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长江图首映,上座率不到一成,人少得有点意外。这本片子还是值得去看的。
---
先按顺序时间线来说下整个故事:
1989年,高淳父亲行船经过宜宾,第一次遇见安陆。
那时安陆年少貌美,从江水中浮出的面容,带给父亲永志难忘的一笑。他为她做了第一首诗,写入诗集《长江图》。此后,父亲沿江行船数年,在江边每一站停泊写诗,都有安陆相伴。
安陆读诗,拓壁,而后两人感情纠葛,难以解脱,安陆入庙修行;她嫁为人妇却仍爱恋父亲;她偷情致使丈夫自杀;她向寺庙求问人生,却不得其解。
终其一生,安陆被很多人爱过,又爱过很多人。
年老色衰时,她在上海匆匆见高淳一面,那时父亲已死,离两人初见,已是20年。
2009年,高淳父亲去世,高淳接下广德号,行船去宜宾,运送白鳍豚。
途中,他走过父亲停过的多数泊口,读父亲写下的诗,他经历每一阶段的安陆,从老至年轻。最终行至宜宾,安陆与父亲初初相见处,这是父亲行船的起点,那里有长江,有船,有二码头,有年轻女人。
高淳回溯至长江尽头,有安陆为她母亲立下的墓碑。
长江发源地,女人生下了女人,江水繁衍了城镇。
佛的缘起,女人的一生。
---
片子的英文名叫crosscurrent,逆流而上。
这是个关于追溯过去的故事。
年轻人行船长江,见证了父辈的故事。
---
评论区里提到,这里并不存在两代人,而是中年高淳逆流而上,走过自己过往和安陆一起的每一个渡口,也是非常好的视角。
---
题外话:
1.给准备看长江图的打个预防针。
预告片中用了左小祖咒的配乐,这和整本片子的配乐风格不太搭,不要被预告片欺骗。
作为相似文艺片,相比路边野餐,我更爱长江图,长江图的粗粝胶片质感,符合我的口味,但可能不符合当下审美口味。
同时,虽然长江图更注重故事性,但它时长较长,到了结尾,观众注意力会不禁涣散,这也可能会影响片子的票房和口碑。
2.个人体验,全片最动人的场景是两个:
一是过三峡大坝,一层层阀门开关,人在封闭空间内滞留很久,日光灯病态的白,就这么慢慢等水涨,运入下一层阀门,此时人有种完全被机械控制的失落感,大坝像个铁棺材。终于到了最后的门开启,眼见天光,平静如水的江面。仿佛松了口气,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人还是需要和自然共融的。秦昊的泪有点过了,单单景色的置换足以震动人心。
二是宜宾,高淳在被刺后望见水下,安陆笑了,她张开双手,一条白绢浮上水面,上面画着行船的路线。莫名想到王小波的《绿毛水怪》,有个姑娘在水里向你招手,你向她走去就能获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