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几乎每个集训画室,都会安排一个鲶鱼,这个人懂不懂画画无所谓,一般是已经考上正经大学或者知名艺术院校的人,这个人在这个地方的作用就是,激励这的学生认真画画,不要偷懒。
在天津,著名的“大保健画室”里,我就是负责干这个事的学生,彼时我刚刚考上985,觉得暑假在家待着太无聊,所以经人介绍找了个高考画室学画画,每天一画就是12个小时。
重点来了,这个苹果,是我第一天学水粉,第一天拿起水粉笔,画的第一张画,画里的第一只苹果。那天我刚刚认清楚颜色,第一次知道有颜色叫群青,第一次学会调颜色,调完颜色,老师在我面前摆了个苹果,拍拍我的肩膀,说了句:“来吧!”
于是就有了这个苹果:
下面这个是问题中提到的范画
我知道这么说很有可能挨骂...虽然我到现在也没有真正地学会画画
但是,我作为一个逛过各种美术馆,见过各种巨佬画画的人真的发自内心地说一句
无视掉我完全是在乱画的阴影,我觉得我画的苹果(其实也是乱画的),比这个范画画的好
大家都冷静一点,坐下坐下,手里的板砖都放一下,从裤裆里掏出来的40米大砍刀也插回去,要放原子弹的那个也把捻子先掐灭,听我说两句。
以我学艺十余年加上两次参加艺考,期间也带过考前班的经验来看,我倒是觉得,这位老师的画技已然到了超凡脱俗,返璞归真的境界。
在众多批判的声讨檄文中,我看到的皆是从艺考的角度对该老师的作品进行抨击,殊不知,艺术的本源是什么?艺术的本源是表达啊。
李白写诗是为了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敬畏,伯牙鼓琴是为了表达心中志向,飞燕起舞是为了表达对成帝的仰慕,这不就是艺术的动机吗?
如果当年李白颤颤巍巍地趴在山道边仰天长叹一句:“噫!俺哩娘!蜀道可真难!”,诗仙之名从何而来?高考岂不是也要少一道古诗文默写?
同理,这位老师的创作也只是在表达自我啊。
让我们来细看:
好多人说看不出这画得是个啥,这难道不是一个西红柿吗?
怎么,没见过这么圆的西红柿?
这位老师形象的向我们展示了小学课文《画杨桃》中所阐释的道理:当我们看到别人的看法,做法与自己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要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这难道不正是教育所追求的实事求是,以身作则吗?
再看这幅画面,构图饱满,用色大胆,对比鲜明,兼容并蓄。再看这西红柿,亮部粉嫩剔透,还夹杂着一丝青涩,暗部浑厚沉稳,露出熟透的颜色,这难道不是在表达“柿可忍,熟不可忍?”
而且投影纯黑,还用了蓝中透着些许青绿色的衬布作为环境,我稍加提示一下:“柿图”“投影”“黑色”,你品,你细品。
看得我忍不住要大声疾呼:柿图之蓝,蓝于上青天!
通过这幅作品,我们能深切的感受到作者郁郁不得志的心理以及即将喷薄而出的满腔热血。
岂不妙哉?
我们再看这张
这45°角望天的桀骜姿态,这不甘于平凡的鳞叶和妖艳的骚红色,不正是艺术家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吗?
再看底部那两道投影,将书法中的枯笔飞白和国画中的披麻皴技法融入其中,飘逸洒脱,脱胎换骨,骨络惊奇,奇技淫巧,巧夺天工,功不可没啊!
像极了一双仙人之手温柔地托起这颗桀骜不驯的火龙果。
细看火龙果,亮部粉嫩剔透,还夹杂着更多的青涩,暗部沉稳浑厚,也漏出成熟的砖红色……
诶?是不是有点熟悉?
没错,这其实就是“柿图”的升级版表达!
众所周知,火龙果是仙人掌科量天尺属量天尺的栽培品种,又名芝麻果,性甘平,不含蔗糖。
后生斗胆为这幅画题诗一句:
火龙性甘属量天,仙人掌托芝麻官
听懂掌声!
