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从肖战事件思考,真人同人创作应不应该有某种底线?如果存在底线,那在哪里? 第1页

  

user avatar   su-su-13-73-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下我和你聊的,都是真人同人。

太宰治有一本比较特别的小说,叫《惜别》。

全书以“我”的回忆录视角展开。

主角是日本游学时的青年鲁迅

一开始我没搞懂,我以为真事儿呢。

我对太宰治和鲁迅的年龄毫无概念,以为他们真的是同窗。

读着读着不对劲了,细节太饱满,情节太罗曼蒂克,船上二人初见,太宰治对鲁迅即倾倒不已,乃至“害怕被人当作他的陪衬”,二人岛上又见,鲁迅先生会对着太宰治“你长得有些像我弟弟”?

(周作人:?)

什么第一天就秉烛夜谈谈得都着了凉啦,什么剧院偶然相会发现落泪的只有我们两个啦,还有那些脸红、害羞和不好意思,以及他们和藤野先生的三人友谊小组。

——

这整个一「周树人先生x我」啊。

他有些段落照搬了鲁迅杂文里的原句,读到看社戏、百草园这些情节,再迷糊的读者也会醒悟过来,看看封底的文学分类了。

是小说呀。

这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崇拜和幻想。幻想他大义凛然的情怀,他躁郁症般的气质,他弃医从文的另一种心路。

太宰治没有做很充分的研究,藤野和鲁迅二人,其实更多是鲁迅先生单方面的感念之情,后来据藤野先生回忆,印象并不深。而鲁迅“喜欢看戏”更是无中生有。

这个形象,说到底是太宰治创造的鲁迅先生。

还有一本书。

我最珍爱的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所撰的《哈德良回忆录》。

这本书以古罗马大帝哈德良的口吻,在历史事件的演替中诠释了太多东西。从人类到群星,从爱情到死亡,每一段文字,它优雅豪华的语言和它浩瀚深沉的思想,就如同天平两端的黄金与宝石,不舍昼夜,烨烨生光。

完成这部作品,花去她许多年。

她盯着古老的书籍和博物馆里的罗马油画,明白这是一幅用声音去描绘的肖像,她要摆脱任何中间人的干涉,甚至是她自己。这本书的作者,最终将无限接近于哈德良。

「在经受的这种灵魂的黑夜,以逼使我自己试图去弥合不仅存在于我和哈德良之间,而且特别是存在于我和我本人之间的距离。」

她得到了法兰西学院的最高荣誉:

「但愿我们三百五十年来选出的男人全都具有您这样一位妇女的广博的才华……」

或许她真的比他们任何一个都杰出,因为在那个女性地位远远落后的时代,受歧视的总要更加出色才能拔得头筹。

以上是两种写作类型,我都归之为广义的「同人作品」。

太宰治书写「我心目中的人」,尤瑟纳尔书写「我认为本是的人」。如果说这里面非要有什么高下之分,我觉得那是作者水平的问题,是纯文学性的问题,而非立意上的。

因为,「同人写作本身其实就是建立在研究之上。」*是对原作品的研究,对原型人物的研究。

同人是在理解、研究基础上的再创作。

再往早里说,《三国》《西游》岂不也是历史人物的同人?但丁的《神曲》岂不也是《圣经》的同人?(还加了那么多“私货”……?)推而广之,布鲁姆先生“影响的焦虑”所辐射的所有写作者,他们没有哪个不从已有的文本中得到滋养和启发,有太多的作家改写过之前的故事,这可以是一种反叛,但谁能逃过「接受影响」?

这样看来,同人不是“具有文学色彩”,而是直接来自文学渊源。


而且,到了互联网时代,这绝对成为了一种我见过的最有活力、最民主的创作方式。

今天的“同人文”层出不穷,单从数量上看,这是全民参与度非常高的创作,对一个公共的影视/文学作品,对一个历史/神话角色,对一个现实中的明星,大家都有自己的意见,都有自己的审美方式。

