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关系。
最近读书也发现最早鼓吹儒教影响欧洲的主要就是一群日本学者。
其实这些欧洲思想家对儒教感兴趣的事例都只说了一半,往往对其后态度的转变隐而不宣。
没错,他们起初是感兴趣,主要是因为不了解,将其用作宣扬其政治理念的象征罢了,这种“乌托邦”式的儒学本质还是东方想象的一种,亦与真正的儒学无关,到很像现代一些宣传“普世价值”的政论写作者。
当年很多学者在深入研究了解儒学以后,反而都采取了否定的态度,或视之为反面教材。
就比如经常被拿出来当典型的伏尔泰,对于中国的理解主要来自当年传教士们出版的百科全书,如同看百度百科学历史文化一样,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深入的了解,他所讲的孔子只是为了衬托其宗教宽容的道具罢了。而对中国有着更深入了解的孟德斯鸠,青年时代认识了一个旅居欧洲的中国天主教徒宏安,因此掌握了许多直观直接的信息,而非经过传教士美化,或殖民者丑化过的情报。随着其对中国研究的深入,对中国的批判也就愈加地激烈,中国的制度成为了其政论中“专制政体”中最残暴与典型的例子,然而事实肯定也存在着偏差。
无论何种评价,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中国与儒学的形象基本都是失真的,即便现在也是如此,中国文化对于欧洲也更谈不上什么深层次的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