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校外培训机构如果全部消失,会对学生,家长,还有整个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第2页

                 

user avatar   songken-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爹在县城教了一辈子中学物理,早已退休了。

最近,跟他说起“双减”,激发了他追忆峥嵘岁月的谈兴。

他说,在上世纪80、90年代,在县城里能考上重点大学的基本上都是教师或医生的子女。

当然,知识分子的家庭环境熏陶是一个方面。

然而,跟无处不在的“二八定律”一样,一个学校的高考成绩往往由那20%的教师决定。

但是,校外的家长根本不知道这20%的老师在哪里,分班只能听天由命,如同盲盒。

相反,本校的老师对此心知肚明,找找校长,把自己孩子安排在理想老师的班里不是难事。

而且,老师之间也是有沟通的,同孩子科任老师在一起中午吃顿工作餐,谈笑间,作为老师的家长就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了然于心,再对症下药补课不是什么难事。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从小到大,我爹往往比我提前一两天就能掌握我的各种测验考试成绩。当校外同学偷偷修改试卷分数时,我只能羡慕地看着,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如果关系不错,科任老师会推荐更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资料给家长老师,而这些学习秘笈因为种种原因,并不会告诉给校外家长。

我明白了,当初我妈突然买回来《新概念英语》,监督我又背又写的,大概率是英语老师的私下相授的结果。

老师也是有圈子的,比如我爸就承担了给几个老师的子女指点物理学习的任务,当然,我在晚上或周末,需要辅导的时候,带上作业,到这些老师家,敲敲门就进去了。

在高考的最后阶段,老师的圈子里还有“押题”的传统,这属于信则有,不信则无的玄学范畴,一般是由与高考鏖战多年,具有传奇色彩的老师划出重点得分题的范畴,由于事关名声,所以只有本校老师口耳相传,对外都是秘而不宣的。对非教师子女,最多也就暗示一下,明不明白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以上这些福利,校园外的家长与孩子是接触不到的,他们接触的只是公事公办,程序化的课堂教学,所谓补课也就是把课本再重复一遍而已。

当然县医院医生是例外,作为县城里另外一个知识分子群体,天然与县中老师是一个圈子,再加上一个有健康相求,一个有子女相求,所以来往密切也是正常。

当然,县城机关单位里也有托人找关系补课的家长。然而,那时候的老师还是有些骨气的,觉得“孺子可教”的,抽点时间给补一补。觉得“烂泥扶不上墙”的,就婉言谢绝了。

后来,大城市出现了培训机构,有了高速公路,一些校园外的家长利用假期和周末,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花钱请不一样的老师,用不一样的方式给自家孩子上课,渐渐地,教师医生子女的优势不再明显。

如果培训机构消失了,大概是又回到了80、90年代那种状况吧。


user avatar   xu-ze-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利益相关:艺术类高端培训(只做高考)合伙人/企业主

先说说对这个政策的看法:非常支持,但结果肯定不能遂百姓所愿

首先擅自推测一下政策的用意。

1.整体教育向德国化靠拢

2.避免新生儿数量进一步滑坡

这几年,教培行业已经到了天怒人怒的极端畸形的地步!

我作为一个对学生还比较负责的管理者,因为收入大头不在这块(培训学校大学时开的),坚持精耕细作。在办学过程中,难免会认识很多文化培训机构的校长。说几件事吧

1.没有任何证据支持这些课外辅导机构对学生有用。最终的成绩分布还是同本来不上辅导一致。第二十名的再怎么校外辅导也考不过第一名。校外文化辅导更多是解决家长焦虑问题的。

2.课外辅导机构的老师只能拿到课费的1/3左右,另外1/3给专职营销人员,剩下1/3是各种运营费用。比如给公办学校校长的,给投资人的等等。

3.接上条。知道为啥一对一500一小时起了吧?所以同样的课费,如果你能请到私人的一对一老师,效果至少是机构的三倍以上!

4.名师一对一能教好,但名师不会给你一对一。作为稀缺资源,名师一般都是校外工作室的形式,一对几十,然后做卷子……最后又回到了学校那种老路上,效果还是不行。

5.机构都是花高价拿到学生家长联系名册,挨个打电话的。一家两百平的精锐教育,二十多个营销,一年能做到八位数的营收。

6.机构老师一般都是师范刚毕业的考不进教师编的甚至在校大学生。做得好的又会出来成立新的机构。一个小作坊式靠学生家长互相介绍的机构,一年能做上百万,报酬极其丰厚。而课时费,被那些资本主导的连锁式机构抬上去了,所以他们是过得最舒服的。

7.机构会和外面的艺考/留学机构做进一步合作。你学习不好?没事,后面还有艺考机构和海外留学甚至劳务输出公司张着血盆大口等着呢。

8.外面老师的高收入极大打击在校老师积极性。大多数非重点学校的老师都是集体躺平的。

教培行业被打击后学生会如何?

