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药架的争论确实存在,但估计更多是美俄之间,而不是东西方之间。因为目前彻底放弃在车体储存弹药的可能就只有艾布拉姆斯了。而且事实上,即使是120版M1,其车体内还有6发弹药架,只是不经常使用而已
其实弹药放在哪里,可能不完全是一个能自由选择的问题
1、苏俄
在二战后的坦克防护中,面对穿甲弹和破甲弹的威胁,坦克装甲增厚带来的帮助越发有限,而增重配平等负面问题越发严峻。假如我还是那个体积,那么装甲增加到合格的同时,其重量难以满足战略机动的要求。为此只能压缩体积,加强重点部位防护,对舒适性和次要部位做出一定牺牲。这些在二代坦克上尤其明显。
另外根据惠特克氏公式,坦克在二战中主要攻击来自中线东西30度方向上,占到了45%
最后在水平交战方面,越高的位置,被命中的概率更高,在山地作战更是如此。这点有以色列在中东战争中的统计对比做支撑。
基于上述原因,苏联需要一种轻而小的,能够有较强生存能力,从而满足预设战场需要的坦克。
因此:
1、坦克尽量低矮轻便,从而在不超重的情况下加强主要方向上的防护。
2、在主装甲外的方向上不应该存放太多危险品。
3、危险品尽量减小正面投影,降低高度,从而提高安全性。
所以:苏联难以采用尾仓存放危险品,因为这样会增加装甲防护面积,导致增重。
缺点:
1、在80年代以后由于火控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主要交战距离没有太大变化。坦克战双方面临越发精准的攻击,再加上反坦克手段越发多样,攻击方向越发多样,坦克低矮以及弹药架低矮的优势大大削弱了。
2、被击穿后生存性较低。为了减小体积,T55以来的坦克车体过于拥挤,弹药和油类混合,虽然以现有研究分析认为被打爆的几率不大,但也增加了发射药被引燃的风险。以色列对苏式坦克的评价是,被击中几率不是很大,但是被击中后受到的损伤更大。
3、其在车体设计上没有考虑到(也可能是难以实现)防范弹药火灾的可能,而且苏联化工水平有限,其分装半可燃发射药与灭火系统安全性较西方低一些。
因为车体难以设计阻挡,所以车体存弹的设计在面对弹药爆燃的情况基本无能为力。爆2也是如此。
2、美国
美军或者说西方一票三代坦克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定装弹药的装填问题,为保证穿甲能力,弹芯长度的增加导致弹药长度的增加,虽然理论上比分装药速度快(所以毛子分装药必须配合装弹机保证射速),但是考虑到重量尺寸,装填空间等问题,实际情况还真不一定。
这样在同高度的尾仓取用定装弹对装填手的体能消耗是最少的。梅卡瓦最初不在炮塔内存放弹药是因为中东坦克战不是太激烈。但是最后还是因为体能消耗太大,反应慢,不得不从梅卡瓦3开始在尾仓设计了一个10发容量的小弹架。
附带好处:
1、有利于减少火灾危害
油和弹药的分离有利于减少油路火灾殃及弹药的情况
2、部分解决侧向攻击时生存性问题
尾仓存弹本身不利于解决侧向打击的问题,但是配合泄压板、侧面NERA装甲等设计,在面对 侧向的RPG、中小口径机炮脱穿时问题不大,在面对大当量ATGM或者坦克脱穿时,泄压板也有一定几率提高成员生存性,不至于一发入魂。但是贯穿伤害就没办法了。
缺点:
1、炮塔增重,加剧配平问题。
M1早年的说法,炮塔重达39吨,这样重的炮塔,在加挂设备时配平问题比较麻烦。当然美系祖传大头见怪不怪了。
2、防护面积和宽度增加。
尾仓存弹会加剧顶部和侧面防护需求,加大了防护面积。而且顶部泄压板的位置防护比较困难。
3、加剧中弹几率
有几点还是要反复强调一下:
1、M1确实不容易飞炮塔,这不是说不飞炮塔人员就更安全了,而是M1炮塔非常沉重,弹药大部分在尾仓,在结构上不容易出现弹药引爆后炮塔震飞的情况。到目前为止,已知的飞炮塔案例发生在2003年4月28日,伊战早期,一辆M1在巡逻时疑似遭遇大当量IED攻击,造成飞炮塔,全员KIA。
2、在不考虑中弹因素的情况下,泄压板对提高成员生存能力是有帮助的,除了前面提到的隔离火灾,还有一点就是在弹药被攻击时,通过快速释放尾仓内部压力,降低发射药发生DDT现象或者进一步引爆高爆药的情况,这起初是一种化工安全装置
但是:
1、发射药本身在持续燃烧过程中发生DDT的机理是复杂的,后续仍有可能发生爆轰
2、弹药架和人员之间的屏蔽门强度是有限的,能在多大程度上抵御弹药爆炸是概率问题。
3、虽然美军基于安全考虑未使用榴弹,但是安全性更好的多用途弹同样含有高爆药,一旦引 爆,对屏蔽门的破坏依然很大。
伊拉克内战早期,一辆国民军M1遭到1515使用ATGM击中弹药架侧面,引发起火和多次爆炸。在刚开始燃烧时,车长就逃生了,他刚跳下坦克就发生了爆炸,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未有人员再逃出,因为M1没有逃生门,其余人员生死难料。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