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看完电影《沙丘》你有哪些感触? 第3页

              

user avatar   lijingj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电影总是能教我们怎么做设计

电影版《沙丘》的导演是丹尼斯·维伦纽亚,他上一个广为中国观众熟知的作品是《银翼杀手2049》,丹尼斯本人就是一个科幻迷,所拍的这些科幻题材电影基本都是他烂熟于心的科幻小说。

同时,他的团队,从特效音效到摄影都是科幻迷,他们是受好莱坞大片文化影响崛起的一代。BTW,汉斯·季默(Hans Zimmer)也是《银翼杀手2049》的配乐师,大家一定要去杜比剧院观看,听觉效果非常震撼!

记得我研究生期间选了一门建筑绘图技术课,教授是一位CG工业设计巨匠:席德·米德 Syd Mead,在离校后的第四年2019年,老先生病逝于加州Pasadena,享年86岁。

他是定义了新未来主义的概念艺术家,可能你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但他的原画作品你肯定知道:《银翼杀手》、《异形》、《创·战纪》、《极乐空间》、《碟中谍3》、《逃出克隆岛》……可以说这些作品在过去的60多年,奠定了好莱坞科幻大片的视觉基因,深远的影响了两三代人。

我们现在说的“原画”这个行当,基本也是Syd这代艺术家探索出来的。这种视觉表现和概念的影响渗透到了建筑、产品、服装和工业,等多个产业;Syd病逝之际,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发推特悼念,随即便发布了赛博卡车Cybertruck,并明确了这是一个“致敬”Syd和《银翼杀手》的产品。

说回到《沙丘》,在 @毁男孩的小图纸 的回答里已经很好的阐释了电影筹备的过程。

由于小说故事的场景是抽象的,相同的描述在每个人脑中不尽相同。建筑空间场景的设计是具象化过程,成败便在此一举。

故事中如果没有沙虫这种生物便没有《沙丘》,它们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电影制作人、作家、艺术家和粉丝。科幻小说《沙丘》原作者弗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1965年的杰作中首次出现的巨大的沙漠蠕虫(Sand worm),成为深受追捧的科幻传奇的定义,同时也困扰着粉丝和电影制作人。

在两年多以前,电影《沙丘》摄影师格里格·弗雷泽(Greig Fraser)来到约旦的瓦迪朗沙漠,试图为20世纪科幻小说中最具标志性的画面之一构图。在拍摄的时候,导演丹尼斯·维伦纽夫(Denis Villeneuve)和特效总监保罗·兰伯特(Paul Lambert)却说:No,你拍得还不够好。你得往回再走40米。

摄影师弗雷泽试图完美地拍下这张照片尝试了无数角度,距离和构图关系,虽然这不是他第一次这么做。但这些故事中的场景,需要正如原著作者所想象的那么巨大。

此外,这种巨大还体现在改编故事的难度上,原著冗长的阐述、几十万年的历史、银河系的政治、语言和文化,等方面……

电影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根据故事环境选取了差异巨大的气候环境。主角厄崔迪家族统治的海洋与山谷星球卡乐丹的取景地是挪威的斯塔特島,一个高冷潮湿的地方;毫无违和感的北欧环境,给了这个家族和男主一丝阴郁的调性。

主要故事发展的部分在厄拉科斯(Arrakis)沙漠星球,取景地在阿布扎比和约旦的瓦迪朗沙漠。一个毫无生机可言的极端恶劣环境,除了沙子和香料,基本上没有什么供人类生存的物质。这种设定为故事后续的失落感营造打了很好的基础。

鉴于本问题是“观后感”,如果没有看过电影的小伙伴清跳过灰色剧透内容:

电影对于“新人”来说还是比较友好的,毕竟大量的精力投入都是在“还原”《沙丘》原著中的人物场景和感官。其实这次电影上映的part one第一部分故事结构非常简单:讲述的是贵族家族争夺一种名为香料(Spice)这种提升能力长生不老,并且提供星际航行的刚需资源,而这种香料只在厄拉科斯Arrakis沙漠星球的沙子上开采。
男主是年轻的保罗·厄崔迪,莱托·厄崔迪公爵的儿子,统治着海洋行星卡乐丹(Caladan)的厄崔迪家族受皇帝命令从野蛮的哈克南家族手中接管厄拉科斯(Arrakis)沙漠星球,和这种资源的开采权。然后哈克南家族就怒了,在厄崔迪家族没站稳之前就直接将其灭门。实际上,皇帝认为厄崔迪家族的聲望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借刀杀人。

建筑和室内场景

作为一部打算收割全球票房的科幻电影,城市建筑室内甚至器具都微妙的混杂了全球各个时期各种文化甚至流派的产物。为了烘托出宏大的宇宙皇权,和各大家族的势力。

建筑与城市群主要参考的还是前苏联怪诞的未来主义和粗野主义建筑雕塑,美洲金字塔,强调简单粗暴的整体性,没有缝隙和太多的杆件构造关系。

完整的体量由混凝土和金属表皮构成,一方面适应电影中穿梭于各星球恶劣的环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达到科幻本身“不可能的可能性”,将空间的塑造推到了现实中大部分城市和建筑形态的另一面。

虽是探讨“不可能的可能性”,但从建筑选型上还是充分考虑了与气候环境的契合度。比如到了厄拉科斯(Arrakis)沙漠星球,干燥炎热的沙漠;采用埃及和美洲金字塔型的契合度还是非常高的,

室内虽然走得还是现代主义和粗野主义的路上,但是加入了熟悉的中东沙特和阿联酋元素。

值得一提的是,在1984年David Lynch版的电影《沙丘》场景和道具设计时,就已经在充分利用这些设计语言。因此,今年的《沙丘》也并不是从零开始探索。

还有《沙丘》故事书和由弗兰克·帕维奇(Frank Pavich)导演的佐杜洛夫斯基(Jodorowsky)《沙丘》纪录片。

但无奈的是:如今电影视觉场景也很内卷,有大量的元素之前被成功翻拍的《狂暴的麦克斯Mad Max》和《星球大战》等用得差不多了。这次视觉艺术团队只能去做减法,从更微妙的光线、建造材料和装饰细节上下功夫来达成效果。

