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不强迫孩子学习那谁来担保孩子的未来? 第1页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肯定要强迫了!不强迫有几个孩子爱学习?不要说孩子了,给你照常发工资你愿意天天996吗?

这个社会的底层逻辑就是少数人靠天赋,如鱼得水地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就顺风顺水。而绝大多数,99.9%的人,都要被施以各种各样的压力,逼着去干活儿。

所以孩子学习不强迫,你先看看你孩子是那0.1%吗?

当然,强迫有强迫的方法。不信你就只靠打骂试试看孩子吃不吃你这一套。如果仅凭打骂,小孩子就能乖乖学习,那就没那么多辅导孩子作业心脏病发作的父母了。实际情况是,强硬手段对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边际效用,每个孩子的阈值不同,过了这个阈值,打骂就只有负效果没有任何正面效果。

因此,问题的从来都不是要不要强迫,而是要怎样强迫,哄骗,威逼,利诱,把孩子往好好学习的路上推。

至于网上那些什么,要尊重孩子,要发挥孩子想象力,不能打孩子,不能骂孩子,都有要引导孩子不能强迫孩子……这些看看就好,都是极为理想化的状态,跟天下大同一样。你不能说它是错的,可我也没看到几个支持天下大同的人把别人爹妈当自己爹妈养,把别人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管孩子也一样,理想状态下,父慈子孝,你好好做人,以身作则,孩子有样学样,守规矩,懂礼貌。可是吧,现实情况是,你信守诺言对孩子说到做到,他就能说话跟放屁一样,刚刚答应的事儿立刻抛之脑后。你情绪稳定,遇事沉着,他就能稍不如意就放声大哭。你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他就能浑身乱扭没个正样子。你晚上回家看书,他就能蹿上蹦下,大吵大闹。不强迫?房子都给你掀开。

所以管孩子这种事,能不打就不打,能不骂就不骂,但没必要完全放弃这些几千年来流传已久的方法。太多熊孩子,说他百遍他不听,手心一下就记住。这种孩子你要是不动手管教,才是真的耽误了他。

佛经里有一个故事,说佛祖某一世投胎为商人,跟五百个商人入海经商。半夜听到船员商量着要把这五百人都杀死,杀人越货。于是佛祖就想,如果置之不理,那五百人就会被杀。如果告诉那五百人,那么愤怒的商人则会杀死海盗也会遭报应。怎么办都有人破杀戒,要受杀业。所以佛祖就亲手杀了海盗,把所有劫难都揽到自己身上。所谓雷霆手段,菩萨心肠,即是如此。

父母对孩子,也该如此。不能怕恶名,不能怕怨恨,不能怕担责任。能力范围内尽量少用“霹雳手段”,但绝不任由孩子在懵懂无知的时候虚度光阴。小屁孩儿那点儿见识,你不规划,不指引,不强迫靠他自己走出一条光明大道吗?这不可能吗?不要说小孩子,我们成年人像有点作为,没点儿压力都办不到。

早些年国内鼓吹美国的“快乐教育”,最近有美国人都写文在批判。说,曾经美国跟苏联争霸,学生也跟中国现在一样,看成绩搞排名。那个时候美国的科研人才供应充足,国家蒸蒸日上。如今的美国,一半的理工科是外国人,剩下一半多数是二代或三代移民的亚裔。美国的科研,工业能力已经被“快乐教育”给毁掉了。而与之相对应,美国底层白人不断增加。社会反智横行。选个总统用了101天才把戴口罩这事儿搞明白。都到了这个时候,还蹦蹦跳跳地吵着“新冠肺炎”是骗局。

我记书里写了类似这样的一段话:在学校里,无论干什么都能得到奖章,只要参加就有人表扬和夸赞。可是成人的世界从来都没有那么简单。于是当这些孩子走向社会,处处碰壁,他们本能地认为是世界错了,毫无悬念地走上街头。

相关链接:



你看,这就是世界残酷的地方。你可以让孩子远离竞争,让他远离不擅长的学科,照顾他的自尊,给他不断发奖杯,可是成年人的社会从来没有那么温情。哪怕是超级大国,家底丰厚,也就两代“快乐教育”最终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还。而这些满是奖章的孩子,有几个人这一生又能真正快乐呢?快乐教育收获了愤怒和贫穷,这可能是最黑色的幽默!


user avatar   zhao-gang-53-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全都强迫孩子学习的话,其实也是该咋就咋样。


user avatar   ttam0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家长之间,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通病,就是把孩子最后的能达到的高度,当做自己的功勋和成就,甚至还认为这是自己倾注的心血终于结晶了。

每逢谈论和比较起来,那更是神采奕奕、两眼放光。

可说白了,你只是一个压力的施加者,你自己根本就不用努力,你得意个毛?