这其实就是慢慢把教育往德国化引。最上层的,占据社会资源的,仍旧可以为孩子找到补习的方法,使他们的后代无论教育资源还是社会资源都早早地固定于塔尖。下层的死了文化那条心,学不好也别砸钱了,去学技工就是。中层的本来希望孩子可以靠外面的辅道稍微提提分,现在回归学校,该几分几名还是几分几名,学校里教学质量还能好一点。

地产方面:二线以下的商业地产基本完蛋。现在一条街上,四分之一是教培四分之一是房地产中介。一下子空出来四分之一,房租肯定会下去,对劳动人民是比较友好的。

那些多出来的教育投资和减轻了的教育压力,最终会丢进房地产这个蓄水池。这次这一步,实际上是稳地价的。

民生方面:大批靠教学换取高收入的专职学生或专职老师,短期内肯定是各种想办法单干或者打擦边球。相当一部分学生或家长也肯定有这样的需求。但靠这行家财万贯的日子肯定一去不返了,资本潮水退去,课费也会相应地合理起来。

大部分中流学生的家庭会有更多的钱用来消费,长期是利好股票和房地产的。

对别的行业来说,教培的退出会减少房租成本,增加民房的租售比,普通人赚钱会相对容易一些。

长期来看,我认为小规模的教培是同烟酒一样,无法真正做到禁止的刚需。真有水平有能力的教育工作者,还是有很多变现机会的,只是可能变现更多地倾向于那些特权阶层罢了。


user avatar   zhi-san-zhe-sun-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者:世袭人民上议员
链接:zhihu.com/question/465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这个大背景下,韩国前总统全斗焕于1980年提出“7.30教育改革”(7.30 교육 개혁),推出 《规范教育和消除课外补习过热的措施》(교육 정상화 및 과열 과외 해소 방안),成立37个课外辅导打压队(과외특별단속반)取缔打压课外补习,但这一政策反而催生了专门针对权贵家庭的秘密上门补习服务:"别墅补习"(별장 과외)[1]
这种只能禁止平民课外补习的“定向禁止课外补习政策”反而使韩国权贵子女可以安心在家接受补习,以更小的竞争压力,更大的升学概率考入名校维持高阶级;而被禁止参加补习班的中下层子女则更多成为大学入学考试的牺牲品,严重影响中下层韩国家庭的教育公平。由于民众反对,韩国政府又转变思路于1995年提出“5.31教育改革”(5.31 교육개혁),组织公立学校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以安抚中下层家庭,但又引起韩国公立学校教师的不满。

参考

  1. ^"돈도 실력이야!" 정유라가 우리를 깨웠다  https://www.pressian.com/pages/articles/145031?no=145031&ref=nav_search#0DKU

user avatar   xiexiaol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的关注点是很多人一下子失业、失去收入来源, 实在是太艰难了。


gwy yyds.


user avatar   tantanw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朋友递给我一张名片,我一看就乐了,『你这个不是少儿插花艺术班吗?介绍给我干嘛?我带孩子想学的是数学补习班啊!』朋友说『还不是现在抓得紧,严打呢。其实都只是换个名字,规避风险,内容不变的,语文叫茶艺班,数学叫插花班,英语叫戏曲班。』

我点了点头,说『那行,我带孩子去试试。』

我根据名片上的号码加了对方联络人的微信,并告诉他我是XXX介绍过来的,对上暗号以后,对方给我一个地址,让我晚上带孩子过去。

地方很偏,在一个民宅小区里面,不好找,进去以后,我收到了很热情的接待。一开始我带着孩子坐在客厅昏暗的沙发上面,负责接待的小张问我需要哪种服务,大班中班还是小班,说的我有点一愣一愣的,小张不由用手抿嘴笑道『大哥,你原来还是个雏,这大班指的是英文,中班是数学,小班是语文,我们一般不直接说课名的,这是业内黑话。』

