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下载
『安全』浏览器
xp『防护盾』
*度『信誉保证』
黑客『劫持』
一键『修复』
『一键』安装
有V,有『保障』
确保『安全』
还有,现在的我们真的已经幸运很多了...
不信?
猜猜这些立即 『下载』那个是真的?
这个呢?
很明显是吧,那..这个呢?
上图中的链接,哪个是真正的下载链接?
在天空下载东西的人一定会对下载列表右边那一大串花花绿绿的广告印象深刻。我们再看一遍:
这些旋转,抽动,闪烁,跳跃和尖叫的广告条,是不是你看着看着就内牛满面了?
想象一下你指导一个初学者下载软件的情景吧:
你:“……到那个页面以后,你看到一排下载链接了吧,点里面任何一个都可以,是一样的。”
你指的是左侧的文字链接。
对方:“不过有好多呢,像什么‘免费下载’,‘立即安装’,‘立即下载’,‘立即免费下载’,这些都一样么?”
在此特别警告,做界面设计和前端的同学们千万不要在累死累活的干完活以后欣赏下载站的广告,那样你将强烈的感觉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虚无,都是无意义的……
不过,为什么这些网站会用如此恶心的办法安插假链接,让初学者接触电脑的道路平白无故变得荆棘丛生?
其实,根本原因可能还要从我们自身找起。
大多数熟练使用电脑的中国用户都已经知道应该如何聪明的避开广告的威胁,也因为这点小聪明他们可以做到让共享软件作者颗粒无收。
巧取豪夺是一定会出问题的,可惜中国互联网用户从最早的共享软件产生之日起就没停止过对网络资源的掠夺。
本来收费的可以破解成免费,本来放的广告不影响使用,却非要制作绿色纯净版。
那没办法,我嵌入广告的方法只有与时俱进。于是就会有人先教会软件作者嵌入 rootkit 之类的高级广告,再出一款反 rootkit 或其他高级手段的“系统安全工具”来供大家下载,自己充当了善人的角色。
反正前前后后都在我的掌握之中,你们作者和用户双方斗得越激烈,我就越能坐享渔翁之利。 对于下载站来说也是这样。
下载站自己的生存成问题,一边遭到迅雷等下载工具的盗链, 一边随时担心自己的机房出现什么低俗内容。与此同时,软件的推广又需要讨好下载站, 你给我宣传得厉害点儿我就多给你钱。于是下载站在半推半就之下开始强奸广大用户。
而 且多少也有点儿歪理:就像以前听的一个笑话,一家餐馆人多的时候价格实惠,只有一个 顾客了反倒往死里宰。顾客抗议说“你们好不容易来了个顾客,还不给优惠?”店家说 “我们好不容易来了个顾客,不宰你宰谁?”
现在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试图养活那些共享软件曾经的作者,为时已晚。大多数一直活 到今天的共享软件都已经完成了从良家到婊子的华丽转身,卖身契一签就高高兴兴地成了白领,人家可是名副其实的靠编程养活了自己,而我们只能为自己不尊重版权的举动付出现在这样的代价。
这是三年前一次对下载站恶意引导成因的分析。然而很可惜的是,至今仍然适用。
·
知乎的付费会员。(我这么说会不会被知乎干掉啊……)
·
买彩票算智商税的话,参与微博转发抽奖当然也算呀。
做个简单算术,假如抽一千块RMB的有一万次转发的话,也就是说转这条微博的期望才1毛钱。王思聪前段时间送10个iPhone,看似更诱人,实际一百万次转发让期望更连1毛钱都不到。买彩票毕竟是私人的事,但是在社交媒体上转发抽奖就不是一个人的事了。好歹也玩微博几年、有百来个粉丝,为了1毛钱的期望为营销号发一条广告,这价格不仅低贱得得可怜,还会传递给自己的微博社交圈几个信息:
1、这个人很廉价。一个人会因为1毛钱就帮别人背书,也就是说,他的网络社交圈的话语权1毛钱就能让渡一次。并且,他的好友们与粉丝们会因为他仅仅得到1毛钱就被他在timeline强奸一次眼球,你觉得大家会怎么想?
