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m....说几个MIT方鹏老师在做报告时提到的,我认为比较有意思的问题,也算是比较细枝末节的问题吧。
1 Antenna phase center and offset/antenna thrust
一般来说,卫星精密定轨是基于卫星质量中心的,而实际GNSS卫星信号的发射是基于卫星天线的相位中心,这就涉及了卫星天线相位中心与卫星质量中心的差异问题。这里面方鹏老师主要提及了卫星的质量中心本身就是个不确定的问题,由于卫星在其服役期间,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卫星机动,会造成卫星燃料消耗,其质心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而我们现在的GNSS卫星精密定轨策略均使用了固定的卫星天线相位中心参数。
第二个antenna thrust是指天线推力,卫星在通过天线朝向地球发射信号时,会产生给卫星的反作用力,类似于太阳光压,地球反照辐射压等的作用力。
2 Satellite attitude
GNSS导航卫星对地球的信号发射角均不超过15°,细微的姿态变化对GNSS高精度数据处理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热点之一。
3 Reference frame
按方鹏老师的说法,坐标参考框架与卫星精密定轨是个相互迭代的过程。最初的子午系统定轨就是由天文测量粗略测算的地面站坐标为基础计算,再由确定的卫星轨道计算地面测站坐标,逐渐迭代达到现在cm级的卫星轨道精度。而坐标参考框架又与地球动力学直接相关,现行的ITRF14参考框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误报误差也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