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蜜柑酱的邀请以及评论补充的链接,该链接很重要:)
佩戴贵金属的首饰是否有害是一个争执已久的话题,虽然没有很强的证据,但是过敏问题确实是存在的。另外,首饰用的贵金属往往不是纯的,千足金和99银都比较软,所以生活中常常有18K金、14K金、925银、藏银等,此外,铂(铂金)、钯(钯金)、铱(铱金)、铑也常用于首饰加工主体,这些金属虽然都比较惰性,但它们长期与皮肤接触的化学变化我们尚未完全掌握。同时,贵金属首饰无害还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相信有良心的首饰加工商不会添加铅、铬、镉之类的有害金属掺杂其中。——尽管千足金不会在空气中发生氧化是铁一般的事实,但考虑到新闻工作者可能不是特别搞得清不同金属之间的关系,故而没有第一时间断定这是个假新闻。
然而,看过链接后才发现,假新闻真的可以做到没有毫无下限。金的稳定氧化物仅有三氧化二金一种,稍微用几个电化学参数就可以算出,自然界中金子不会自发生成这货,要不然哪有什么真金不怕火炼,至于它对生殖系统的危害,更是无稽之谈,如果有相关文献,还望同好们不吝补充。关于大连质监所说的可能氧化的那段文字还是比较靠谱的,但他们还忽略了很大的一种可能性——金和银是同族元素(周期表上位于同一列),化学性质相仿,自然界中也有大量的共生矿,所以炼金过程中常会残存银,而银是很怕硫化物的,无奈我们身体代谢又有很多硫化物(空气中也有一些),这样生成的硫化银就会形成一些斑点,这也是过去很多金器“氧化”的原因。总而言之,新闻链接明白无误地写的是千足金会氧化,并且宣称氧化后产物对男性性腺有危害,还渲染道与一些宗教的禁令不谋而合,这不像是不懂学术而无意搞错的作品。
翻开链接的第三页,从千足金过渡到玉了不禁恍然大悟,作者处心积虑的目的总算显现了出来,原来是要说玉的功效。别的不说,一类靠自然随机拥有三十多种不定量元素的物质(玉石)和一类在现代工业控制下定量包含两到三种元素的物质(贵金属)相比,如何确定前者中的元素都是对人体有益而非有害并且还能作用到人体的,这作者的逻辑跳跃让我们这些专业的门外汉真心看不懂了,还有那个元素的启动波是个什么鬼?对了,含40%的镁元素这事我们也要谝谝:镁的原子量24,也就是说以镁为标准,只考虑氢氧铝硅这四个地球上岩石几乎必含的元素,把等价化学式写出来,MgO.(Al2O3)x.(SiO2)y.(H2O)z,分子量只有60,简单一算就会发现那几个系数都是出奇地小(钠钙钾们别怨我忽略了你们,你们要来了就更奇怪了),这怎么做到的?掌柜呀,合着你们家的玉石里一多半都是耐火砖烧出来的啊!还有镁的自然界丰度可是排第八啊,水垢里尽这些,一般人还会缺这玩意儿?
综上所述,要么我这学了二十年的化学都是看的盗版书,要么作者夹带了太多私货。
戒指压迫神经的问题,大概对吧,不敢评论。
题中问道彩金和镀金的问题,其实本质上都是纯度较低的金子,有可能含有一些对人体不太友好的元素,但是否可以达到具有显著影响的程度,目前尚未查到证据。
=======================
关于取消千足金称谓的事情,万万没有想到还有人可以借着这个话题来传播伪科学。平胸而论,千足金的说法早该淡化了,99%的金子和99.9%的金子储藏的价值相差0.9个百分点,但冶炼的难度相差绝非0.9个百分点,除非工业上必须使用,否则作为投资来讲实在没必要,这与什么千足金对人体有害的假命题都能扯上关系,不得不佩服原作者的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