2、这个人只是看起来聪明。一个人或许平时并不参与买彩票等交明显智商税的行为,但这并不是因为他脑子好用,收税官换个打扮,他还是乖乖去交——转发微博看起来是免费的,实际透支的是身价,展览的是思维。
3、这个人盲从。很多人转发抽奖,其实也因同时受到大V小V们的蛊惑——他们“成功人士”都转了,我转有啥问题?实际V们那是友情帮转,全奖也未必能收买得了人家,微博话语权社交圈里相互宣传和回馈是常态,有人却以为人家和他一样贪图这一千块,对不起打错了,贪图这1毛钱。
4、暴露自我需求。譬如,一个人不会跟自己的每个朋友都提一遍他想要台手机又花不起钱,也不会天天念叨自己要中五百万,因为这种行为确实很low,但在私人社交媒体转发抽奖手机其实也起到了这种宣扬的效果。天天在微博把自己打造得清纯脱俗,这下瞬间破功。
我这里并没有提到贪婪二字,因为人类本来就是贪婪的,可什么能贪婪什么不能贪婪,什么值得贪婪而什么贪婪反而让你失去更多,就要靠脑子去判断。买彩票还能支持公益,而且若是真中奖了,将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而微博抽奖那点奖金能给你带来更多的什么呢?如果转就明确可以得到1000RMB,我第一个去转发,可惜太多人都被光线迷惑,忘记了初中数学。
-
价格昂贵离谱的“高端法国葡萄酒”,近百年前就被法国人自己公认为“坑外国暴发户”的智商税。
1936年8月苏联食品工业人民委员兼对外贸易人民委员(部长)、苏共政治局委员阿纳斯塔斯·米高扬(他的弟弟阿尔乔姆·米高扬一手缔造了大名鼎鼎的“米格”战斗机)率代表团出访美国。他先从苏联乘火车穿越萨纳奇波兰和纳粹德国到达法国,在勒阿弗尔乘坐法国“诺曼底”号轮船驶往纽约。
在船上的餐厅里,来自亚美尼亚的米高扬决定试试法国葡萄酒。于是请了一位侍者帮他挑酒。侍者端来了葡萄酒,但查看酒牌后米高扬发现这些酒都不贵。
米高扬问服务员:为什么不给他推荐贵的酒?
法国侍者笑着回答说:这些既好喝价格亦合理的葡萄酒就是最好的法国葡萄酒——至于那些价格骇人的天价葡萄酒,是法国人专门为了蒙骗讹诈压根不懂葡萄酒还要附庸风雅的“美国暴发户”(New money)准备的。
intp、intj、infp、infj……
—— 以及各种心理分析下的人格分类。让人忍不住要翻白眼。
先来看两段性格分析:
第一段:
xx人是天生的领导者。 这种人天生具有魅力和信心,他们所散发的权威性能召集大家为着一个共同目标努力。 他们的性格中有着近乎残酷的理性,用强大的动力、坚定的决心和锋芒毕露的思想实现为自己制定的一切目标。 好在只有 3% 的人口具有这种性格,否则就会无情碾压那些剩下的大多数胆小又敏感的人 — 但是对于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公司和机构,我们都要感谢他们的贡献。
第二段:
xx人很有自信,是英雄主义者。在团体中能掌握大众心里,扮演领袖者的角色,有说服力,具有群众魅力。他们擅长察言观色,擅长操纵场面的气氛和情绪,可以团结笼络不少人作为自己的辅翼,也可以孤立某人进行打压,在利益层面上游刃有余制衡对方。这种纵横捭阖八面玲珑的能力让非常多人欣赏。
请问,上面哪一段出自MBTI人格分析,哪一段星座性格分析?
答案是……
其实,看了这两段,答案还重要么?它们真的有什么根本性差异吗?MBTI比星座血型更靠谱?
