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老爷作为一个曾经投降未遂的反面教材,在个人评价方面基本上也就告别自行车了。
权既即尊位,请会百官,归功周瑜。昭举笏欲褒赞功德,未及言,权曰:"如张公之计,今已乞食矣。"昭大惭,伏地流汗。
我觉得吧,大家讨论政治人物,还是尽量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比较实际,不要整天着眼于个人道德。
张昭的境遇,完全是他本人的政治立场和孙权不一致导致的。
一、在接班人问题上张昭支持孙翊,"翊名俨,性似策。策临卒,张昭等谓策当以兵属俨,而策呼权,佩以印绶。"这种事孙权不可能不知道。
二、建安七年在遣子赴曹为质一事上“犹豫不能决”,建安十二年反对甘宁讨伐黄祖,赤壁之战前主张降曹。很多人就此认为张昭是投降派,这倒未必,要知道张昭是生于汉桓帝永寿二年的人,又是儒学名士,是真正意义上的东汉士大夫,田余庆在《秦汉魏晋史探微》中说:“他们以支撑不绝如缕的东汉政权为己任,使改朝换代成为一种十分艰难的事。”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学,善隶书,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众书”,“在里宅无事,乃著春秋左氏传解及论语注。”《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都是《左传》,核心思想就是尊王,大一统。从张昭的学术思想来看,他可以说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最佳受众。裴松之也认为张昭“鼎峙之计,本非其志也”,有理由怀疑张昭加入孙氏政权的本意是为了安定乱世,维持东汉政府在地方上的统治,这样的政治理念,显然与孙权意图割据的想法相悖。
在当时持这种“尊汉”思想的大有人在,比如吴兴沈友“主上在许有无君之心者,可谓非反乎?”,被孙权处死、“有汉志士”吴郡陆绩,被孙权贬为郁林太守,死于任上。
三、张昭在东吴属于淮泗集团阵营,与孙吴的“江东本地化”国策不符,在黄武年间两次被孙权拒任为相,田余庆认为:“黄武年间是江东化全面推进的时期,是江东士族在孙吴政权快速上升的时候,张昭是淮泗集团人物,为相不利于中枢人物的江东化。”
关于孙吴的江东化我觉得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就没必要细说了。
再补充一下关于孙吴封爵的问题,把这件事归罪与孙权的人品也是很奇怪的
(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曹公表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
直到建安二十四年孙权的仍然是东汉政府的骠骑将军、荆州牧、南昌侯,此时他名义上还是东汉政权的地方官,在这一时期孙氏没有任何权力给手下人封爵,封爵必须假借曹操之手得于东汉朝廷。事实上孙吴政权开始封爵大约在建安二十四年末到二十五年之间,这可能是由于此时孙吴已经占据荆州,三分之势已定,孙权开始进行称帝的准备而导致的。所以在建安年间去世的孙吴将领全部没有封爵,别说是程普黄盖董袭,就是周瑜鲁肃也没有任何封爵。此时孙吴的封赏制度叫做“奉邑制”,说起来也比较复杂,可以简单理解为有食邑无封爵,因为孙氏没有册封爵位的权力,但是又必须给予功臣封赏,所以搞出了这个独创的制度。
周瑜:“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
鲁肃:“瑜士众四千馀人,奉邑四县,皆属焉”
程普:“拜裨将军,领江夏太守,治沙羡,食四县”
吕蒙:“以寻阳、阳新为蒙奉邑。”
甘宁:“权嘉宁功,拜西陵太守,领阳新、下雉两县。”
黄盖:“黄盖及兄瑜卒,又并其军。赐沙羡、云杜、南新市、竟陵为奉邑,自置长吏。”
建安二十四年以前孙权自己都没有爵位,怎么可能给其他人上表封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