最后,致敬这些伟大的想象力和电影建筑师。希望大家能去电影院亲身感受一下这场视觉盛宴~


user avatar   qian-xun-bai-du-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看过原著的可能对这部电影一点都不感冒 , 这部电影也就部分镜头还是很给力的。 毕竟是半个世纪前的科幻作品了,剧情并没有多少值得说的,整个政治架构还是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看起来就像欧洲古典小说一样,不过是加了点现代化的元素在里面,也谈不上多少高科技成分。强烈怀疑,是作者对未来缺乏想象力,用科幻的皮包装中世纪故事。

总体来说还是很乏味的,近三个小时的电影也就记住了几个场景罢了。不过网上的宣传视频都是爆吹啊,可能是电影宣传经费充足。我是看过《三体》后才看的《沙丘》(没看完),就感觉很枯燥。

《沙丘》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对宗教、社会的理解都是很局限的,对于中国人来说,欧洲中世纪是很陌生的,也谈不上共鸣,所以他们说的“史诗”,我们其实很难欣赏。


什么时候,咱们自己人能拍出像样的《三体》啊,当然我这种原著粉是很反感《三体》里面加入过多爱情元素的,整成青春偶像剧我觉得都是暴殄天物。


user avatar   cyberknigh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沙丘》全面拉片赏析

注:2022.03.04,又更新了一些内容,希望能尽快补充完!

《沙丘》是一部美学风格独特、高超,通过细节交代设定并串联起故事情节及角色的影片。我准备在这里做一个全面的拉片分析。既然是以赏析电影为目的,就没有太多涉及《沙丘》原著的概念介绍、解析,对这方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知乎搜索相关回答,已经有很好的答案了。

如果没看过影片,不建议阅读此文,以免减少了看电影的乐趣。可以收藏了以后再看。

工作量比较大,我只能一段一段地更新内容,争取尽快全部完成。希望大家谅解!

影片第一帧是一句slogan:梦是来自心灵深处的信息。此句格言出自凯恩斯博士。在出厂标之前先出slogan的做法在好莱坞电影里相当少见,表明了影片有很强的作者属性。此外,也意味着此次对《沙丘》的改编,梦境/预言是导演维伦纽瓦选择的切入点。

第一个镜头,用契尼的画外音引出沙漠星球厄拉科斯,交代背景。配合着汉斯·季默的配乐,一种宏大悠远之感油然而生。

维伦纽瓦在影片中采用了低饱和度的画面风格,甚至用有些模糊、做旧的画面,来呈现出沙丘星球沙尘笼罩的感觉。这与当下好莱坞大片高饱和度色彩纷繁的美学取向截然不同。比如下面这张来自《失控玩家》的剧照,就能看出,其色彩绚丽光鲜(因为游戏主题的故事),但光影层次较为单薄,看久了感觉比较乏味。

哈克南家族出场。注意野兽拉班身上的这根鞭子,它暗示着哈克南家族对弗雷曼人的残酷统治与压迫。

这种古典主义绘画般的构图、光影,是我喜欢维伦纽瓦的重要原因!因为左边人物的存在,右边庞然大物般的香料采集车才更显突出,特别是人物拿着的发光法杖。这种画面,是有故事性的画面。它甚至不依赖于电影整体的叙事,在单独一帧内就呈现出了自己的故事情境。

弗雷曼人埋伏在沙子中,突然出现袭击敌人。这就是雷托公爵后来说的“沙漠的力量”。弗雷曼人在沙丘系列中有着重要地位,他们的故事也打破了一些观众认为影片依然是“白人至上”态度的理解。

故事基本背景和铺垫完成,2:32秒片名出现。DUNE四个字母分别向四面开口,这甚至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原作里雷托二世的“黄金之路”。

男主角保罗登场,一开始就是其梦境。

梦境中的画面大多是模糊的逆光镜头,契尼的形象往往并不清晰。这也说明梦境是不连贯和准确的,它可能是多个时间多个事件的混杂或叠加。

卡拉丹是厄崔迪家族的母星,云下的闪电说明这个星球有大量降水。这是一颗“水之星球”。

保罗与母亲共进早餐,母亲让他练习“音控力”(以前我就叫它魔音)。镜头掠过公爵家的室内,这个斗牛的雕塑多次出现,还有一个巨大的牛头挂在门框上。这是保罗祖父的故事,他因斗牛受重伤而死。它也可以看做是一个象征:厄崔迪家族即将面对哈克南家族(凶猛的公牛)攻击,并受到毁灭性打击。

契尼这个角色在保罗的梦境中出场,这让我联想到了《星球大战》中卢克第一次看到莱阿公主全息影像的场景:一个完美的神秘少女形象,是主角产生离开家乡,走入未知世界,进行冒险的主要动力。这个少女形象,也是美好和未来的象征。

香料的镜头出现。香料既对应着现实中的石油(极其珍贵的战略资源),又对应着毒品(能产生幻觉和依赖性,长期服用严重损害身体),单独说一方面都是不确切的。

画外音解释香料对宇航的价值,画面切到了巨型母舰和“小型”登陆飞船。这也算是一种“相似性剪辑”,只不过是以内容的关联性而不是画面的相似性来把画面剪辑到一起。注意小飞船与母舰的比例,导演在影片中经常以三个物体相互作为的参照物,来突出人在巨大沉默之物面前的渺小,以及沙丘世界之宏大。反观《环太平洋2》《变形金刚》之类的片子,仅以高楼大厦或人类作为巨型机器人的参照物,这种两两对照,导致观众很容易在视觉疲劳后丧失对尺度的把握。

皇帝的传令官乘“小飞船”降落卡拉丹星。飞船与周围的山脉森林形成强烈对比,但色调又是基本统一的,不会过于突兀。这个镜头犹如一幅赛博朋克绘画!让我联想到波兰画家Jakub Różalski的作品——他的1920系列,就是将巨大的机器人置于上世纪20年代的日常场景中,产生奇异的美感和强烈对比。

这些应该是皇帝指派的宇航员/领航员,沙丘世界中的宇航员有极高的地位,因为只有他们(宇航员公会)能驾驶飞船在宇宙间穿梭。因为长期服用香料,书里和1984年大卫·林奇版的电影都把他们描绘成了已经变异的非人形生物。这个镜头中的服装设计风格,有一点点《异形》美术指导HR·吉格尔的影子。