其实,MBTI跟血型、星座、属相分析比起来唯一的区别,不在于谁更神棍,而在于谁更赚钱。
就这方面来说,MBTI可以说是如今割韭菜界的祖师爷了 —— 在合适的时间抓住了合适的机遇顺应了独特的民众心理和社会潮流产生的亿万美金收割机。
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的前世今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前世是民科,今生是产业。
MBTI的发明者是一对母女 Katharine Briggs和Isabel Myers(女儿后随夫姓),这对母女在女性教育普遍不被重视的20年代初期,可以说是女性中的佼佼者了。至少两人都接受了大学教育。母亲Briggs学习了农业,女儿Myers学习政治学。
是的,你没看错。发明出全球最流行人格测试的作者,其实一天心理学课程也没有上过。而促使母亲Briggs研究人格类型起因的,是出自几乎所有母亲都经历过的——「育儿焦虑」。
Briggs和许多同时期的女性一样,大学毕业以后很快结婚,成为家庭主妇,主要的工作就是生育和持家。但Briggs从小的家庭极重视女生教育,她也算是一路上学霸过来的。家庭主妇的工作显而易见不足以挑战她的能力。那做什么能把自己的才华和家庭结合起来呢?Briggs最开始想到了「科学育儿」。
女儿Isabel出生以后,Briggs惊诧于小孩子个性的多样性,她开始想有没有一套育儿方法可以根据小孩的个性顺势教育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这个想法促使她进一步分析不同孩子的个性。她开始在街坊邻里间分发问卷,希望借助这些问卷反馈建立关于幼儿性格的类型知识。这些问卷就是MBTI最早的雏形。
这个工作持续了20多年一直到女儿大学毕业、结婚,20世纪20年代。Briggs在这个时候接触到了荣格的理论学说,并为之着迷。她连带着把女儿也劝说到了这一事业中来,二人开始借助于荣格的理论钻研人格类型的分析工作。
如果这个完全出自个人兴趣的研究放在另外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大概率会随着二人的离世而被埋没。可是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一个学说、一个理论、一个研究的兴起恰恰就是,它出现在了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
二战开始爆发。大量的男性离开工作岗位去参军打仗。女性开创历史先河的获得了家庭以外的工作机会。Briggs和Myers的研究就是在这个时候变得有了用武之地。她们用问卷表格来分析初次走上工作岗位的女性,帮助她们尽快找到适合她们的工作。也因此,她们的测试开始有了更多的受众更广泛的应用。之后在Briggs丈夫的支持下,她们又联络到了乔治华盛顿大学,在学生中间更多测试她们的实验。
但,即便如此,Briggs和Myers的人格分析始终停留在所谓「民科」的阶段。注意,这里说「民科」并非贬义,只是客观的描述她们的数据采集和研究结果的【非专业性】 —— 也就是说除了荣格的一些理论书籍没有其他理论支持、缺乏方法论上的合理性论述以及未在任何专业期刊上发表其研究成果接受同僚们的检验,Briggs-Myers人格分析,可以说在validity和reliability这两方面都未能符合学科内标准。
但,就算如此又怎样呢?Who cares?
二战之后接踵而来的社会变革之一是就业结构的转变。在20世纪初期还有大概37%的人口务农,只有18%的白领阶层;到了20世纪中期,这个比例就倒过来了,接近40%的人口成为白领阶层,继续务农的只剩下12%。
一个农民应该是不需要性格分析才能耕地的,但白领就不一样了,一份性格分析测试报告很有可能帮助ta在申请某个办公室职位拥有竞争者没有的优势。
招聘员工的企业也开始大规模的采用性格分析测试,公司用这种方式来评估、测试自己的员工,期望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职的目的。
Briggs-Myers就是赶上了这么好的时机。
母女二人很快注册了专利,找到了合作伙伴。她们最开始是找的当时最大的测试机构 E.T.S.。但后者很快就感觉这个测试好像不是那么靠谱,接受测试的人有一半在第二轮测试中得到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就连Myers自己也说,我们这个测试大概只在教育程度较高、智商较高的人群中才比较准确。(“The type differences show principally in the more intelligent and highly developed half of the population.”)
所以ETS很快就终止了合作,由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CPP)接手直到今天。
CPP相当厉害。几乎凭一己之力把Briggs-Myers人格测试推上神坛。
CPP怎么做的呢?通过发展地区性营销代理。
他们先来培训各个地方营销代理,再由一层层代理把产品推介给当地的公司。每个代理都需要接受资历培训以获得资格证书,花费约$1700左右。然后公司或个人也要再次付费给CPP才能使用他们的材料和相关读物解释测试。就这样CPP等于是从代理商和公司/个人那里赚取双倍的利润。
CPP还用了一招很管用,那就是雇佣大批律师帮助他们在全球各地打假。一方面获得了不少经济赔偿,另一方面也确保了测试的独家优势。
今天,CPP已经开发出来了800多项衍生产品,在加州、新加坡、澳大利亚建立了自己的全球商业网络。每年记录在案的,有多达2百万人接受测试,他们可不是随便在网上做做题的小鱼小虾,这些人都分布在世界500强企业、政府部门、大专院校、各种进修研讨中心等专业机构中。去年美国有2500位接受了企业培训获得了证书,他们仅仅是这价值5百亿美金的公司培训产业帝国中最底层的一环。但就算如此,他们中很多人还是能通过做独立测评人赚不少钱的。这其实是一门利润相当高的行业。
说完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些环境因素,再来,MBTI的流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它所宣称的「科学性」 —— 它看起来比血型、属相、和星座学更科学。
但真是这样吗?
