也不一开始就无调性,你去听早期大乐队时代的爵士乐,主题是很明确的,人人都听得懂,二三十年代在上海流行的也是这类爵士乐,当然容易被接受。bebop都是后来的事了。
爵士讲究vibe,但vibe这种东西其实是玄学,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都喜欢直来直去,根本没心思去体会你的vibe,除了干什么都喜欢拐弯抹角的日本人,也难怪爵士在日本的受欢迎程度比美国还高。
其实爵士乐在发源地美国也始终没有特别主流,不仅从未达到过摇滚、嘻哈一样的地位,甚至连昙花一现的disco在巅峰期商业影响力都比爵士大,所以没必要在意有多少人喜欢,自己喜欢就好。
Jazz这种形影相吊的音乐,只适合偏隅于新大陆的自由市场经济,部落化、帝国化的人民,喜爱热闹与崇高,哪儿会喜欢这种大而化之的自由发挥。
实名反对某些回答。
什么即兴不好听,什么不符合中国人听觉习惯。
好不好听是主观的,高不高级是客观的。而且相信很多人都觉得大师们的即兴确实很好听,厉害的即兴听起来就像精细的作曲一样美妙。即兴是快速的作曲,作曲是慢速的即兴。日本也是亚洲儒家文化圈,欧洲是古典音乐的发源地,难道就符合他们听觉习惯了?为什么他们音乐水平都那么高,爵士氛围那么好,从小学到大学的爵士大乐队都那么强,音乐人基本都有良好爵士素养?
这些都是表面的现象,背后终极的原因是什么?
就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人文艺术、素质教育严重缺失。音乐产业结构落后,急需优化升级。资本包装流量裹挟民众,大众听的东西风格少,种类单一,营养少。以上种种原因导致音乐素养低下,听觉审美能力低,对高信息量音乐的接受能力差,适应力差,包容性低,于是选择避耳不听。真的省省吧,别整天这个那个了,现实就是如此,虽然惨痛也是事实。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
当今世界范围内主流的音乐教育体系就两种,古典和爵士(现代)。没有什么流行音乐,流行音乐这个概念本来就不是一种固定的风格,严格来说是指特定时期特定地区的大众听觉审美的集合。大众听不懂就算了,搞现代音乐的搞流行的也跟着说自己不喜欢爵士,这不是搞笑吗,我看还是搞得还不够深入不够彻底。
我相信未来几十年时间国内一定会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方位的爵士教育体系,并且涌现越来越多的优秀的本土爵士音乐家。爵士在现代音乐中是如此的重要和根本,是每个现代音乐人必备的音乐交流语言。
————————————
哎,看到一些评论,发现我说的这些,真正懂音乐,爱音乐的人,不说他们也都懂。一些不懂音乐的人,说破天也无法理解。除非他们真去学几年音乐,现在大家物质条件都不错,音乐教育也基本走进大众生活了,不再是几十年前达官贵人的专利了,我建议有条件还是稍微去上几节音乐课,学门乐器,提升一下艺术修养,丰富一下业余生活,经过几年时间,确实懂一点音乐以后再来批判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崔健说的中肯,他说中国在不抓紧爵士乐教育,中国音乐肯定会断层。这个采访里他说的很客观,很深刻了。
引用一下这个视频下一位朋友的评论:
评论区里其实把一些问题搞混了,要重视爵士乐不是要学黑人文化,我们根本就没有美国的那种东西也学不了别人的文化。爵士乐早期和后期的差别是非常大的,早期爵士乐是底层人在茶余饭后随便玩的欢快旋律,后期的爵士已经发展成了一个严肃系统,可以说是非古典音乐中的最高深的一种音乐。用文学打比方,古典乐就是莎士比亚大小仲马巴尔扎克狄更斯,爵士乐就是乔伊斯海明威昆德拉。多数流行乐更像是极简版的古典乐,也就是网文小说。这更多是强调音乐水平的进步,和文化无关。既然中国人能写出好的意识流和魔幻现实作品,那么中国人也可以玩出好的爵士。学习爵士本身就是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丰富与发展。现在的流行乐为什么没有发展,就是因为每一首歌都是流水线产物,即兴创新根本不在大公司的考虑范围。人们对除了流行乐的其他音乐类型接受度很低,从而加剧了音乐低级化进程,形成恶性循环。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让听众审美不断提升,并且创造出属于在这个时代我们自己独有的音乐形式。你喜欢听流行乐是你的权利,但是你不能说音乐无高低贵贱这种鬼话,除非你承认爽文的文学价值和名著一样。爵士乐教育若普及,能有效摆脱这一恶性循环,能为中国音乐界注入新血液。拒绝爵士乐并把爵士乐归类于西方文化入侵工具,跟满清时期拒绝学习西方制度与技术始终认为自己是天朝大国一样愚昧。如今我们国家在制度与技术上已经逼平甚至赶超西方,在文化上怎么还是有这些满清遗民一边吸着鸦片一边高呼“天地祖宗”呢?
