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留学生归国人员,大概率在飞机上交叉感染,在飞机落地后,酒店集中隔离的第十三天检测出鼻咽拭子均为阳性 (所以借此说明,落地隔离十四天或者二十一天,看着虽然长,但还是很有必要的)
先直奔主题,我确诊以后一直在中山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治疗,今天是我新冠痊愈的第二十天,也是我接触医学隔离转入居家隔离的第一天。
所谓现在怎么样呢?说白了就是有没有后遗症呗?还有有一些的,最大的后遗症是我的嗅觉,目前最多只恢复了20%。体现在于喝中药,保洁阿姨带着N95口罩在楼道里都能闻到我的中药味,我要鼻子贴着中药才能闻到一点点;卫生间用了消毒剂以后整个房间呛到不行,我待着一点不受影响。
目前嗅觉慢慢好一些了,甚至能闻到一点咖啡的味道,但医生说,要在三个月到半年左右才会慢慢恢复,而且最多恢复到原来90%的水平。
味觉也有所丧失,不过不严重,我喜欢那种食物在嘴中炸裂,味蕾冲击的感觉,近期怕是体会不到了。
除了嗅觉和味觉的暂时性缺失以外,我就是在正常生活,身体因为在房间里待的太久了有一点发虚。
其实说到最大的后遗症是什么呢?在我身上最难根除的后遗症应该是表现在心理上,每当周围的人听到我感染新冠时,都是立刻吓到不行,好像我感染的是天花一样。
另外大家会像看异类一样看着我,感叹到原来新冠离我这么近,小心翼翼的和我说话,问我病情。谈冠色变,避之不及
我作为一个感染过新冠成功康复的人,希望大家把我当成普通人,当然啦我知道这个很难。大家很提防新冠绝对是好事情,这会让我们的防疫工作顺利进行。只是想说,应该理性一些看待新冠治愈者,多一些包容。
很感谢中大五院,特别有耐心的护士姐姐们,给我开中药看我舌苔的主任医师,总把我吓得不行的主治医师,每次做卫生都陪我聊天保洁阿姨,和在点餐群里带来欢乐的病友们
谢谢我的女朋友,从入院到出院这四十天里,无条件忍受着我的负能量和抱怨,每天都要变着花样不厌其烦的安慰我,对我无尽的理解和包容
Last but not least,确诊新冠以后让我最欣慰的是,我从下飞机开始,没有接触过任何人,在酒店集中隔离期间确诊。所以,即便我是确诊病例,但我万幸没有传染给别人。
很奇怪,很奇怪,红码贴上来以后别人都看不到。给大家放一张我确诊时的核酸鼻拭子检测结果吧,如果了解一些的话,能从数值上看出来,我当时的病毒载量是非常大的
在我们医院制定的是,数值42以上算作阴性,数值越小说明病毒载量越大,而我数值才二十出头,当时也是给医生吓了一跳
正常生活,但有后遗症:胸痛(目前一个月一两次)+嗅觉失灵(恢复中)。
在俄罗斯上学。平时除了上课很少出去,防护做得也还行,结果还是中招了。
正好刷到这个问题,顺便把这段折腾的经历记录一下吧。
2020.10.11 发低烧
拍照片的时候刚开始感觉有点发热,后来体温更高没再拍了。不过最高也就37.4左右。后来吃了退烧药,就没事了。
2020.10.13 嗓子疼
2020.10.14 咳痰
当时症状很像普通感冒,但又不确定是什么病,所以每天都在吃连花清瘟。
心里还是有点害怕的,网上各种搜症状表现,虽然有一致的症状表现,但还是抱有侥幸心理。
2020.10.19 痰里有血,胸口痒
这天早上感觉嗓子有痰,然后就咳出来,发现里面有血,然后就慌了。
但是实在是懒,又自己观察了一会,发现咳了几次之后就没有血了,然后上百度一顿搜,又鼻血又气管炎又肺炎啥的,整得有点害怕。
不马上去医院一是因为自己一直在健身,身体素质很好,一般小病都自愈,又有点犯懒;
二是因为宿舍还没分下来于是在好朋友那合租蹭住,我俩一个屋,他身体素质一般还抽烟没事还去个星巴克啥的但一点事没有;
三是我在的城市日增三四十确诊,俄罗斯人又向来不靠谱,连续一两个月都是日增三四十,那傻子也能看出来数据有猫腻啊。于是就不太想出门。(比如说我当前确诊新冠的概率是25%,那我去趟医院回来可能就50%了T_T)
2020.10.20 去医院,医生说没大问题
俄罗斯人真的非常神奇。
有保险看病免费但是只能在校医院用。去了之后发现满走廊的人在那排着。下午两点半开始排队,七点半才排到我。现在想想也是很佩服自己能等五个小时。
进去之后跟大夫说明情况,给测了体温,拿听诊器听了一下后背,就说没啥事。我说我失去嗅觉了,然后她拿了瓶不知道什么液体让我闻,我说我闻不出来是啥。
(嗅觉失灵的体验是,闻不出来味道,但是能感受到刺激 。就是说,闻不出来是什么东西,但是感觉很呛鼻子。)
然后依然告诉我没事,并给我开了阿比朵尔和Vc。
我上网查阿比朵尔是治气管炎的药,于是就把自己当气管炎治了。但是后来朋友得了新冠大夫也让吃这个....