厄崔迪家族的门泰特杜菲,门泰特就是人形计算机,因为巴特勒圣战,人类抛弃了人工智能,转而发展人自身的能力。即使你不了解这些背景,把杜菲当做一个有特异功能的角色,其实也不影响对整个电影的理解。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法西斯美学,宏大整齐——厄崔迪家族的军服看起来确实有点二战中德国军服的感觉。但维伦纽瓦之前的作品并不总是贯穿着这种美学风格,甚至《银翼杀手2049》也更多是废土美学而不是所谓“法西斯美学”(这个词语就有待商榷)。在《沙丘》中,运用这种美学风格,显然是它与原著及影片的调性最为符合。想想《星球大战》也是如此,这也是宏大架构的太空歌剧常用的美学风格,包括《星际迷航》这样不以战争和权力斗争为主要内容的科幻片也是如此。

邓肯登场,保罗告诉他,自己梦到了邓肯找到弗雷曼人,但也梦到了他的死亡。注意最后一张里的小虫子(生命如蝼蚁,勇气当永存!)。这个画面会在后面的影片中出现!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叙事手段,它简化了故事情节,不叙述前因后果,省略中间过程,只用意象化的镜头来串联情节!但同时,也对观众有了很高要求,提高了观影门槛——我也是在第二次观影中才意识到这种呼应。此外,邓肯这个角色一登场,就被保罗预示了其死亡,这也是很不寻常的手法。因为在原著小说中,邓肯这个角色,会不断被复活,被改造,然后不断死亡!死亡、勇气、忠诚,都可以看做这个角色的关键词。

保罗来到祖父坟前,与父亲讨论责任与义务的问题。这里,导演已经明确给观众提出了主人公面临的问题:他不想成为大家希望他成为的人——父亲期待他成为家族的领袖,母亲想把他培养成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寻求的天选之子……但因为第一部的篇幅和情节,影片没有能力给出保罗自己的梦想,以致这个主角一路拧巴地走下去,直到接受命运(其实也没有)。主角塑造的单薄,主要还是受限于原著及影片的容量。

保罗与哥尼练习对战一场戏,主要交代了护盾的功能和弱点。没有交代巴特勒圣战作为背景,观众确实容易不理解,为什么在一个宇航时代,人们仍然用原始的冷兵器战斗。从导演的风格看,感觉他是想尽量减少陈述式的直白的介绍,代之以画面的沉浸感,让你体会而不是理解这个沙丘世界!就像保罗梦境中詹米(后面与保罗决斗被杀死的弗雷曼人)的一句台词:The mystery of life isn't a problem to solve, but a reality to experience.(生命的奥秘并不在于解决问题,而是体验现实)

画面转到哈克南主星杰第。飞船下降的一个过场镜头,都能体现维伦纽瓦的美学风格:极简、对称、物体的空间对比!

哈克南男爵出场,他坐在雾气笼罩的罩子里,用手摩挲着光头,这个画面明显在致敬科波拉的经典电影《现代启示录》中马龙·白兰度饰演的科茨上校。他们的共同之处应该是极致的疯狂!

我们来看这组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考察保罗的镜头,非常典型地展现了维伦纽瓦控制节奏和气氛的大师级水准!首先是环境空镜头,以下雨的地面作为背景,这个镜头仅仅停留在一小块地面上,故意让观众去想象外面整个环境;接着是保罗母亲杰西卡跪在那里等待姐妹会圣母的降临,表现出她对姐妹会圣母的敬畏,强调姐妹会的力量;再下一个镜头转到外景,飞船在巨大的风雨中降落,整个飞船被风雨和树木遮住,仅有灯光,充满神秘气息和威严感。镜头再转回杰西卡,从全景变成近景,以手部的动作更确切地表现其不安感。在几次气氛烘托之后,推出姐妹会登陆的镜头,以大远景而不是普通的中景进行表现,左边基本空白,画面以全黑为主,只有飞船的灯光打出姐妹会成员轮廓,形成强烈的压抑感和惊悚气氛!

维伦纽瓦解析戈姆刺测试场景 https://www.zhihu.com/video/1438216043613696000

本想详细分析一下这场戏,但导演已经做了非常棒的分享!建议大家一定要看看这段视频。

甜茶在这段戏中的表演也非常值得称赞:他不仅需要做出极端痛苦的表情,而且情绪一直在变化——从刚进门时不知所以的高傲,到被圣母以魔音命令之后的错愕,接着是不情愿的服从。在不断感受痛苦之后,他看到了幻象,并从内心战胜了恐惧,眼神变得犀利坚定,从而在气场上与圣母有了此消彼长的改变,从茫然的被测试者变成了无惧的保罗!当强悍的女声吟唱响起,保罗顽强地直视圣母时,我不由产生一种头皮发麻的震撼感!这种体验,我只在极少数几部影片的经典段落中感受到过:比如《指环王》第二部结尾,洛汉国王与阿拉贡望向东方,看到甘道夫率领洛汉骑兵对兽人军队发起冲锋!阳光刺眼,童声吟唱优美而又热血。当杰西卡再次走进门时,保罗傲然站立,面对坐着的圣母,这与之前圣母坐着,保罗被命令跪下的情景形成明显的对比。

在1984年大卫·林奇版的《沙丘》中,这段只是过场戏,没有维伦纽瓦这样强烈的风格性。这段戏的情节其实非常简单,也没有特别强烈的戏剧性。但维伦纽瓦强化了它,赋予其令人难忘的特质。难怪导演自己都认为这是其得意之笔呢!