相比5月出生的人更加内向、龙年出生的人更有领导才能,MBTI的测试结果真的更科学吗?
评论里有朋友指出MBTI通过被测试者对具体情境问题的选择得出结论,比如在“去夜店”和“在家看书”之间做个选择,选择前者就会增加“外向型性格”的权重,后者就会增加“内向型性格”的权重。
这乍看起来好像是比“5月份出生更加内向”要靠谱,但如果深究,你就会发现”去夜店“和”外向“之间所建立起来的逻辑关系其实是非常薄弱的,甚至还不如星体的运行与某种性格的产生之间建立的联系来的更具有说服力。
为什么?因为人类行为的动因比天体自然的影响要更加复杂多变难以评判的多的多啊。
一个经常流连夜店的人可能是一个性格外向、喜爱热闹的人,也可能是一个害怕黑暗害怕独处的PTSD患者,也可能是一个需要建立人脉发展朋友圈的刻意行为,也可能就喜欢在人群的陪伴下独处的loner,也可能是心里太痛需要酒精和噪音麻痹的疗伤者……
相比来说,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夜,某个星体的运行引起了潮汐的改变,间接影响了孕妇的激素水平,引起了胎儿大脑内的某个信息传导,刺激了某个神经元突起,从而产生了某些性格特点。—— 这听起来难道不比self-reported的选择喜好更「科学」?
这不是在为星座研究背书。
因为事实上,这两个都不靠谱,50步笑100步。它们的基本默认前提都错了。
所有性格/人格分析测试都要默认一个前提,那就是人必须具有一些先天的、内在的、永恒不变的特质。那么如果人的性格特征:
1)不是天生或内在的,
2)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改变的,
结果必然是,所有人格测试马上失效。
道理很简单,如果“内向”“外向”不是天生的、是可以改变的,再说我是一个内向的人或者我是一个外向的人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我今天可能内向,明天可能外向,我在学校内向,回家就外向了,我跟你在一起就内向,跟他在一起就外向,那请问我外向还是内向?
所以,我们现在要关心的问题是,人的行为模式和性格特点会不会随着处境的改变而改变?
这还真是有心理学研究和实验支持的。一个著名的案例就是”棉花糖实验“。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实验,就是给一些小孩子一个棉花糖,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也可以等待,但如果等待的话就可以得到两个棉花糖。
熟悉吧?然而这只是被媒体和商家们阉割了的“棉花糖实验”。这个阉割版本告诉消费者什么呢?就是具有克制和忍耐性格的人成功机会更大,于是这个案例成了贩卖成功学的一个重要道具。
可惜,这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棉花糖实验”,也不是最初心理学家Walter Mischel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
真正的“棉花糖实验”是这样的,前半部分一样,你可以现在吃也可以等,于是大部分孩子都把棉花糖吃掉了。但这还不是全部。接下来,Mischel会告诉孩子们,你现在来假装这个棉花糖不在那里,然后进行同样的测试,结果,大多数孩子都可以延迟满足了,甚至可以等待长达15分钟的时间。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要证明当对事物和处境的理解和诠释发生改变的时候,行为模式甚至性格表现也会随之改变。
后来商家所贩卖的「某个性格特质比如克制可以导致更成功的人生更幸福的婚姻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假设了每个人都具有某些生而带来难以改变的人格特质,然而“棉花糖实验”恰恰证明了这一观点的反面,那就是人的行为和性格远远不是一成不变、天生带来的,而是可以随着处境的改变、随着对处境的诠释和理解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事实上,这也是现在越来越心理学家的共识:性格特征是真实的,对行为模式的影响也是真实的,但性格特征确实也会随着时间和处境的发展而改变,而且行为模式也不仅仅受到性格的影响,还受到诸多内在、外在因素的影响。