回家顺路去了趟化妆品店,喷了几下香水试用装,确定自己真的失去嗅觉。
家里附近药店刚好没有阿比朵尔了,又犯懒,就买了Vc,回家吃了几天Vc,后来胸口就不痒了。
从10号发烧到20号去医院这十天忘了从哪天开始晚上睡前胸闷,一开始以为是心理作用自己吓自己,大喘气喘几次就睡着了。后来有一天晚上躺下之后实在是喘不过来气,开窗在窗口呆了好一会才顺过气来。
也是这十天中的某一天做了黑椒意面,感觉嘴里很涩不舒服,后来我朋友尝了说很咸,可能也是失去味觉了,不过不是很明显,很快就恢复正常了。还好没影响我干饭。
另外百度说嗅觉失灵的原因有1234567...
2020.11.1 朋友核酸阴性
一起住的好朋友准备回国,于是做了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这时候我已经搬到宿舍了。
2020.11.6 朋友确诊无症状感染者
朋友五号去了莫斯科,到那后在大使馆指定机构做检测,六号确诊,四号晚上我们七个人一起吃了火锅.....后来七个人中除了我和要回国的朋友有三个人血检阳性,现在他们都很好。
由于核酸阴性且无症状所以俄罗斯官方也没有人管,朋友就在自己租的房子呆着,没去医院,百度+连花清瘟,现一切正常。
2020.11.9 血检阴性
和那晚火锅局的两个朋友(w和p)一起做血检,那个医院只能检测igg抗体,我和p阴性,w处于临界值。
2020.11.11 核酸阴性
因为w的血检结果在临界值,我们又每天一起吃饭,不太放心,于是一起做了核酸,全部阴性,除了我嗅觉失灵大家都没症状。
因为俄罗斯人对新冠不是很重视,我们也没有很害怕这个。但是身边一起生活的人得了新冠,还是有点慌的,于是我,w和p决定尽快回国。
2020.12.04 血检不正常
估计是有个潜伏期吧,上次检测距朋友确诊时间间隔比较短,所以没事。
这次
p的igm阴性,igg16+(正常应该小于1)
w的igm临界值,igg16+
我igm阴性,igg临界值
2020.12.7 再次血检阴性
由于冬季疫情严重,国家对境外回国人员要求更严了。
血清抗体检测不是阴性就可以,igm要小于0.4才给发健康码。
p和w由于数值差太多,就不打算冒险尝试了,于是我自己又去做了血检,数值合格,买票。
2020.12.15 核酸血检阴性
14号去大使馆指定检测机构做了双检测,结果全部阴性。
上传检测结果,等健康码变绿。
大使馆指定在某机构检测,,不过这机构是连锁的,在莫斯科有几十个连锁店。在哪个店检测大概是包机方决定的。
虽然是大使馆指定检测机构,不过检测环境让人担忧。房间很小,进去后有个包机方的中国负责人让摘口罩拿着护照拍照。在屋里!那屋小得八个人都装不下。
里屋进去检测。我在门口看我前面那个人检测完俄罗斯护士没有进行任何消毒直接让我进去检测。在我之后也是没有任何消毒就让下一个人进去。
而且很多俄罗斯人戴口罩都只罩住嘴把鼻子露出来!那个护士也是。
从13号去莫斯科到17号起飞这几天是最煎熬的,基本上每天都做噩梦。
因为7号的检测igm值是0.37,绿码发放要求0.4以下,生怕这几天数值波动过线。
而且回国航班是第三方包机,核酸检测不合格机票钱不退,血检不合格退70%。压力也是非常大。
莫斯科是俄罗斯疫情最严重的地方,也不敢出去瞎遛。
在检测机构附近订了家民宿,进去一顿消毒,然后在华人餐厅一下订了三天的饭菜,吃完放冰箱,再吃就放微波炉加热。除了做检测再没有出过门。
2020.12.16 健康码绿了
当时是真的很兴奋,激动到砸床。毕竟一年多没回国了。
然而不是有绿码回国就稳了
2020.12.17 回国
国外华人回国真的挺难的。
在去机场的路上看群里有人说大使馆最新要求igm0.3以下,而我是0.31...