如果反过来,我天天给你施加压力,让你玩命加班,你不干个副总也能干个主任。



而且现行的教育模式,仅仅是一个便于进行人才筛选的模式,而不是学习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方式。

也就是说学校中学习到的知识,与你最后生存所需要的技能很可能毫不相关,或者说相关性极小。(蓝翔除外)

所以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能给他提供一些便利的捷径,让他避开这种筛选模式,直接让他进入下一个环节,那可以说对他的帮助极大。

但是如果你仅仅是逼迫他学习的话,那玩意儿真没啥技术含量,谁都会,而且对你来说成本太低了,只需要玩命的逼他学习就行了。



大家都做的事情,说白了,就是在让他闭着眼使劲卷

从一年级就让他去上辅导班,给他请家教,陪他写作业到十二点,甚至小学就开始让他预习高中的课程,为的就是让他能比别人厉害。

但问题是已经内卷到这个程度的应试教育,还能再卷么?

现在的孩子大多已经开了好几倍加速了,你在这好几倍加速的基础上,再给他加速?性价比真的高么?



最关键的是,你真的能担保他有一个优质的未来么?

我觉得很悬,毕竟二十年后的社会发展变化太大。

而且,你如果真能看透的话,你现在就不会让他这么辛苦,你二十年前就买10套房子,现在让他收租就行了,根本就没必要寒窗苦读啊。


所以我劝你把精力多用在自己身上,副总、主任啥的就不能搏一搏么?


微信公众号:Toly,带你看更多视角独特的观点。


user avatar   luo-ma-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大家都散了算了。

提问者号称专业的,看看人家多少视频专栏和回答。

这个提问不过是人家明知故问而已,你认真回答了弄不好还转手就被这“专业人士”拿去当作自己的东西了。


标准答案是:你就不该让孩子带去。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居然有人来问??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

第一,你倒是喜欢人家,人家喜欢你吗?

第二,你倒是跟他上了一个高中。那到大学怎么办?万一他没考上大学,你是不是要跟他一起辍学?如果他考一个不好的大学,你是不是要放弃更好的大学跟他在一起?

第三,你跟他在一个高中又有什么意义?中学生就算你们互相喜欢,还不是分手。你们还能外面买套房去登记吗?年纪也不够啊。那既然大概率是三年以后就要分手,那你现在跟他在一个高中又有什么意义呢?就为了上学放学能够一起走?

第四,你看看你爸你妈差几岁。等你真的到了结婚的年纪,能和你结婚的女生现在估计还在上小学。世界那么大,出去多看看,一般来说大学毕业那年回过头去,你会发现当初的自己是多么幼稚。


user avatar   mo-fa-shao-nu-sun-de-z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技术上:光刻机的制造和使用工艺。

金融上:打破美元的霸权。

军事上:台湾问题。


别的问题(房产绑架经济、老龄化、东西部平衡等)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是可能通过发展来解决的。

上面列的3个问题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


user avatar   hulili-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强烈建议合肥中科院研究所开设少年班,让这些小朋友作为后备力量培养,无缝衔接入职合肥中科院研究所,然后再离职,输送到社会,形成生态化反!


user avatar   li-jie-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真的,筛查频率要是上来了,隔离的功效也就那么回事。

我们武汉从上周五到本周五,七天筛了六遍核酸(刚接到社区通知,今晚又要筛),等同于七天筛七次,而且是全市一起筛,对于应检尽检而不去检的人群,会赋予“灰码”,除了医院,哪儿都去不了,无处可逃。

筛到这种程度,隔离期的长短甚至于隔不隔离也就这么回事了。


user avatar   jia-ming-zi-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热力学里面有非完整约束,比如对一个封闭体系,所有粒子的总能量就是就是一个定值。系统的运动轨迹被约束在6N-1维的一个超表面上了。同时这个系统是不可积的,系统是在超表面上各处的概率相同,这是统计力学与热力学联系的关键。然后你就可以得到配分函数了,就得到了热力学量。应该说热力学里面没有完整约束,因为如果有的话,系统总是可以约化为多维环面上的谐振子,体系是完全确定的,就谈不上热力学了。




  

相关话题

  从小到大遇到现象就是,只要一群孩子里,有些孩子喜欢欺负,就有些孩子喜欢帮助人。成年了又是这样,为嘛? 
  孩子的性格与家庭成长环境息息相关,父母应该干预孩子的性格养成吗? 
  一定要让孩子经历很多失败才能成长吗?直接告诉孩子直接避免不行吗? 
  父母的言行对你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政协委员建议开设社区、学校家长课堂,父母持合格父母证上岗,「家长培训」是否有必要?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 
  当一个家庭在决定是否生二胎时,通常需要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考虑? 
  如何看待山西45岁乡村教师坚持教留守儿童写诗,两年累计四百余首?诗歌对留守儿童成长有哪些特别的帮助? 
  阅读对孩子来说有哪些意义? 
  当孩子问「为什么过马路一定要走斑马线」该如何回答? 
  中国教育的哪一科目最成功? 

前一个讨论
成都一小区母子跳楼坠亡,警方已封锁现场,现场情况怎样,有调查结果了吗?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2017年新闻「北漂小伙电瓶车剐蹭奥迪,被车主索赔1万元后自杀」?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