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更新:国家电影局通知:低风险地区的电影院可于7月20日开始,有序恢复营业。
要求包括:调整售票方式。全部采取网络实名预约、无接触方式售票;实行交叉隔座售票,保证陌生观众间距1米以上;每场上座率不得超过30%。
合理安排场次。电影放映场所减少放映场次,日排片减至正常时期的一半。
控制观影时间,每场不超过两个小时,延长场间休息时间,对影厅充分清洁与消毒;不同影厅错时排场,避免进出场观众聚集。
影厅座椅扶手、3D眼镜等每场消毒一次;未戴口罩和体温37.3度以上不得进入;原则上不售卖零食和饮料,影厅内原则上禁止饮食。
中高风险地区暂不开放营业。一旦低风险地区转为中高风险地区,电影院将重新暂停营业。
千呼万唤始出来,中国电影新的航程,重新开启了。
——————————————
2020年6月底,从新冠疫情爆发,到现在已经过去近半年时间了,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平息,餐饮业等其他人员密集产业早已陆续放开,而作为被疫情影响最大的产业之一,电影院线迟迟不能开禁,也令无数从业者怨声载道。
其实, 从来并没有真正严禁影院开业的禁令,明明一直都在鼓励各行业规范化复工复产。然而,其实是各大院线和影视出品公司,基于自己的立场的利益博弈,导致了影院迟迟不开的现状:
首先,是电影院线这个行业的特殊性:
全国各大主要城市的影院,如果不能统一开业,每部新电影上映,如果没有统一密钥,在强烈观影需求下,网络盗版传播问题根本无法解决。
众所周知,只要耐心搜索,任何热播剧、热门影片的盗版vip高清资源,都会在第一时间就泄露出来。这一点从互联网野蛮成长的初期就一直延续下来,也一直并没有得到彻底遏止。
所以,只要一个地方的疫情没完全平息,全国其他地方的影院也就很难顺利开启。
记得6月初时,原本已经有业内人士的乐观消息, 到6月底7月初,或许就将开启院线复工的进程了,谁知道没过几天,北京市新发地海鲜市场引发的疫情复发,就让这一切变为空谈。
其次,很多出品公司,业内人士,天天呼吁尽快开业,但自己缺乏为行业牺牲的魄力和担当。真让他们的大体量新片率先上映,给空旷了半年的电影院线暖场,把广大观众观影气氛重新带动起来,就抵死不肯了。人人都希望别的同行先当炮灰,自己等市场火热了再进场捞钱,这世上哪有这么美的事?
谁都知道,目前这个市场环境,唯有原定春节档的那几部预期30亿级体量的大片,(《唐人街探案3》《紧急救援》《姜子牙》《中国女排·夺冠》《急先锋》……)方可迅速带动起新的观影热潮。
然而,有的影片出品方,至今还期望着冲《哪吒》破《战狼》,创下新票房记录的宏伟蓝图,直接就把档期挪到明年春节档了呢。
第三,一部爆款电影公映,至少上千万的观影人次,电影院本身又是一个不通风不透气,长达2小时以上的密封场所,哪怕只有一个人是在观影时,不幸被感染了新冠病毒,整部影片的口碑、风评、后续也就彻底完蛋了。也许上映没几天,就被迫要下映换挡的窘境,高清盗版资源在网络漫天飞,片方数千万甚至数亿的投资成本,才是真正血本无归了。
记得3月时,一些电影院不是试着复映老片了,全国每日总票房就几万,还要冒人员聚集的风险,有什么意义?网络普及时代,疫情没有完全平息期间,愿意去电影院看老片复映的人,真以为很多?