我恍然大悟,说『你们的花样真多。我就选个中班吧。』

好的,让中班的老师们出来,小张将手一挥,八九个戴着眼镜,一脸斯文的补习老师走进客厅。小张指着他们说『大哥,你随便挑,这个是老王,复旦毕业的研究生,48岁了,经验丰富,教学技术老道,包您满意。那个是宋老师,今年60,北大毕业的,曾经在上海重点附小担任过数学老师,他的班级小升初的比例屡创新高,也是我们这里的头牌。还有那个…这可是洋货…很稀罕的。』

我顺着小张的手指方向望了过去,是一位年轻的乌克兰金发老师,不禁好奇地问小张『这种外国老师是不是价格不一样?』

小张笑嘻嘻说道『当然,外国老师可是我们这里的抢手货,这位娜塔莎老师别看年纪轻,他可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出来的高材生,好多家长点名就要娜塔莎为自己的孩子上课,价格嘛,自然贵一点,别的老师都是2000块一个钟,娜塔莎是4000一个钟。』

我吐了吐舌头,这可不是贵了一点了…我问小张,一个钟是多少时间?小张说『一个钟就是一个钟头,即一个小时,如果你觉得不够,可以加钟,如果点三个钟,可以打八折。』

『哇撒,三个钟就要6000了,打了8折也要…4800块钱,好贵。』

看我面露难色,精明的小张自然猜到我在想什么。『这已经算最便宜的了,不信的话你自己去外面看看行情,要是有比我们更便宜的,我以后一分钱都不收你。』

我连忙摇手,说『我不是这个意思。』

小张无奈地说道『现在也是没有办法,严打了,需求又旺盛,我们这也是铤而走险,被发现了一个罚款,大半年的辛苦就全泡汤了,这价格实在是下不来。。』

我点了点头说『我懂。』

最后我还是选了宋老师,宋老师年纪大,看起来也很老成,老师这个行业当然是越老越吃香。

不过我就点了一个钟,先试试看宋老师的教学技术,我在一边旁听,如果教学质量高的话,以后再说。

一切谈妥,先付钱后上课,我准备用手机支付的时候,小张和我说『我们这里不用微信支付宝,我们只收现金。』

我这时候才想起来朋友和我说过,好像是因为用互联网收款方式的话,当被警方查到的时候,是可以通过追溯交易记录追查到家长的,到时候来个秋后算账大家都很麻烦。

还好我有准备,身上特地带了5000元现金。付好钱,宋老师带着我们一起进入一间被隔出来的小房间,里面的设施很简单,一张课桌,两三个凳子。

我坐在一旁旁听,宋老师和我孩子坐在课桌前面,宋老师开始和孩子讲解奥林匹克数学考题精要。

虽然我听不懂,但是感觉宋老师讲得非常认真到位,孩子也听得想当仔细。看来这个老师手底下的功夫相当不错。宋老师最后从自己的一个小包里拿出一张试卷,让孩子完成。

写到一半,突然从门外传来了一阵喧嚷的嘈杂声,紧接着急促地敲门声传了进来。我不明所以,但是宋老师的脸色变得苍白无比,他迅速将奥林匹克试卷拿在手里撕碎扔进垃圾桶里。

然后门就被撞开了,进来三个制服打扮的男子,其中一个举着摄像机全程拍摄。另外两个一个站在我和宋老师和孩子的当中,一个四处打量着屋子。

『你们在房间里面做什么?』一人问道。

『没干什么啊。』宋老师满不在乎地答道。

『哼,没干什么?没干什么关着门干嘛…还带着一个孩子。』那人冷峻的眼神从我们三人身上扫过。

我心里面咯噔一下,糟糕…没想到我第一次带孩子补课,就碰上了扫补打非的行动…我的表情突然因为害怕而开始变得不自然起来。

『队长!垃圾桶里有东西。是一张被撕碎的卷子。』另一个人发现了宋老师撕毁的试卷。

宋老师的脸色变得惨白。『还不老实交待吗?虽然卷子被撕碎,但是我们还原并不困难,上面还有笔迹…稍微做一下字迹鉴定就可以知道是谁写的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自己交待和被我们抓出证据…严重程度可不一样。』

我的心理防线被瞬间击溃,一下子跪倒在众人面前,『我…我说…我确实是到这里来参加…补习班的…我一时糊涂,这还是我第一次来这种地方,求各位领导…不,各位大哥行个方便,我我…我认罚,多少钱都可以,千万不要通知孩子的学校,如果被学校知道,做出处分,影响孩子的中考成绩,孩子他妈身体不好,会急出病来的,到时候我的家都会毁了…』