剩下几个又砖又红的苹果留给大家慢慢品咂。
接下来看素描:
寥寥数笔,一个饱经沧桑又胸怀宽广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
很多人说看不出是女的?
来对比图
看到没有,她没有喉结!
那浓墨重彩的一笔只是她被岁月侵蚀了容颜后生活困苦所堆积而成的双下巴!
即便如此,那双眼睛依然熠熠生辉,闪烁着慈爱的光辉,有如此胸襟宽广又坚韧不屈的母亲,不得志又如何?柿图犯蓝又如何?
素描的画法也同样借鉴融合了国画中的牛毛皴技法,用笔细腻,着色考究,是失传已久的夏姬跋画派技法,上一次现世还是在佳士得拍卖行,收藏价值极高。
进圈子,有事情我们共同面对~
综上。
我觉得这位老师儿的艺术造诣之高,亘古烁今,学识修为之广,横贯中西。令海内翕然,高山仰止。他只是用他的艺术手段来表达自己心中所想,为何人人得而诛之?
不过对于这位同学来说,老师的修为过于高深玄奥,身为学生的你,还是应该先把艺考和高考放在首位,待你他日登科及第,学成归来,可再来向老师讨教。
我等俗人,实难望其项背。面对此等艺术巨擘,只能肃然起敬,甘拜下风,首肯心折,阴阳怪气。
最后再多说一句:
选画室是每个美术生必经的道路,而画室选择的核心其实是老师。
毕竟画室只是一个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老师的教学能力才是决定我们艺考成绩的关键因素。
名气再大的画室也有教学能力一般的老师。
选对一个好老师,胜过一个知名大画室。
这里推荐一下专做艺考行业数据整理分析平台的 @艺评台台长整理的美术类高校学生机构名师口碑数据,对于机构和名师选择可以提供非常大的参考价值。
原答案给题主的正常学习生活带来了负担,因此删除原答案。原答案含有其他老师的示范作品。给后来的观众带来不便请谅解。
把原事情经过回顾一下:
这个问题在7月10日被送上热榜,到下午已经到全网排名10+的位置。
知乎热榜应该是一个明星和公关最不想买的榜,宣传口号也是有「瓜」更有料。
正如大家所见,大部分知乎大号也表明了立场,答案非常明显且一致。也反应了一个问题,人力(教师)资源的马太效应非常明显。美术教育一线城市优质明星老师非常多,其他城市老师水平参次不齐。
地理位置、经济情况、历史背景以及政策影响,教育资源的不平均,是个非常长远的问题,再加上因为中国国土较广的影响,在部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教育资源的分布也是相对较差一点的。
如果题主的家庭经济能力允许,可以对抗教育资源不平等,还是尽量到大城市学习学习感受感受,平时买的示范书其实这些也都是画室老师出的,并非遥不可及。
那些还在犹豫要不要换学习环境的同学,如果最值得奋斗的年纪选择将就,那么未来得到的结果也是一个将就的大学。
对于学生,不妨可以在某宝买上几本中国美院官方出的高分卷看一看,了解了解。这些都是全国各地每年那群最优秀的人,是你对手的同时也是你的同学,他们和你一样,也在奋斗着,为了梦想在努力。
对于老师,除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之外,也应该多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这是一个没有门槛的行业,不需要教师资格证,没有教育局组织的公考的聘用机制…
每年3-4月行业内大大小小的教师研修铺天盖地,一方面是教学能力一方面是专业实力,参与一下多少能带来一些收获。名师不也是这样过来的吗?
因为现实中皇汉和反皇汉都很少,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严格贯彻这两种思想,大概率会因为历史和政治不及格而中学毕不了业。
这两种人,就像一场无聊的公开辩论赛的正反方,整个剧场里只能听见这两个人吵架的声音,似乎他们是世界的中心。但是台下还有上千名观众,这上千名观众不是没有观点,而是觉得这个话题太无聊太没有价值和现实生活太远了,已经无聊的睡着了。
辩论赛结束之后,有人问别人,这两个人吵的这么厉害,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没有见到和他们持相同观点的呢?刚睡醒的观众:结束了?哦,剧院椅子不舒服没睡好,他们吵啥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