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到有答主提到雷云风暴的《从零开始》,这本看过,不过2000多章以后就放弃了,故事总是需要一个结局吧。
倒是想起另一本小说,叫《金庸世界里的道士》,作者萧舒。据说作者写了八年,故事内容就是在金庸的各个武侠里穿越修炼。
作者磨练文笔、创意、构思之后,写出了一本很好的原创武侠《白袍总管》。当时记得上了很多推荐,三江、封推、分类推荐。
不过这个作者的缺点还是,因为上本书写的太长,没有磨练出结尾的技巧,我看到2000章,没有继续看。
学英语,从初中到大学,刚好学了十年,请问,你的英语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
关键问题在于:“十年之后的结果谁能够提前知道呢?”
我看回答里有写自己成功案例的,也有表示“有志者事竟成”的!
但是,不管你的选择是什么,你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风险”!
还有就是“什么样的结果,算是好结果”?
我们先不说“天资平平”的人,我们来说一个“知名人物”——“乾隆老佛爷”!
关于“乾隆老佛爷”的故事,我想绝大部分人应该都知道!
特别是“乾隆老佛爷”有一个嗜好——“写诗”!
他一辈子写了4万多首诗!个人觉得,这可比10年笔耕不辍牛多了.......要知道,“乾隆老佛爷”写诗的数量,几乎达到了《全唐诗》的水平,请注意......是数量!
至于质量嘛........你想想你知道几首“乾隆老佛爷”的诗就行了.......
我们知道“乾隆”是一个知名的皇帝,经常以“有道明君”“有才干的君主”来形容他。但是,很少有人说他是“著名诗人”!
与之相对的,唐朝有一位诗人叫“张若虚”,他留存于世的诗只有2首,其中一首我想很多人都知道,就是——《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被赞誉为“孤篇盖全唐”!
个人觉得,这说明了一个问题:“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试想一下,乾隆对于“诗”的热情,一般人没法比,但是,虽然他写了4万多首,单从“写作”方面来看,似乎结果并没有那么好!加入他为了写诗,不干皇帝了,十年时间,都用来写诗.......个人觉得,恐怕.......不但诗坛不会有大诗人出现,恐怕,连“明君”也不会有了!
所以,个人觉得,“虽然努力很重要”但不见得,努力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比如,你努力的方向错了,可能,你努力的再多,最终都是做“无用功”!
就像之前听过这么一个故事:
几只蚂蚁来到一堵很大的墙前面,这堵墙很坚固,蚂蚁没法打洞过去,他们闻到墙的对面有食物,于是,他们开始想办法往墙上爬,希望能爬过去,但是,这堵墙很难爬,很多蚂蚁拼命的爬,到了一半就掉下来了,但是,蚂蚁们意志很坚定,掉下来接着往上爬。
只有一只蚂蚁,爬了几次掉下来之后,它在想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过去。于是,他独自往墙的一侧,沿着墙不断的走,突然发现,原来这堵墙并不长,走不多远,就有一个口,可以到墙的另一边,于是,它绕过了墙,吃到了墙对面的食物,而他的伙伴们还在不断的往墙上爬,然后掉下去......
正所谓“扬长避短”,毕竟我们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一个人能有几个十年?所以,关键问题在于:“认清自己”。要明白,自己“最擅长”“最适合”的是做什么!就像“比尔盖茨”,如果他当时继续学业的话,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微软”和“世界首富”了!
因此,个人认为,不管你想干什么,如果你想得到好的结果,请务必先“看清自己”适合干什么,不适合干什么,然后再作出选择!
最后,有些事情,其实可以作为“副业”或者“消遣”,如果有兴趣,在完成了自己的“主业”之余,保持写作的习惯,也说不定会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一天!或许,当你只是因为“喜欢”去做这件事,而不考虑“好”结果的时候。也许,“好结果”就真的来了!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先回答问题
武士刀不耐用 或者说长刀其实都不太耐用
具体文献里关于刀战的记载不少
比如古代武力值爆表的足利义辉知道对手安排人来砍他,准备了名刀十几把放在一个走廊里一个人群殴来访的刺客,斩杀数人之后刀毁人亡力竭而死。这算是一个剑圣最浪漫的死法了
还有就是新选组某次街头和叛军激战,事后记载每个人的刀要么废了要么要大修。
作者:midair2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9903046/answer/58089735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864年7月8日,著名的日本武士武装团体【新选组】在一个叫池田屋的旅馆与尊攘派志士发生火并,造成9人死亡。 这次无甲战斗造成的刀剑损害: 一番队 副长助勤「冲田总司」的「加贺清光」... 「铓子」折断。 - 二番队 副长助勤「永仓新八」的「播州住手柄山氏繁」... 「铓子」折断。 - 三番队 副长助勤「斋藤一」的「摄州住池田鬼神丸国重」... 小伤无数。 - 四番队 副长助勤「松原忠司」的「加州住藤岛友重」... 大伤四处,小伤十九处。 - 五番队 副长助勤「武田观柳斋」的「越前住常陆守兼植」... 小伤六处。 - 六番队 副长助勤「井上源三郎」的「奥州白河住兼常」... 无损。 - 八番队 副长助勤「藤堂平助」的「上总介兼重」... 「物打」小伤十一处,近「锷」却有大伤四处,无药可救。 - 十番队 副长助勤「原田左之助」的 「江府住兴友」... 「物打」小伤七处,近「锷」大伤两处。 此外,队士「浅野藤太郎」的「武州重住藤原是一」,「岛田魁」的 「奥州仙台住源兵卫国包」,「三品仲治」的 「备州长船住藤原佑平 」和「佐佐木藏之丞」的「越中住兼明」出现了弯曲情况;队士「筱冢岸三」所用佩刀「云州住家贞 」的「物打」折断。