所以它首先是一个异质化、多元化的娱乐现象。娱乐自身是包含艺术性的,从单纯的娱乐、喜爱和兴趣,到自己创作、到投入、乃至奉献,这中间飞跃的翅膀,是热爱。

热爱原作中的人物、原作的精神,呼吸到其中的感情和力量,那种欢愉,那种释放。

它们往往以“耽美”、“言情”为主体,但这不是全部。

如果说原作是一块诱人的新鲜蛋糕胚,同人作品就是让阅读者们发挥想象力和灵感的裱花袋,如果说原作放映结束就得谢幕,同人就是意犹未尽观众们的俱乐部。原作属于一个人,最多也就是固定的创作团队,它相当相当有限,而观众们薪火相传,绵绵不绝。

它特别的包罗万象。

同人写作有一种广泛普及的写法,叫「AU」(Alternative Universe),把原型人物放到另一种平行时空里,看他们会发生哪些别开生面的故事。角色的属性会和新环境发生化学反应,这类文章写得好的,总让我叹为观止。

当然,也不总是高水准。大众文化总是喜闻乐见的多。

最喜闻乐见的是什么呢?

对于女孩子来说,就是看男生和男生谈恋爱了。

27号的微博上,流量明星的粉丝举报同人文平台,导致失去平台,再导致大量创作者作品消失、退出写作一事,我全程在看。

抄检大观园的时候,探春说「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嗯。

那么,那是个不像样到什么样的文,引起粉丝这样的愤怒呢?

是一篇红灯区的“AU”。我读了。

感受:有立意,文笔好,或受契诃夫和沈从文的影响。黑话地道。主要角色本性善良。青少版《金瓶梅》,特色版《Harlot》。审美趣味属于女性凝视。我个人认为「女性凝视」是女性疏导情欲的方式。*(后期纠正)

粉丝举报理由是,以真人姓名代入红灯区设定,污名化明星。

槽点密集:

①既然文学中的妓女形象 = 污名化,或许《羊脂球》和《茶花女》的影响更恶劣。

②原平台文章本身有标明此设定,不接受可以退出。

③举报的是平台,即同时抹杀了除此之外的全部作品和作者。

如果单说这篇文章真的“有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明星和粉丝之间有关娱乐精神的默契的问题。

欧美明星很早就遇到这个问题,在许多节目上,热播影视剧的演员会被展示同人图片,粉丝也会拿着图片找偶像签名。至于同人文,有些明星开玩笑地表示“我还写过呢”,“哦我看过,那简直是艺术品(Masterpiece)!”

在一次节目上,本尼被要求朗读《神探夏洛克》的限制级同人内容,他感到被冒犯。节目终止录播。但是冒犯来自「当众朗读」,他本人对限制级创作的看法是不认可,但绝对不存在抗议。

当然,认为自己受到冒犯的人,自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起诉。

在粉丝的层面,如果想达成「所有人都舒服」的同人创作环境,那就是互不干涉,提倡分级,写作内容不要上升真人。因为参与者的出发点首先是喜爱。谁会为了污名化而去构思、编派自己的偶像呢?我小时候不小心点到黄色网站,马上退出,因为是我自己觉得恶心。可是好奇的人总会点进去,总会找到办法。分级就是一个安全阀,它是出于对观众主体的信任:我信任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但问题根本不在这里。

分级的基本预设是:任何级别的内容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反对“我认为太过分的内容”的本质是不接受分级。

——超出全年龄向的,压根就不对

——我则具有天然合理性。


这当然不是一个个人行为了。


就这样我们杜绝了哪怕可能“真的有问题”的尝试,从而连错误都无法拥有。


后续请见 mp.weixin.qq.com/s/4Rfb




  

相关话题

  【圈子里学法的,求帮助】持刀强迫熟人借10元钱,如何定性? 
  政府创造的垄断可以实现哪些利益? 
  若诉讼参与人不能使用和理解普通话,要求法庭允许其使用方言(如粤语、闽南语)参与审判活动,怎么办? 
  常用 App 的哪些操作可能构成隐私侵权? 
  如何看待新闻“共享单车骑完忘锁欠费两千万”? 
  如何评价触漫App? 
  骗子冒充公司领导指示转账,杭州一财务转账 238 万被追回,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骗术也会防不胜防? 
  北京海淀人民检察院对腾讯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怎样提高英文法律文书(主要是Research Memo)的写作水平? 
  因彩礼被拖走事件女主「豆浆一家」针对 50 万彩礼和家人打人行为的澄清中有哪些细节?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检察日报发表的文章《肖战事件是非曲直如何评说》?
下一个讨论
如何判断专利的单一性?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