而相比MBTI,心理学界比较认可的一个人格结构分析其实是“Big Five Trait Dimension“:
基于Big Five的测试也不是没有,但远远没有MBTI那么流行,一个原因是Big Five不是个人专利知识,而是学术界共享的知识,没有专门的运营机构花大力气为之营销。第二个,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如果你对比MBTI的分类和Big Five,就会发现MBTI几乎没有任何负面的词汇和描述。但Big Five里面有一条非常负面,情绪的不稳定或者神经质。
你要大卖,就得说好听的,消费者爱听的。
没有哪个消费者、公司、员工愿意花大价钱购买一个可能出现的负面结果,谁也不想花钱添堵。MBTI好就好在它让每一个消费者都能舒舒服服的接受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就好像每个人都是由一些不好不坏的乐高小块组成,我没有拼成这个样子只是因为没有找到适合我的其他乐高小块,它们可以是工作、朋友、爱人、居住环境等等等等。
说到这里,其实我们已经接近问题的核心了。
我们接受MBTI对我们的测试,接受自己是一个ESTJ也好、INFP也好,是因为我们不必为「我是谁」而感到抱歉。
可能我们一直以来都在为此抱歉。
对不起,我太懒了。对不起,我太笨了。对不起,我太不敏感了。对不起,我太不合群了……
父母这样指责我们,老师,周围的朋友也是这样指责我们。
直到有一天,做了一个测试,测试结果告诉我,原来我不是不合群,只是内向;不是不敏感,只是注重thinking,不是笨,只是比较强调感受……我不是比别人差,只是具有和别人不一样的特质而已。我也并不注定了将要失败,我只是还没找到适合那些特质的专业。
MBTI的流行,来源于我们对自我肯定的真实的、迫切的需要。
但这也正是MBTI不可原谅的地方。
它有意无意利用了被家庭和社会所逼迫的人心中的破损和渴望,成功的为他们打造了一个新的牢笼。这个牢笼看起来更加美貌,但它终归是限制和剥夺人的自由的牢笼。
这也是心理量表、人格分析吊诡的地方,它会让你活成它想让你活成的样子。
它旨在释放,却将你圈住。它好像一个咒语,对你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产生一生之久的果效。
这些分析对人有洞见吗?有。
深刻吗?也许。
但越是如此,它产生的束缚力度越大,塑造行为模式的力量越可怕。
因为它们在对人类心理和行为做出巨大发现的同时,解释的力量却一直是薄弱的。也就是说,它常常发现了一个重大的秘密,但这个谜底在哪里?不知道。
几乎所有解释都是tentative,所有的解释都是相关性、而非因果性,所有解释都离真相相距甚远。
因此,它不可能带来真正的释放,只会产生出一种极其微妙、却难以挣脱的新的束缚。
人格分析更是如此。人格(personality)就是那个“秘密”,但人格分析却不是那个谜底。
它仅仅是描述了一些特质,但对人格的存在方式、产生、发展、转化、其在行为上的作用影响几乎毫无解释能力。
相反的,它却会让人产生了解了自己是谁这样的错觉。这错觉限制了人更深的认识自己、更广阔的发展自己、尝试更多种人生可能性的自由。
是的,我丝毫不否认这种分析如同水晶球一样对人释放巨大的吸引力。
但你一定要明白,当你透过水晶球寻找自我的时候,你是在做一个交易。
“水晶球”告诉你某年某月末日你就会死。你真会死吗?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某年某月某日之前,你再也无法像不知道这个信息时那样活着了。
“水(量)晶(表)球”的断言剥夺了你凭着自主意志选择自己生活和成长轨迹的可能性,这是对人自由意志极大的侵犯。
出卖了自由还趋之若鹜……
唉。
我不想说这是“智商税”。因为这与智商无关。但这关乎你的自由。
我知道你好奇,好玩,但是,真的不值得。
不要判断自己,也不要给自己定性。
你要知道,你的人生和你这个人的精彩程度,远非这几个简单粗糙的量表和分型所能涵盖的。
你还有一生去探索,去经历,去收获惊喜。没有谁能宣告你的结局。就连你自己也不行。
Update:评论已关,本想有一些专业的讨论,没想到激起了很多MBTI民间爱好者的强烈反应。请问,知乎上是有MBTI的圈子吗?