有不少观众觉得本片叙事节奏慢、故事单薄。这里面,有个对电影叙事的理解问题:大部分观众,习惯了好莱坞商业大片式讲故事的模式,即将情节前因后果,角色的目的、驱动力,人物关系,正反派的理念以及冲突核心等都交代得清清楚楚,甚至直接用对话或画外音讲出来。观众看电影时,基本不需要自己来理解、分析,这样才能跟得上如今越来越快速的情节和镜头。这种电影的故事复杂性,完全是外在的,是情节点的众多转折让观众产生故事丰富的感觉——比如一部商业动作片,交代角色复仇,可能会先让角色去找一个人,弄清真相,再找人获得武器,接着第一次尝试复仇失败,损失了朋友,再次筹划,又去找到一个帮手,先打败反派的一个帮手,最后打败大反派。这种曲折的情节(Twisted Plots)并没有增加电影的厚度和艺术性,仅仅是在增加观众的“游戏时间”而已。很多艺术电影的叙事需要观众参与,而不仅仅是观赏。这对观众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会使一些观众产生“累心”的感觉。同时,商业大片里的情节往往是线性的,因果关系直接而简单。艺术电影里有很多看似和主线故事无关的情节,角色的某个行为也并不一定与故事的结果有关。

我们以厄崔迪家族离开卡拉丹星球一段为例,说明维伦纽瓦是怎样进行叙事的,看他的镜头当中,包含着哪些细节和信息。这段戏仅仅只有1分钟左右,它隐含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厄崔迪家族将放弃卡拉丹母星,全部迁移到厄拉科斯星去!然而,这段戏没有一句台词交代,它是怎样展现这个关键信息的呢?

第一组镜头,保罗蹲下,用手折下一只小花。镜头转到全景,厄崔迪家族的巨型舰队从海底升起。这就传递出了保罗即将离开成长的星球,以此作为告别的情绪。

当然,仅仅一两个镜头是不足以让观众确认这样的信息的。于是第二组镜头转到内景,先是祖先画像被打包的特写,然后是众人忙碌搬家的全景。导演生怕不够清晰,又切入一个雷托公爵抚摸杰西卡肩头,杰西卡伸手与之接触的镜头。这个镜头其实非常重要,它表现了雷托公爵理解杰西卡的感觉,知道她的不舍,因此加以安慰,杰西卡的动作则表明“虽然不舍,但明白这一步是必须走的”!接着,导演再次切到牛头被打包的特写。祖先画像、图腾等都已经装箱,这显然不是只率领一支军队出发去厄拉科斯的状态,而是举家前往,成王败寇,在此一举。这组镜头,从特写转到全景,再接近景,又转特写,仅仅10秒钟左右,却交代得既全面又细致,足见导演功力!

镜头转回保罗,他在往回走,背后是升起的舰队,同样是一种告别的状态。最后一组镜头,是保罗把手伸入水中。雷托公爵之前已经明确说过,厄崔迪家族在卡拉丹,靠的是空气和水的力量。水象征着家族的力量来源,这个镜头正表明了保罗与“水之星球”卡拉丹告别,也与曾经的厄崔迪家族(包括他自己)告别。同时,不要忘记,后面保罗有一个几乎相同的动作,是在厄拉科斯伸手触摸沙子的镜头。这种对应性镜头,在维伦纽瓦的《沙丘》中多次出现,是一种能令镜头信息量倍增,串联起前后情节的极佳手段。

下面这组镜头,是描写厄崔迪家族来到厄拉科斯星的场面。这本来跟前面保罗等人告别卡拉丹星一样,也是过场戏,普通导演几个镜头就交代了,但维伦纽瓦却对其大肆进行渲染。这似乎是牛蛙导演的一个特色:以缚虎之力描写一个过场场面,以此构造环境,渲染气氛。比如《降临》中,第一个令人兴奋的场景,就是地球人进入外星飞船的一段,在情节和故事层面,它能起到的作用并不多,但当我们看到飞船里的失重状态、奇怪的凸凹墙壁,以及把地球科学家和七肢桶隔开的屏障等等,会有一种神秘又真切的体验。对全片而言,相当重要。《边境杀手》中车队接人一段也是如此,15分钟左右的戏,大部分镜头都在交代车队的进程、美墨边境的状态,几乎没有情节的发展变化,却透出一种紧张感,让你非常期待及好奇,后面会发生什么——而到了实际交火的场面,几分钟就干脆利落地拍完了。这种以大量镜头展现过场场面,积蓄情绪的手法,非常独特。

极简化的构图,黑白的对比,这种宏大的太空场面颇像《2001太空漫游》。

接着镜头上移,出现厄拉科斯星。这里的处理手法与一般太空类科幻电影正好相反:大部分科幻片中,都是以飞船向下降落的视角构图。维伦纽瓦使用了飞船向上着陆的视角,巨大的星球充满画面上方,带有一种压迫感,这可以看做一种暗示:对厄拉科斯星来说,厄崔迪家族只是外来者,他们既不是来征服,也不是像回家。背后潜藏着各种危险。

这个飞船降落的画面非常像《降落》的场景,甚至充满了某种宗教性。

同样具有宗教味道的画面。这个大远景的俯视镜头中,弗雷曼人如蚂蚁般聚集着,等待着。他们既显得弱小无助,仿佛谦卑地在等待新的统治者,其实又展现了某种力量。

以弗雷曼人视角交代飞船降落。

这种简单整齐,同时带有巨大与渺小的构图,在《银翼杀手2049》里也非常多见。

镜头给到飞船室内,保罗仿佛孤单地处在黑暗中,人物的紧张和对新世界的期待不言而喻。

军官命令打开护盾,保罗周围都是全副武装的战士,凸显出一种紧张感。保罗在其中也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紧张之中,杰西卡握住了雷托公爵的手。雷托则望向杰西卡,以示安慰。

音乐激昂起来!飞船大门打开,厄拉科斯刺眼的阳光随着开门的动作一点点照进来,角色从上到下,犹如沐浴着阳光的洗礼,黑暗逐渐退去。保罗眯着眼的动作一下告诉我们,这个沙丘世界非同寻常!雷托回头看了一眼儿子,再次表现出他的紧张,以及对儿子的关切。

剪影般的镜头,有型有款,以背影的角度拍摄,充满力量感!