这几个执法人员相互看了几眼,最后说『好吧,念在你是触犯,就口头警告一次,罚款2000元,下不为例。』

然后他又看了一眼宋老师,『不过这个暗藏在居民楼的非法组织,一个都不能放过,全部带回去。』

屋里屋外一片狼藉,夹带着凄惨的哀嚎。

我感恩戴德,缴纳了罚款以后,带着孩子灰溜溜地从这个小区逃了出去。

续集联动一下:



user avatar   ffanca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执行得确实很到位:

1,千分之一至万分之一以上的人群,几乎不受影响,甚至会扩大相对竞争优势。

2,千分之一至万分之一以下的人群,会被最大限度抹平因财富阶级差异而导致的相对竞争优势和劣势。

3,相比过去,中上阶层里,天赋资质平庸的后代,相对竞争优势下降;中下阶层里,天赋资质优异的后代,相对竞争优势提升。

4,在围绕高考的大学选拔中,择优录取的效率可能会变得更高,高等教育的效果可能会提升。

5,与教育相关的预期成本,包括直接教育支出,以及类似学区房这种间接教育支出,大幅下降,中青年人有更多的财富,可投入到消费循环中。

6,父母用来进行子女教育的时常下降。中青年人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社会生产和/或消费循环中。

7,因教育成本和教育时间的预期下降,未婚未育的青年人,结婚和生育的意愿,可能会上升。

8,因教育和选拔模式的转变、教育成本的下降,确定有生育意图的年轻人,有更大的可能,会从阿尔法策略,转变为贝塔策略,即 “多生 + 散养 + 求概率”。

9,新一代的中国人,会变得更高更壮更挺更翘更健康。两性矛盾,以及与广义性匮乏相关的抑郁,可能会显著减轻。

10,全面的全民运动 + 半专业运动培训 + 专业运动选拔,将成为一个默认存在,并成为主流的社会选拔体系之一。若届时竟然依然存在 “奥运会” 这个事物,我国将会在包括田径和游泳在内的所有项目上,皆具有全球一流优势。

11,各种与典型学科教育和综合性大学选拔关系不大的各路亚文化和小圈子爱好产业,会全面兴趣,成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和产值增长点。

12,全社会的价值观将在一个更长的时间段内,变得去狭义功利和更多元。


user avatar   la-la-la-la-74-13-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影响就是,内卷消失了。

一文说透《双减》政策,补课彻底没戏了

为什么要搞双减政策?之前看有些朋友还是不太理解,这次彻底梳理一次。

①避免产能过剩


以中国钢铁产业为参考吧,业内经常有个段子,说世界钢产量排名:

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美国第四、而第五名是唐山瞒报的钢铁产量。

这几年国家一直去钢铁行业产能,减产的减产、关闭的关闭、合并的合并。

自6月下旬以来,江苏、安徽、甘肃、山东、浙江、湖南、山西、江西等省份相继提出,2021年全年粗钢产量不超过2020年的要求。

趋势就是:2016-2020年的钢铁行业工作重点是去产能,今年的工作重心则向压减粗钢产量转移。以后相关企业会加速兼并重组。

原因并不复杂,比如从报道来看:

在2013年-2018年期间,中国生产线项目的过度投资,导致行业内产能过剩,供需失衡。

生产流程复杂,产能调整反应慢:钢铁产品生产包含炼铁、炼钢与轧钢三个环节,其中各环节涉及多个生产系统、工业控制系统与供应链层级,具备流程复杂、体系庞大等特点,存在资源浪费及产能受限的情况。

缺乏数据标准,难以统筹发展:钢铁工厂设备种类和应用场景繁多,各类工业环境及设备具备不同的数据后台,且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设备管理、市场运行、产品生产等数据格式差异较大,导致钢铁企业间数据难以兼容,从而影响产品的信息化联动,制约行业发展。

这些问题怎么来的?

