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主粮化,现在抱怨的就是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浓度高达5000ppm。
而且胃病会成为劳动力减员的主要原因。
我的家乡湖南湘中某丘陵地区,红薯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主粮
我父亲在我的印象里是从来不吃任何红薯的,在我眼里好吃的红薯片也一点都不吃,因为在他的前二十年生命中,红薯真的是赖以生存的主粮,天天吃,年年吃,早就吃吐了,看到就反胃!
我妈小时候家里算是条件比较好的,但是家里一半的主粮也是红薯,每顿饭红薯与米饭各一半,因为老妈是外公家里最小的孩子,能多吃一点白米饭。
我83年出生在农村,依然记得隔壁家的亲戚邻居每年夏天山地种红薯,特别是孩子比较多的家庭,到了秋天收红薯都会储藏起来,冬天与来年春天缺大米而缺钱购买的时候应急,我有很多小伙伴早上上学前都是一把红薯片当早餐。
为啥红薯不当主食?尽管红薯很好普及与耕种(很适合山地,耐旱),但是那玩意吃多了真的很难吃!除了蒸煮烤几种方式,口味真的很一般,且不说吃多了放屁的问题。自从八十年代开始普及了杂交水稻与化肥大规模使用,湖南丘陵地区大米亩产在90年代都接近了1000斤,我也是在那个时候看身边的邻居终于没有吃红薯当主粮的,为啥?因为同样质量的大米,无论是口感,卡路里含量,吃法丰富性都远远高于红薯!
现在能问出这种问题,真的就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吃饱了撑的!
很简单,因为不耐储存,能作为主要粮食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必须耐储存,能放个个把月甚至一年不会坏掉。
一直到九十年代前期,河南还有个顺口溜: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
现代人已经不能理解这个顺口溜的意思了,但是这是实实在在萦绕在河南及其他很多地方人民心中几十年的话语。在六十年代初一直到八十年代,红薯就是很多地区实实在在的主粮。
红薯为什么在当时作为主粮,直接原因就是产量高。尤其是在当时机械化和灌溉设施不到位、种子依靠农户留种为主、化肥奇缺的情况下,红薯的单位产量对比小麦有着惊人的优势,往往可以得到四五倍以上的产量。所以在那个时代,红薯顺理成章作为主食。
为什么红薯九十年代后淡出了主粮序列,因为太废人工了。种红薯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扦插、起垄、田间管理、收储都很费力,程序多且许多步骤无法做到完全用机械化。这在农村务工潮出现后就成为很要命的问题。九十年代后,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农村劳力严重减少,这时候,再去种植需要大量人力持续管理、机械化作业效果有限的红薯显然不合时宜了。相对来说,生命力更顽强、种植后对田间管理要求很低、种收都能完全机械化的小麦、玉米等作物,更适合在机械化日益完备而农村劳动力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广泛种植。所以,九十年代后,红薯的产量迅速减少,红薯作为主粮时代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至于有人提到土豆问题,这个除了土豆管理要求低于红薯外,最重要原因还是红薯适宜种植地区和小麦、玉米严重重合,而土豆则可以到更阴冷地区。所以作为储备主粮,可以避开小麦们的土豆显然更为适合。
红薯对于很多地区老一代人来说,是真的有感情的一种作物,当年困难时期,真的靠红薯养活了多少人;但这也是不愿在经历的回忆,许多那一代过来人都多少年如一日三餐红薯,达到看到红薯就胃泛酸的地步。希望日后人们提到红薯,是有益身心的杂粮,是街头烤、炸的小吃,而不再是人们一日三餐的主粮。
医学生大学二年级的时候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
这两门学科应该算是低年级医学生的噩梦,每年的挂科率也很高。因为不仅要求知识成体系,分散知识点也多得几乎数不清。 但是各个医学院都不会轻易为了挂科率好看些而降低考察难度。原因很简单,这是医学课程基础中的基础。
而这两门课又有一个共同知识点,那就是成年人日均蛋白质摄入的最低要求——约35-45g(默认体重约60kg)。从这个侧面就不难看出膳食蛋白质对生命的意义。
1,小麦,每100g小麦含蛋白质约11.9g。要达到日均最低蛋白质摄入量,每天需要吃294-380g小麦,约合七八两。一般馒头的含水量约为67%左右,所以换算成馒头,约等于一斤到一斤二三两馒头。
2,大米,每100g大米含蛋白质约7.5g。要达到日均最低蛋白质摄入量,每天需要吃466-600g大米,约合一斤左右,换算成中等大小的饭碗,米饭约等于5-6碗。
3,玉米,每100g玉米含蛋白质约8.5g。要达到日均最低蛋白质摄入量,每天需要吃411-529g玉米,约合一斤左右法玉米粉。窝头含水量和馒头相仿,换算成玉米窝头约等于一斤半。
4,小米,每100g小米含蛋白质约9.7g。要达到日均最低蛋白质摄入量,每天需要吃360-463g小米,约合八九两。换算成黄米饭大约4-5碗。
5,地瓜干,每100g地瓜干含蛋白质约4.7g。要达到日均最低蛋白质摄入量,每天需要吃744-957g,约合一斤半到两斤的地瓜干。而且这东西非常难吃,况且是几乎不含水的状态,一旦蒸软以后妥妥两三斤的地瓜。一天吃三顿,每顿饭平均起来要吃一斤。你敢想象吗?
