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这道题我很难用心平气和的态度去回答,因为我的父亲,就是你们传说中“舍小家、为大家、牺牲自己家庭”的军人。
我和母亲那段时间的生活,用“深受其害”来形容,并不过分。
类似的问题我回答过很多次,今天再一次把原答案贴上来:
1.父亲
父亲是个好人。
总有这么一群人,在别人眼里,所有的溢美之词全拿来形容他,也并不过分,父亲就是这样的人。他为人善良,从没有那些花花肠子。家里是根正苗红的“贫农”,爷爷砸锅卖铁把父亲拉扯大。后来父亲参了军,从最底层的“大头兵”,到后来的教导员,最后做到了副团级。
他就事论事,从来不乘人之危,也不会给别人穿小鞋。有什么就说什么,该是什么就是什么,所有的送礼贿赂之事到了他这里都行不通。
后来父亲复员转业时,很多人到我家来和父亲告别,甚至还有涕泗横流的。后来父亲说他已经记不得那人是谁了。
别人都说父亲是个真正的好人。
但他对妈妈不好。
2.“军嫂”
按当时的话说,妈妈是一个“军嫂”。
所以,她不得不带着刚出生的我,一直住在姥姥家里。因为父亲一年只能回来一次。
妈妈后来和我说,有一段时间她变得很恍惚,经常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结婚,手里的孩子是从哪儿蹦出来的。
再后来,父亲说部队给他分房子了,他可以把妈妈和我接到部队家属院来住了。妈妈犹豫了很久,最后她说不希望我的童年里没有爸爸,所以带着我去了父亲那里。
从省会城市到了偏远的小地方。
那段时间我天天哭、日日闹,想要回去。妈妈总是笑着哄我,说习惯就好了。后来我偷偷看见她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抹眼泪,我再也不哭了。
3.我们的生活
父亲经常会把工作与生活混在一起,回到家里仍然拿出他当部队教导员的那一套来训练我。
站军姿、被子叠豆腐块、走路要目不斜视,交给我的任务不能拒绝、不能怀疑,要坚决执行。
妈妈不同意,她说不要把训练小兵的那一套拿到家里来,父亲无动于衷,最后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
“你一个女人,天天在家做好饭等我下班就得了,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关你什么事儿?”
父亲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每周都会把部队的战友叫到家里来吃饭,少则每周两次,多则连续五天。每次把战友带家来之前,只扔给妈妈一句话:
“今天有战友来家吃饭,你晚上做好8菜1汤等我们回来。”
简简单单一句话,妈妈就要费上一整天的时间。做过饭菜的人都明白,一个人要做整桌的菜有多辛苦,何况每周都要做这么多次,何况身边还有一个几岁大的孩子。
但父亲不管。
只要妈妈和父亲说,可不可以少带些人回来,父亲都会暴跳如雷:“做个饭能累到哪儿去?”
妈妈只有沉默。
每次那些战友来家里吃饭,夸妈妈手艺好,父亲都觉得很有面子,于是第二天带更多的人来。有时军嫂之间聊天,她们都会羡慕妈妈,说找了个“金龟婿”,身处要职,人又这么好。
妈妈只是笑。然后回到房间里一个人抹眼泪。
妈妈做的所有事情,在父亲眼里,都是“应该的”。他工作上尽职尽责、对别人没有原则地好、遇到不公,也只是一笑而过,似乎有包容一切的胸怀。
却唯独容不下妈妈。
我问妈妈,为什么不告诉姥姥,为什么不和父亲离婚。她叹了口气:“你还小,不能没有爸爸,不能让姥姥操心。”
后来,妈妈和我说,她那段最黑暗的时光里,唯一的支柱,就是我。
4.我的挣扎
我应该要做些什么了。
我试过给父亲写信,几千字很长的一封信,父亲只是笑笑,“臭小子,有文化了翅膀硬了?”,之后他仍然我行我素,并无任何悔改之意。
我也试过和他吵架,很激烈地吵,甚至到了动手的程度。但他过后一定会把妈妈臭骂一顿:“以后别他妈在我儿子面前说我坏话!”