因为钢铁产业市场就这么大,但是中国的钢铁中小企业太多了,缺乏优质钢铁大企业。而小企业新增越多,行业利润就越低,就越难产生优质大企业。

这点煤矿行业也一样,山西、内蒙古煤矿行业现在这几年环境好很多了,就是打击中小私人煤矿,合并成为规范化的大企业。

一堆小作坊相互恶性竞争,把市场搞的乌烟瘴气,相互还都没有利润,这就是典型的内卷,也叫产能过剩。

生产者太多,消费者太少。

国内这几年煤矿行业好多了,没有天天出事了,而钢铁行业是正在好转,就是因为兼并。

小作坊全部踢出去,或者合并进大企业,清空整个市场以后,大企业也就有利润了,而技术升级、产业升级也只有大企业玩的好,发展也就上正轨了。

说这和高考有什么关系?

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存量搏杀啊。

钢铁、煤矿、高考名额需求,都是一个存量市场,有人多吃了一口,其他人就得少吃一口。

就好像,你不把那些钢铁煤矿行业中黑作坊、小作坊给打击掉,中国的钢铁煤矿产业升级就发展不起来,这些实体产业都是高投入、高风险、技术难度很大,普通小企业无法承载这些发展需求的。

高考也是一样,我们必须承认一个现实,那就是无论985、211这些名牌大学怎么扩招,他的招生数量都是有限的。

如果人人都成为985、211的大学生,就等于全中国都没有985、211大学生,能否理解这个概念?

985、211的大学生最值钱的就是他的学历,而如果所有人都拿了这个学历,985、211学历就不值钱的了。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大学生学历价值光速贬值的原因,因为大学生太多了。

而教培行业培养的是什么人才?是市场需求的人才吗?

不是,都是同质化人才啊。高考学科的内容,目的是选拔,全民在这些学科学习上面疯狂的过度投资,就和在2013年-2018年期间,中国钢铁生产线项目的过度投资是一样的。

如果放任不管,最终一定会导致行业内产能过剩,供需失衡。

钢铁企业的产能过剩,就是卖不动,利润低。

而高考学科投资过度,结果一定就是大量人以后毕业就失业 ,根本没有一技之长,找不到工作。

目前国内已经有这个趋势了,比如2020年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去年的就业率断崖式下跌,签约率甚至不到两成。

去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去年5月25日,该校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就业率仅为35.17%,签约率甚至不足两成,仅为14.48%。

湖南工业大学电气学院2020届就业率在四成左右,较往年下降较大。

招聘平台BOSS直聘发布的《2020应届生春招趋势报告》显示,在春招季活跃求职的2020年应届生较2019年增加了56%,但企业对应届生的招聘需求规模同比下降了22%。

同时据教育部官网消息,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

去年2月8日公安部发布《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显示:去年全国已登记新生儿共1003.5万。

如果按照这个生育率和大学扩招数量,以后人人都是大学生了。而如果人人都是大学生,那就业率就真绷不住了。

其实这几年就业率不好,教育产业化结果,从初中、高中、到大学,全部产业化了。

这些机构、学校只扩招,却不管学生就业,最后导致学习的内容完全和市场脱节,正在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如果北京大学谁都可以读,那北大就不值钱了,要恢复大学生学历价值,就必须分流,不能继续人人都是大学生了。分流也不是阶级固化,而是鼓励不同领域发展。

所以今年2021年4月9日,教育部发了一个文件,就是《关于做好202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坚持职普比例大体相当,就是以后一半的人去分流。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制造业强国德国,早就开始这样了。


②减少内卷


双减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降低生育成本中的教育成本,同时减少内卷,让人活的轻松点。

《双减规定》我归纳如下:

1、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

去年有二个教育相关的视频大火。

其中就是一个男子在家长会上突然情绪崩溃大哭,原因居然是他工作太忙,经常不回复家长群的信息,被老师提醒后,突然就失控了,边哭边说自己加班、开会又盯着孩子,怎么看得过来……

过去很多家长抱怨,学校很早就放学了,而且是越来越早。而很多家长又在工作,没有下班,这就出现了一个空档期。如果把孩子放在校外机构托管,又得多花钱,这个问题很棘手。

现在政策直接规定了,要增加学校对孩子的托管功能,不能早早就放学,要晚放学,在学校多搞活动。让老师多加班照护孩子,文件说老师如果时间不够,文件说可以搞弹性上下班制。

这样家长就不用担心放学太早,孩子没人管的问题了,老师会替大家负重前行的,人民教师为人民服务。

2、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3、严肃查处教师校外有偿补课行为。

同时去年还有个视频也很火,就是退出家长群事件。

一个家长怒斥不良老师:

“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你们上课不用心教,下课叫我帮忙批改作业,那我要你们干什么?我那么有时间收群消息,我不会自己教吗?整天不是让我去报补习班,就是让我帮忙改作业,改完作业还要昧着良心说老师你辛苦了。说实在的,辛苦什么?教我教,改我改,是谁辛苦啊?”