还好这个是谣言,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大使馆要求还是igm0.4以下。
但是还是有人没能回来。
这个要求真的是临时加的。基本上大家都到了机场,才被告知。飞的是郑州,别的城市没有igg要求。
排队值机时前面两个女生让我帮忙看一下行李,然后就走了。
后来知道其中一个女生igg大于1.4,虽然有健康码,还是回不去。
她是在海参崴上学的学生,在中国的东边,为了回国跑到了中国的西面,也没有回去。(我是咋知道的呢,因为后来她在那趟航班群里骂娘了...这事谁摊上都崩溃,宿舍住房都退了马上值机了得知不能走。不过在这种特殊时期只能算运气不好,谁都没责任。)
还有几个人因为签证过期俄罗斯海关不予放行,这个就真的怪自己了。
值机的时候还是,排队到值机柜台间还有包机方负责人检查,要摘口罩拿着手机健康码拍照,并在名单上确认。无误后发了防疫包(带气阀n95口罩*1,一次性医用口罩*1,护目镜*1)。不过落地郑州后防疫人员说不要用带气阀的。
飞机上所有人口罩+护目镜+防护服。有没有人穿纸尿裤就不知道了。我是想穿来着,不过没来得及买。前后加起来有十个小时不吃不喝吧,怕飞机上想上厕所。非常难受。
2020.12.18核酸阳性
17号落地,在机场做核酸血检,随后去隔离酒店。
在机场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真的非常重视新冠疫情。但凡俄罗斯能做到中国的十分之一,确诊人数也不至于破百万。
从落地到入住隔离酒店间的流程已经回忆不清了,太多了。看了一眼跟女朋友聊天记录,6:27落地,9:09才上车,这期间通过了一道一道程序。
其中有一项流行病学调查。询问近期有没有生病有无和不健康人接触。我把之前的症状都如实说了,然后签了个保证书确认情况属实。
然后就是做检查吧。在机场的大厅,大概有二三十桌,每桌两三个防疫人员,虽然彼此间隔很远但没有隔断。做核酸血检。
最后上大巴拉去隔离酒店,警车开路。大巴上人不让坐满。
到酒店后先不下车,防疫人员把行李搬下去然后像不要钱一样喷洒消毒水。然后我们下车再给我们喷消毒水。
酒店入口附近还有警车和派出所,可能是怕有人跑了hhh。总之一切非常让人放心。
18号早上正在吃早饭,工作人员让我收拾行李。
随后救护车把我拉到医院。车里还有一个大叔,也是阳性无症状。当时是两辆救护车一共四个人。
新冠病人住的应该是后建的方舱楼,在地图上看3D模型这个地方是平地。
进屋行李拿到单独的房间消毒。然后每个人一间屋子,有独立卫生间,能洗澡,24小时热水,空调,电视,电动调节病人床。
走廊每隔一段时间就有紫外线消毒机器人来回消毒,医护人员也是各种擦,消毒。边边角角都打扫到,连屋顶都擦。凌晨一两点还在消毒。不过只打扫走廊,无特殊情况不进屋。
图中右边的方框是个紫外线消毒柜,里外都可以打开,饭菜和其他东西都通过这个柜子送进来。
进屋之后让换上病号服,戴上病人手环。
过了一会进来医护人员量体温测血压,然后调查病史,非常详细。
消毒机器人 https://www.zhihu.com/video/1339927261596844032和我一个救护车来的大叔住在了隔壁。
下午做了核酸血检。晚上十点拍了CT。
和三个大叔一起去做。其中一个是我隔壁那个。这时候知道我们这趟航班来医院的有五六个。
2020.12.19 双阴性
大夫说再检测没事的话就在医院隔离14天然后就可以回家了。
房间隔音不好,听到隔壁那大叔也是没有症状,再检测又是阴性。
这个时候就搞不懂我到底有没有事了。当时是怀疑机场人多,可能检测结果不准。
但是后来还是确定自己得了新冠,或者说得过了新冠。
当时问大夫CT结果怎么样大夫说没事。等出院时把CT结果给我我才知道我肺部确实有问题。
百度查了,肺陈旧性病灶、细条索状密度增高影就是肺部纤维化;肝内钙化灶就是肝炎症恢复后的痕迹。
不过都不影响健康和生活。
所以我瞎推测应该就是十月份的时候确实得了新冠然后自愈了。
2020.12.20 再测核酸血检阴性
另一边的隔壁发烧了。
治疗费用先自己垫付,出院后医保报销一部分+地方财政补贴。我在国外一年多没回来忘了续医保,全部自费。吃饭自费。
后来才知道楼上还有几层,到快出院的时候隔壁的女生被转移到楼上了。看来有症状的都在上面吧。
对了因为我没有症状,所以也就没治疗,就相当于在医院隔离。每天大夫都会问身体状况,问体温。还问排便情况。很详细,很羞耻....