不过也无所谓了,我向来对事不对人。大段留言基本上都没看懂我在说什么,“我觉得对就是对了”,这样的评论已经删除。不过在删之前看在长篇大论的份上,我已提醒留底备份,自己写文章来说明观点吧。
我该说的都说完了,大家看了自己分辨吧。在权衡了多方面的信息之后,每一个人自主判断选择的自由都应该被尊重。
电视上的健康养生节目
我妈作为一个几十年的老医生,今天早上看了我们省电视台的一档所谓的健康节目该节目讲的是如何减肥。看完后我妈居然还人家节目的二维码;跟人家聊的不亦乐乎。还相信人家的所谓“减肥方案”
我问她:“你咋会信这些东西?”
我妈:“我看有主持人”
我:“主持人是不是电视台的还两说;这种节目就是卖药的。至于电视上的专家,那算是不是真的专家也有问题。”
后来我妈叫我把那人给删了
我是无语了
大约等于《天王》里的林三爷。
你看跟谁比了。
撒旦先生不如桃白白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基本上可以认为战斗力数值低于100。
但撒旦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1.空手劈14片瓦片,然后手很疼。
我估计我顶多能劈一片,手还得肿好几天。
按我战斗力只有5来算(干农活的农夫从理论上讲应该比我这个常年码字的强),那么撒旦应该大概有5×14=70的战斗力。
2.被沙鲁扔飞几十米,脑袋着地,落地后只是皮外伤。
3.被小特兰克斯打飞,直线飞出去,脑袋撞墙,仅皮外伤。
这两条换成正常人足够致死。而撒旦基本没啥事儿,可见战斗力不低于初登场战斗力只有10的小悟空。
我认为撒旦应该约等于参加天下第一武道会的小林,可能稍微弱一点。
那么,唐僧在花果山念一段紧箍咒,就会当上猴王吗?
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花果山的猴子会认为如来是猴王吗?
不扎根基层,群众是不会认可的!
原答案被折叠了:
盖世猴王为何裸死猴山? 数百头母猴为何半夜惨叫? 动物园最大猴群为何屡遭黑手? 游客投掷的食物为何频频失窃? 连环强 J母猴案,究竟是何人所为? 动物园管理处的门夜夜被敲,究竟是人是鬼? 数百只小猴意外身亡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 这一切的背后, 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是性的爆发还是饥渴的无奈? 敬请关注今晚8点CCTV12法制频道年度巨献《题主的不归之路》 让我们跟随着镜头走进题主的内心世界…
毫不夸张地说,显卡,就是一个男人对自己的交待。
有个男孩叫小明。
他的第一台电脑是方正的整机,那是他初中毕业的暑假,爸爸对他中考取得不错成绩的奖励。很巧,在那个告别中二的年纪,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电脑,让他同时告别了污浊嘈杂,充斥着烟味和小偷,脏话和小混混的破旧黑网吧。
小明很开心,开始喜欢宅在家里,电脑的显卡是FX5200,在魔兽世界那种大型3D游戏流行之前,他一直很幸福。
接着高中来了,荷尔蒙也开始躁动起来。小明的脸上开始爆痘,眼睛度数越来越高,正如作业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魔兽世界来了。
小明开始发现电脑的嘶吼声越来越重,像是肺结核病人垂死的咳嗽,他第一次开始研究显卡,知道了在那个9600GT开始发售的年代,5200等同于废品。他发现原来自己被方正耍了那么久,心中涌起了愤怒,委屈,以及浓浓的无力感。
小明发现奥格瑞玛就像是他暗恋的女生的那颗心,他想进,却进不去。
他第一次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欺负了。
大学时的小明比起高中时变得开朗许多,唯有看到舍友的9800GT时会偶尔沉默。笨重的方正电脑被他搬到宿舍,却只能玩玩一些解谜游戏,文字游戏,低特效的澄海3C。热爱游戏的他只能在室友睡觉时玩玩室友的电脑,操纵着二太爷从马斯亚夫骑马到大马士革。沿路飞扬的黄土,枯燥的景色却让他如痴如醉。
他打了一暑假的工,加上几个月啃馒头省下来的钱,抱着机箱来到了电脑城,他也要换9800!