针对这个问题,双减点名禁止老师这么搞,如果遇见老师还在强迫你给孩子批改作业,保留证据,举报绝对有用。

为什么有用?我后面会说的。

老师补课也禁止了,这是两方面发力,一方面是降低教育花费。

一方面是降低内卷,比如,为什么第一名非得是满分?还不是因为教培资本煽风点火,说你不培养孩子,他就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家长一怕,就都急了。

于是严重内卷开始了。

其实如果大家都不发疯一样跑,90分也能成全班第一。而且这是高考,前面我说了,高考内容对实际就业没有帮助,过热、过度投资是浪费社会财富。

反正怎么选,录取名额都不会变多的啊。

还不如大家一起佛系算了,都跑慢点,一样可以决胜负。

只要没人补课开挂,大家就都轻松了,懂了吧?

这就是国家的高明,如果看见还有老师在补课,建议劝对方回头是岸。

4、考试成绩呈现实行等级制

以后没有分数了,我前面说了都跑慢点,一样可以决胜负。

如何让大家愿意集体摸鱼?答案就是制度保障。

以后考试成绩不是具体多少分,而是分ABC档,比如:

小卷最爱福报论,他天天996、007通宵学习,考试题目全对,考试打分是A档。

隔壁小王按时“下班”休息,有时候经常摸鱼打篮球,只做对了80%题目,结果,他也是A档。

最后一点评,老师说小卷和小王水平是一样的。然后小卷痛哭流涕,搞了半天白卷了,没有排名可刷了。

5、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二年级不能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这就是对禁止内卷的配套措施,有些“工贼”不是喜欢说我自愿“加班”吗?我自愿996补习吗?

现在直接限制死了,就这么点作业,就只考这么点内容,让你想卷都没有内容可卷,直到逼你学会正常作息。

过去二年级早就补习练题热火朝天了,现在是二年级都没有题了,这就是真正的釜底抽薪,绝杀内卷。

6、禁止资本运作

这个出台以后,所有的培训上市公司全部死了,线上线下都一样死,新东方和好未来当时直接蒸发百亿美元市值

一、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二、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

三、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四、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五、中央明确: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首先是禁止了所有层面赚钱的运作方式。其次是消灭了补课市场,不准放假补课,该打篮球就去玩去呗。最后是强制把机构登记成为非营利性机构,意思就是你这机构辈子基本就告别钱了,成一个免费题库了。

一部分是给力的政策,一部分是需要落实力度的,不用怕落实力度问题,因为上问责了。

7月月底,中国政府网公布了《教育督导问责办法》,明确了教育督导的问责情况,将作为单位或个人在考核、晋升、评优、表彰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和评职称挂钩了。

随后8月初,国务院又公布了《2021年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方案》,明确督办“双减”纳入省级政府履职评价重点。

别说上问责没有用,看实际数据说话:

7月2日,宁波鼓励社会举报严打教师有偿补课。

7月24日,辽宁丹东5名教师有偿补课被处分。

7月25日,南昌4名在职教师违规补课被通报。

7月27日,黄山一教师涉嫌在别墅有偿补课被查。

7月28日,安徽黄山、陕西榆林严查在职教师有偿补课。

8月4日,合肥一中学教师收费补课被查。

8月9日,吉林四平,5名教师疫情期间违规补课被罚。

8月10日,长沙严查教师有偿补课违规收礼。

8月13日,违规办小学作文班,平潭一中教师被查处。

8月17日,新华社通报:山西3名教师有偿补课被解聘。

最轻的惩罚是全市全校通报,颜面扫地。最惨是直接没工作了,这年头搞个编制不容易啊。

有人可能会说,上市公司确实是躲不开,只能死。但是我偷偷躲起来补习,你奈我何?我一条路关系链打通,都是自己人。

但是防不住学生举报啊。

要知道,在8月11号的时候,国务院明确了:建立双减情况半月通报制度。各省自2021年8月30日起,每月15日和30日前,报送“双减”工作落实进度,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在汇总分析后形成专项督导半月通报。

各省成果半个月通报一次情况,如果哪个地方落实慢了,国务院肯定会上紧箍咒的。

所以现在举报确实是真有用的,而且力度很大,已经成为学生的武器。

就比如8月16日,一场谍战大戏拉开序幕。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一处废弃厂房里,天天夜晚灯火通明,有大量人口鬼鬼祟祟的流动,难不成是有人在里面搞“交易”?