当然了,粮谷类食物几乎不能提供赖氨酸(一种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全部需要食物提供),长时间只吃粮食肯定会出现赖氨酸缺乏症状。但如果起码的蛋白质供应都不够,用不了多久人会出现低蛋白血症,从而让血液失去保持水分的作用,血液中的水分流入组织间隙,形成低蛋白水肿。这种情况我们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见过很多。
我小时候吃饭很挑食,我父亲总是教训我,说我这就是饿得轻。生于1960年的他恰好经历了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但根据我奶奶的回忆,其实那三年基本上风调雨顺,没有遇到实质性的灾害。反倒是当地政府和农技站瞎指挥,让我们老家鲁西南产粮区种了很多地瓜,小麦种植面积压缩到之前的两三成,而且收获的粮食基本上要交公粮,农村自己能留下的很少。
大量地瓜田虽然丰产(亩产几千斤),但海量的地瓜从收获、切片,再到晾晒,比传统粮食的加工周期长很多,而且不可控因素更多。所以当年作为农民口粮的地瓜要么在地窖里坏掉了,要么晾晒时遇上阴雨天发霉,要么根本没来得及从地里挖出来。(一般小收割后一周内就能入库,地瓜一周都不见得能彻底晾干)
忆务农组诗·忆切瓜干怕雨
1960年代。
2003年6月9日
胡正隆
秋后大活切瓜干①,最怕就是连阴天。
白片满坡下了雨,黑黄醭子干冒烟②。
注:①瓜干,即地瓜干。地瓜也叫芋头,红薯,甘薯。②醭(音bú)子,发霉长的毛。
所以地瓜干作为富含淀粉的食物,提供能量尚能堪用,指望它作为主粮,作为国家可以托付粮食安全的战略物资,绝对不够格。而且地瓜从收获再到成为可贮存的形态需要的周期长、变数多。
随着地理大发现,马铃薯从美洲漂洋过海来到欧洲。因为极大的单位产量,逐渐成为爱尔兰人民的主要粮食。随着马铃薯种植的推广,爱尔兰人口也出现了快速的攀升。为了养活更多人口,马铃薯种植面积越来越大,逐渐成为爱尔兰人(尤其是农民)的主粮。当地生产的传统谷物粮食作物更多被用于自由交易,换取现金。作为农民口粮的马铃薯很少被制作成耐贮存的干制品,而是随收割随消费。
1845年,晚疫病菌(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悄然开始在爱尔兰蔓延。这场马铃薯的绝症成为了以马铃薯为主粮的人们的灭顶之灾。而这个时候,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提出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正在主导英国政坛。所以神奇的操作来了,英国政府不仅没有调拨粮食赈灾,反而继续把爱尔兰已经不太多的粮食转为出口。加速爱尔兰饥荒的发生和恶化。最终,1845-1850年间,大饥荒导致了爱尔兰人口锐减25%。
马铃薯是一种难以贮存的食物,好在产量够高,随收获随消费完全可以应对日常需求。但如果一季作物绝收,马上就会面临粮食危机。这就不如大米或小麦,一季(半年到一年)绝收还有存粮。一种主粮绝收还有另外一种。
2020年注定不平凡,无论是流行性疾病、蝗灾还是火灾和气候异常,都有可能对很多国家的粮食安全造成实质性威胁。如果真的遇上了百年不遇的灾害,中国不仅大米和小麦这两种主粮的自给率足够高,而且储存粮可以让全国人民敞开吃差不多一年。
我国稻谷、小麦自给自足,进口依赖度低。2019年,我国稻谷、小麦的自给率(产量/国内消费量)高达98.5%和118.2%,实现自给自足;而两者的进口依赖度(进口量/国内消费量)仅为1.6%和3.3%。这意味着,稻谷和小麦的国际和国内市场联动性不强,外盘价格涨跌对国内的实际影响很小。
同时,稻谷、小麦的库存非常充裕。2019年,稻谷和小麦的库存消费比(年末库存量/国内消费量)分别达到85.1%和91.1%,足够支撑10-11个月的国内消费。短期即使不进口也不会导致相关品种出现供给短缺。[1]
鸡鱼肉蛋的养殖都需要饲料,而饲料的制造又需要大量的粮食。为了保证禽畜的出栏速度,饲料粗蛋白含量必须要保证一定水平才行。所以不仅要用粮食喂,还要加入大豆这类富含粗蛋白的豆类。如果人吃的粮食都快不够用了,显然不可能匀出来粮食去生产肉蛋奶。而且料肉比(FCR,feed conversion ratio)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一斤粮食能让畜禽长出多少肉,算的是一个投入产出比。