紧接着,一个低角度镜头,风沙慢慢渗入,弥漫了飞船的通道。这种“随风潜入,润物无声”的细腻镜头,也是维伦纽瓦的独特之处。

这组镜头,从情节上看,不过是“飞船舱门打开,众人走下船舱”而已。放在剧本中,两三行字,毫不起眼。但在导演的镜头处理,加上汉斯·季默大气昂然的配乐,竟也产生出“走入新世界”的壮阔之感,我在影院中看得热血沸腾。如果是《星战》这类大片,一定要大量新世界的奇异场景才能达到类似的效果吧。

保罗等人乘坐扑翼机的一组镜头,构图完美,充满技术美感!扑翼机的设计既有实用的质感又充满想象力,堪称近年来科幻电影中设计最成功的载具了!这组镜头同样让我联想到了《现代启示录》。大家可以看下图。

可能有人会说,有直升机编队镜头的电影很多,比如《黑鹰坠落》等等,你为什么偏说这段像《现代启示录》呢?我们知道,本片里至少有两个地方是非常明确地致敬了《现代启示录》,一个是上文提到的哈克南男爵出场摩挲光头的场景,另一个后面会提到,就是哈克南男爵在特殊液体中排出毒素的画面。维伦纽瓦导演为何在本片中一再致敬《现代启示录》?因为《沙丘》这个故事,本质上与《现代启示录》的来源——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心》——有极大关联!

《黑暗之心》描写一家英国贸易公司委托小说中的“我”,到非洲丛林寻找该公司失踪的贸易代表库尔茨,后来终于发现这个人已经变疯并很快死去。作者借寻找的经历,描写了殖民者在非洲大陆的感受。黑暗之心表面上指非洲大陆的腹地,同时也比喻了在这片土地上受到腐蚀的人心的黑暗。

你看,把非洲丛林换成沙丘世界,把非洲人替换成弗雷曼人,某种角度上,《沙丘》跟《现代启示录》很接近,也是一个《黑暗之心》的故事!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沙丘》中的保罗,只不过他的寻找之旅,是验证魁萨茨·哈德拉克和李桑·阿尔-盖布这两个称号!厄拉科斯星,不也像“黑暗之心”一样,改变着所有来到这里的人们吗?在扑翼机上,保罗和母亲杰西卡的一段对话就很有意味,保罗说姐妹会在厄拉科斯人的头脑中“植入迷信”,这正是他对“天选之子”身份的质疑和抗拒。这种反思与自我质疑,也正是小说《黑暗之心》的独特魅力所在。

厄崔迪家族来到厄拉科斯的都城。我们看到,中心建筑的这座府邸,造型非常像《银翼杀手》中泰勒公司总部!都是类似金字塔式的大斜面建筑。鉴于导演刚拍过《银翼杀手2049》,可以说这是真爱了。

我们会发现,《沙丘》除了像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也就是《王子复仇记》,其实也融合了莎翁其他经典悲剧的成分,比如与《麦克白》的联系:麦克白与国王邓肯的关系,在《沙丘》中正好掉过来了——帕迪沙皇帝沙达姆四世陷害自己下属的厄崔迪家族,同样也是为了追求权力;贝尼·杰瑟里特姐妹会有点像三女巫,只不过预言的是保罗的命运而不是雷托公爵的;班柯家族大概可以对应着本片中的邓肯、杜菲、哥尼等人;《麦克白》中复仇的麦克达夫自然是与保罗相对应……这种对应当然没有那么严谨,但《沙丘》中确实时时透露出一种莎士比亚悲剧式的气息,它包括了这样一些主题——

主人公面对大时代变迁以及权力交替带来的动荡和杀戮,充满无力感;

不顾一切与命运斗争,却恰恰陷入安排好的命运;

不断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不断质疑自己与这个世界,始终无法找到安宁;

在人间的权力义务与超越世间的神性之间徘徊;

充满脆弱的自毁气息……

有些观众看完影片,会觉得厄崔迪家族缺乏防备,怎么这样容易就被仇家灭族呢。其实影片交代了很多细节,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在《沙丘》世界里,宇航员/领航员公会掌握了空间跳跃(书中写得比较含糊)的奥秘,其他各大家族乃至皇帝,都没有远程太空航行的能力——这就好比各方势力乃至皇帝都只有近海海军,远航的话,无论贸易还是战争,都需要宇航员公会的帮助和支持。厄崔迪家族搬到厄拉科斯星,就借助了宇航员公会的巨大母舰(见前面的截图)。所以,他们不可能逃走。而“神之手”的存在,有干扰了厄崔迪家族的通讯系统(应该包括探测系统),导致他们无法提前察觉哈克南家族的进攻。

此外,哈克南家族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各种设施和防御系统都有问题。厄崔迪家族无法在短期内构筑好防御体系,但影片已经交代了,雷托公爵落地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防务。只能说,厄崔迪家族钻进了人家的陷阱,没想到皇帝和哈克南家族携手陷害他们。

这段看似没什么用的插曲其实颇值得玩味。这些枣椰树并非土生土长,乃是外来者,需要大量水才能存活,在厄拉科斯星这种行为自然是非常奢侈的,然而它们同时又是神圣的,是“一个古老的梦”——看明白了吗?这枣椰树,象征的不就是保罗,弗雷曼人的救世主吗!

保罗的脆弱,恰恰是他的力量和潜力所在,这与哈克南家族外在的恐怖邪恶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在《沙丘》系列中,沙虫看似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无敌的存在,然而在沙虫背后,实际具有最高控制力的,却是看似弱小的保罗(包括未来保罗的妹妹)。

在这个世界中,小说作者赫伯特其实设置了强与弱的双重意义——厄崔迪家族看似是弱小的,被皇帝和哈克南家族联手毁灭,但这个家族最终统治了整个帝国很多很多年;弗雷曼人看似是弱小的,哈克南家族看不到他们的力量,肆意剥削压迫他们,却没想到,他们能控制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沙虫。同时他们的人数也不是哈克南家族预计的5万左右,而是有上百万!保罗看似是弱小的,他身材瘦弱,战斗技能也不算特别强悍,内心又像哈姆雷特一样充满矛盾纠结,然而内心中蕴藏着强大的力量。顺便说一下,1984年林奇版的《沙丘》中,凯尔·麦克拉克伦(身高1.84米)饰演的保罗,缺少甜茶这种瘦弱的气息,显得比较强壮,所以结尾对决斯汀饰演的Feyd Rautha(哈克南男爵的侄子)时,会给人一种必然胜利的感觉……