所以,既然根本没有多少马上就能热映的新片片源,也就意味着电影院一旦全面开业,开始的票房成绩肯定会很不理想,上座率非常惨淡,却还要冒着可能爆发疫情的风险,这才是其他大部分公共设施早都已经开放了,电影院迟迟不开的直接原因。
当然,电影院线本身是个辐射效应和影响力很大的产业,同时却也是直接营业收入非常小的产业。2019年中国电影市场创下了历史记录的新高,距离美国好莱坞的北美本土市场也差距不大,到了“可望而可及”的程度,然而实际总收入也不到700亿,和餐饮业、服装业、旅游业比,连零头都算不上。
一个在国民经济分量中完全就是九牛一毛的产业,偏偏又带着巨大的人员聚集风险,当然不可能成为优先被政策扶持、鼓励复工的行业。
不要忘了,我们这个从古到今信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学霸国度,现在还有很多大学受疫情影响,至今没有开放呢,相比于教育系统这个不可动摇的国本,电影院线的损失,实在不值一提了。
第四,电影院线本身也是个依附性很强的产业,完全依赖于电影创作者的艺术成果。
毕竟对一部电影来说,真正创作电影、无可替代和复制的是编导和演员,宣发电影的是制片方,付出金钱的是我们观众。
而疫情让影院关闭期间,这些真正的艺术创作者,本身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该编剧的继续编剧,该导演的继续导演,该拍戏的继续拍戏,谁都知道疫情只是暂时,不可能真正判了这门艺术死刑。
而像院线的日常工作,装修布置,更新设备座椅,更换海报灯牌,这些都是可以复制的,可以替代的,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基础性工作。
真正院线的广大基层员工,电影院关门几个月没活干、工资停发,自然就转行干别的工作去了。哪怕是去送外卖、摆地摊,在餐厅当服务员,其实也和此前卖爆米花、冲咖啡奶茶,打扫卫生、售卖电影票,并没有本质区别。
在发达、富裕的现代社会,只要有手有脚、勤劳肯干,谁也不可能因为一个行业暂停,就当真走投无路会饿死,对不对?
而那些真正有实力在一座城市的黄金地段,投资一家影院的大老板们,本身资金就肯定足够雄厚,做生意总是要承担风险、有赚有赔,新冠疫情的世界性蔓延下,他们投资别的行业,难道就包赚不赔了?
诚然,当下院线的另一大问题, 是因为前几年抱着急功近利心态,急着跳进这个圈子抢钱、和换取国家扶助电影专项补贴的,实在太多了。比如一个一线城市,非要开上百家影院,还都尽可能选择在豪华地段,除却30多家赚钱的,剩下70多家可能不亏损么?
而那些三四线城市的影院,很多小老板押上全部身家,孤注一掷投入这个行业,如今,也只好自求多福了。
最后,某些从业者最期盼的,当然是如现在的欧美国家一般,仍顶着每日新增几万病例/数千死者,居然宣布NBA,五大联赛,电影院,都纷纷将一个月内复工开张,提上日程了。这就是唯利是图、枉顾民众生命健康的资本社会。
近几个月时间,有些人甚至因此大肆借题发挥,煽动舆论,倒逼政策,叫苦卖惨。然而,当人们因为疫情,而尽可能减少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合出入时,这几个月里被重创的产业,从都远不止是电影业,大灾之下,本就该彼此体谅,共克时艰。
而从业内各方面渠道消息,如果不出太大的意外,比如疫情再次出现类似“新发地海鲜市场”这样的反复,那么不久的将来,院线逐步复工也是必然进程。
过去几年推出了无数票房爆款作品,初步实现 【商业大片流水线工业化】的优秀中国电影人,乃至于整个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影业,绝不会被这场不期而至的天灾击垮。已经培养出观影习惯的亿万公众,也不会当真因为这场意外就此绝足于电影院。
大家携手共进,拭目以待吧。
这居然有人来问??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
第一,你倒是喜欢人家,人家喜欢你吗?
第二,你倒是跟他上了一个高中。那到大学怎么办?万一他没考上大学,你是不是要跟他一起辍学?如果他考一个不好的大学,你是不是要放弃更好的大学跟他在一起?
第三,你跟他在一个高中又有什么意义?中学生就算你们互相喜欢,还不是分手。你们还能外面买套房去登记吗?年纪也不够啊。那既然大概率是三年以后就要分手,那你现在跟他在一个高中又有什么意义呢?就为了上学放学能够一起走?
第四,你看看你爸你妈差几岁。等你真的到了结婚的年纪,能和你结婚的女生现在估计还在上小学。世界那么大,出去多看看,一般来说大学毕业那年回过头去,你会发现当初的自己是多么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