可是装机小哥看着他的机箱笑着摇了摇头,说哥们儿,你的板子电源都不行,带不动啊。你的机箱也是老式的,装不下新一代的主板,还有你这512的内存条是怎么回事…
那天,小明抱着一个里外全新的主机回到宿舍,只是9800GT变成了HD4650。
他终于跟上趟了,只是他的屏幕里,二太爷的动作还是一卡一卡,“肥皂”麦克塔维什的枪法也不是那么准,EVE每次参加会战都要调到最低画质,泰达希尔离远一点就隐藏在紫色的雾气里…
哦对了,他也终于有了一个不是很拿他当回事的女朋友,因为他没带她去过金钱豹。
显卡,钱。
那是横在小明心里的刺。
第一个月的工资,小明开了750块,买了一双300块的耐克鞋,一件凡客诚品的T恤。他终于能常常换洗衣服了。
第二个月,小明开了1500块,但他的手机坏了。除去必要开销,小明找家里要了500块,买了一台魅族手机。那天晚上他偷偷抹泪,恨自己没用。
第三个月,小明开了3000块,但女友过生日;第四个月,他开了4000块,补给女友一个2000块的包。
第十个月,他开了5000块,女友和他分手了。
小明揣着一万块钱,去了电脑城,配了一套新的电脑,连鼠标垫都是新的。显卡是GTX760。之前的电脑被他扔给了刚刚考上高中的表弟。
小明辞职在家一年,把所有3A大作全部下载下来,打通关。直到他的爸爸把他赶出去,告诉他不找到工作别回来。
小明第二天就找到了工作,他本就不笨。
一晃五年过去,小明29岁,身材发福,当了个小领导,事业顺心,也有了贤惠的老婆。
年终的时候,大老板奖励小明,给他包了厚厚的红包。小明背着老婆在淘宝下了一个又一个订单。
东西陆续运到,是一堆电脑配件,老婆看不懂。只看着小明像八爪鱼一样,一面百度,一面在阿里旺旺上和按时间收费的装机咨询沟通,然后组装起了一个带好多灯的大机箱。
摁下电源,五颜六色的灯让老婆心烦意乱。
“樱桃MX的键盘,锐蝮蛇鼠标,重甲虫竞技版鼠标垫,4K显示器,32G内存条,双路1080ti,水冷系统!”小明叉着腰向老婆炫耀。
“瞧给你牛的,花了多少钱?”老婆翻白眼。
“5000,嘿嘿”小明谄笑。
老婆知道肯定远不止这个数,但没有点破,依旧翻着白眼:“你还有空摸电脑?”
“我辛辛苦苦花钱买的电脑凭什么还要玩?”小明理直气壮。
那天深夜,老婆已经睡下,卧室沉浸在黑暗中,只有电脑屏幕荧荧的白光映着小明的脸。小明靠在椅子上,看着点亮的电脑屏幕,一根接一根地抽烟,直到一盒烟抽完,他默默地关掉电源。
在那一刻,他终于感到心里的那根刺化掉了。那个苦涩的少年,贫穷的少年,那些追不到的班花,进不去的高级餐厅,玩不上的游戏,买不起的显卡,过往的青春年少里一切的青黄不接,一切的求之不得,统统是昨天了。
老子现在想玩什么就可以玩什么!
老子现在想用什么显卡就用什么显卡!
老子现在想开什么特效就开什么特效!
…
小明凶狠地想着,泪流满面。
在这一刻,他忽然感觉好轻松。
他终于能够坦然与自己的青春握手告别,与这个不停欺负他的世界握手言和。
转过身,大步向前走,眼前是漫漫中年路。
在他身后,那个永远热爱游戏的男孩,站在印着1080ti的路标下,开心地笑着,打着游戏,永远也不会老去。
想了想还是把图加上吧。前四张取自本文原文,最后一张是我六一买给自己的凄惨红2080~
写在最后:
本文转载自知乎用户 @MadMel 的回答:购买显卡的乐趣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这个回答一度看哭我好几次……虽然显卡和游戏机不尽相同,但其作用很相似:都是游戏的硬件平台。特此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
另外,据原作者要求,转载需要附上出处及作者。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