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江歌母亲称刘暖曦(曾用名刘鑫)拒接法院起诉书?对诉讼会产生影响吗? 第1页

  

user avatar   jin-ji-de-lawy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青岛区院的做法有点意思 ,

这里面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地方:

【拒收之后并不必然要走公告】。

从世界范围来看,民事诉讼法律文书的送达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当事人主义,即诉讼法律文书的送达由当事人自己来完成,另一种是职权主义,即送达由法院来完成。我国属大陆法系国家,按《民事诉讼法》及最高院司法解释的规定,属于典型的法定职权主义。

《民事诉讼法》第七章期间、送达:

有了解法律实务的朋友应该知道,法律文书被拒收的比例是不低的。毕竟大部分时候,争议双方都心知肚明,有没有道理不用非到法庭上才有定论,公道已在人心。


发律师函也会遇到这个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和法院都要感谢看门老大爷,他们的勤勉履职解决了送达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帮着签收了不计其数的法律文书)。

当然也有被告找不到人的时候,比如被告不在身份证上记载的住址居住了,换了电话号码,搬到别的城市失去联系。这时候没法子,只能采用公告送达。

公告送达通常是用来兜底的,可以说是穷尽其他手段无法送达时才用。

虽然我对公告送达的实际效果始终持保留意见,毕竟普通人没事谁会天天去盯着《人民法院报》,人民法院公告网以及法院自己的公告栏呢?

但好歹形式上到位了,也算仁至义尽。

那么回来看江妈妈和刘鑫的案子,公告送达是必然的选择吗?

如果刘鑫就在那,只是拒绝签收,完全可以选择留置送达。现场邀请两名见证人,拍照摄录说明情况之后,放下转身就走。

可是法院选择了最终解决手段——公告送达,

颇有点广而告之的意思,

个中深意......或许,是为了让大家都知道刘鑫的新名字?


user avatar   ath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样理解这句话?从这句话来看,应该如何与女人相处?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新规要求 6 月 1 号起骑电动车必须佩戴带头盔,导致头盔价格暴涨? 
  专业人士如何看待卓达新材 30% 高息融资被指骗局,40 万投资者入局? 
  如何看待「太原虐猫男子老家不断收到花圈」这一事件?此行为是否涉嫌违法? 
  钻法律空子的人是否比知法犯法的人更恶劣? 
  如何看待近日青岛奔驰女司机以交警态度不好拒绝配合交警工作? 
  如何评价《重庆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 7 月 1 日正式施行,事迹突出者奖金不低于 10 万元? 
  如何看待三位小伙子 QQ 群相约烧炭自杀,父母起诉平台不作为? 
  国人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在哪里? 
  有哪些「亲爱的用户您好,我是你爹」的案例? 
  百度云等对非会员用户实行限速措施是否违法?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4月5日王瑞恩和曹丰泽的直播辩论?
下一个讨论
如何理解《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正式被废止?





© 2025-0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