高赞的彦木老师,刘菜菜菜和咸鱼夹克老师都说得很好,这里补充几个关于爵士的刻板印象。主要是吐槽,基本没讨论问题。
在国内,爵士≈猫和老鼠+小资情调+Kenny G
其一。如果你也是网抑云用户,很可能在各种古典乐和爵士乐(尤其是大乐队)的评论区看到类似“哇!好像猫和老鼠!”的言论。相同的情况还有很多:一听到funk,就是uptown funk,一听到合成器音效,就是西游记BGM,一听到五声音阶以外的音阶,不是羊肉串味儿就是咖喱味儿。太好了,太好了。
这种泛娱乐的评论在不断固化各种音乐的刻板印象,以至于很多人认为自己所了解的足够一通百通,所以听啥都一个样,没有人纠错,自己更不需要做任何拓宽广度的了解,从而给自己关上了无数扇门。了解都不去了解,何谈喜欢。
其二。关于Chet Baker的爵士名作My Funny Valentine,有这样一段文案:
听Chet Baker的音乐要把灯光调低,要有一瓶威士忌陪伴身边,要戴上耳筒;唱片在沙沙走动,你会听见他说,Let"s Get Lost。让我们一起迷失,迷失在幽幽的小喇叭声中,迷失在一个心碎浪漫主义者的浅吟低叹之中。 Chet Baker,一个俊朗迷人的美男子,一个爵士乐历史上的早熟天才。
??????????????????
类似介绍爵士乐的文案不胜枚举,意象翻来覆去就这几个:昏暗的灯光,红酒,威士忌,鸡尾酒,午后的咖啡厅,深夜的小酒馆,雨天,(莫名其妙的欧洲国家诸如)意大利西餐厅,微醺,休闲,慵懒的情调,迷人的律动,舒缓放松,流光溢彩……真的,味儿太冲了。
根本没有这种逻辑,我就是在村口玩儿尿泥,照样能听爵士!
这些所谓的小资情调,很大一部分是被刻意捏造的出来的,迎合了一小部分人,但让更多路人对这种渲染过度的“小资情调”心生反感与抵触,进而对爵士的好感度和兴趣大打折扣。
很多潜在的爵士乐听众,都可能被各种歪曲事实,夸大其词,误导性强的描述与宣传劝退,“小资情调”只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还有诸如“鄙视链理论”,“唯乐理论/乐理至上论”等等。古典乐同理。又不是要去当音乐从业者,对于爱好者来说,单纯听一听,“图一乐”,那些乱七八糟的的门槛都是虚设的。
其三。提问:杰出的外国钢琴家是谁?回答:理查德克莱德曼;提问:杰出的萨克斯手是谁?回答:Kenny G。
没啥好说的,我愿称这两位为:中国电梯音乐双雄。
克莱德曼,肯尼基,班得瑞,神秘园,雅尼,欧美金曲,草原音乐,电音DJ,网络情歌,都是全国各地半死不活的音像店和土味HIFI发烧友的老朋友了。
难听的话我少说,就聊聊这个Kenny G的Jazz tag到底有多根深蒂固。在中国,听过“回家”这首曲子的人,绝对数以亿计,知道这首歌来自肯尼基的人,八成认为这就是爵士。Kenny G的风格主要是Easy Listening,Adult Contemporary和Smooth Jazz。他能和爵士挂钩,但绝对不至于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爵士乐的代表人物”,绝对不至于一提起爵士就是肯尼基,一说肯尼基就是爵士萨克斯名手。
在欧美,电梯音乐双雄的口碑,艺术成就的认可度都很惨淡,类似的粗制滥造的轻音乐,油腻腻的当代成人一抓一大把。只听这些玩意儿还说自己在听爵士,有些滑稽。换句话说,这些音乐根本就不是爵士乐的核心风格与主要风格。
别说认真你就输了,在这茬上我就要较真。无数的刻板印象在不断固化我们的偏见,阻止我们看清事物的全貌。古典,爵士,极端金属,实验音乐都是刻板印象的重灾区。能澄清一点算一点。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