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啊 对古文的出处意思都不懂 就开始乱用了
此句出自《左传》
成公四年:【秋,公至自晋,欲求成于楚而叛晋。季文子曰:“不可!晋虽无道,未可叛也。国大臣睦,而迩於我,诸侯听焉,未可以贰。《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公乃止。】
翻译一下:秋天,鲁成公从晋国回来,想要和楚国结盟而背叛晋国。季文子劝诫他说:“不可以,晋国虽然无道,但是不能背叛。晋国强大而大臣和睦,并且与我国领土接近,诸侯们都听从他,不可以背叛。《史佚之志》这么说:‘并非我共同的氏族的,我们的目标不会一致。’楚国虽然强大,和我们并非同族,他们会亲爱我们吗?”鲁成公于是作罢。
要说明一点,族类不等于民族。民族是一个根据西方的概念新造的词,产生至今不过几百年历史。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其实是包含儒家思想亲亲之意的,不是什么民族排外思想。
鲁国和晋国同族,因为他们都是姬姓 楚国芈姓 所以不是同族 族类是一个包含强烈血缘意味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