(待续)


user avatar   zhang-shu-fan-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完IMAX 2D版本《沙丘》,感到叹为观止。这部电影十分完美地完成了一部视听杰作能做到的最高成就:为观众塑造了一个细腻可感、大气磅礴、引人入胜的世界时空;然而,这个世界中发生的这一套故事,摄影机带着观众去接近的这些人物、阴谋和情节,却因原著的过于久远而显得老套陈旧。这一方面让它成为一部电影史级别的古典科幻杰作,另一方面让它在讲故事这个层次无法获得更多观众的共鸣。

影片的视听调度、美术风格、音乐风格、声音制作等等,风格上统一并且独具一格。我特别感触的是美术上的设计,确实只能用叹为观止来形容。无论是各个星球的地貌、颜色、特征,还是室内的布置,大部分情况下都删去了多余繁杂的视觉元素,保留下来的是空旷、简约、无声、巨大的内容。颜色上保持统一,大部分画面非常干净透彻。

调度上也非常干脆明确,没有特别复杂或者花哨的镜头移动,大部分镜头注视着空间本身,给人比较强烈的沉浸感。声音制作层次非常丰富,结合汉斯季默风格强烈的音乐,帮助观众更深入世界本身。

但在视听造型上,我也有几点不是特别喜欢或者不太理解的导演做法:第一就是部分场景过于昏暗,有时候还在极其明亮的画面之间跳切,看着大银幕生理上感到不适;第二是切人物近景的时候感觉景别太紧。虽然听说这一点有导演的故意设计,也有一些技术原因,但是总觉得在这部强调世界空间的作品中,对人物近景的过紧景别显得有点不留余地,这一部分视觉节奏上我个人是觉得不太舒服。第三就是(不可避免的)大规模冷兵器动作戏,实话说,在整个影片宏大悠远的风格之下显得十分小气。

不过排除这一些我个人的疑问,《沙丘》毫无疑问是电影史级别的视听杰作。对那些静谧、宏大、充满仪式感的画面,观看时我只感到呼吸被剥夺,确实令人叹服。这是电影最本质的艺术魅力——它塑造了一个真实可感而又离我们十分遥远的世界,让我们沉浸其中。

然而,可能是由于原著时代比较久远的原因,《沙丘》的故事整体显得十分陈旧,这并不是导演本身选择叙事节奏的关系(相反,缓慢的叙事节奏正是这部影片的正确选择),而是影片情节、人物等等的设计,还有影片内部文本反映出来的文学内容,都离这个时代有一定距离了。

所谓太空歌剧、古典科幻,在《沙丘》中体现出来的特点是非常明显的。故事很明确地把西方文艺史中屡见不鲜的内容:罗马帝国、西欧中世纪、宗教文学,以及一小部分异族恐惧、武士文化,还有工业革命近现代以来的资本流通、石油贸易等等内容融合在一起。这样的文学内核诞生于半个世纪之前,并在五十年的文艺发展中被反复致敬和使用,却在今天的时代已显得有些陈旧。

注意主人公作为“先知”、“天选之子”的个人描绘,他精神上的不稳定和早期的脆弱,并不是我们现在熟知的所谓“英雄主义”叙事,而更像是结合了表现主义、精神分析的产物。用封建制度、总督制度来塑造未来银河帝国的政治体系,也是太空歌剧的一大特点,但注意《沙丘》也把近代资本流通作为故事的重要核心——所谓“香料”,恰恰就是类似石油的硬通货。

科幻作品所呈现的内核,往往都与其所处时代息息相关,因为故事本身万变不离其宗,但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在作品中体现出对人类文明本身的思索和探究,才是科幻作品恒久的魅力。不是所有幻想故事都是科幻,也正源于此因。这是科幻作品恒久的魅力,但却也客观上限制了不同时代的人对其美感的理解。

广义的“科幻”题材之所以能在现如今的电影世界大行其道(无论硬软,如果我们去查看近些年全球电影票房的排行榜,会发现科幻题材是当之无愧的当下霸主),其基础正是来自于以《沙丘》为代表的古典科幻。只是随着世界电影的不断发展,21世纪好莱坞的通俗化、低幼化,以及近些年流媒体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科幻元素不断被滥用,许多大体量的商业系列电影,不过是用科幻的壳包裹了一个工业水平比较高的童话故事,副作用却是让观众早就对“星际旅行”、“星球统治”、“宇宙飞船”等等毫无兴趣。这些古典科幻时代十分伟大而细腻的创造,在追求信息量和观看速度的今天,到底还有着多少对观众的吸引力,《沙丘》或许会给我们一个参考答案。


user avatar   fung-steel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沙丘》是科幻小说里程碑。如果没看过原著直接看电影,体验可能不太好。场景大,节奏感弱,但原著就是这样。

电影展现了原著的前半部分,主角保罗一家来到沙丘星球,家族覆灭,遁入沙漠,成为游击战一分子。电影这个部分更像是整个沙丘系列的序章。

为了不影响阅读,文末剧透。


《沙丘》非常难改编,这是看过原著的纷纷想看电影的原因,就想看看改编功力。难改编主要体现在这几点:

首先,原著里无论是男主保罗,男主妈妈杰西卡,男主父亲的部下都有很强的预测、洞察、计算能力。心理活动极多,这是电影很难表达的。


全书前半部分最精彩的是那场宴会,达官贵人聚集一堂,每个举动、每句话都在相互试探:你是否间谍?你站哪个派别?你有没有表明自己立场?

觥筹交错都是虚以委蛇,电影把这段去掉了。

这些政治手腕成为饭碗的人,思维方式和普通人不同,就像我们九年制义务教育贯穿思维逻辑一样,沙丘中 人际洞察是他们的义务教育,交往手腕是他们的基础知识。而训练过多的结果是,上层社会的都像人形机器人,情绪波动低(无论是姐妹会,门泰特都是如此)。关于这点,书比电影更细致。

情绪波动低,就带来电影第二个问题:节奏平。情感克制,就觉得一群工具人把电影演完了。

但这就是这书的特点啊。

电影已经尽可能展现人物情绪,原著里情绪波动更小。

在历史洪流中,人的悲欢离合无足轻重。


--

这次改编的优点也很突出,电影的末世感表现得很好,配乐和画面做得非常棒。

因为保罗和他妈进入逃亡时,真到了山穷水尽的状态。但要注意,保罗是没有末世感的。

保罗可以预见未来,他更多是沿着宿命向前狂奔的感觉,你可以看作他是万千沙粒中的指南针。

保罗的基调整体是史诗而又暗含悲伤的,保罗悲伤在于他知道自己的未来,他知道自己是敌对民族的子嗣,他面对宿命的无力感。

就好像你知道了王子和公主鸡毛蒜皮的婚后生活后,再看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个结尾,就觉得唏嘘。

知道得越多,无力感越强。

所以片子很大,很空旷。

就像原版银翼杀手里最后那句话:

I've seen things you people wouldn't believe. Attack ships on fire off the shoulder of Orion. I watched C-beams glitter in the darkness at Tannhäuser Gate. 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 like tears in rain. Time to die.