2020.12.30 做核酸,阴性
过程非常严谨
2021.1.1 做核酸,血检,阴性。
2021.1.2 出院
突然嗓子有点干,赶紧跟大夫说。
大夫说我检测结果一切正常并让我多喝热水......
上午就可以走了,不过我的火车在晚上,于是一直待到了晚上才走。
出门还是救护车拉我去火车站。到了火车站有两个工作人员对接。进去之后登记,登记的时候保安大爷问我从哪回来的,我说俄罗斯,然后拿起小喷壶对我一顿喷...工作人员一直送我到候车厅。
2021.1.3 集中隔离14天
各地政策不一样,我们这社区不管接,让我自己回去。我又不想打车给别人增加风险。
然后我爸把车开到火车站,把车钥匙扔掉我,还有一副一次性手套,让我自己开去隔离酒店,他打车回去了。
一年多没开车,上路第一个红绿灯就弄了个违章掉头。
开到隔离酒店一顿消毒,入住。期间做核酸检测3次,全部阴性。
2021.1.17 居家隔离14天
2021.1.22 核酸阴性
2021.2.1 核酸阴性,解除隔离,完全自由了。
然后还要再上报五天体温。
经了这么一遭,除了费心费钱,别的也没什么。
胸痛的感觉是吸气时像有一张粗糙的网兜住了双肺。出院后就疼过一次几分钟。但也不是很疼,就是到有感觉的程度。肺功能也没有受损,做剧烈运动时和以前一样。
嗅觉在慢慢恢复中,贴近了闻还是能闻到。神奇的是,好闻的味道能闻到,比如饭菜香;臭味一点闻不到(也可能是我没贴近闻?)。总之上厕所的幸福感直线上升......
就像有的答主所说的,能在这亲自写回答的都是没事的。我很幸运恢复了健康,但疫情确实带走了很多人的生命。一个俄罗斯朋友的父亲,一个月前说得了新冠,一个月后人就没了。
感谢祖国,感谢生命。
放在最后避免影响阅读体验:
评论区有人说我跑毒:我是通过国家允许的合法方式完全自费回来的。海外华人不让回来一片叫好,就地过年骂声一片,老双标了。
有人说我投毒:自我检测合格,统一检测合格。15号核酸阴性,17号核酸阳性,18号核酸阴性。合着我病毒收放自如。研究啥疫苗啊,研究我得了。
先说说我自己接触的患者吧。
我接触的都是轻症患者,没有人有很强的后遗症。
但是部分人到现在依然会有一些感觉,比如乏力、活动耐力下降。
所以我也额外关注这一方面的事情,目前有两方的信息。
1月8日,柳叶刀(the Lancet)在线发表了一篇研究,发现大部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在发病6个月后仍有至少一个症状。
这篇研究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共同完成,基本是国内顶尖的呼吸科力量了。曹彬、张定宇和王健伟为共同通讯作者。
里面提到的,也基本符合我对轻症患者的了解:
1、大多数患者出院6个月后还没有完全康复。76%的患者在发病6个月后仍有至少一个症状。
2、患者最普遍感受是疲劳、浑身无力。63%的患者出现疲劳或肌肉无力;26%的患者报告有睡眠障碍,23%的患者报告出现焦虑或抑郁。
当然一直都有人举他身边的例子来对我进行反驳,说我身边的人为什么没有出现,我也对其中的某位朋友进行了回复,大家可以了解下。
嗅觉倒错(Parosmia)是指某些人在患病期间出现嗅觉丧失,但是在康复之后,嗅觉并没有恢复,反而出现了「错误」,比如一些本来闻着不错的东西,变得臭不可闻。
要说上面的乏力可能还不怎么影响生活,嗅觉倒错就是极大影响生活质量,因为它无法治愈,只能等待自我适应了。
颞叶在嗅觉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内嗅皮层、梨状皮层和杏仁核参与感知、识别、辨别气味和巩固嗅觉记忆。尤其是杏仁核。
一些神经损伤性疾病也可以发生嗅觉倒错[1]:
