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0-1590年代,弗朗西斯科·贝尔杜戈(Francisco Verdugo)的西班牙步兵在弗里斯兰与荷兰人交战时就常用这一招数。[1]
1622年,贡萨洛·德·科尔多瓦(Gonzalo de Córdoba)的西班牙步兵在面对普法尔茨军队围攻时,也“跪地以便保持队列并避开敌方弹雨”。[2]
西军在9月6日交战前夜于制高点阿尔布赫(Albuch)山上修建了三座名为半月堡(demi luna)的临时野战工事,这种工事特点在于后门大开,于是第二线阵地上的守军就可以适时发起反击,因此,据守这些工事要比攻占它们困难得多。
讷德林根会战中最重要的中堡由西军的两个德意志团把守,总兵力约1500人,其中长枪兵500人左右,火枪兵1000人左右。
中堡后方的预备队即唯一的西班牙人部队,伊迪亚克斯(Idiáquez)Terico(该词无论如何不是大方阵),约有500长枪兵,1000火枪兵。
与一些中英文二手材料的说法完全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西班牙军队战术相当灵活,其主要作战单位名为中队(Escuadrón),兵力在600-3000人之间,但1630年代时一般约为1000人或更少,通常宽度两倍于深度。[3]
瑞军发起总攻后,两个德意志团毫无悬念地崩溃,伊迪亚克斯Tercio则适时展开反击,在半月堡敞开的后方展开野战。按照瑞军总司令霍恩(Horn)的记载:
西班牙团(即伊迪亚克斯Tercio)在守卫这块阵地时要比前一批部队顽固得多。[4]
西军在交火中跪地的状况便出自这一战斗。但也存在多个版本,阿埃多-加利亚特(Aedo y Gallart)的记载比较接近题主说法:
(伊迪亚克斯)命令他的士兵任由敌军迫近,但直到他下令前都不开火,而且在等待命令期间跪地……等到敌军射击完毕,距离极近后,唐·马丁(·德·伊迪亚克斯)才向他的火枪兵发令,这样便弹无虚发。[5]
另一份同时代材料则略有出入,它认为西班牙火枪兵排成三列,这种做法倒是与瑞军非常类似:
第一列几乎伏在地上,第二列俯下半个身子,第三列直立,每轮射击过后都向前行进。[6]
无论如何,这都反映出西班牙步兵此时的高超战斗素养,瑞军惨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达菲在他的《理性时代的军事体验》中指出:
在1734年的帕尔马和瓜斯塔拉会战中,法奥两军的许多步兵跪地战斗,最终在战场上匍匐作战,“像克罗地亚兵一样”开火(亦即以散兵方式作战)。[7]
而在1796年11月的阿尔科莱(Arcole)战斗中,根据法军第32半旅战报:
加尔达内(Gardanne)将军以其模范作用奠定了胜局。这位勇士看到士兵沉溺于射击,就冲到堤道上,用剑尖举起军帽,冒着子弹和霰弹向前冲,还招呼战友们跟上去。这个半旅跟在他后面奔驰,一门火炮出现在30步外,炮手即将点火,我军先是伏倒在地,火炮射击完毕后又冲了过去,敌人被吓坏了。我军士兵只用刺刀战斗,死者层层叠叠,也有人落进了沼泽里。我军抓住了一名将领,此外还俘获了一千六百名士兵和三门火炮,一口气追击到卡尔迪耶罗(Caldiero)门口。第32(半旅)有三名中士表现尤为英勇:阿巴尔(Abhal)、帕耶(Pailhès)和德夫兰纳(Devrainne),这三位英雄在战斗中始终冒死出现在堤道上最危险的地方。当敌军被击退后,他们像闪电一样飞速扑向敌军,德夫兰纳一个人就戳穿了二十多个奥地利兵。这位优秀士兵于次日不幸战死,阿巴尔和帕耶依然幸存,并凭借其英勇表现成为军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