最后,写个剧情梗概,怕剧透可跳过不看。

电影这段讲了男主家族,和另一个家族的斗争。男主家族擅长海战和空战,帝国为了压制他们的战力,把他们从封地安排到沙丘星球,没了海洋,又都是沙尘暴,战斗优势就没了。

为什么摆明的圈套还要钻呢?

因为沙丘星球独占全帝国最值钱的财富——香料。这是一种服用后提升人体机能的物质,是硬通货。从这点来说,去沙丘星球也不亏,明面上你没法拒绝这个“明升暗贬”的差事。

所以男主家族去了沙丘星球。

明知内部有奸细,明知差事有问题,明知沙丘缺乏水源,抱有好好建设总能把星球变好的心理,来到沙丘。

就好像努力努力,真能考上清华北大一样。

谁给你这个机会呢。内奸发难关闭屏蔽场,帝国和另一个家族开足兵力,男主家族基本全灭。

男主和他妈妈在内奸(张震演的岳医生,不得已的叛变)帮助下,逃出追捕,来到沙漠深处加入游击队,开始了新一轮帝国的迭代史。


这本电影评价两极分化严重,建议可以先看下《沙丘》原著,感受下原著的风格,再评价电影。整个故事的背景了解会更清晰些。

我在看电影时,有些一闪而过的点,真的是会心一笑,可能看过原著才能体会。但原著比电影更晦涩。

《沙丘》原著为什么牛呢?因为它写于1965年,在当时科技条件的幻想空间里,能做出这些设定不容易;它的世界是完全架空重塑的,非常自洽,这是很有逻辑的。

譬如为什么在沙漠不用屏蔽场抵御外敌?因为屏蔽场会吸引沙虫。为什么不用激光武器?因为激光和屏蔽场碰在一起会导致核聚变。

以及沙虫前体抢水,沙虫完全体产香料,塑造了干涸但有香料的异域国度。由此反讽那些为了工业进步导致荒漠化的高层领导。

只能说,《沙丘》是本读者不友好,但开卷有益的软科幻小说,是很多科幻的鼻祖,这就是它现象级的原因。如果喜欢科幻小说,有机会还是可以看看书、看看电影。


user avatar   hai-ge-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部不错的爆米花电影 值得电影票,但是不值得思考。

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欧洲老牌冒险电影,可以这么想,大英帝国或者德意志某封地贵族之子,前往阿拉伯殖民地去找石油,被该殖民地原来占有者给阴了一把的故事。

美国科幻片还是那个老毛病,这个世界要么被一个中央帝国统治,要么就是一群热爱自由的人统治,永远都是披着科幻外衣现代政治体制下的故事。

沙丘在刚出来的时候,还真挺震撼,打开了少年的视野。

可是现在看,就是中世纪史诗套科幻壳子,一群人拿着高科技的产品,干着一战前英法老牌殖民地干的事,世袭的贵族,中央的皇帝,跳大神的预言家,怎么看都和科幻无关。

欧洲人掌握科技,但是脑袋瓜里还是那个固有的思维。世界好像不论怎么发展,统治人类的只能是那些精英和天选之子,普通人就好好听话乖乖投票就行了。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它是玄幻吗?

其实有点玄幻,太空歌剧就是这样的。

但是抛去超能力,沙丘的科幻设定其实是完善的,像高度超过5000m才能逃离沙尘暴、蒸馏服、帐篷都是合理且讲究的设定。

就目前第一部的超能力情节来看倒也可以接受,主角和他妈的超能力基本上就只能预测未来和暗算几个比较蠢的敌人,根本起不到改变战局的意义。


其次,这是宫斗剧吗?

我的答案也是肯定的。但是完全没必要因为它有宫斗剧这个标签就否定它,我国也有很多既是宫斗剧又有深度的影视作品(定义混乱派而言,让子弹飞也是宫斗剧)。


最后,这是科幻吗?

答案显而易见——是。

正如上面所言,抛去超能力,沙丘这个星球的设定是合理的。既是科学,又是幻想,为何不能是科幻?

至于天天在沙丘下面刷三体的ky小鬼我只能说是流汗黄豆了。若让他们去读读《神圣秘密》、《暗黑扫描仪》之类的小说,他们肯定会指着天说:“我超,封建迷信!”

评价一个小说,不剖析其精神内核,反而死究设定,属实是买椟还珠了。


user avatar   you-ke-20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烂片

欧美科幻现在真是不行了。


欧美的科幻和中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人家科幻可以追溯到弗兰肯斯坦,实质上就是小说里加了幻想成分,往上面找还有骑士小说。

欧美科幻和奇幻是一个类别,幻想小说加一句激光传送就科幻了。


中国科幻就不一样。叶永烈在78年幻想的未来还是大西瓜和水稻下乘凉,但是很快中国就从饥饿里走了出来,变成了三体这种星辰大海。中国科幻没有带着那种给恶俗小说加了个飞船的恶臭习性,反而非常集中于科幻设定本身并有和非科幻小说完全不同的故事。(当然,上述只针对一部分)

还有就是网文的快速迭代加速升级。



欧洲基础教育里自然科学本就薄弱,物化生没学好的可以写小说可以混的很好,而在中国这种人会以为考不上高中而进厂打工。

比方说国外科幻小说还喜欢扯宗教,喜欢讲“高维意识”,梦的启示,命运的预言和不可触碰的上帝。都科幻了还搁这儿看神仙呢。



第二点是对历史的学习。中国有各种历史小说和史书,还有中央集权的大型国家。没当过皇帝也见过猪跑。

而欧美,美国没有历史,欧洲没有大国,一旦小说涉及国家和国家就变成了rpg游戏,重大决策全靠个人完成挑战。一个诺大的星际帝国整的和部落似的,能有宫斗的格局就不错了。