但目前新冠患者到底是为什么出现嗅觉倒错,还不太清楚,猜测是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嗅觉的传入神经受损,这些神经在恢复的过程中,连接到了错误的地方(右边是错误的链接方式)。
美国华盛顿大学招募了234名新冠患者在发病后3至9个月内完成一份随访问卷,其中177名完成了所有问卷。研究发表在《JAMA Netw Open》。
最终有大约30%的患者报告有持续的症状,并且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
年龄在18至39岁之间的患者中约有27%报告持续症状,而40至64岁之间的患者中这一比例为30%,65岁及以上的患者中这一比例为43%。
最常见的持续症状是疲劳(13.6%)和嗅觉或味觉丧失(13.6%),约有13%的人报告了其他症状,包括脑雾症状(2.3%)
阳痿了!我是在玻利维亚感染新冠的。
2022年1月1日开始出现症状的。
2022年1月2日开始肌肉酸痛,喉咙痛,发烧。
2022年1月4日肌肉痛,喉咙痛,发高烧。核酸检测阳性,当晚呼吸困难,咳血痰,医院不收治我。无奈只能回家躺平,生熬。
2022年1月6日,身体情况开始好转。
2022年1月12日,症状基本消失。但是阳痿了,我举不起来了!
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特别是男性同胞们!
很简单,你逼格比他高就行了
我爸妈,庸医的最高境界。
我爸,南大生物系毕业,正高,研究方向是香烟烟气致癌性,然后每天一包烟。
我妈,上医大公共卫生系毕业,副高,研究方向是各类食品添加剂。目前三高,关键还不肯吃药,看着那高高的血糖,我担心的要死。对了,满满一箱的零食,高油高糖的那种。
家庭2个洁癖我从小生活在无菌中,结果抵抗力很差,经常感冒发烧或者拉肚子,2个教授会说看医生吃药没用,叫我多睡觉多喝热水,拉肚子拉干净饿2天就好了。
感觉学医的的确是挺无情的,看生死很淡薄,小时候有点伤心。
我身为一个潜伏中文互联网20年的1450;
一个拿拜登钱粉川普的50W;
一个知乎第一批喷逆向民族主义的跪族;
一个定期嘲讽白人傲慢的公知;
一个坚信马克思的4v;
一个认为入关势在必行的精美;
一个常常因为支持先对外而不是先分配而被开除左籍的反贼。
对这个问题,我头上扣的帽子和被不知道放在哪个凳子上的屁股是不允许我作出回答的。
但是……我算知道大清洗是怎么发现组织内五分之四都是叛徒奸细的了
凡事多讲正能量!
你们觉得不好笑,是因为你们的层次太低,你们觉得不好笑就认为人人都觉得不好笑,这是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
现在的喜剧之所以能够被定义为喜剧,就一定因为有人觉得喜,只有被有认定权的人认为喜,就可以定性为喜剧。
毕竟人家的专业人士,层次高、看得远、兴趣高雅、鹤立鸡群。。。你们不想着向人家学习,努力从不好笑的喜剧中看出深藏的喜来,却在那里抱怨不好笑!太浅薄了!
我看这些喜剧就非常好,好不好笑不重要,重要的是——充满正能量!!!
我们家有个习惯,小朋友每次想要各种比较贵(我认为)的东西,我就会把这个东西列入“奢侈品名录”。
然后我规定奢侈品名录中的东西每个月只能挑一件来买。
如果这个月已经买过了,我会告诉小孩这个月的份额用完了,想买只能下个月买了。
如果下个月她依然能够想起来这个东西,我就会给她买。当然买了这件,本月就不能再买其他的奢侈品了。
希腊罗马伪史论,都已经够奇葩了。
还没过百年呢,没想到苏联伪史论的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