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技术不能只考虑目前的情况。就我个人观感,非接触式的RFID射频感应卡已十分常见,它们大部分都是NFC兼容的。现在银行发卡已经被央行全部强制要求PBOC3.0非接触式射频卡了,所以目前的新银行卡大都是NFC卡。公交卡饭卡校园卡自不必说。门禁的通用标准也是NFC兼容。其实NFC支付识别,也只是NFC身份识别认证的一个具体应用。
多张卡整合成一张卡在技术上不可行的原因是,卡容量不足存不下这许多数据。(事实上容量可以做得很大,但成本也很可观。)手机NFC和物理卡相比,赢就赢在保证基于唯一性的安全机制的同时,还能够做到任意应用场景的无限扩展,包括双向的通讯,这就可以实现一些互动的应用,比如更加安全的双向验证。这是普通的卡做不到的。
支持的读取设备也基本上不是问题,除了一小部分已被国际标准淘汰的旧式设备,现有的非接触式读卡器不做任何改变就是读手机器。这样门禁饭卡公交卡就相当于直接兼容了,剩下需要做的仅仅是从软件上接入管理系统,不过这需要看商户的意愿。支付领域,央行的废除磁卡时间表也已经出台许久。
顺便说一下,简单把卡粘在手机壳上不做电磁屏蔽,它们会互相干扰,导致读卡器甚麽也读不到。
还有,手机上的NFC,如果符合标准,无电源也是可以感应的。不过银行卡一定会搞二次验证以区分账户,因此这做不到银行卡无源支付。无源认证只适用于直接将终端ID接入管理系统而没有添加其它鉴别要素的情景。但这不意味着无源就无法做支付了,就像现在的扫码支付声波支付那样,可以提前在云端给账户绑定NFC终端唯一ID,然后账户再绑定若干银行卡,设置默认账户或者按顺序扣款(当然还要输入密码)。如果银联愿意,它也可以这么做,然后银联的POS机就几乎相当于零成本接入了。
这个问题的讨论很多都是基于技术可行性的出发点,但事实上一项技术能不能推广最终还是要看商业运作,是否有利可图。从这个角度而言,比较扫码和NFC,显然NFC的推广成本是最低的。前者依赖的设备:(开机的)手机、条码实卡、二维码实卡和扫码仪。而NFC是:(无需开机的)手机、非接触式射频卡、读卡器。需要指出的是,扫码仪所使用的图像采集元件比读卡器的电磁感应昂贵得多。
“省事”应该是最大的优势,但是如果设置麻烦的话优势也不算优势。
携带方便,一张手机估计可以捆绑很多卡,不用再次在钱包找使用哪张信用卡的烦恼了,省掉了携带一堆卡片的负重。如果你用502那也只能捆绑一张,不能随意换。
还有安全,卡丢了会被看到卡片号码产生盗刷(国外亚马逊不需要验证密码只要卡号日期和CVV,有的奇葩网站只要卡号和名字CVV都不要),手机丢了就丢了,TOKEN据传可以重置让其无法使用。
银联这次算是通过两次消息捆绑了IOS平台和ANDROID平台的NFC功能,成功地话对于支付宝算是很好的阻击,失败的话,那就然并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