外界有人问,门口保安就辩称是一家物流公司,里面全是工人。

但是在当地教育局的调查下,他们还是暴露了!原来是偷偷搞补习。

奇怪?为何严防死守,在一个废弃工厂内部补习,外部还有保安,结果还是暴露了?

新闻视频中的一个细节,被我发现了真相。

搞了半天,是学生直接曝光的。

最后这个被采访的学生,还恶狠狠的说了句:“反正是我妈带到这儿的。”

充满了不甘和厌烦。

学生分二类:

一类是就是大多数,不喜欢补课。

一类是少数学霸,可能有一个名牌大学梦,努力补课,想考个好大学。

虽然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补课,但是家长、老师、学校会逼着学生补课。

而每个补习班都有,天天补课但是成绩还是不理想的学生。

这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早就厌倦了,补课也没有用,但是自己还得被逼着补,那么这些学生会干嘛?当然就是举报。

而现在是严打,学生举报一个,可以挖出来死一片。

学生是没有什么卷出个好未来的概念,不是全部,但是占比不少,这些孩子都深度厌恶补课。现在的学生因为上网课,接触手机的机会又多,如果学生在手机上看见可以举报老师,那些学生就会举报。

老师把各个领导、家长关系打点好没有用,学生如果感觉压力大,万一他被老师骂生气了,他只要举报老师一次,老师前途就毁了。

很明显,上面这个新闻,就是这样的惨剧。

那我不是老师,我自己作为社会人,给学生补课,总没事了吧?

这确实是不存在丢编制的风险了,就是会违法被封,甚至可能入狱。

我分析你听听就懂了。

首先搞补习是不能无证上岗的,1对1得办理办学许可证,如果没有,就是非法经营。

可能有人会说,我就偷偷给学生补课,没证没事的。可是早在201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就通报了培训机构非法办学、教师无从业资质,最终被告人获刑六年的案例。

说说最近两个被立案的案例:

8月8日,含山县因网上流传的一则“含山查处补课场所”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经初步调查,视频中“老师”贾某既非在职教师、也无教师资格证。

经初步调查,补课机构为“含山青聪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公司经营范围为教育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营利性民办教育培训),无办学许可证,开办线下培训班系违法经营,且涉嫌招生虚假宣传。

视频中“老师”贾某既非在职教师、也无教师资格证。含山县相关部门对该机构及有关人员违法违规行为已立案调查。

8月17日,广州南沙一知名校外机构无证办学被立案查处。

现在是严打双减期间,顶风作案的话,轻者可能被查罚款。重则一旦数额巨大,极有可能被当典型被法办,了解一下罪名吧,可能涉及非法经营、偷税漏税、涉嫌合同诈骗罪等等。

说白了,你没证,你这生意本身就不合法,但是证已经不能申请了。

当然现实中,全国各种政策落实有快有慢,所以肯定目前还有生意继续的,但是又能继续多久?私人的力量真的能对抗国家吗?

补课,现在开始真的行不通了,教了补习费的,赶快去退钱吧。

还有,双减只影响学科类补课(数学,语文,物理,化学,外语,生物,历史,地理,思想政治)。

跳舞美术不影响,凡是高考不考的,大家随意补。

所有人都不补课了,也就等于所有人都补课了,而且这是还免费的,多好,这是国家级的福利。

长辈那代人没钱补课,还不是该干嘛干嘛了?

不卷,日子也能过的。

而且在教培死之前,补课费用已经天价化了,动不动一个家庭的年收入三分之一花费补课,这健康吗?就是因为补课赚的多,很多老师上课已经不讲了,你只能被迫去培训,然后培训机构高薪挖走好老师,最后结果是什么?就是有钱才有教育权。

这是错误的,因为穷人理应拥有教育权。

如果一个人是边疆的守边战士,人家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家庭,周围也没有补习机构,也没有钱补习,是不是这样的家庭,就会失去教育机会?就得被教培机构培养的对手刷下去?

这是我们想要的美好社会吗?