最划算的应该是牛羊和鸡。但综合出栏时间而言,鸡显然是最划算的——两斤饲料能让鸡增重1斤(料肉比为2:1),而且鸡的出栏时间比较短,只需要40-60天左右,取其中位数算50天。
而且这里用于计算料肉比的饲料是工业饲料,其蛋白质含量比粮食还要高,至少要17%(育雏期要求最高,约22%,育肥期最短,约17%)。一般鸡饲料的蛋白质来源是大豆榨油后的残渣——豆粕。
目前我国畜禽养殖业用的豆粕大多依靠进口,其原因就是为了保障国内粮食自给率,把国内大豆种植面积控制下来了。其实也不是宏观调控,主要还是美国和巴西大豆有价格优势,算上运费和关税比国内价格还有竞争力。况且供给充足。
我们饲料生产中用到的大宗饲料原料包括两类:一类是能量饲料原料,主要就是玉米,这主要是国内来供给,比较稳定的。二是刚才你提到的豆粕,主要是用进口的大豆压榨生产,从来源上看,与大豆的进口确实是密切相关的。
我想,各位记者朋友一定知道,4月14日海关总署在国新办上的发布会上介绍了一季度的进口数据,其中一季度大豆进口1779万吨,同比增长6.4%。农业农村部对于豆粕的生产也进行了一季度全面的监测,产量是1463万吨,同比增长4.0%。同时,我们对工业饲料的产量也有监测,一季度是5282万吨,同比增长了1.7%,再加上养殖场自配料,一共用到豆粕1456万吨,我想前面几个数据可以看出来,一季度的豆粕供需是总体平衡的,甚至从大豆进口量来看略多于豆粕的增幅,从豆粕增幅来看略高于我们饲料用量的增幅,所以一季度供应是平衡的。[2]
所以如果很多国家同时出现粮食危机,国外大豆是很难进口的。如果把国内的粮食制造饲料换取肉食,或者牺牲一部分土地种植蛋白质含量更高的大豆制造饲料,都会直接影响到本国的粮食供应。所以,感恩全球化,中国人因为来自美洲大陆的廉价大豆能够痛痛快快吃肉。
Ps,那些阴阳怪气责备中国人吃太多肉影响了地球生态的人,要么是替美国主子打压大豆供应后起之秀的巴西[3];要么是真的啥也不懂,人云亦云。
主粮应该含有相对高的蛋白质。这样国家一旦遇到危险,让国民能够主要依靠吃主粮也不至于出现严重营养不良的情况,从而熬过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如果地瓜干成为主粮,就算库存管沟,每天让你吃三斤左右的地瓜才能不出现低蛋白血症,你能吃得下吗?还是说一天吃一斤多馒头/窝头或者五六碗米饭更好接受?
记得奶奶给我讲一个故事:
一个工人看到今天食堂的饭又是红薯,随口就说到:红芋面、红芋馍,离了红芋不能活。有人听到举报,被打成反革命批斗。
红薯为啥不能主粮化?不好吃
土豆为啥能主粮化?也是瞎折腾,成不了。原因也是不好吃。
主要还是不好保存。
与稻谷和麦子比,红薯的保存时间太短了。
与土豆比,红薯的糖份含量高,也导致保存时间短。
不是编辑,回答不了,看在点赞的份上不拉黑……
-------------------------------------------新-------------加--------------------------------------
又特意看了一下路牌指示.4条路全是直行,最左侧,根本就不允许掉头
-------------------------------------------新-------------加--------------------------------------
他是要去最右侧道路,出机场路.他掉头的位置到机场路出口,不到200米.只能直行到最右侧车道.所以直接撞击右侧2车门
下图个人结合视频,地图,照片等还原总结所画
红色路线(路虎理想回家路线) 蓝色(凯迪拉克路线)
凯迪拉克是在货车后方超车上来的.视频最后右侧的小轿车变道最左侧通行的(另一份视频应该是这个车录的)
声称滴滴的第一份录像车,没看到事发经过. 理论上货车和右侧轿车全都目睹了事情经过
借用下知乎某位大佬的视频
实际碰撞地点和车胎痕迹,红色箭头标出
视频的后半段大家都看到了.实际撞击位置是副驾驶和右后门. 这也印证了开始我的猜测.路虎确实是要横跨4车道去最后停车地点的匝道出口回家的
以上还原猜测,坐等更权威视频等信息发布打脸
欢迎千人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