后来,我上了大学,仍然时不时给妈妈打电话,询问父亲对她怎么样。
妈妈总是很开心地对我说,父亲对自己比以前好多了,一定是因为你长大了,父亲听你话了。
我很开心,非常开心。
直到有一次过年,偶然间看到了父亲的行程记录。那段时间爷爷生病,父亲和其他几个兄弟一同坐飞机赶回了爷爷家,唯独给妈妈买了张火车票,硬座,23个小时。
我问父亲为什么不给妈妈也买张机票,他回答得很简洁,就一个字:
贵。
那一刻,我知道我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妈妈只是怕我担心,一直在瞒着我而已。父亲还是老样子,一丁点儿都没有改变。
回到宿舍,我把被蒙在脑袋上,哭了一晚上。
那时,支撑我活下去的最大目标,就是把妈妈接到自己身边。
5.结局
我毕业了,终于可以赚钱了,工资却不高,别说买房,连租房都困难。挣这么少的钱,怎么可能让妈妈过来享福呢。
于是我没日没夜地工作,于是我没日没夜地工作。
就在9月份,我终于完成了还是个孩子时,对妈妈许下的诺言,把她接到了身边。
生活条件仍然够不上大手大脚,但比起几年前,却算得上天壤之别。若现在问我活下去的理由,我只想让妈妈、让女朋友、让我自己,生活得好一些、再好一些。
后来,我十分认真地想过这个问题。
妈妈当初嫁给父亲,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父亲的身份是军人。拜那段时间的主流宣传所赐,只要是“兵哥哥”,似乎都是完美无缺的圣人。
军人这份职业,给女方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守活寡。你们可以想像我从出生到三岁,三年时间,加起来与父亲见面的时间不超过10天的感觉么?
在我最需要父爱的时候,父亲不在我身边。直接导致我现在极度没有安全感的性格。
实话说,要不是我妈妈有超乎常人的忍耐力,他们早就离婚了。
这道题掺杂了我太多的个人情感,恕我无法做到一碗水端平。
最后再给各位想要嫁人的女性提个醒:
在决定要不要嫁一个人之前,不仅要看他的品性,同样也要考虑到职业因素。有些职业注定了你要过颠沛流离、魂不守舍的生活,你的孩子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所以,请务必慎重,再慎重!
当然,在知晓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仍然义无反顾嫁给对方的,我打心底尊敬你们。
就这样。
====================================================
[习惯性小尾巴] 自己的公众号,会发些知乎上不会发的东西哟。
微信号:mengshuhz
美国队长为了消灭纳粹,完成任务了,一个跳舞的约会拖延了75年都没完成,美国人用一部电影来宣传这个光荣事迹,我们还需要花钱去看,这个怎么就不可以了?只有手法高下,牺牲都是一样的。
非要和我争,说美队是虚构人物,那拯救大兵瑞恩可以么?有志青年继承兄长遗志拒绝撤退与战友坚持死守阵地。可以开个先进事迹报告会了吧?黑鹰坠落可以么?精英部队决不放弃战友战死坠机现场荣获荣誉勋章,奥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向美国解放军学习。
谁再和我说美国没有这种主旋律,我拿一堆例子抽他脸,人家只是水平高而已,思路是一样的。知道肯尼迪说啥来着?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要问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
以前做政工也写过类似报道,了解一些情况。
1、这种宣传主导思路是90年代初开始流行的。
中国的上一场战争基本结束于1987年,因此87年之前,以及其后的几年,宣传报道的重点都是做战斗英雄与战场上的英雄事迹。
90年代后,不再有战争,因此对军事与战斗方面的报道缺乏素材。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军费短缺,军人待遇较差。因此宣传的方向转向突出不计报酬待遇强调个人奉献。
2、这几来思路已经开始转变。
近些年来,部队待遇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十八大后,对军人的人力资本与效能更为看重。军事训练与战争准备成为重中之重,因此宣传报道的重点再次转向军事训练与战斗精神。对之前不计个人一味奉献的报道明显少多了。但是之前的思维惯性还在,个别领导的思路也没有转变。但是以后会越来越少。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