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穷富归结为思维问题,其本质是回避阶级问题。
中国搞市场经济初期,确实有一批人抓住了机遇,另一部分人在网络浪潮兴起之时,利用知识和对未来的把握,成功致富,这里面确实存在思维上的差距。
但是这个机遇期是短暂的,一片空白的市场,肯定能够造就财富神话,当市场趋于饱和,就会形成市场垄断,实力碾压一切,你有再好的思维也无济于事,因为你没有经济基础和政治资本。思维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只能沦为一种理想,空谈。
除非是新时代的技术革命到来,让一部分人或许有机会抓住机遇,但是同时代的顶级垄断资本家有着实力强劲的智囊团,系统化的思维模式是个体化思维所无法抗衡的。
大工业化时代,系统性分析模式,对于尖端技术和国际国内政治的把握,这种集成式的思维体系,穷人根本无法拥有,也就失去了成为富人的机会,能够奋斗成为一个中产阶级,依附在富人的身边,得到在富人体系内的上升通道,这基本上就是穷人的成功。
大数据在哪里,大数据被谁掌握,谁就是成功者。这不单是个人,现在连国家间的竞争也是如此。
一个穷人手里微不足道的资源和个体数据,你能思维出个什么?你分析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你连样本都没有,你怎么能够得出结论?
但是社会资源的剧烈变化,会导致贫富差距巨大,这会导致因为分配问题而产生社会矛盾,如果不能调节好分配问题,社会稳定必然会出大问题。
在这个分配机制的调整过程中,或者是一些国家根本就没有一个所有人认同的分配机制,那么就要有一个看起来有一定逻辑的说法,以解释贫富问题,最起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社会矛盾。
一些知识分子的收入来源要靠资本家,他的上升通道就在于他的价值,这个价值必须有利于稳定资本家的地位,保护资本家的利益,让整个社会处于一种相对比较平静的状态。
所以要创新理论,找到最符合资本利益的解释方法,而资本家对于这类理论和拥护者是欢迎的,可以分配给他们更多的利益,以促使他们全力以赴担当智囊和宣传者。
帮穷人说话只有赞和表扬,帮富人说话则是真金白银。
这也是思维的一种,知识分子多帮富人解释,让富人拥有了财富和高人一等的“思维”这是他们的双赢。
穷人安贫乐道这才是好的,如果像印度贱民一样永世轮回在脚底板这个阶层,那就是万世开太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