影视作品里也有比较真实的反应锐器消耗的
比如方世玉身背十几把刀去砍人的
七武士最后大战到处备刀砍一把扔一把的
单说武士刀不耐用不太公平,应该说大多数细长造型的锐器都不耐用,开刃越多越薄的越不耐操。先要明确武器重量是有限制的,一般单手兵器不超过3磅重,刀身越长肯定就越薄,也就越不耐操。很多武器在设计的时候为了提高耐久度,都是不开刃或者半开刃的,刀身一大半是钝的,只有刀尖那一块有开刃。用的时候靠捅和刺而不是砍。最极端的就是刺剑,就是个菱形铁条,强度反而非常高,甚至有专门用刺剑去砸断别人武器的招数
刀刃非常容易损伤,刀刃损伤之后武器切割能力是直线下降的
比如下面视频这个,美国大师级别的刀匠(david baker,漫威电影里冷兵器的制作者)打造的大马士革夹钢长弯刀在经历了三轮轮强度测试之后,也就是砍了不到二十次,砍得还是猪肉、羊皮、竹竿和木桩子这些比较软的东西,已经没有什么劈砍能力了,连布甲都不能破防。刀也歪七扭八元气大伤了。视频里没有显示,另外那个小哥打造的弯刀稍微好一些,刀没有毁,但也不能砍破布甲。这还是现代工艺现代材料顶级工匠的手打武器,质量应该完爆日本贫铁矿打造的武器。一般的长刀这样用估计已经断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272485780876333056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锐器的破甲能力非常一般,都不需要铁甲,普通的皮甲/藤甲/纸甲就能抵抗大多数轻型锐器的劈砍。当年参加过械斗的老炮们大概都知道,皮夹克能防砍,特别是美国空军的夹克真的是耍帅防身两不误。但不防捅。
被我这么一说是不是觉得刀除了帅之外非常鸡肋?确实很鸡肋。刀其实应该用来切割,不太适合劈砍
一把刀拿来随便操一操,就变成这样了。就这其实还算保持的不错的,毕竟刀还是直的。
适合劈砍的刀也有 比如狗腿刀,说是刀,实际这个重心更接近斧子。你看看这厚度,而且刀刃也短,这个厚度做长一些就太重了抡不动了
这个造型走下去 就是战斧 跟一般人想象的不同 战斧一般都挺薄的 不是消防斧那么厚重一大坨 单手战斧的重量一般也不超过三磅重 再沉砍出去就拉不回来了 破绽太大
所以劈砍其实主要是靠武器的重心转移,而不是锋利度
另外就是弧度和长度的问题,步战的时候直刀比弯刀要好控制重心,马战用弯刀更舒服因为可以拖刀增加切割面积。
长度也是在一定范围内比较好用,不是越长越好,一般刃长不要超过使用者身高一半,不然很多战技不好发挥,刀太长了收到鞘里拔出来都费劲。古代日本打刀刃长在60-80cm这个范围,因为古代日本人个子矮,平均身高140cm左右,70cm的刀刃加上刀柄就快一米长了,别在腰上都容易拖地。再长一点比如野太刀,就是纯双手武器了。而且刀刃越长对工艺要求越高,也更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现代设计的长刀尺寸会更大一些。
游戏里比较真实的就是怪物猎人,砍两刀磨磨刀再砍,还有就是绿帽奇侠在野炊里的林克,每次出门都背十把刀才够,每把刀砍个三五十次就烂了扔掉。
刀剑的优缺点都很明显,
优点:
逼格高
易携带
缺点太多了:
对制造者水平要求高
对使用者水平要求高
贵
不耐操
需要大量维护
攻击距离短
所以一般而言刀剑不会用于战场列装,比较适合城市治安战,比如锦衣卫,新选组这些高级特务一般都是砍无甲的才会装备刀剑。
然后过去捕快,走江湖防身比较流行铁尺。这玩意挺克制刀剑的,专门有破刀的招式,比如两手架住对手刀剑,一错一剪,就把对方武器给卸了。这玩意在日本也很流行。忍者神龟某只就用这个。携带也方便,别裤腰带里就行了。而且还便宜,一两银子找村口铁匠打一副,就能废了别人祖传的宝刀宝剑。想增加杀伤力就把头磨尖再稍微开个刃,捅谁谁死。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
我理解里,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
这说起来你们可能觉得离谱,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大量引入外资和外来技术开始后经济发展太快,在这种高速发展下做技术导向企业就是不可能的,你做技术带来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加了外资杠杆的竞争对手的增长率。
哪怕企业真的技术强壁垒高能活过竞争,企业里的员工也必然要被大量挖角,因为员工在这种环境下理性选择也是赚快钱。2000年赚了1000万的和2000-2020每年100万收入的在2021比资产时前者几乎无悬念完胜的背景下,没人会有心思在一家公司搞什么技术的,必然都是想着快,抄,上,做出影响力,跳槽,收入翻几倍,下一轮。
等中国也一年增长两三个点,利率接近0,普通搞技术的可以30混到60的时候,这种公司反而会更容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