(当然,上面说的也就一部分,但是不限于科幻魔幻还是什么玩意)


沙丘,和中国人心中的科幻就没多少关系。扒掉外皮,里面空洞洞。超能力香料和预知梦,算了。

当然,也不是它一个的问题,比烂算得上优秀,但是出圈就算了。截点壁纸当桌面吧。


user avatar   chi-ban-zan-san-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非常好的一部电影,是我开始进入电影院看电影以来的最佳科幻片。

在看电影之前我只知道有一个科幻小说叫《沙丘》,别的我一无所知。但是看过各位熟悉原著剧情的答主的答案之后,我觉得这部电影做到了一个这些年的科幻大片都没有完成得很好的事情:把故事讲明白。

各位答主用文字展现的剧情,电影用镜头全部都非常好的展现了出来。

至于说一些三体厨的暴论,我真的感到十分困惑:

你们真的想看《终结者》位面天网指挥的那支机器人大军互相执行毁伤作业?

超级AI在星球表面指挥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机器人作战平台投入作战甚至都不算科幻了,而是一种百年尺度的短期预测。

人类正在被技术赶出战场,这种破事只会让我沮丧。

所以《沙丘》的单兵护盾技术让轻型动能武器连带着步兵机器人退出战场,这种重拾人类尊严的幻想武器才是我想看到的。

电影中公爵近卫最后的死战是毫无疑问的人类武德巅峰,是值得人类永远歌颂的英雄传奇,中国人自己写出来的最后五千名地球派坚持真理、战斗到底,自己都不敢拍!

说到中国人,张震扮演的那个岳医生的剧情设计的毒气光荣弹我不知道原著中有没有、怎么展现的,但是在我的脑补之下,这很可能是皇帝事先安排好的一举两克的毒计,搞阴谋诡计的水平MAX。

最后,整个剧情的隐喻非常之好玩,沙漠民族神启凌驾于美式现代工业文明之上成为救世主,这种情怀真的是让人失语。

电影镜头语言中还有一个操作令我感到惊艳:预言类的镜头和实际发生的镜头不一样,给后续拍摄留足了自由度。真的是令我感到新奇的办法。

作为一个科幻迷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拉片的作品。


user avatar   cao-yan-80-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公元一万多了,居然还是封建制度?

公元一万多年了,居然还是父系社会?

公元一万多年了,居然还信仰上帝?

科技那么发达,威胁别人还用冷兵器?

为什么未来几百几千几万年后,人们的思想永远和作者所处的时代保持惊人的一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初中生都懂的道理。

我猜测,《沙丘》里高科技的人类一定不是逐步发展起来的,而是在欧洲中世纪的某一天,外星人从天而降把所有欧洲人都带走了(现在带走也不迟,人带走,把他们的钱留下就行)。

我们想看未来的世界,未来的道德价值观,未来的政治制度,未来的人种,而不是科幻版中世纪,科幻版二战,科幻版美苏争霸,科幻版政治正确(没错,我说得就是巨丑的女主)。

设定一塌糊涂,剧情就不说了,自认为理解能力还可以,《敦刻尔克》上映的时候很多人说没看懂,把战争片拍得太文艺,我却感觉GET到导演的意思了,但《沙丘》究竟想表达什么?

西方的老套路,烂俗救世主梗,白人是贵族,拯救在沙漠里苟着的苦逼黑人,亚裔是狡猾的叛徒,华丽丽(伪)领便当。

太空里的封建领主就这权谋水平?放到三国里能活过十天?放到《甄嬛传》里也很难活过三集吧?

为了甜茶的颜值买了票,看到一半希望男主和他妈被沙虫吃了。

甜茶你怎么了!!!缺钱吗!!!

最让我受不了的事,甜茶的角色居然和他妈搞暧昧?这ZZ正确吗?太不正确了!

岩石上,甜茶脱下衣服露出光滑的脊背,甜茶妈偷偷看了一眼,背过身去换衣服,后面两人还摸脸闭眼碰鼻子。

就离谱,导演你到底想表达什么?怪我不懂西方的母子情?

这特效,这制作,就像是请了米其林大厨做了一个巨难吃的东西,费尽心力给它加上无比精致的摆盘,请一群西装革履的成功人事来摆造型拍照发朋友圈,顺便秀一波优越感。

结果有人当真了,吃了一口,恶心吐了,优越怪立刻围上来谴责:

这么优秀的大厨,这么精致的摆盘,你居然嫌不好吃,是不是小学没毕业?

我还真没上过美国小学,只受过九年义务教育。

看软科幻,漫威不香吗?看硬科幻,三体不好吗?漫威的很多逻辑设定也无法深究,但故事讲得好。

还有这配乐,真 吵到我的眼睛了。

总结:科幻版《无极》




              

相关话题

  为什么《黑客帝国 4》中史密斯又复活了,而且还选择帮助 neo? 
  《终结者2》是一部怎样的电影,有着怎样的意义和影响力? 
  战锤40000里的帝国和星球大战全势力对打,谁会赢? 
  中国科幻电影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如何评价电影《流浪地球》终极预告? 
  如何从科学的角度上让机甲的存在变得合理,怎么用科学手段来解决人形机器的众多缺陷? 
  赛博朋克的天气设定为什么总是很多阴天和雨天? 
  如果在将来有一天,人类到达了一颗新的星球,而上面有一个比人类文明落后的文明,人类更可能会如何对待它? 
  赛博朋克2077有什么有趣的彩蛋,与细节。人物背景部分有哪些令你感到惊喜。? 
  假设我一拳能打出高铁高速行驶时的动能,我能不能一年赚一个亿?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斯巴鲁Brz在山路跑不过奥迪A4?
下一个讨论
明朝后期领土大缩水,对于边疆无法控制,而清朝为什么却能守住了不少边疆,丢地更少?是因为科技的进步吗?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