简简单单上学,简简单单考试,出了结果以后,就认了吧,公平就是这样的,大家都一样,没人有权开挂。

政策执行不会一步到位,但是从处罚案例来看,国家的铁拳也没有和资本、个人玩开心。

至于有人说,我个人可以躲起来教课没人发现,我认为长远看,这是做不下去的,因为你不能认定国家不会加码。

人不要和趋势做对抗,而且我党也比投机者更懂什么是游击战。

对于公平,中国的态度是认真的。

就算有人目前还能偷偷做,也得明白,做不了多久了,为了公平,改行吧。

文章来源 公众号 每日怡见

user avatar   liu-shu-bin-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优质教育资源有限,而需求几乎家家都有,就好比一棵四面分叉生命顽强的树枝。这种情况不改变,那一刀刀砍是砍不完的,只有改变树的品种,才能得到整齐向上的树。

换得树种和现在比,至少得从出发点就是为了公平而设的

第一,去掉所有特长加分,除了特定院系外去掉一切特长专收入学。降低必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所有升学考试均为全国统一考卷内容(为第三步做基础)。

第三,统一教材统一考试后,统一的网课甚至通过人工智能实现互动式网课也可以实现,而且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理解记忆能力差别,在最大公约数下组织名师们设计一批通用的网络互动课程。

总之,就像正在进行的乡村医疗保障完善一样,真要降低大众教育成本,基础是提升公立低价的服务质量底线(通过新技术手段)。而不是直接砍掉供给。

直接砍掉供给,只会造成供应更加紧缺,大众投入更高,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能获得的被教育权更少。


user avatar   yi-zhi-zhu-ding-l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具体的学生和家长的影响很多人说了,但是社会没有影响。

教育不是零和,但是教育排位赛是零和。从整体上,学生减少了学习负担,家长减少了经济负担。

从社会角度看,消灭应试培训(美其名曰学科培训)还有一定的正面作用,就是让那些top 2/985/211的生化环材机械毕业生少了一个逃避成为大国工匠的去处。

大家都赢麻了……除了可以去干教培的工匠们


user avatar   maomao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大家不想鸡娃,是大家不想花钱,而且花越来越多的钱。

鸡娃这个事情,计划经济时代也有,是家长和学校鸡。

家长给孩子买练习题做,稍微好点的学校,都有自己的一套教研练习。

家长要花多少钱呢?

义务教育不花钱,课本卷子费

买参考书,参考书才几个钱?

在以前,家庭财力与孩子的消费,不构成孩子的学习竞争力。

现在的鸡娃。

能多大程度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不好说,但是家长焦虑一定是提升的,形成军备竞赛。

价格也是越来越高,而且这个东西没有政府指导价格,完全是资本按照家长承受力定价。

家长月收入10万,有针对10万收入的定价。

家长月收入1万,有针对1万收入的定价。

抓住你就一个孩子,愿意为孩子投入的资本几乎是无限的。

补习班加上各种兴趣班,最后孩子所谓减负,是空出时间给补习班创收,家长孩子都苦不堪言,但是因为焦虑,还不得不报。

结果,养育孩子,成为低产、中产甚至高产家庭的负担。

对低产、中产家庭来说

如果不生孩子,把钱用于生活享受,生活品质会好过有孩子的家庭很多倍。

陪孩子上补习班的时间节省了,学区房不用买了,不用接送孩子了,上补习班的沉重负担不需要了。

在丧失自理能力以前,不生孩子的中产家庭,可以比有孩子的中产家庭享受很多倍的快乐。

所以,生育率一下子就下来了。

现在强力取消校外培训,避免资本把子女养育成本提高到极限是好事。




                 

相关话题

  全国人大最新任命9名最高院审判员,女性有8名,男性只有1名,如何客观看待这一现象? 
  如何看待N号房间事件? 
  怎样接受不公平? 
  什么是乌托邦?什么是反乌托邦? 
  为什么日本、韩国的社会特别喜欢孤立个别人? 
  为什么绝大多数人老是把阶级矛盾看作性别矛盾? 
  8 月 20 日岳父杀害女婿一家三口案再审开庭,此前一审死刑,二审改判死缓,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如何看待重庆一外卖小哥停车取餐被锁车,数名保安抢走其车钥匙并进行言语谩骂,小哥在后面无奈追赶? 
  穷人需要为自身的贫穷负多大责任? 
  如此作息安排,我们学校是疯掉了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网红为拍视频盗走卫辉救援船,阻挠救援行动,被抓后谎称去救人,该网红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BLM(黑命贵)的全国性协调组织谴责美国政府对古巴封锁政策?





© 2025-02-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