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追根溯源,谥号变成裹脚布始于李唐,但是李唐自己都没有确立统一的标准,例如:
(1)李隆基将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显、李旦的谥号统一变更最终确定为“XX大圣大X孝”格式,李隆基最终也是这个格式;李诵最初是这个格式。
(2)同样是李豫上的谥号,李亨的就比李隆基多了两个字,变成“XXXX大圣大X孝”格式;李诵最终变成这个格式。
(3)李豫、李适父子的谥号,又变成“XXXX”格式。
(4)李纯的谥号最初变成“XXXX孝”格式,该格式也是李忱的最初格式以及李恒、李湛、李昂、李炎、李漼、李儇、李晔、李柷的最终格式。
(5)李纯的谥号最终变成“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
(6)李忱的谥号最终变成“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
单是格式就有六种,而且有的先代君主谥号还是同一人上的,例如李隆基的最终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和李亨的最终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是李豫上的,李适的最终谥号“神武孝文”和李诵的最初谥号“至德大圣大安孝”是李纯上的,总不能说做孙子的天生与祖父为敌故意通过谥号字数进行褒贬吧?
2.五代局势动荡,家族和世系多次变更,也没有确立统一的谥号标准,例如五代几个比较稳定的君主:
(1)后梁的朱晃、后唐的李存勗沿用唐朝的“XXXX孝”格式。
(2)可是到了李亶,就变成了“XXXXX孝”格式。
(3)石敬瑭、刘暠、郭威,又变成了“XXXXXX孝”格式。
再加上只有一字谥的倒霉蛋李从厚、石重贵、刘承祐,这就是郭荣之前的谥号使用情况。所以郭宗训给郭荣上“XXXX”这种同样是李唐用过的格式,不见得是什么乱局所致。
3.郭荣庙号“世宗”,谥号“睿武孝文”,个人认为这是对其统治期间文治武功的一种肯定。再往前追溯,李豫的庙号“代宗”是为了避讳李世民而定,谥号则是“睿文孝武”,郭荣的庙谥与之高度相仿,这不太可能只是历史巧合。
4.到后代,宋、辽、金都存在多种谥号格式:
(1)赵恒确立宋的君主“15字+孝”的最终谥号主流格式,但还是有非主流情况,例如赵顼的最终谥号是“19字+孝”格式,赵桓、赵禥、赵昰的最终谥号是“5字+孝”格式。
赵顼是熙宁变法的主持者;其子赵煦受高滔滔挟制,亲政后继承亡父遗志继续推行新法,故而为赵顼加谥;赵佶以兄终弟及,需要维护自己的正当性,继续推行新法的同时又加谥父兄以提高地位。
赵桓亡国北狩,使原本无缘的赵构得以染指皇位,故而赵构给赵桓上谥号“恭文顺德仁孝”,也不接他回南方。
南渡后的宋主基本都是一次性确定“15字+孝”最终谥号,但赵禥死前襄阳沦陷,死后一年半临安就投降了,赵昰则是年幼流亡得病早死,故而两人“5字+孝”的谥号有可能是乱局所致。
(2)辽比较精汉,但是谥号这方面并没有统一标准。耶律亿、耶律德光、耶律阮、耶律贤最初都是两字谥号,后来才加谥。截至耶律延禧时期,辽主的谥号有七个字的(耶律亿),有四个字的(耶律德光、耶律阮、耶律璟、耶律贤、耶律宗真),有五个字的(耶律隆绪、耶律洪基),但除了耶律亿的谥号,其他的都带个“孝”字,并且可以简化,例如辽武帝、辽和帝、辽安帝、辽成帝、辽宣帝、辽章帝、辽文帝。因乱局所致谥号出问题的,只有因女真进攻而短暂在位的耶律淳,他的谥号是“孝章”,估计是战乱没认真查历史,所以与简化后的耶律宗真谥号重复,导致辽出现了两个章帝。
(3)金的谥号格式也多样化,完颜旻的最终谥号是16字,完颜晟的是14字,完颜亶的是8字,完颜雍、完颜璟、完颜珣的格式统一为“11字+孝”,风格上看起来很像从辽制转变为宋制。如果金祚够长,推测完颜雍确立的格式会被沿用。
5.元、明、清三代,谥号格式基本完成统一:
(1)除奇渥温忽必烈是6字谥号外,往后有谥号的元朝君主都是“3字+孝”格式,包括被追尊的奇渥温真金、奇渥温答剌麻八剌、奇渥温甘麻剌。
(2)明朝君主除朱元璋是21字谥号外,其余有谥号的实任君主均统一为17字谥号,包括最初没有谥号的朱允炆以及最初被上“恭仁康定景”谥号的朱祁钰。
(3)清君主除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是25字谥号、爱新觉罗载湉是21字谥号外,其余有谥号实任君主均统一为23字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