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球鞋不熟,但我可以说一说我熟悉的钢笔。
万宝龙从90年代开始推出了一个钢笔系列,叫做“大文豪”,每一年会以一位作家的名字发行一款特定主题的钢笔。万宝龙大文豪系列的钢笔的数量都不多,基本上都可以算限量款,并且售价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到今天,不同钢笔额售价完全是不一样的。
比如海明威能卖到1万到2万元,阿加莎·克里斯蒂能卖到1万多元,普鲁斯特能卖到1万多,但有些款式甚至还卖不出当时的价格,比如狄更斯、斯威夫特低的时候二手也就卖三四千。
按道理说,钢笔其实也是标准的工业品。但为什么同样一个系列始发价差不多的钢笔,最后价格会差这么多?因为不同的钢笔在设计、做工等方面差别是能看出来的。比如说普鲁斯特这款笔,笔杆是银雕花的,做工和细节处理的非常棒,远超过那些普通的树脂笔身的笔。克里斯蒂这一款,用一条盘绕的蛇做成笔夹的造型,也跟克里斯蒂推理小说作家的身份符合。
总之,这些笔在二手市场的价格就是需求托起来的人。钢笔圈的人大体上都了解背后的成因。换句话说,我们知道它是标准的工业品,但是工业品在设计、做工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别。在不差钱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去选择我们喜欢的买。
假如有一天钢笔圈也跟鞋圈一样疯,万宝龙的钢笔一出新款就从5000炒到5万,我们也只会说这炒钢笔的人就特么是一群SB。因为就算是同一个系列的钢笔,它们设计水准和工艺的差别也能大到没法看。一款辣鸡钢笔被炒出天价,我们不骂这是SB是什么?
要是拿个大众文化的事物来做比喻,鞋圈、钢笔圈有点类似娱乐圈。作为电影爱好者,我们说自己喜欢一个演员,喜欢的是这个演员的表演和不可替代的气质。你如果不喜欢电影,你就做你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行了。
但是,当影视剧开始被当成金融产品来操作的时候,最活跃的演员就是某虾。这时候,不是影视圈的人也参与进来。你们觉得某虾讨厌,可我们特么的也觉得这么一个玩意儿讨厌啊。在这一点上,我们是统一战线。你要是因为觉得某虾要快点糊,所以影视圈干脆就别搞了……那我们也冤啊,对不对?
归根结底,我们应该警惕的是投机资本可能毁掉一个行业或者一种文化,而不是因为自己看着不顺眼就把这个文化说的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